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苏州:“腾笼换鸟”盘活“老厂区” 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近年来,苏州持续推进低效工业用地转型,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存量用地,加快产业有机更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走进位于工业园区高贸区的维力医疗科创园内,可以看到二期“新住户”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项目即将正式投用。地块原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主要为单层厂房,产业附加值低,已无法适应区域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原来)产业容积率只有0.5,亩均税收只有不到10万元,土地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我们就决定把这块土地改造成一个高端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区。”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总经理徐寿娟介绍。

通过“改造+新建”的模式,科创园将原有厂房华丽变身成为多层高标准厂房,重点引进高端医疗装备、植介入高值耗材、外科手术器械等细分领域企业,形成了“产业园+孵化器+定向专业”的运营模式。借助这一创新模式,实现低效工业用地的成功转型,也为科创园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园区的硬件设施很完善,与企业的需求配合度也非常高。我觉得我们(在)园区最大的感受是,产业的生态和创业氛围非常好。大家在一起协同效率非常高,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锐曜石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锋表示。

“主要是通过‘工业上楼’的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了将近较之前的5倍。转型后,维力医疗科创园的亩均税收预计能够超过100万元,较转型前我们大概提升了10倍以上。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32家企业入驻,年均产值预计达到10个亿以上。园区内,我们已经实现了上下游生态链的结合,力争建成后的6年,实现总体入驻率超过90%、引进和孵化项目不低于100个目标。”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总经理徐寿娟表示。

截至去年底,苏州全市已实施低效工业用地转型15002亩,开工建设1255万平方米;新开工169个“工业上楼”产业载体;评选认定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项目优质案例20个。

下一步,将“因地制宜”采取政府主导实施改造、社会资本推动实施改造、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施改造等方式,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转型。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项目管家全链条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转型积极性。

责编:陆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