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江苏如何保障用血安全?
2021/08/25 21:2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血液是一种很珍贵的公共卫生资源,用血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临床用血的充足供应为抗击疫情、防疫治病提供了后勤保障,也是对抗疫一线最好的支持。防疫新常态下的献血情况如何?临床供血量是否充足?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疫情期间更需要大家积极献血

  “初筛合格,你可以献血了。”在南京市新街口大洋百货商场旁的流动献血站,现场工作人员为献血者测体温、查验苏康码、调查流行病学史后,还采了一点血液进行初筛,合格后献血者方可进入献血环节。

  献血站工作人员陈银银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来献血的比平时少些,“平时一天有二三十位,疫情发生之后献血的人数有一个下滑。”陈银银说,有的流动献血站甚至因为疫情原因关闭了,但血液的需求始终在,“疫情期间更需要大家积极献血,尤其是血小板,血小板的保存期只有5天。”

  一位前来献血的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献血:“我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有鼓励献血的信息,身边的朋友也有发献血的照片,就想尝试一下。”唐先生表示这次献了400毫升,献血之后感觉良好。

  “明天是我的生日,我想献一次血当生日礼物。”在流动献血站,记者遇见了前来献血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张艺炜。他表示,这次的献血经历很奇妙也很开心,“等到抽血化验的时候我才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动态,连我爸妈也没有告诉。”

  整理物资、倒水、帮助献血者排查献血禁忌……46岁的志愿者周瑶总是闲不下来。“我已经无偿献血21年啦!”周瑶告诉记者,她累计献血30多次,总量超过8000毫升。但随着年纪增加,有时献的血会检测不合格,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到她这么热心,便建议她做一名志愿者。现在只要工作不忙,周瑶每周都会抽出两个下午来献血车上做志愿服务,流动献血车经常要工作到21点,周瑶也就服务到这个时间。“我对献血流程很了解,也经常能和献血者感同身受,所以来献血的人都很信任我。”

  受周瑶影响,他的同事也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一位同事平均每半个月就献一次血小板,现在已经捐献80余次了。“家里人最开始也不理解,担心我的身体。”但周瑶说自己从未因为献血有什么不适,“而且只要我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做志愿者。”

  非常时期,献血用血管理更加严格

  为确保献血安全,江苏省血液中心机采科副科长李玲告诉记者,各献血车(屋)采血工作开始前、结束后,空气消毒设备开机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工作期间定期开窗通风。操作台、设施设备、电话机、门把手、洗手池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每天至少2次,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为避免人员聚集,我们开展微信预约献血,提倡献血者自助填表。”李玲说,此外,流动献血点出车频率和时间也大大延长,扩展采血区域,多采血、多储血。

  在采血现场,采血工作人员均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措施,每接待一位献血者都会进行手消毒或者更换手套。遇到没有正确佩戴口罩的献血者,工作人员也会及时纠正。

  不仅要保障献血安全,用血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事。“大家献血后血袋里看到的一般称为全血。”江苏省血液中心成分制备科科长陈显介绍,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但出于疗效和风险的考量,全血目前已很少直接用于临床,而是制备成成分血,分离出红细胞类、白细胞类、血小板类、血浆类再根据不同需要提供给病人。

  据介绍,采集到的全血进入分离流程,还要同步进行检验工作。该流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梅毒螺旋体、谷丙转氨酶几项指标的病原体检测和血型检测,只有每一项检查都合格的血才能被应用于临床。

  新技术让手术出血量越来越少

  受疫情影响,许多地方还在实施交通管控,目前各大医院手术量也只有疫情前的50%-70%左右。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60张床位只收了40位病人,与往常“一床难求”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百姓看病就医就诊需求得到释放,医院手术量也在逐渐恢复当中。”南京市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陈尔冬说,目前该院临床用血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眼下处于献血淡季,又是疫情防控期,随着手术量的恢复,医院的临床用血日趋紧张。

  “我们每年的用血量大概在3000单位红细胞左右,目前整体用血偏紧。”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输血科主任胡文静告诉记者,虽然用血偏紧,但由于孕产妇群体的特殊性,南京市血液中心对孕产妇临床供血还是有保障的。

  临床用血,近年来一直广为关注。一方面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献血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科技手段的进步,让手术不出血或者少出血成为现实。

  “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完成了一台肝癌切除大手术,前后3个小时的手术,病人只出血不到200毫升!这如果放在十年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施晓雷告诉记者,做手术的是位50多岁的外地患者,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罹患肝癌,如果放在十年前,患者手术期间起码得输三五百毫升的血液,可如今一滴血也不需要输。

  据了解,不仅像肝癌这样的手术基本不用输血,像前列腺癌手术、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手术等过去的“用血大户”,如今都变成了“无血手术”,都可以做到一点血也不用输。

  据施晓雷介绍,一方面如今的手术越来越微创,越来越精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另一方面机器人大量用于临床手术,机器人的手臂比人手更加灵巧、方便,还能局部放大20倍,连细小的血管、神经都能回避开,这样避免了失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蒋明睿 仲崇山 实习生 王鲲鹏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