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春风轻拂,阳光灿烂。高淳区委党史办、区新四军研究会携手善德爱心义工团队35名志愿者,驱车前往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更楼巷新四军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祭扫活动,缅怀革命英烈,接受红色教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宣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狸桥镇文体站、陵园所在地山湖村党支部负责人,一同参与此次祭扫活动,向80年前杀敌报国的25名新四军烈士敬献花篮,默哀鞠躬。

鲜花告慰英魂,鞠躬致敬先烈。在活动中,宣州区委党史办原主任、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郑生祥介绍攻克更楼巷日伪据点的经过,追忆新四军官兵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场景。那激烈的战斗仿佛穿越时空,呈现在众人眼前。善德义工团队志愿者们手捧鲜花,眼含热泪,听得津津有味。高淳区委党史办副主任陈国荣、狸桥镇文体站站长夏云伙,山湖村党支部书记阮晓凤分别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赓续红色血脉、保护红色遗址、铸魂育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宣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耿旭东宣读祭文,高度赞美英烈,寄托无尽的哀思。扫墓仪式由高淳区新四军研究会理事王贵桃主持。
展开历史画卷,那是1945 年 8 月初,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一声令下,新四军一纵在江渭清、王必成指挥下,迅速组织三个主力团和溧高、宣当两个根据地地方武装5000余人,发起苏南第一个战略大反攻。部队沿着苏皖边境高淳、宣城、溧阳、郎溪四县边境 60 公里长的战线展开,向 24 个日伪据点发起总攻。
更楼巷作为交通关隘,战略意义重大,日伪军盘踞于此,构筑了 3 座坚固碉堡,并派一个连把守。狸桥更楼巷战斗由新四军 47 团二营担任主攻。双方兵力对比,二营一个夜晚攻克据点应是十拿九稳。然而,狡猾的敌军提前得知情报,在前一天夜里悄悄增派了一营兵力,并增加了十余挺轻重机枪,严防死守。由于我方未获此情报,8月7日深夜23时发起总攻后,遭遇敌人凶猛的火力反击,进攻三次受挫,全营伤亡较大,英勇的新四军战士并未退缩。9 日,团长黄庭玉重新部署,增添火炮,最终全歼日伪军 400 余人。更楼巷战斗牺牲 25名新四军官兵,其中高淳8名烈士血洒疆场。

解放后,狸桥镇政府修建烈士陵园,竖起纪念碑,雕刻战斗石像,建成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当地党员干部和大批师生都会前来扫墓献花。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文旅基地,狸桥镇积极包装“红色更楼巷 青史留辉煋”项目,市区镇三级拨款 300 万元,于 2024 年将烈士陵园整修一新,重塑抗日战斗群像,同时改造陵区周边环境,并修建一条 2 公里长的柏油路通往陵园,沿途书写标语,绘画新四军战斗群像。如今,更楼巷烈士陵园已成为宣城市文保单位、党史与国防教育基地。山湖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安排专人保洁陵区,看护陵园,让新四军精神薪火相传。
站在烈士陵园中,面对高耸的纪念碑,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三鞠躬,绕陵墓一圈,为烈士们献上一枝枝鲜花。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对先烈们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怀念。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在当今时代,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能忘记英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应当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的力量,将先烈们的精神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功绩,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通讯员:王贵桃、孔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