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以“花”为媒,激活“春日经济”新引擎

春意融融,花香引客。从安徽金寨县望春谷近10万株玉兰花次第开放,到四川甘孜州乡城县河谷被一场粉白的杏花雨悄然唤醒;从浙江杭州6万株樱花迎来新一年的绚烂花季,到江苏泰州“全球四大花海”之一的水上垛田油菜花含苞待放;从各地以花卉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到花卉产业与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唱好“花为媒”,发展“花经济”,各地抢抓“春日经济”流量红利,释放旅游市场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修炼内功、厚积薄发,春日“好景”成为城市“名片”。俗话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近年来,随着“赏花”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将花卉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然而,据统计,2024年,全国超80个城市举办“樱花节”,60%活动内容雷同。如何让鲜花的“颜值”和“价值”同步延长,各地文旅还需在花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深耕细作。一方面,通过精心布局四季花种,培育优良植物品种等务实举措,延长花期,打破“赏花”经济的季节性瓶颈,实现从“一时花”到“四季景”的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栽种“人无我有”的花种,引入具有观赏价值和市场潜力的珍稀花种,聚力打造充满记忆点的独特城市IP,将春日“好景”转化为城市“名片”,真正实现“天天有客、季季增收”的目标。

以人为本、真诚服务,春日“颜值”带来经济“产值”。春有约,花不误。旅行平台数据显示,“赏花”相关搜索热度近一周环比上涨330%,同比增长超2倍;赏花景区的门票近期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0%。各地文旅要将“风景”转化为“钱景”、将春日“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就要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上下功夫,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服务标准,全方位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同时,充分挖掘本地独特的文旅资源,创新打造“赏花+露营”“赏花+美食”“赏花+旅拍”等复合型消费场景,通过休闲康养、乡村美食、亲子农耕体验等特色项目,持续拓展“赏花”经济的外延,助力旅游业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方向转型升级,让花的“流量”变成景的“留量”,让网红打卡点变成长红观景地。

深化内涵、讲好历史,春日“流量”推动文化“输出”。深入挖掘花卉背后的文化资源,以融合思维发展“花产业”,是推动“赏花”经济持续繁荣关键路径。江苏“春日经济”的繁荣,不仅仅凭借烂漫春景,更源自其文化、美食与自然景观相互交织的深厚历史底蕴支撑;婺源的篁岭鲜花小镇通过“赏花+乡村游”“赏花+美食”等模式,将赏花与乡村自驾游、特色美食等产业相结合,实现了从单一赏花到综合消费的转变……要让“赏花”经济持续繁荣,就要不断丰富“赏花经济”内涵。沿着从“量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路径,大力发展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让文旅产业有更丰富的空间场景,在潜移默化中推广地方文化,打造别具一格的“赏花”经济,为推动城市形象展示、文旅产业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能。(陈露)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