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任正非是我们工程兵的骄傲”——采访《天已不惑》作者夏若天 方崇玲
2019/07/15 10:09  新华报业网  

  打开夏若天的新著《天已不惑》,每篇文章畅抒心怀,或观世相、或论时事、或说见解、或议亲情、或发感触:铁血丹心之戎马峥嵘,一身正气犀利文风;懵懂少年到成为人父,真情柔情感动人心。娓娓道来,润物无声,在夏日久旱遇上甘霖,顿觉风清心爽。

  夏若天是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一名转业军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8年协会组织的一次作品创作分享会。当时夏若天撰写的文章《一名转业干部给周书记的一封信》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几天内阅读量突破10万,分享会上他做了生动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这位与新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老兵,抗过洪、带过兵、任过教、从过商、守过大山、坐过机关、抓过军事、搞过政工,履行丰富,多有建树,他把自己的特殊经历付诸于文字,结集出版,真可谓有志者,事竞成,处处留心皆学问。

  7月里一个风清气朗的上午,夏若天接受了笔者的专访。他的讲述把笔者带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旅世界——

  笔者:我认真阅读过您的新作《天已不惑》,感到从结构到内容很多都是您军旅生涯中个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您创作这本书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军旅岁月吗?

  夏若天:我就是共和国的普通一兵,就像军旗上的一缕纤维,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最初想写这本书,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我女儿。我想让我的女儿对父亲,特别是父亲的军旅生涯有所了解。我是2017年转业的,转业的时候女儿还不到两岁。虽然女儿的婴儿时期曾经在部队大院生活过,但那时她太小,没有什么印象,可能连父亲穿军装的样子都不记得。我在部队工作了20个年头,对军队充满了感情,我想让我的孩子记住她是军人的后代,我们身上流淌的是共和国的血脉。用一本书的形式会方便她长大之后系统的、完整了了解父亲的军旅生涯,父亲在军队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她能真正读懂,并记在心里。

  笔者:真是一种浓浓的父爱。您的女儿现在还很小,那您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是谁呢?

  夏若天:正式印刷出版后的第一个读者是我的母亲。文稿内容的第一个读者是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首席教授黄培义将军,我把书的定稿文本送给他审阅并邀请他为此书作序。我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军校毕业后从一名学员转身就变成了中级指挥院校的教员,这在我母校的历史上还是第一例。黄培义教授当时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第一次听我的课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我的课在全院作为示范课,获得了教学督导一等奖。黄培义教授是我走上第一个工作岗位后工作情况的见证人,也是我的伯乐,让他为这本书写序,很有意义。

  笔者:作为一名军旅作家,您跟军队有着不解之缘,我也能真切感受到您对部队是充满了感情。

  夏若天:是的。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参军20个年头,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难忘的回忆。我最欣慰的是自己能够尽心尽责,没有辜负每一个岗位,没有虚度每一段时光。当学员时我是优秀学员,当军校教员时是优秀教员,当一线带兵人的时候是优秀共产党员,当政工干事时是优秀机关干部,当军区机关参谋时是优秀参谋,当政治部门主管时是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过世博安保维稳工作,参加过长江大堤决口抗洪抢险,参加过南京市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任务,四次参加大项军事演习,曾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提前晋升职务,一次受到总参谋部首长的接见。在整个军旅生涯中,我也经常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用笔墨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笔者:您在部队工作的这20个年头,履历非常丰富,那部队生活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夏若天: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我军校时参加军事演习中的一个场景,后来我在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军校大学生演讲大赛时讲过这个事。那是2002年4月,我们参加毕业演习,经过红蓝对抗和各种战术作业之后,演习的最后阶段是连续五天的千里行军,这是一次对意志与体能极限的考验。奔袭第三天,筋疲力尽的我们来到了太行山深处一个小村庄附近,战友们在村外的树林中调整休息。这时村里的村民发现了我们,看到我们一个个满面尘灰,嘴唇干裂,村民自发地为我们送水。在为我们送水的人群里,有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奶奶,穿着老式斜开襟的布衣,一双只有几十厘米长的小脚走路颤颤巍巍,她右手拄着一根拐杖,左手托着一大碗水,由于走路不稳,一些水已经溅洒在她的衣服上。这位老奶奶径直向我走过来,我连忙起身迎上前去,伸手把老奶奶搀住。老奶奶慈祥地看着我,丢掉拐杖伸出右手轻轻摸着我的脸,心疼地说:“孩子呀,你吃苦了。看到你们穿军装的,我心里这个亲呐。看到你们我就感到八路军又回来了。我十几岁的时候也是在这儿,给八路军送过水。”听着老人家的话,看着老人家布满皱纹的脸,我的眼泪喷涌而出。那一刻,我理解了什么叫做军民鱼水情,什么叫做人民子弟兵。

  笔者:应该说您在部队取得过很多成绩,那最让你自豪是什么呢。

  夏若天:如果说有什么值得自豪的,绝对不是我自己,身边的很多战友、兄弟都比我奉献得更多,也成就了军人的荣光,我为有这样的战友兄弟而自豪。我的同学潘刚,在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任务中,担负了首批跳伞进入震中区域的重任,这是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第一时间空降到没有任何信号输出的震中区域,成为了名垂史册的15勇士,得到军委主席的亲自接见;我的同学赵云,参加了南海永暑礁填海工程,在领海主权争端频发的特殊历史时期,在中国南海打造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我的同学包建喜,于中印边境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的敏感时期,被派驻到洞朗一线,在雪域高原捍卫着祖国领土的尊严;我的同学姜晨波,参加纪念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在漫天尘沙中奋战了3个多月,亲历了军旗飘扬最为威武荣光的时刻------我敬佩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我羡慕他们能够有机会让青春抛洒,证明自己也是条真的汉子!

  

  笔者:我发现您的作品集中文章类型非常多样,您在选择收录这些文章时有什么思考呢。

  夏若天:在部队工作期间,无论是当大学教员,当一线带兵人还是在机关工作,都与文字工作密不可分。这些年来写了几百篇各种文体的文章,有的公开发表,有的在部队内部刊物发表。在整理《天已不惑》的文集时,我选择文章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就是要搞好把关定向,选的文章要高唱主旋律,释放正能量,还要特别注意保密纪律,涉及到军事秘密的文章一概不选;二是要有代表性,各个时期的文章的代表,各种文体的文章代表都要兼顾到,这样就既有整体性,又有连贯性,而且要力争精炼;三是要有可读性,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评论、言论,都尽量选择可读性、趣味性强的,一些理论性文章和学术性文章都没有摘录。

  笔者:从您的书中我能够感受到很强的思想性,相信您没有摘录在书中的那些理论文章、学术文章也一定有思想性。

  夏若天:方老师您过奖了,思想性我不敢说,但我一直认为,人一定要努力做一个持之以恒的思想者。人因思想而站立,人生因思想而丰富。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研究,我都坚持我书即我思,写的都是真情实感,都是自己的思考。举几个例子,二十年前还在读军校的时候,我就有感于陆军航空部队的重要性,在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论发展陆军航空力量的紧迫性》,最近的军队改革中,陆军航空兵部队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空中轻骑兵”飞上了新高度。2002年我军校毕业论文的内容是《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兵部队火力运用探析》,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少有人谈及的命题,我提出的在战场一定区域内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火力的集中,而不是火器的集中,在学院开了先河,后来全军通行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中我的这一观点被充分认证。在军区机关工作期间,我联系工作实际,发表了《论马上就办》《机关工作要向执行力要战斗力》《抓安全工作的六种思维》《让落实成为一种文化》等文章,在军区机关引起很大反响,对推进部队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笔者:在您书中的彩页里,我注意到有一张照片,是很多人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面前的合影,为什么会选这么一张照片,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夏若天:这张照片是我当连队指导员时,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孙正禄将军到我们大山深处来慰问部队时的合影。我们团是一个新组建的工程兵部队,在大山深处施工和驻守,位于东南一线,地位非常重要。其实很多时候人最容易回忆起的就是一起吃过苦的日子,在大山深处施工,工作和生活的艰苦程度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大山深处没有营房,早已废弃的民居根本不能住人,我们就在废旧的民房前搭起帐篷住宿。山上是不通电的,照明要靠发电机,饮水和烧饭主要靠山上的山泉水,一下雨就会混着泥沙。晚上睡觉要格外小心,山林里经常有狼叫声传来,帐篷附近经常会看到眼镜蛇、金环蛇等出没,我们要采取各种警戒和防护措施。工程施工更是艰苦,刺耳的噪音、令人窒息的粉尘、闷热的空气、见不到一缕阳光的坑道、繁重的工作量,十八九岁的战士在这种环境里一干就是一两年,很多都落下了伤病。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在辛苦劳作后香喷喷地吃着简单的盒饭,兴高采烈地开着玩笑,我打内心深处赞叹,他们真是最可爱的人。我在部队20个年头,近一半时间是在工程兵部队任职的,当过工兵团的连队主官、团机关干事、营副教导员、团副参谋长、学兵队长、副团长,工程兵的酸甜苦辣我体会深刻,我们团当年的口号至今想起来都让人热血澎湃:“守大山就是守江山,守洞口就是守国门!”

  

  笔者:很多人心中都有偶像,作为一个军旅作家,我很感兴趣您心中的偶像会是谁,是某个文豪,还是某个将军?

  夏若天:(笑)既不是文豪,也不是将军。我的偶像是任正非,任正非是我们工程兵的骄傲。刚才我跟您聊过,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工程兵,任正非当年也是一个工程兵,当年也吃了很多苦。从他创建华为一直到打造出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公司,我们能够从很多地方看到他身上军人的特质。他有战略眼光,又有战术素养,能够把长远发展和解决眼前问题很好地统筹;他坚毅果敢,认定目标绝不放弃,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亲和爱民,又懂得识才用才,善于带领队伍和建设团队;他心怀天下,富有情怀,站在国家利益上思考问题,强调独立自主,强调共同富裕,为中国企业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阿富汗战乱时,任正非去看望过员工,利比亚开战前两天,他还在利比亚,任正非说,“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去英勇奋斗?”“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话听了多么提气,这是只有在军队中锻炼过的人才会说出的话。

  笔者:您现在也是一名转业干部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您准备怎样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再立新功呢?

  夏若天:2017年我转业之后,很荣幸地来到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职,在公司党建工作部任中层管理干部。我们公司一直秉持“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的经营理念,持续弘扬“正统、正规、正道”的企业文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部队是为党工作,到国企上班,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为党工作。我充分发扬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结合公司实际,在大型国企党建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8年,南京证券加强党建工作的经验先后在江苏省委《调查与研究》和南京市《南京调研》上专题刊发。2019年,南京证券荣获“全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标兵单位”,是全国获此殊荣的10家单位中唯一一家证券公司。“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退伍不褪色,用一片丹心为国企建设添砖加瓦,用自己的笔继续书写大美人间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方崇玲

  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优秀记者

  资深新闻媒体人

  笔名:米兰,丛林等,桐城籍南京人。幼读承恩寺小学,中学南京一中,后学新闻等专业至南师大本科毕业。1998年起四年间,先后受聘于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及中国市场经济报任编辑记者,并在美国《侨报》、《华人时刊》等报刊任职国内新闻记者,现已从事新闻相关工作数十年,资深新闻媒体人。曾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颁发“江苏省优秀记者”称号,作品获得全国、省市新闻评比四十多个奖项,有江苏省级、市级新闻评比一二等奖等。至今已在国内外通讯社、报刊、电视台、网站、多媒体、美国华人报刊、国内丛书等综合全媒体上发表散文、随笔、杂文、学术及新闻类作品数百篇。

标签:
责编:袁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