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马上消金反诈指南:当心“洗白”赃款的购物卡诈骗套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购物卡诈骗正成为一种新型且隐蔽的诈骗方式。近期,镇江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典型的购物卡诈骗案件,帮助受害者追回了部分损失。在此,马上消费金融温馨提示,一定要深入了解此类诈骗的套路,掌握防范技巧。

  2024年12月21日下午,退休老人徐某在短视频平台上被诱导加入了一个理财群。群里的客服声称有一个投资软件,承诺30%的年化收益率,并且保证可以百分百提现。徐某被高额收益所吸引,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软件,并开始转账进行投资。可是,徐某在转账1万元后,骗子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居然被冻结了,无法再继续使用。

  然而,诈骗分子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又要求徐某购买大润发超市的购物卡。此时的徐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赶到在镇江大润发超市内一次性购买了166张面值为1000元的购物卡,并在超市内,将卡号和密码全部发给了对方。骗子立即用这些购物卡,通过大宗商品(如黄金)或者高流通性货物(如烟酒)买卖,迅速将诈骗来的赃款“洗白”。

  就在此时,镇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技术手段研判出属地有位徐姓男子疑似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反诈中心立即发布指令,指派宝塔路派出所前往处置。派出所迅速组织两队警力,对大润发商场进行地毯式搜索,最终在超市内找到了正在被骗子“洗脑”的徐某。

  此时,徐某还在与诈骗分子通话,并且准备向朋友再借20万转给对方。民警亮明身份后,立即制止了徐某的转账行为,并上报反诈中心。随后,徐某如实像民警讲述了来龙去脉,民警与反诈中心随即与大润发公司总部沟通,紧急冻结了尚未被消费的购物卡。最终,成功帮助徐某挽回了14万余元的损失。

  根据镇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警官介绍,近几年,类似的诈骗、洗钱案件并不是少数,犯罪分子们花样百出,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欺骗广大群众。

  为此,马上消费金融温馨提示所有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第一,不轻信高收益投资。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人们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通过高额回报的承诺诱导受害者。徐某正是因为轻信了30%的年化收益率,才一步步陷入陷阱。因此,面对任何投资机会,一定要保持冷静,切勿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第二,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购物卡的不记名属性使其成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工具。徐某将购物卡的卡号和密码全部发给对方,直接导致了损失的扩大。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绝不能随意透露给陌生人。

  第三,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当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时,要立即拨打反诈热线96110或报警电话110,并积极配合警方开展调查。警方可以通过紧急止付等措施,尽可能挽回损失。

  第四,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具有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及时识别诈骗电话和信息。建议大家尽快下载并开启相关功能,为自己增加一道安全防线。

  最后,提高防范意识。诈骗手段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投资理财、购物消费还是其他场景,只要涉及转账、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时,要多关注警方发布的反诈案例,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