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向来爱才惜才的张家港,再次以真金白银的诚意向人才抛出橄榄枝。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港城人才直通车”服务提升行动启动仪式上,江苏旭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海艳,领到了一把“金钥匙”,标志着她用人才房票购买的新房交付。
牟海艳是江苏省双创人才,享受100万元的人才房票。去年底,她申购了一套人才房,距离公司只有几公里,周边还有万达、山姆等商业配套。装修入住后,工作生活都将十分便利。
安居乐业,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承载着人才对一座城市的美好想象。以“安居”之钥,打开人才“乐业”之门,去年底,张家港实施人才房票政策,把实实在在的优惠给到人才,用真金白银的支持兑现礼遇。
“比起以往的人才购房补贴,人才房票实现了人才政策‘综合最优’,人才服务‘综合最好’。”张家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房票可一次性兑付,直接抵扣房款,符合条件且购买国资房企产品的,可叠加享受每平方米最高2300元的专享优惠。此外,夫妻双方都符合人才房票资格,还能叠加享受“双重”补贴。政策实施3个月,人才房票申领补贴已超4000万元,售出117套人才房。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曲仁渝,是张家港市创新领军人才,他的妻子是E类人才,夫妻俩加起来一共领到40万元人才房票。“我们很幸运,刚看好楼盘,张家港就出了人才房票政策。”曲仁渝感慨,张家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送了场“及时雨”。
活动现场,张家港的人才房票再度升级,不仅将购买国资房企的优惠对象,放宽至技能类人才,还把人才房票的兑现期限延长至今年底。
更让人才直呼“大手笔”的,是张家港还推出了“人才房+人才车”双重礼遇,购房补贴标准在100万元及以上的人才,可选择“房车”组合礼包。比如,人才有200万元额度的补贴,就能在市域范围内国企人才房中选购1套180万元的房子,再来1辆20万元的新能源车。
“对比周边,我发现有的地方购房补贴不能超过房价的三成,但张家港能达到七成,甚至房车组合全额补贴。”仪酷(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奇,是首批领取“房车”组合礼包的人才代表之一。王立奇2021年来张家港创业,已经在港城买了房子车子。得知这一政策后,享受100万元购房补贴的他提交了申请,想把车作为员工福利,提供给家在外地的人才使用。
让人才安居又畅行,张家港给出的这一组合礼包,是人才房票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也是服务人才的生动注脚。
以才促产、以产聚才、产才兴城。一直以来,张家港把人才置于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既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抱负的广阔舞台,又围绕人才关注的政策、平台、服务等精心布局,努力让城市对人才更友好。
在产才融合方面,张家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60%的市级领军人才,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占比分别达30%、14%、13%;近3年,50%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的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以及5家上市企业均出自人才企业。2024年,全市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实现翻倍,多个上级人才计划取得历史突破,创造了不少第一、唯一。
如今,在张家港,产业含“才”量逐年攀升,带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带动城市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数据显示,人才企业平均每天创造2956万元的销售份额,成为推动城市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引擎。
“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最终落脚点还是发展生态。”张家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新形势下,张家港也在思考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投资于人。张家港特别聚焦人才关注的“票子、厂子、房子、车子、孩子”等关键问题,延伸爱才惜才视角,致力于让奋斗者居有定所、业有所成、心有所归。
投资于人,产业政策要有竞争力。当天,张家港一口气推出“强链”“强芯”“强基”三大计划,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前沿产业、集成电路特色产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群体,三箭齐发,集聚“第一资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引育的“基本盘”。在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强基计划”中,张家港首次将目光瞄准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从实习实训到安居保障,构建全链条支持,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可享受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贴,实现“来了就有租房贴”。
政策有力度,还要看得懂。张家港上线“港才通”人才政策计算器2.0版,人才打开对应的微信小程序,就可以跟接入DeepSeek的“张友才”对话,精准掌握政策文件。
人才来港创新创业,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平台的助力。
创业难,难在“厂子要找”。张家港探索“零租”孵化器,为优质人才项目量身定制孵化方案,提供单项目最高5个工位或20平方米的专属空间,并配套最长3年的免租扶持政策。
活动现场,张家港首批人才企业“零租”孵化器上线。一同上线的,还有505套人才公寓,瞄准的则是“房子之需”。
从创业孵化到安居乐业,张家港不光想着人才刚需,还想方设法为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来港留港创造条件。
当天,张家港产教融合班与技能实训班揭牌,这是张家港支持本地高校,围绕“4+4”重点产业链推出的新模式。其中,产教融合班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享师资力量、共设实习岗位,让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技能实训班依托港城创新平台资源,开展模块化短期强化训练,重点提升青年专业实操能力。
针对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张家港成立人才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首批聘请10位深耕专业领域、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智慧的权威专家担任委员会委员,为的就是导入专家的学术积淀与创新成果。
如果说政策平台彰显人才工作力度,那么“港城人才直通车”服务提升行动的启幕,便是彰显人才服务温度。
今年,张家港将开展“我听人才提需求”“我陪人才走流程”“我为人才办10事·书记项目”“我邀人才看港城·港城有才 四季有约”专项行动,把人才服务工作水平推向新高度。
人才是破浪前行的舵手,项目是扬帆奋进的引擎。活动现场,张家港为2024年度新认定的领军人才授予证书,为扎根发展的重点项目发放专项资助。
与此同时,张家港也迎来了新一批重点人才项目的集中签约。截至一季度末,张家港共落户人才项目46个。
从安居保障到创业扶持,从政策赋能到生态构建,张家港正以“投资于人”的理念,书写“以才促产、以产聚才、产才兴城”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