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2025年规模预计超3万亿元,这个行业如何抢抓发展机遇?
2021/06/06 19:52  新华报业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16.88万亿元,较10年前增加超10万亿元——信用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让围绕核心企业提高供应链产业效率、降低链上小微企业资金成本的供应链金融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商业保理公司以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作为主业,目前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方金融组织,商业保理公司如何抢抓机遇、面临哪些困境?江苏商业保理行业又将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供应链,商业保理空间广阔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对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降低链上企业资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而商业保理公司所从事的保理业务是一种围绕企业应收账款,帮助企业将应收账款提前“变现”的服务。这一业务依托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对解决产业链条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是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尽管保理业务模式出现很早,但商业保理机构的起步却相对较迟。2012年,为了探索优化利用外资的方式,促进信用销售、发展信用服务业,商务部批复了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我国出现首批商业保理公司。

  2013年8月,商务部在《关于在重庆两江新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同意三地开展设立商业保理公司试点,江苏区域的首家商业保理公司于当年度10月正式设立。

  此后,商业保理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商业保理法人企业总数达8305家。业务规模方面,2013年至2020年8年间,商业保理公司的应收账款转让登记数量增长了122倍,且自2017年以来的增速均保持在50%左右。

  其中,2020年商业保理公司应收账款转让登记超过19万笔,占到了商业保理、融资租赁、银行三类可以开展保理业务机构总量的30%。

  江苏省商业保理协会会长蔡宝祥说,从早期的全国试点、到现在的高速发展,商业保理行业围绕应收账款融资这一本源,想象空间仍然巨大。“全国仅规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就有接近17万亿,算上其他一般规模的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十分庞大。对比商业保理目前1.5万亿左右的业务规模,行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民法典》将保理合同作为著名合同纳入合同汇编,这一规定的出台为商业保理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再加上现在对金融活动的监管不断趋严,商业保理的牌照价值也将逐步凸显。”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家平分析,“受到这些积极因素影响,预计到2025年全国商业保理业务规模能够达到3万亿元。”

  直面同业竞争,行业走到转型路口

  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商业保理公司作为地方金融组织的一些“先天不足”正在显现。

  根据银保监会相关规定,商业保理公司开展业务时风险资产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0倍,而银行保理则不存在类似的监管规定。这一规范在严防商业保理公司规模无序扩张、压实风险偿付能力的同时,也对其资本金实力提出了相当要求。

  此外,由于融资渠道受限,保理公司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也对经营产生压力。“尽管银保监会给出的融资方式包含了向受其监管的银行与非银机构借款、再保理、发行债券等,但合规金融机构对商业保理公司、尤其是民营商业保理公司普遍持审慎态度,即使借款也会要求增加抵质押物或第三方担保等。”一位业内人士向新华日报财经直言,“许多保理公司最后还是依靠股东方借款,但很多股东方也只是财务性投资,对基本的资金收益率还是有要求的。”

  而近年来社会融资环境的变化,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2020年来,央行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社融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前一年度;而像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等创高新工具的普及,也在推动企业融资利率的下降,这些都对商业保理公司产生了挤出效应。”韩家平说。

  多方效应叠加,商业保理走到了转型的路口。“我给商业保理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要做到比银行更懂产业、比产业更懂金融、比金融更加智能。”韩家平说,“保理业务既然是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来说,就应该紧紧依托这一思路,对所在产业链上下游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清楚哪个环节的企业是最需要融资的、什么样的应收账款是符合该产业特征的,以此来帮助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保理工作,达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东北亚地区总监林晖也称,当前商业保理公司应该及时调整经营目标,从提供基础的融资服务转为帮助提成整个供应链的韧性。

  把握住服务供应链的“中心思想”同时,商业保理公司还应注重对金融科技的运用,来提升自己对于风险的识别、判断能力。“商业保理需要走出舒适圈,不再仅仅依靠核心企业的传统反向保理。在走向体系外的过程中,保理公司会面临陌生的客户和产业链,如何能够有效通过科技手段和业务交叉验证的科学方式自动有效识别资产真实性、快速掌握融资企业的各项数据和风险信号就成了商业保理公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开鑫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高志辉分析。

  江苏“引导式监管”,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江苏制造业实力强大,保理业务需求同样强烈。但从法人商业保理公司数量来看,江苏仅100家左右企业在业,与其经济地位并不匹配。

  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一位保理行业研究人士直言,早期部分区域的政策红利使得大量商业保理公司的注册地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再加上商业保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并不受到地域限制,导致了许多保理公司的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完全脱离。

  不过,目前这一趋势正在得到扭转。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新华日报财经,在目前的“大监管”格局下,一些区域性政策正在逐渐同步,避免出现以往这类过于集中的“恶性竞争”。对于新成立的商业保理公司,则明确要求实际经营地与注册地需要匹配。“至于存量企业,虽然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也在要求在实际经营地设立分支机构。”

  法人机构数量外,商业保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决定了其真正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更加考验监管部门管理智慧。

  2018年5月,商务部发布通知,将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及典当行监管职责划归银保监会;随着各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挂牌,这一权限再次移交地方。

  2019年10月时,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商业保理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给出规范性要求。2021年3月31日,江苏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在省人大常委会上通过,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两者结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商业保理公司的监管拥有了实质性手段。

  监管是确保合规经营的底线。筑牢“风险关”的基础上,江苏在如何促进商业保理发展、引导商业保理公司真正做好服务供应链方面也做了诸多探索。

  新华日报财经了解到,目前我省已经构建了《江苏省商业保理公司监管评级指标体系》,从经营管理状况、业务发展导向、风险暴露情况、合法合规情况、配合监管情况等维度出发,对全省在册商业保理公司进行评级。参考此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小贷公司的评级,资质较高的公司在业务范围上享受了一定的创新空间,预计能够对行业形成正向引导作用。

  “打分只是手段,评级的目的更多还是引导企业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上述知情人士说,“例如在业务发展导向环节,主要就是评价企业是否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兴产业、积极支小支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5月26日,江苏省商业保理协会成立。这是监管转隶后全国成立的首家省级商业保理行业协会,标志着江苏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协会为纽带,省内商业保理公司在整合资源、沟通监管等方面将更加通畅。

  此外,记者获悉全省商业保理业务信息平台也正在搭建之中。未来,省内发生的每一笔保理业务都将接入系统,可以对行业整体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采写:孟培嘉)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