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战疫观察:雨水涤尘万物葳蕤
2020/06/24 20:25  新华报业网  

  今年的梅雨季节,比往年早了一些。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江苏人还会有这样的恬淡闲适么?

  眼下,北京疫情出现新情况。而从北京坐高铁,最快3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江苏省会南京。憋足劲大步向前的这个经济大省,最新情况如何?他们的“8字战法”还管用么?他们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还像传说中那样厉害么?

  不妨细细观察。

  01

  针尖大的窟窿,果然能漏过斗大的风。

  关于北京的疫情,已无需赘言。只要每天看新闻联播,或打开手机即可看到最新消息。总之,“新发地”成了大家揪心的词。

  各省真的要做好自己的事,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

  通过媒体相关报道,笔者注意到,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江苏就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动作。譬如,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紧急部署,在全省水产品和农贸市场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监测工作。好消息是经过实验室检验人员加班加点工作,截至6月16日,实验室检测已全部完成,7845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们已专题研究部署了农贸(批)市场、海鲜市场等商业场所的常态化防控工作,一系列举措可谓严而又严、细而又细。所以,咱们老百姓只要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完全可以放心去市场买菜、餐馆消费。

  实际上,江苏疫情防控的成绩单一直都很亮眼。截至目前,江苏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仍然为631例(均已出院),而这个数字已经连续4个多月没有增加了。江苏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3例,尚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1例。这个数字在全国同样也是很低的。

  能一直保持这样的高分,不得不承认,江苏“可知可控、精准防控”这8个字,确实务实而管用。

  举个例子。笔者听闻一个比较可靠的消息,说从6月11日至6月13日,江苏通过大数据排查出新发地市场来苏人员近2000人,并及时采取了相关防控措施。不仅如此,他们还与相关部门协作,通过大数据掌握了5月31日以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区来苏人员有关信息,全面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医学管理措施。

  再以无锡市为例。北京市按照相关规定将一些街道提升风险等级后,6月13日晚,无锡市立即要求现住该市且与北京确诊病例行程轨迹有交集,特别是5月30日以来到过北京新发地市场、京深海鲜市场或接触过上述两个市场的市民,立即到所在社区报备,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无锡火车站当晚就设置采样点,对6月13日晚起赴无锡火车站、无锡东站及硕放机场的北京来锡人员进行知情同意下的核酸检测,至6月14日该市已检测北京来锡人员480人。不得不说,这就是江苏速度。

  由此看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作用,还真不可低估。

  听说,在江苏省委常委会6月15日举行的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再次对“可知可控、精准防控”这8个字作了强调。他提出,对于“可知”的,就可以精准防控,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对于“不可知”的,坚决不能放,对存在不可知风险的人和物,都必须加强管控、切实防住。

  不妨看看这8个字下的具体工作。

  梳理媒体报道可以发现,江苏首先是加强疫情研判和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加强医院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在30家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在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不明肺炎病例监测,落实疫情“日报告、零报告”。截至6月14日,全省发热门诊累计就诊96.25万人次,留观2.46万人次。其次,江苏严格重点地区来苏人员管理,对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来苏人员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并开展2次核酸检测。还有,江苏强化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地毯式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监测、发现报告、隔离收治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有个数字也能说明问题:截至6月14日,江苏全省申领“苏康码”人数累计达7339.5万人。

  不少省市都对江苏这8个字很感兴趣。但笔者认为,这8个字蕴含的辩证关系,倒真值得好好琢磨。

  举个视频上见到的例子。3月18日,娄勤俭到盐城检查调研,电视画面上的他已经摘了口罩。而当时敢于这样做,在全国也是很早的,不少人都曾经为之捏把汗。但事实证明这个“大胆举措”是建立在“可知”的把握上的。而6月1日,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省领导到小学幼儿园去看望慰问孩子们,却全程戴口罩。据说娄勤俭是这样解释的:“学校里孩子们健康状况是可知的,所以孩子们在校园里不需要戴口罩,我们是从外面来的,对学校来说就属于‘不可知’的,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定戴上口罩。”防控中如何把握辩证关系,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可以这么说,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江苏上上下下一直都很认真。而全力支持北京和上海抗疫,江苏同样扛起责任。

  且不说前一阶段帮助分流入境航班、严格管控人员赴京入沪、做好物资保障等工作,单说最近看到的一则消息:为了做好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派10名流调人员,已抵达北京协助开展流调和分析工作。

  果然,又有江苏!

  02

  邱海波回来了。

  “邱海波是谁?”你如果这样问,在江苏肯定会被人嘲笑。

  6月5日,江苏媒体圈刷屏的新闻再度给了这位抗疫大英雄。当天下午,完成国家使命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专家、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教授,从吉林省吉林市返回江苏南京。媒体报道说,自1月19日临危受命急赴湖北武汉至今,这位江苏“国字头”专家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139天,也是全国坚守前线最久的专家之一。

  邱海波回家,应该具有标志性意义,至少表明我们在救治确诊患者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

  而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江苏表彰奖励了大批先进人员,其中像邱海波这样医疗卫生战线的先进人员占据了相当多的数量。如江苏省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以及备用人公示名单,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和追授对象公示名单,等等,医疗战线从高级专家到普通护士,都有上榜。毫无疑问,白衣战士已成为江苏最受尊敬的人之一。

  江苏尊重白衣战士,江苏也尊重科学家。

  笔者注意到,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再次隆重表彰了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这个近年来每年一度的科技奖励大会,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取消。细心的媒体注意到,江苏首次设立了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娄勤俭为获得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宣益民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院士颁奖,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

  对于江苏首次设立这个重大奖项,笔者觉得并不意外。

  实际上,江苏的决策者们早已清醒认识到,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娄勤俭和吴政隆就多次在调研中强调江苏要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创新方面发力。就拿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来说,在疫情防控仍较为吃紧的时刻,娄勤俭就专程赴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考察调研,要求紫金山实验室要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拓展研究平台,集聚、培育一流人才,围绕自主可控,突出高端引领,强化原始创新,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前不久,娄勤俭在无锡调研时,又专程去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七O二研究所的名气很大,其研制出的“蛟龙号”载人作业潜水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娄勤俭调研中再度表示要积极做好服务、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环境,促进产业制造能力水平向高端攀升。而就在昨天,吴政隆专程到连云港徐圩新区,考察石化产业基地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明确要求以最先进技术、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打造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媒体报道显示,这段时间,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其他领导也纷纷就挂钩联系的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改革任务推进,下到最基层、走到最前线去帮助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级各地抓创新、抓改革、抓发展的氛围,正越来越浓。

  笔者最近从江苏各主流媒体上搜集到一些数字,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今年1-5月,江苏新设立1126个外商投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23.3亿美元,同比增长8.7%,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3月、4月、5月,江苏工业增加值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5%、8.1%和7.7%;工业用电量4月份实现正增长(2.3%),5月份增长3.8%,超过去年平均增速。这些都显示工业复苏势头明显。

  1-5月江苏城镇新增就业51万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5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1%,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夏粮再获丰收,生猪产能连续8个月回升,82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这两个词,最近常见诸于江苏省内主流媒体。笔者想,较短时间控制住了疫情,较快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仅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而且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这应该是江苏信心之所倚。而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动转型升级、提升本质安全,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引领未来发展,应该是江苏定力之所在。

  03

  过去的5月,全国两会在京召开。笔者认识的江苏代表委员们都感慨,今年的两会,时间特殊,意义重大。

  从媒体浓墨重彩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江苏各领域各方面的代表特别是企业家代表,充分展现了他们危中寻机、逆势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坚定信心。笔者注意到媒体报道中的一些小故事,都挺有意思。

  譬如,亨通集团当家人崔根良代表讲到的海上风电项目故事。崔根良的公司在葡萄牙中标一个海上风电厂项目。项目离海岸线有很长一段距离,技术要求很高,来自7个国家近200人的施工队伍在一艘大船上作业。过去,施工人员通常工作一个星期就要上岸休息较长一段时间,由于疫情他们无法上岸,只能在船上一直作业,反而加快了工程进度,企业“因祸得福”。当然,崔根良也坦言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希望国家对民营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中心给予积极支持,对民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给予金融支持。

  再如,远景能源董事长张雷代表的“订单故事”。他说公司风电项目在手订单特别多,今年仅风电这一块就能实现很大增长,再加上在智慧城市领域的业务拓展,公司有望继续实现大幅增长。江苏海岸线长,远景能源在盐城的风电项目看来也值得期待。

  又如,江苏悦达集团当家人王连春代表的“汽车故事”。他说,2017年悦达汽车板块遇到了一系列困难,销量从65万台下滑到36万台。他们应变、求变加强出口,今年4月份汽车销量已与去年同期持平,同时还进军新能源汽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高端新能源汽车计划9月底正式下线。

  …………

  其实,疫情面前,企业家们都挺难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江苏的老板们就是这么豁达而勤奋,就是这么耐驮而从不叫苦。

  关心关爱企业和企业家,江苏也是动真格的。

  笔者注意到媒体最近的报道中,江苏再次强调,要狠抓中央和省里出台政策的落地落实,让企业、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要加强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特别关注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生存状况,及时研究、帮助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

  虽然媒体没公开报道,但听说,娄勤俭最近会见了一些民营企业家,听取企业发展规划以及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帮助解决问题。“对省内的企业家就是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娄勤俭的这句话,让江苏民营企业家们心里都暖暖的。

  不仅仅是民企,央企以及各大金融机构最近也纷纷来江苏。如前不久,娄勤俭、吴政隆在宁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行长欧阳卫民一行,双方不仅签署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而且围绕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和江苏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化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就在昨天,娄勤俭还会见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伟明一行,新一轮战略合作正运筹帷幄。

  外资外企也是大动作频频。就在上周,娄勤俭在南京会见了新加坡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并共同见证了金鹰(溧阳)莱赛尔纤维项目、金鹰(如皋)产业园项目签约。而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笔者认为,尚在疫情防控之下,这两个大项目就落到江苏来,与其说是陈先生凭着其纵横工商界半个多世纪的锐利眼光看好江苏发展,不如说是江苏上上下下所创造的发展环境实在是太过诱人。

  可不是么?最近,商务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推广江苏省23条稳外资新措施的函》,将江苏省政府近期推出的23条举措印送全国各省(区、市)参考借鉴。有网友评论说,这已不是抄作业,而是直接送参考答案了。

  04

  好的环境,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比学赶超的劲头,也是可以相互传递的。

  笔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闭幕以后这段时间里,省委召开的几次常委会会议以及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中都强调,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以更为坚实的“稳”来助推“进”,以更有质量的“进”来应对“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6月初,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南太湖之滨的湖州举行。一市三省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同时还签署了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

  作为长三角重镇的江苏,此次响亮提出要进一步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浙皖协同,进一步发挥江苏优势,为全国发展大局提供支撑,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引擎,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提供动力,为构建高效能现代化治理体系提供示范。

  而聚焦江苏省内,实际上,以省内全域一体化更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直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所积极倡导并鼎力支持。

  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做好自己的事也是关键。有人说,最近江苏各地“火药味”很浓,领导干部们实在是太拼了。看看各市媒体的报道,真的是这样。

  比如,南京。继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又称梅子洲过江通道)6月7日桥面顺利合拢后,2020南京创新周又以5G、VR、AR等技术开启了“全球关注”的模式,让地球人都想来南京闻一闻创新的“味道”。而前不久,南京还正式启动了“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发布了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等4个行动计划,彰显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强大决心。

  其实各个市也都在各施绝招拼科技、拼产业、拼项目。譬如苏州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将其视为未来苏州产业的重要支撑,着力建设“中国药谷”,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专程到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现场会办需要政府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镇江则大张旗鼓提出“工业强市”,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已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强调企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强,要当好“店小二”。长江入海口处连接南通和张家港两地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在即……

  再比如,各市竞相发展夜经济。“夜之金陵”“苏州八点半”“龙城夜未央”“夜港城”……一个个夜经济品牌先后亮相,满载着各地利用夜经济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的热切期待。人头攒动的夜市,氤氲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夜色”,正在成为城市的新亮点、新卖点和崭新增长点。

  又比如,各市频繁相互走动,摆明了就是要“比学赶超”,真刀真枪地开展同场竞技。徐州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南通誓言“关口冲刺,必须要有一股子勇当先锋的劲头”,连云港喊出“后发先至,矢志打好翻身仗”,无锡倡导“领先领跑,精绘全面小康‘无锡景’”,等等。

  从“山雨欲来风满楼”,到“黑云压城城欲摧”,再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经历了抗击疫情大战大考这么久,江苏各地的确都憋着一股“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的冲劲。发扬“狼性精神”、轰出“推背感”、加速“跑起来”……从这些地方领导个性十足的动员语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其中升腾的心气和干劲。

  05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对于江苏来说,也是纳入三年全国安全生产整治“大灶”后的首个安全生产月。

  毋庸置疑,越是在抗疫之际,越是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时期,越是要确保安全生产这条底线、红线。对于对安全生产有着刻骨铭心之痛的江苏来说,真的要处处小心、时时警醒。

  笔者从有关部门打听到,今年1-5月,江苏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期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以上。形势虽然好转,但整改却一刻都不能放松。

  笔者注意到,狠抓安全生产,娄勤俭几乎是逢会、逢调研必念的“紧箍咒”。特别是在最近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娄勤俭要求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来一次彻底的思想上的自我革命,把安全发展理念树得更牢。他还特别要求,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做法,更精细更精准对各领域、各企业的隐患进行排查,特别是留意清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偏僻农村、废弃厂矿,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这个江苏创造再多啰嗦两句。

  细心的读者应该从报纸新闻上看到,最近江苏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一份文件,名称叫《关于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意见》。

  这份意见有哪些具体内容,尚不得而知。但很显然,江苏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一有效做法固化下来、推广开来。正如有专家所分析,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在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当下,整合数据资源、细化治理单元、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确需要探索出务实管用的新机制。

  抓安全生产需要极大的定力,需要拿出“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生态环保同样如此。

  笔者注意到,这段时间,娄勤俭还专题调研了长江大保护工作情况,就牵头联系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项重点改革任务进行推进落实。“坚定不移抓好长江环境问题整改、生态修复和产业布局优化”“努力重现长江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高质量发展典范”……这些紧密结合实际提出的各项要求,让我们对江苏唱好新时代“长江之歌”充满新期待。

  除了“长江之歌”,别忘了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太湖美》。最近,娄勤俭再次检查调研了太湖治理工作。

  说实话,太湖蓝藻,近十多年来一直是江苏人心中的隐痛。如何治标更治本,如何让太湖山更青水更美,如何让太湖成为美丽江苏建设的明珠?可以说,从决策层到职能部门、到太湖沿岸城市、到专家学者等等,大家都在坚持不懈摸索前行。而从相关新闻报道中,我们应该看到了新的希望。娄勤俭通过现场调研,结合生态清淤试点情况,认为通过太湖生态清淤,增加湖水深度,促进水体循环流动,能有效减轻湖体内源污染、控制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当前要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岛礁聚泥成岛,努力做出示范样本,探索出一条科学治太的新路子。

  “太湖蓝藻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治理好太湖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笔者对娄勤俭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也坚信太湖这颗明珠一定会熠熠生辉越来越美。

  …………

  疫情防控丝毫不放松,所有的既定工作都在大步向前推。

  毫无疑问,一切都充满期待,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这样的江苏,熟悉的味道,真好。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的习俗很多,传说也很多,其中“祛病防疫”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悬艾草于门口或窗前,期待祛毒治病保健康平安。

  笔者老家还有个说法,“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说的是如何根据时令和季节变化穿衣。这里也套用一下:“吃了端午粽,终把瘟神送!”

  要做到这个“送”字,显然并不简单。因为这个病毒实在是太狡猾,我们能直接对付它的方法还是太少。眼下,真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怠、共努力、齐加油!

  撰稿 临窗客

  图片 视觉中国 交汇点新闻

  值班主编 陈月飞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