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成绩单如何?新三年又咋冲?这里有答案!

交汇点讯 “智改数转网联”,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2021年底,江苏启动“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三年来,全省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又将往何处发力?


4月10日,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工作推进会在盐城举行。会上,晒出一份亮眼的三年成绩单——

截至2024年底,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9.2,较2021年提高6.8%,较全国平均水平(63.6)高出8.8%,连续十年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分别达到70.1%、89.1%,各个关键指标均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取得以上成果,江苏做对了什么?在会议现场,江苏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给出答案——

突出系统评估诊断,全面激发企业转型动力。全面开展线上自评估,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组织约6万家企业开展线上两化融合自评估,4.8万家企业开展线上智能制造成熟度自评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面完成免费诊断任务,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6.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5.6万余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三年全覆盖目标。

突出分类改造提升,全面夯实企业转型基础。推动企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三年来,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累计安排40.6亿元,支持智改数转网联重点建设项目767个,各市县协同安排相关项目补助近130亿元。加速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截至2024年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1.2%,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71.7%,均为全国第一。推动企业加快网络化连接,截至2024年底,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60.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累计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1530个。

突出分级示范引领,全面明确企业转型路径。聚焦龙头企业,抓标杆引领,截至2024年底,累计建设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14家、卓越级智能制造工厂24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厂共853家,是2021年末的4.5倍。聚焦中小企业,抓普及应用,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省智能制造车间3838个,是2021年末的2.3倍;累计培育星级上云企业近3.5万家,是2021年末的3.8倍,全省规上企业覆盖率达到48.3%,带动中小企业上云超40万家。聚焦产业园区,抓区域提档,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52家,实现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

突出功能优化升级,全面筑牢企业转型支撑。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建设5G基站29.4万座,较2021年末增长124%;部署10G PON端口181.5万个;全省总算力规模达33EFLOPS,智能算力达到19EFLOPS。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截至2024年底,累计创建国家级双跨平台5个,培育省级重点平台273个。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67.8%,三年增长9.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截至2024年底,累计将6万余家企业纳入监测范围,培育安全防护星级达标企业882家,我省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总体成效突出地区。

突出重点要素赋能,全面打造良好发展生态。加强标准指南引领,已发布集成电路、钢铁、服装等12个行业实施指南,梳理形成99个关键环节、251个重点场景、101个企业案例;其中,化工、中药等行业指南已转化为标准。推进数字产业发展,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1.8%。强化技术服务供给,建立近千家单位组成的省服务商资源池,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为巩固深化智改数转网联工作成效,去年底,省政府印发了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部署实施六大行动20项主要任务。

新三年蓝图已绘,江苏又将如何破题?会上,朱爱勋给出路线图:

进一步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建设体系。构建“基础、先进、卓越、领航”等四个层级的智能工厂梯度建设体系,推动1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2000家以上规上企业开展先进级智能工厂建设,择优培育一批国家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

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全面推广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经验,分层分级推动约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30%以上。

进一步筑牢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全省千兆光网和5G网络深度覆盖,推进万兆光网和5G增强等技术商用部署,打造30个左右“万兆园区”,推动算力中心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全省算力总规模超过35EFLOPS,持续推进南京、苏州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国家试点城市建设。

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组织实施行业大模型和重点环节场景大模型攻关,推广一批工业专用小模型和成熟应用解决方案,遴选一批优秀“人工智能+”装备产品,选树不少于25个行业应用标杆,推动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基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完成33个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编制,分行业建立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网络设备、知识模型、人才技能等典型场景图谱和工具箱,加大资源供给力度。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演练,促进工业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项目动态储备。深化工信、教育、人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国内外高端紧缺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育。

“我们将聚焦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确立的任务目标,持续深化省市协同联动,抓好任务落地实施,更高质量推进‘数实融合强省’建设,助力‘1650’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新型工业化走在全国前列。”朱爱勋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 付奇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