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已经按照要求放在东门货架上。”说这话的是苏州大润发新入职优鲜配送员张亥秋,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苏州相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从2月17日起,相城经开区开展“沉浸式换位跑一次”行动,7名机关干部全脱产两周,全流程沉浸式体验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岗位,该行动也在网上引发热议好评。
“沉浸式换位跑一次”究其本质来说是调查研究的另一种创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相城经开区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当机关干部脱下西装换上工装,在接单、送餐、处理客诉的循环中体验“速度与压力”,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行业痛点,更是决策科学化的“第一手资料”。
这种沉浸式调研打破了传统“办公室思维”,将政策制定的坐标系从文件堆转向市井巷陌,从“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问题”,到在基层实践中感受到“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沉浸式换位跑一次”正是打通了政策与实践“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也让政策供给更切中所需,解决实际问题。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是此次行动最深刻的内核。当机关干部以“店小二”的姿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调研报告,更是对“寓管理于服务”的全新理解。天津经开区“企业服务局”专解“三不管”难题,杭州为科创企业提供“包容十年不鸣”的发展环境,这些案例都是关涉营商环境,最终指向企业的“体感温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苏州相城经开区的此次通过角色互换,让干部在汗水中理解企业诉求,在挫折中寻找服务短板,从而将“暖心服务”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信心密码”。
机关干部走街串巷的身影屡屡成为“网红”,这背后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内涵。当机关干部们体验外卖配送员的“百米冲刺”、网约车司机的“憋尿之苦”、快递配送员的“驿站不驿”,他们读懂的不仅是职业艰辛,更是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这种换位带来的不仅是政策优化,更是治理理念的转变——从“我要管你”到“我来帮你”,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求解”。
“沉浸式换位”,沉的是身段,沉淀的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思考;换的是岗位,换取的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破解难题的智慧。当更多地方将“沉浸式服务”作为常态,当政策制定者真正成为“行走的调研者”,这种寓“换位”于服务,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企业信心的提振,更是整个社会的温暖前行。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