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给体育饭圈“动手术”,7.6万违规账号被处置

7.6万个违规账号被处置,多个体育“大粉”账号因“捧一踩一”被关闭……当体育饭圈乱象又一次挑动公众的神经,迎来的是更为严厉的整治。4月2日,中央网信办公布了依法打击体育饭圈问题的成效。通报显示,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治理力度,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其中关闭账号3767个,为运动员积极备战和体育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与以往相比,此次治理打击的举措更加精准细化,责任划分更加清晰明确,打击范围覆盖全产业链,表现出对体育饭圈乱象的治理趋于系统化、常态化。

体育饭圈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将竞技场异化为“粉黑大战”的擂台。在此次整治中,监管部门明确了对体育饭圈问题的界定细则,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实施分类治理。

一方面,严打挑动互撕、引战的“大粉”“粉头”账号。这些账号涉及频繁侮辱谩骂运动员、教练员,设置所谓“唯粉”标准煽动对立,其中部分账号以“维权”为名组织恶意举报,甚至策划扰乱公共秩序的线下聚集活动。另一方面,惩处编造谣言、恶意炒作的“自媒体”账号。这些账号惯用伎俩包括炮制人员选拔、赛事保障等谣言;恶意解读赛场行为挑起骂战;虚构拼接低俗图文炒作“运动员CP”,其根本目的都是煽动情绪、博取流量。

据统计,此次行动已对存在相关问题的1376个违法违规的“大粉”“粉头”账号予以关闭处置,同步解散相关违规群组5803个。依法依约对1500余个造谣炒作的“自媒体”账号采取关闭、禁言和暂停营利权限等措施。这种精准打击的策略,有效遏制了体育饭圈中突出的两类乱象。

“饭圈产业”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个人信息买卖乱象。在电商平台,运动员联系方式、证件号码、行程安排等被明码标价;在社交平台,有偿代拍、私拍服务公然叫卖。体育明星卡牌炒作,不仅推高市场价格,还衍生出直播间“拆卡涉赌”等新型乱象。这些行为在侵犯运动员权益的同时,诱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针对这些问题,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进行跨平台联动处置,查处一批违规售卖涉运动员商品的商家店铺,累计下架违规售卖商品123件,关闭店铺6家,切断饭圈经济的利益输送渠道。

此次整治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明确了从“粉头”到网络平台各方的责任边界,督促网站平台关闭假冒运动员、教练员开设的账号531个,解散违规建立的粉丝群组3226个、超话1264个、贴吧336个,并要求平台动态优化产品功能,密切跟踪饭圈新形态,个别平台及时取消对运动员容貌、人气进行恶意评比的榜单,下线诱导网民刷量控评、应援集资的“签到”“打卡”等功能。

早在2月27日,微博官方就发布公告,为避免体育极端饭圈行为波及运动员,解散相关运动员超话。孙颖莎、王楚钦等多位知名运动员的超话均在此列。这一行为虽为应急之举,但体现了平台履行主体责任的主动性。饭圈乱象治理的持久性,也需要平台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以前瞻性布局有效防范“阵地转移”的风险。为防范化解风险,此次整治提出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处置工作,围绕体育领域重要赛事活动举办,加强线索移交、问题研判和会商处置,将发现的涉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

短期整治固然见效,但根治饭圈乱象还需文化层面的深层变革。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多次强调“坚决遏制体育饭圈化”的立场,这一态度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当“支持”异化为网络暴力,当“热爱”扭曲为盲目崇拜,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观赛文明,更是对体育精神的根本尊重。只有铲除畸形饭圈文化滋生的土壤,才能让竞技场回归纯粹,让运动员的拼搏与成就能真正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这场整治行动只是一个开始,构建清朗的体育网络空间,仍需社会各界持续努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责编:于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