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江东时评 | 一排躺椅何以让景区“立”起来

最近,武汉东湖听涛景区一排16张躺椅火了,没有标语,没有围栏,只是静静面对湖水而设,一种“在天然氧吧躺平晒太阳”的情景,让无数游客心动不已,纷纷点赞。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设置的躺椅为何让人交口称赞?一是因地制宜,二是精准切中游客对“松弛感”“慢旅游”的渴望。躺椅所处位置临水却被树木遮挡,不会与游客争夺湖景资源;四周绿树成荫,有一定的私密性,不至于打扰到别人。安置几排躺椅,让游客躺着听听涛声,感受着轻柔湖风,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也算是对环境的善加利用。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生活的烦恼,静下心来,摆脱束缚,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舒缓。

景区躺椅的走红,为其他景区发展带来启示。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景区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就必须不断创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东湖听涛景区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游客的心理需求,通过打造躺椅这一特色设施,成功吸引游客的目光。这表明,只要深入了解游客的需求,从根本上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内涵,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景区躺椅的成功,也为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不必一味追求大拆大建、地标打造,合理开发利用公共空间,增添城市休闲氛围,一些“小而美”的微更新同样能发挥大作用。通过精准洞察市民需求,在细节处优化,如增设舒适躺椅、打造特色休憩区等,以低干预、低成本的方式提升公共空间亲和力,避免“千园一面”,让城市更具特色与温度。

景区躺椅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对公共空间人性化回归的必然趋势。它提醒着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要多用心关注人的需求、注入人文关怀,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真正滋养人心的幸福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城市中诗意栖居。

责编:袁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