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听·见|乡村干部“魔性尬舞”莫成“东施效颦”

近日,四川绵阳安州区秀水镇干部在油菜花田的“魔性尬舞”意外走红,带火万亩花海。随即“干部下田跳舞”成为可复制的模板,各地文旅纷纷上演“尬舞大军”,网民也从“为干部点赞”转为“能不能干点实事”的质疑。

不得不说,乡镇干部跳“魔性尬舞”带火乡村旅游,折射出基层治理理念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变革。在信息传播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基层干部放下身段、创新表达,以魔性舞蹈为地方文旅引流,用“笨拙”的真诚,打破了传统“高冷”形象,拉近了干群距离,展现了干部的温度与担当。干部们用“接地气”的传播方式,换来了“冒热气”的经济效益。

然而流量突围的诱惑,也让部分基层干部陷入了“形式内卷”的泥潭。当第一个“吃螃蟹”者收获流量红利,效仿者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油菜花田到麦浪翻滚,从“魔性舞蹈”到“土味喊麦”,同质化内容如流水线产品般充斥屏幕。“大王来追我啊”的土味视频,温泉露点的油腻干部,消解了创新的本质,甚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反感和不适。

出圈不能简单等同于“尬舞”,基层治理创新也容不得“东施效颦”的闹剧。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基因,秀水镇的成功源于将干部形象与油菜花产业深度融合,而非简单的舞蹈表演。若忽视本地资源深挖,盲目追求“网红效应”,无异于舍本逐末。某地效仿“网红县长”直播带货,却因缺乏产业链支撑导致农产品滞销;某镇跟风打造“网红村”,最终因同质化严重沦为“空壳景点”。这些教训警示我们:脱离实际的创新,终将沦为昙花一现的“数字泡沫”。

流量突围更要补足内功,“尬舞”出圈不能图一时之效,只顾短暂效益。这需要干部既保持“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又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在浙江安吉,基层干部没有追逐短视频流量,而是深耕“两山”理论实践,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福建宁德,他们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这些案例证明,当创新热情转化为精准调研、产业规划、服务升级的治理动能,方能实现从“流量突围”到“发展破局”的质变。

我们更加要警惕基层干部 “卷”入流量迷途,“重表演轻深耕”。在平台的助推下,这些简化、丑化、矮化的视频模版层出不穷,网民也从最初的会心一笑转变为审美疲劳,这种创新模式已然陷入边际效益递减的窠臼。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干部沉迷于镜头前的表演,就可能淡忘田间地头的调研,模糊了公共服务者与网络红人的职能边界。

站在数字时代的潮头,基层干部既要用好短视频等“新农具”,更要守住公共服务者的“旧本色”。专业人干专业事,把出圈之事交给专业之人,制作更优质的内容,更好地展现地方形象之美,传递社会真正需要的正能量和正取向。干部本身“卷起裤管”不是为表演,而是着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地方发展的长久之计。

(刘海琴)

责编:戴凌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