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淮安 > 要闻 > 正文
铺好淮安小康路 托起致富幸福梦——“十三五”以来淮安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10/18 00:58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一大片芦笋种植基地和黄瓜基地,一个个精准帮扶项目,让低收入农户们逐步告别贫困,脸上洋溢着幸福……“十三五”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淮安市把扶贫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看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动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扶贫超市”:开启脱贫攻坚新模式

  步入初秋的江苏已刮起了寒风,但在淮安市涟水县,“阳光扶贫”超市却温暖了当地居民周占新的心。

  周占新是涟水县低收入户,全家三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靠三亩地过日子。负责帮扶的陈师镇干部郭亚军面对这一家三口,一度束手无策。“去了阳光扶贫超市,这才开了窍,”郭亚军说,“超市”有创业、就业、咨询、信息发布四大功能板块,汇聚了全县100多个致富项目成功案例,拿来就能复制。经过合计,郭亚军决定帮周占新跑小额贷款搞养鸡。“前些日子蛋鸡开始产蛋,”周占新说,对亏了“阳光扶贫”超市,如今他不仅养了3000只鸡,还有50头羊,年收入将超过10万元。

  “阳光扶贫”超市是针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低收入农户与经济薄弱村“不会富”、帮扶责任人“不会帮”、致富求助政策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涟水县探路建设的多功能信息平台。平台汇聚线上线下扶贫资源,设立“我想创业”“我想就业”“我想咨询”“信息发布”四大功能板块,整合600多个就业岗位、20多条政策服务、14个涉农部门33条扶贫政策信息。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阳光扶贫”超市里设有多个板块

  记者看到,“阳光扶贫”超市里总体以触控一体机、液晶屏、拼接屏、图板、宣传册等形式进行线下展示宣传,突出人机互动。目前,正在加强与省地理测绘院对接沟通,尽快完成地理信息精准扶贫应用平台建设,通过高清影像、地图、图表三维精准展示扶贫数据信息,适时预警脱贫进程,进一步丰富超市功能。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精准。作为淮安市涟水县扶贫办综合科科长,刘天广告诉记者,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鼓励群众‘靠自己的骨头长自己的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涟水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

  村民们正在向工作人员办理就业手续

  “阳光扶贫”超市功能目前已向镇村延伸,已有17个乡镇、41个经济薄弱村分别设立了扶贫窗口、扶贫工作室,推出低收入农户技能培训项目30个,发布致富信息2000多条,对全县涉农部门扶贫政策信息进行梳理,在扶贫超市进行发布,还编成“顺口溜”宣传到村组,有22个村成功上马壮村富民项目25个。

  “产业扶贫”:助力农业产业挖穷根

  农业生产水平快速提高的当下,农业大丰收已成为近几年农业地区常见现象。走进涟水县红窑镇春雨芦笋产业园,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的芦笋郁郁葱葱。这个占地面积1100亩、总投入2200万元的产业园,每年能带动周边群众3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红窑春雨芦笋产业园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近年来,李庄村主动作为,做大做强芦笋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实现了壮村富民。红窑春雨芦笋产业园总经理王崇左告诉记者,刚开始来涟水县时,人员工资50元/天,现在由于周边的基地太多,到处都需要可以干活的人,很是抢手,工资也上涨到80元/天,农忙时最高150元/天。“大家都以玩笑话说,拿小板凳看麻将的人不见了,倚在门栏上嗑瓜子的人也找不到了,全跑去芦笋地了。”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淮安市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转型农产业发展方式,利用嫁接等科学栽植方式,提高蔬果存活率,增加农业产品产量,将大量本土农产品制成商品价值更高的农业商品,为村民带来更高农收。

  淮阴区丁集镇黄瓜扶贫产业园

  淮阴区丁集镇黄瓜扶贫产业园,是江苏省黄瓜产业基地和江苏省级“园艺标准园”,不仅种植黄瓜、番茄等有机蔬菜,还和多家研究所合作,从事优质蔬菜种苗繁育、销售。

  在黄瓜扶贫产业园里,满目所见的是一座座智能育苗温室、日光温室和连栋的薄膜展示棚。在日光温室内,工人们正忙着嫁接种苗,他们两人一组,一棵一棵地将黄瓜苗扦插进南瓜苗。育苗工人陈凤娟说:“黄瓜苗子有四个棱,必须去掉三个,剩一个棱尖,然后插在南瓜苗的正中间,如果插偏的话,就影响成活率,比如我们两人一组,一天嫁接10000多棵种苗,成活率都在90%以上。”

  黄瓜嫁接到南瓜上,主要是南瓜的根系发达,生长周期长,耐低温抗病毒,具有这几种效果之后,土地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丁集镇副镇长王永兵告诉记者,因为科学的栽植方式,如今黄瓜扶贫产业园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江苏省级名牌产品,全年黄瓜产量超过15万吨,鲜食黄瓜年销售收入3.28亿元,全镇瓜农人均年收入较全镇平均收入高出3000元以上。

  黄瓜苗嫁接在南瓜苗上

  “蔬菜育苗基地是助力黄瓜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富民项目。”丁集镇副镇长王永兵表示,下一步,争取在未来两到三年把丁集打造成为长江流域新品黄瓜繁种和栽培示范基地,并辐射到周边市县形成蔬菜种植产业集聚区。

  “新型社区”: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10月16日下午,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行走在成集镇条河社区中,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这里不仅有白墙黑瓦的二层小楼,还有屋外美如画的小桥流水以及一应俱全的休闲设施,让成集镇条河社区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据了解,成集镇条河社区位于涟水县城西部,地处沭阳、淮阴、涟水三县区交界处。“十三五”以来,成集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政策机遇,聚焦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尊重群众需求,采取“统规自建”,让低收入户住有所居、住有优居。

  “以前的小瓦房变成大洋房,小区环境优美,哪会想到这辈子会住这么好的房子,感觉日子过的舒心啊!”今年中秋节刚搬入新居的村民杜建花激动的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公在外打工,3个孩子分别在外地上学,平时会去家门口的棉花庄上班,来回很是方便。“目前,已建成房屋331套,还有210套正在建设中,预计元旦交房至农民手中。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近800户集中居住,解决170户低收入户住房问题。”条河村党总支书记周玉俊信心满满地说。

  “在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脱贫出列过程中,扶贫项目和资产收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扶贫项目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不仅直接促进增收,而且带动低收入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村集体盘活资产资源等发挥着间接增收效应,同时还推动经济薄弱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等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内稳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成集镇条河社区加速推进社区改造,为农民们提供美好优质的宜居家园。“十三五”以来,淮安市紧紧围绕42.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11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6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面上548个低收入村出列,盱眙西南岗片区、涟水涟沭结合部片区、淮安涟水渠北片区省三大重点片区和盱眙黄花塘老区建设,淮阴、淮安、涟水三个省重点县区摘帽目标,举全市之力,不等不靠,综合施策,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一系列淮安脱贫攻坚特色做法。

  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 田墨池/文

  余萍 王悦谋/图 王悦谋/视频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