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向美而行 > 正文
向美而行|生态环境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发展转型:美丽江宁的守护与开拓之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江宁绿色发展转型的基本理念和推进路径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江宁是工业强区,如何在保持工业竞争力的同时,推动发展的绿色转型,是近年来江宁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江宁区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过程。

关键词:绿色转型生态文明江宁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转出美丽江宁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工业强区,江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讲话指示精神,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具江宁特色的新路径。

一、绿色制造试点示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宁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制造业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筑起创新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当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江宁区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就要彻底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为此,江宁积极推进绿色制造试点示范。

位于江宁开发区的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绿色制造之路。一是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引领,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之路。该公司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过程中,推动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建立绿色供应链物流,减少包装材料消耗;构建绿色基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输出绿色产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二是将绿色制造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南京埃斯顿认为,推进绿色制造发展,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因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推进绿色制造,是满足客户需求,因为可以适应客户绿色供应链建设的要求;推进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是企业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基本态度。江宁区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政策实施,激励企业提升绿色制造水平。通过加强绿色制造政策性引导,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对绿色制造有贡献的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破坏绿色制造、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推动绿色制造企业产生示范效应。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南环保产业园内光大环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负责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的具体建设和运营管理,日处理生活垃圾4000吨。光大南京项目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务实打造垃圾发电项目循环、高效、集约型发展的典范,始终坚持「四个经得起」——经得起看(花园式环境)、经得起闻(没有异味)、经得起听(没有噪音)、经得起测(严格检测达标排放),真正成为了环保民生惠民工程。该项目已获得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系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行业内部,光大南京项目成为了全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示范新标杆。

二、节能技术推广推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利用体系。近年来,江宁区大力支持企业进行节能技术研发,并帮助推广应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注册在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大气污染治理,致力于“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澳洲迪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技术成果水平在国内脱硫脱硝除尘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银行资信“AAA”的综合信用企业,获得了江苏省住建厅认定的环境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多次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荣誉称号、南京市重点推广产品荣誉。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了企业力量。

江宁高新区的中圣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提出“效益型环保”理念,把环保投入的过程变成创造效益的过程,帮助企业解决好环保问题。该企业专门研发了“水封”系统,利用水压住废气,再设计一个气柜专门接收气体,回收废气作为锅炉燃料,在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这套系统帮助扬子石化将21套装置中的7个火炬缩减为1个火炬,仅回收燃料气一项,年效益2.64亿元以上,节约火炬运行费约1700万元,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华电节能的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高效高品位回收系统主要适用于冶金、煤化工等领域的焦炉荒煤气的余热回收,产生的高品位蒸汽可用于发电、供热、化产工艺。技术全面推广后,每年的焦炉总节能量折合标煤约465万吨,可减排CO2量1216万吨,SO2量39543吨、NOX量24438吨,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江宁区的发展紧紧依靠企业,江宁的绿色转型也紧紧依靠企业,这是多年来江宁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

三、绿色产业集群集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江宁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在绿色产业集群培育和绿色产业集聚上集中发力,形成了绿色智能汽车产业集群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直是江宁的产业竞争力所在,也是发展秘诀所在。随着整个产业的绿色化转型,江宁的绿色产业集群也在快速发展,绿色企业开始在江宁这片沃土集聚。江宁的绿色产业集群建立在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江宁区拥有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上汽大通等3家龙头整车制造企业,集聚了爱尔集、法雷奥、佛吉亚、塔塔、布雷博等产业链各环节的零部件企业,引进了福特、马自达、海拉、大陆、延锋伟世通等设计研发中心,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测试、零部件制造、发动机制造、整车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江宁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80亿元,同比增长超60%。近年来,江宁区全面发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前瞻引进集聚爱尔集新能源科技、中汽创智、T3出行、福特新能源汽车总部等龙头企业,鱼快创领、货车之家等智慧物流领军企业,一汽人工智能研发院、英博超算、开沃研发院等自动驾驶优质企业,塔菲尔电池、寒锐钴业、华友能源、南瑞集团、菲尼克斯等动力电池和充换电设备关键企业,德赛西威、隼眼科技、Aqronos激光雷达、大陆、延锋伟世通等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传感器、智能驾舱头部企业,以及新一代汽车供应链检测认证服务平台、九章AI算法研究院等公共服务、联合创新平台。

借助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一些在江宁的传统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能。福特汽车工程研究(南京)有限公司(REC)是福特汽车公司于2007年在华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现在建立了EPE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动力总成实验厂房,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由原来协助、参与中国特有及全球产品项目的部分工程开发,升级为主导工程开发并具有工程签收权的真正意义上的车辆工程中心,与美国本部、德国研发中心并列为福特汽车全球三大研发中心。

四、生态治理统筹协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江宁区深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将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环境高水平保护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水动力、水保障、水支撑。

位于江宁高新区方山沟以南的江宁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是目前江宁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24万吨/日。该污水处理厂紧邻秦淮河畔,毗邻方山风景区,采用的先进处理工艺和领先技术,花园式厂区设计一步一景,鸟语花香美不胜收,构建了江宁“生态净化型”生态安全缓冲区,得到了国家水利部肯定,书写了江宁区水生态治理工作的经验。其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是突出生态净化功能,环境效益显著。江宁都市型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生态湿地修复手段,因地制宜建设生态芯湿地和表面流湿地,将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至地表水准三类标准,再排入方山沟进行河道生态补水,大幅降低了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加大了河道断面水质考核的稳定达标度,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江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成为生态治水实践的“江宁样本”。二是创新生态治水实践,生态效益显著。针对项目周边配套成熟,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污水处理厂采用尾水提标创新处理技术,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湿地的1/10,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建设在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的生态安全缓冲区。同时项目构建的特色景观形成美丽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极大提升了区域景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健身散步场所,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且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长条件,吸引了黑水鸡、白鹭、大雁、夜鹭、戴胜、青蛙、锦鲤等越来越多的新居民在此安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发展,成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三是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社会效益显著。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三四期厂区将污水处理厂产学研究与水-PARK科技馆科普教育、江宁都市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湿地公园生态观光有机融合,集生态环境、景观特色、资源条件、生态文明教育、典型示范等功能于一体,以水环境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主题,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等生态环保教育,同时开展供水安全、节水型社会、再生水利用等用水教育,促进了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2021年6月水-PARK科技馆开馆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累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大中小学生和市民朋友逾万人。

在存量土地利用上,江宁区深度挖潜,盘活利用低效用地,通过存量土地再开发,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形成了工业增容技改、工改高层厂房、工业连片改造及工业生态修复等四种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一是工业增容技改模式,主要对于退出市场的占地100亩以上工业用地进行控制,避免分割成小地块,为省、市重大项目的落地预留空间。比如,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天元路以南、候焦路以东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地块,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人的情况下,通过项目嫁接方式将上汽大通MAXUS品牌嫁接到南汽地块上,保留了厂房主体框架,结合原有闲置的460亩土地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将地块的容积率由0.36提升至1.0,提升地块的使用效率、产能和税收。该案例转型方式作为大中型项目利用存量用地的示范,被自然资源部评为节地提效典型案例。二是工改高层厂房模式,主要是通过工业上楼的方式,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比如,位于江宁高新园核心区的“汉德森”高标准厂房项目,通过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智慧工业园区申智滙谷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土地承载力显著提升,容积率由0.75提升至2.5;税收显著提高,年税收由80万元提升至8500万元。该案例转型方式作为中小微项目利用存量用地的示范,入选2022年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节地提效十大典型案例。三是工业连片改造模式,主要是针对主城范围内产城融合的片区,对集中连片的工业片区进行整体转型升级。比如,百家湖硅巷2.3项目,通过“整体规划+逐个策划+重点设计+落地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开发建设路径,高标准打造现代服务业创新集聚区,共规划产业用地1000亩,通过实施多种转型升级模式,目前已有一半存量低效用地完成转型。该案例通过“统一规划、市场主导、以点带面、景观打造”,完成华丽转身,成为江宁区科创高地。四是工业生态修复模式,主要是针对城市开发边界外需要退出的工矿用地,综合采取保育山林、微创修复、融景功能等手段,将原有开发过度的生态系统全面恢复成具有多层次生态系统的都市地景奇观。比如,位于汤山街道的矿坑公园,立足城市双修,从生态修复和功能织补两方面着手。在生态修复方面对场地的水文、土壤和植栽及栖息地恢复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措施;在功能织补方面,对宕口进行修复,以加强宕口稳定性为目标,采取主被动相结合的工程修复方案。该案例通过对原有矿坑及所属土地的整治和工业遗迹的再创作,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修复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做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江宁区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行动的先导,以系统性思维领会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在绿色转型中形成发展的新动能。江宁走出的可供借鉴的绿色转型发展路径,是江宁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之一。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