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传承红色记忆,记录江苏往事,“脱酸”让百年纸质档案延年益寿
2021/06/22 20:14  新华报业网  

  名城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其作为江苏近代工商业萌芽地的重要历史,记录于一件件工商业、历史档案中。光是丝绸档案,就有50余万卷,核心档案多达29592卷。

  近代是现代机械造纸技术进入中国、渐渐取代中国传统造纸之时。现代造纸工艺普遍添加明矾等酸性物质等,其纸张普遍酸性高,大大影响了纸张的耐受性和寿命。多年前,国家图书馆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百年前的文献严重破损的约占55%,中度破损的占90%以上。苏州这段档案文献的原生状况,概莫能外。

  今年5月,苏州市档案馆下属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在对相关保护技术进行验证和可行性论证后,率先对其馆藏的珍贵纸质档案实施抢救性保护脱酸工程,引发行业关注。6月22日,江苏省档案学会就此在苏州举行研讨会。

  古籍文献

  据了解,苏州市档案部门所藏纸质档案,涵盖了地契、房契、账簿、工商业样品等各种工商业历史档案遗产,公私兼具、官民并蓄,极具苏州地方特点,体现了自清末以来苏州众多企业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其中,丝绸档案很多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有纸质档案记录,有些还在工艺记录单子上附上了生产试验中的产品小样、丝绸的样本等,极为珍贵。”全国档案专家、苏州市档案馆研究馆员卜鉴民说,“我们现在做的第一步,是丝绸档案纸质的脱酸保护,使其能够长期永久地保存下去。”

  卜鉴民介绍,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其广翰富集的档案珍藏,不仅有大量工商业档案,还有许多珍贵的中国革命红色档案等。在国家档案局开展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审中,苏州有四组档案进入了《名录》,其中丝绸档案还进入了《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然而,所有这些档案纸质大都老化、酸化,原生性状况岌岌可危。

  研讨会现场

  卜鉴民表示,实施抢救性保护脱酸工程项目,不仅是为了履行丝绸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保护档案实体”的承诺,也是为了更好推动苏州档案原生性保护工作。

  “这个项目意义很大,一个是因为档案本身的价值,苏州的工商业档案为我国近现代工商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解读,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二是,对整个行业和领域而言,就如何长期保存、保管近现代纸质档案文献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参考,因为这是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难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远明说。

  彭远明表示,就世界范围文献保护而言,解决纸张老化、酸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原生性保护办法是脱酸加固技术。他从事档案管理、保护研究近40年,一直关注这个领域的进展。他认为,在所有的文献保护中,档案文献的脱酸加固尤为迫切,这是档案的唯一性、“孤本”性质决定的。

  古籍文献“脱酸”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十分重视档案文献的保管保护,十三五期间,成立了全国性档案保护中心来做这项工作,还设立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其中一项重要的科技攻关内容是如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彭远明教授欣见苏州市档案部门的有益尝试,非常肯定此次研讨会的意义。

  “行业内专家、学者可以通过苏州方面的实践,探讨相关技术、工艺是否适合我国档案文献的保护及保管环境等等,是否可以通过此次小试进入中试、大试,进而进入档案文献保护市场,很有价值。”

  研讨会现场

  从上世纪初到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留下了极为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研讨会上,专家同时就红色文物档案的保护展开研讨。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理事刘家真说,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发展和为寻求中华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大量红色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与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必须传承的红色文化记忆。

  她认为,由于战争时期纸张与印刷条件都很差,而且不可能有好的保存条件,当年留存至今的这类档案、书刊等大多已经发黄、脆裂严重,若不及时抢救,就会失去抢救的时机,很有可能无可挽回。

  专家认为,纸张酸化是造成这种危害的主要原因,只要酸化不彻底清除,即使再好的保存条件,纸张的自毁也难以避免。脱酸,是抢救原件的必要手段,“红色文献是必须保留原件的”。

  刘家真表示,用什么样的脱酸技术、工艺抢救红色文献至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红色文献的原件安全,必须慎之又慎。

  承担此次项目的四川锐立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很荣幸携手档案部门共同留住城市的珍贵记忆,希望以成熟、完善、安全的工艺、技术,不断为国家珍贵档案文献、红色历史资源的保护、永续作出贡献 。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