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挑大梁·市县展担当|连云港市连云区区长郭鹏:奋力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先行区

  编者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全省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北京西路瞭望”推出“挑大梁·市县展担当”笔谈专栏,约请各地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所在地区工作实际,谈体会、谋思路、亮实招,努力以更强担当、更优作风、更好形象共同落实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来稿请投邮箱:bjxl666666@163.com,稿件篇幅不超过2500字,提供3至5张配图。

  今日刊发连云港市连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郭鹏的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紧紧围绕“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使命任务,连云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鼓足干劲、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和实在成果,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作为。

  聚焦实体经济,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狠抓落实

  依托“深水大港、工业物流用地、开放平台载体、清洁能源供给、长三角城市群”等组合优势,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更大力度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产业集群强筋壮骨。坚持以“链式思维”抓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产业上,推进“核蓄风光储”协同发展,加快核电、光伏、抽水蓄能、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打造省内有影响力的新能源基地。新材料产业上,聚焦链式布局、聚链成群,做大做强高性能碳纤维、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奋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传统产业上,围绕转型升级、争创优势,加快推动盐化油化、金属材料产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更多细分链条和企业集群迈上行业领先水平。

  以项目攻坚积蓄后劲。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完善招商地图、产业链图谱,用好区级部门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开发园区“共用共享”等机制,全力以赴开展基金招商,加强策源地招商,突出场景招商,深化以商引商,精准招引更多链主企业、优质项目,全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120个以上。加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签约、开工、投产、达产、纳统等各环节服务保障,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创新举措,全力推动4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投产达效。

  以优势企业聚势赋能。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班服务、骨干企业结对挂钩、小微企业分类指导”机制,持续监测订单、开票、出口、用电、利润等运行数据,强化要素保供和协调服务,增强重点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全力做好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三类主体”培育,推动企业增强竞争力、进军最前沿、提升附加值,着力打造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科创能力强、增长潜力巨大的“单打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

  立足资源禀赋,在加快海洋强区建设上狠抓落实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海滨城区,连云区拥有102.3公里海岸线、2280平方公里海域、6.5万亩沿海滩涂以及60万亩近海可养殖水域,我们将以此为依托,科学统筹陆海优势资源,全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区。

  培育海洋渔业“增长极”。按照“调近岸、谋深海、优养殖、扶加工”的思路,科学优化近海养殖布局,落实好增殖放流、禁休渔等措施,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促进渔业资源稳定增长。坚持一二三产融合,积极推进海洋食品行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培育渔业休闲体验游等新业态,助力渔民增收致富。加快研发创新优势向海洋领域延伸,推动南极磷虾肽等健康产品形成产能、打响品牌,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上抢抓布局、抢占先机。

  擦亮滨海旅游“金招牌”。深度挖掘近海亲海特色,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精心雕琢体现江苏水平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做优海岛旅游品牌,提升连岛建设运营品质、旅游接待能力,做好近海岛屿串联开发,做优赶海、出海、渔家风情游等体验性项目,不断丰富海岛旅游体验。整合“山、海、港、岛、城”等滨海旅游资源,注入文化内涵、历史韵味和时代气息,打造古今交融、东西合璧的景观廊道。

  开辟海洋科创“新天地”。着眼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理顺海洋科研体制机制,推动涉海科研院校和企业产学研协同,加快健全从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海洋主导产业布局,加快突破海洋生物产品、海洋清洁能源、深远海养殖等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制高点。依托山海英才计划,完善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抓好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打造近悦远来的海洋特色人才港。

  深化改革开放,在全力畅通内外双循环上狠抓落实

  坚持在改革中激发动力、在开放中厚积活力,聚焦重点、破除堵点,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成果,推动经济循环更为精准高效、畅通有序。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实施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在人事薪酬改革、专业化市场化招商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园区发展活力。高质量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科学确定主责主业,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市场化转型,实现业绩与薪酬“同升共降”。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积极开展差异化、集成式探索,以各领域深化改革促进各项事业整体进步。

  提升开放发展能级。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区位优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切实加强与连云港港的协同联动,主动服务保障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发展,加快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等平台载体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重点推动产业链开放、通关便利化等创新试点,持续推进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等产业集聚,形成更多具有连云特色的制度创新案例。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高效运作经济运行专班,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在政策制定、宣传、兑现上提高效率,“一企一策”破解企业生产、经营、融资、涉法等切身问题。聚焦重大项目审批环节,提前介入、集中会商、简化流程,最大程度压缩时限、促进开工,让企业少跑腿、项目多提速。

  厚植为民情怀,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上狠抓落实

  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践行为民造福政绩观,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努力让民生幸福更加可知可感、可触可及。

  下好便民惠民“先手棋”。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扎实推进年度50件民生实事项目,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全面落实惠企稳岗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托底安置力度,落细落实技能培训等各项措施,切实稳定就业形势。持续优化教育、医疗、住房、“一老一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基本民生,兜牢民生底线。

  打好社会治理“主动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平安连云、法治连云建设,构建完善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攻坚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确保问题楼盘化解、债务风险防范、劳动纠纷调解、土地征收安置、网络舆情净化等方面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种好安全发展“责任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定不移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排定全区安全、环保、消防等突出问题清单,确保生产安全事故保持“双下降”,PM2.5年均浓度、空气优良率同比改善,国考河道断面优Ⅲ比例达100%。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控经营性债务增量,大力压非标、降成本,不断提升国企市场化经营水平。

  (作者系连云港市连云区委副书记、区长)

  图片 | 连云区政府办

  

责编:徐睿翔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