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解码青年力③|留守武汉的江苏专家潘纯:去一线是职责所在
2020/04/19 22:02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从4月15日,新华日报·交汇点陆续推出“新时代江苏青年精神”的海报人物,通过记者对话,专家解读,网友参与解码他们的青春力量,欢迎广大网友发送您的解码到邮箱xhrb2018@163.com。

  截止日期:4月28日,邮件内请注明参与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

  【人物档案】潘纯,男,1982年1月生,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记者解码】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4月15日前,所有援鄂医疗队撤离,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作为国家专家督导组继续留守武汉,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就是这支专家团队中的一员。目前,他与邱海波教授、郑瑞强教授等组成一个5人团队,定点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进行指导。作为专家团队中的一名青年骨干,他如何解码自己的青年精神?“去一线是职责所在,咬牙扛住,扛住就能胜利。”

  记者: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从业经历?为什么您会选择成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

  潘纯:治病救人,迎接挑战,这是我选择做一名医生的初衷。2005年本科毕业后,我一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工作。留在医院,意味着专业方向的选择,最终选择重症医学科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受到邱海波教授、杨毅教授等一批优秀老师的影响,自己想要向心目中的榜样和英雄学习;二是相比于在其他科室,在ICU接触的重症患者更多,成功挽救一名重症患者会让我产生更多的获得感;三是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年轻医生,我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重症医学科无疑给了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和历练的机会。因此,我最终选择成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自己从医路上的老师和榜样,请问他们是如何影响您的?

  潘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幸得到了邱海波老师的授课,非常荣幸成为他的学生。他是中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邱老师的课程很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我们在思考中不断获取新知,他是我从业路上的启蒙老师。

  本科学习阶段,邱老师给我们上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方面的教学课程。那时我听过邱老师的课,只是知道他抗击SARS的光辉事迹,我要向他学习,对他这个人还不甚了解。但当我与他真正相处之后,我发现他的这种成功,或者说他的这种高超的业务水平,实际上是基于他对学术的极度严谨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每次邱老师带我们去查房时,他会引导我们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然后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邱老师以行动告诉我们,培养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临床需要不断去实践,去积累经验。

  记者:您为什么会主动选择去驰援武汉?在坚守武汉近三个月时间里,您收获了什么?

  潘纯:对我而言,医生是一种职业,我觉得既然从事这个工作,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像打仗时战士肯定是需要上战场一样。作为医生,想方设法维系病人的生命,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驰援武汉期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位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撤除ECMO康复出院的患者。他让我深深感受到信任在医患关系中有多么重要。当时患者的病情很重,对于到底能否将他救活,我们其实也没有把握。在进行插管治疗之前,我和他进行沟通,因为插管后病人是没法说话的,如果病情加重,他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他的家人,所以我建议他在治疗前先和自己的家人沟通一下,以免留下遗憾。但是患者却和我说:‘没关系,潘医生,我相信你。我同意你的任何治疗。’他的一番话让我很受触动。一方面他的妻子正怀着身孕,我知道他可能不愿意让家人担心,另一方面,他对我们医护的百分百信任,也让我和团队受到极大的鼓舞。患者性命相托,我们必当全力以赴。

  记者:青年是蓬勃的朝阳,青年精神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您认为您的青年力/青年精神是什么?

  潘纯:坚持。虽然这个词很简单,但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做的。我的从医经历其实可以说算得上比较顺利,没有经历太多的坎坷,但我认为这归因于我对于未来的提前规划和不断的坚持。在我读本科时就已经对我今后的职业有了一个完整的规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终实现了这些目标不过是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罢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比较喜欢跑步,但跑步,尤其是跑马拉松,其实是非常乏味,常常让人觉得崩溃的事情。10公里的路程,当你跑到7公里时跑不动了,这时候如果你对自己说还有三公里就到了,咬牙再坚持一下,或许你就可以挺过这段煎熬时刻。如果一直坚持下去,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得到锻炼,身体会更健康,心理也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作为重症医生也是一样,面对一个危重病人,可能病情很严重,但在我们积极控制原发病,维持住器官功能,一直坚持下去,我们可能就会看到希望。

  记者:从一个青年学生的角色发展成为团队的青年中坚力量,最终可以独当一面。在艰苦的环境下,您是如何迅速成长起来的?

  潘纯:我认为主要是两部分的原因,首先是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正如我之前所说,邱海波老师会针对每一个学生制定个体化的努力目标,并不断帮助学生达成这个目标,因此我的成长与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其次,在老师严格的要求下,自己不断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每天早晨7点45分左右就要到医院,上午工作到12点半,短暂的午休后,再从下午2点工作到傍晚6点左右,这是我之前的工作日常。工作之余,我会抽出时间去读书学习,可以说,一天的时间安排的还是满满当当的。作为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我认为不辍学习是快速提升自己的好方法。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生活学习方式也内化成为了我个人的一种习惯。

  一线的工作很辛苦,需要强大的体能支撑,因此我还会尽可能抽空去跑步,锻炼自己的体能,从而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我认为,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搞科研、申请课题,一旦坚持下来,它就会变成你的一种习惯。汗水从来不会欺骗你,只会成为强劲的助推剂促使你成长。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的团队?您觉得青年人在团队中担任了怎样的角色?

  潘纯:我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我们的引导者邱海波教授、杨毅教授,主任医师黄英姿教授、郭凤梅教授、刘玲教授、刘松桥教授、杨从山教授,副主任医师谢剑锋、莫敏、李卿等等。我们的团队成员很多,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大家庭。疫情期间,我们中的一部分人驰援武汉,一部分人来到黄石,因为大家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因此相互间的配合也很默契,对于一些特殊病人的病情变化我们之间也会进行讨论和沟通。

  在我们团队中,青年人的比例是很高的。例如这次我们援鄂团队中,有许多护士都是90后。我今年38岁,已经算团队中年纪比较大的了(哈哈一笑)。我认为青年人在团队中作用十分重要。首先,青年人的创新能力强。在临床工作中,他们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解决再进行推广;其次,青年人的热情很高,在工作中,一些年轻的小伙伴除了常规的医疗以外,还常需要去帮助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虽然说很辛苦,但是他们很愿意去做这些累活、苦活,病人恢复后他们也会非常高兴;最后,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团结。有人对90后有偏见,但在我看来,我们团队中的年轻人很有担当和责任。他们承担了非常多的工作,也是我们科室前进的基石,如果没有他们默默坚守在抗疫一线和科室工作岗位上做一些基础的医疗和护理工作,我们是没法安心抗“疫”的。可以说,青年人在团队中是必不可缺的。

  记者:您觉得如果一个团队想要成功的话,至少要具备哪些元素?

  潘纯:去年我们医院重症医学科年会上,科主任杨毅教授做了“懂得”的主题演讲,让我感受颇深。首先,“懂”就是相互理解。一个团队要有共同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当我们完成目标时,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收获,也就是所谓的“得”。大家常常觉得团队的引导者对大家要求很严格,不光要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还要去追踪学科前沿的知识,确实很辛苦,但反过来想,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和同龄人相比,收获的会更多,成长速度更快,同时团队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此外,在疫情期间,我再一次感受到团队力量的重要。在金银潭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团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习惯,但是经过大家的磨合,最后我们依旧可以很好完成工作。能够产生这样的“聚合力”,我觉得一方面是归结于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另一方面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主动收敛起自己的个性,服从团队要求,统一步伐。在我们团队中,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资深的老师,我们都会收起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更多的去合作,努力救治更多病人。这也是在抗疫中我们团队能够成功完成工作的重要秘诀。

  记者:“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作为江苏新时代青年大军中的一员,您对自己有何寄望?

  潘纯:说到愿望,我近期的一个心愿就是疫情能够结束,这样我就可以尽快回到南京,哈哈,我十分想念家乡的小龙虾。

  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务实的,所以不太会说些高大上的东西。我并不觉得我自己在医生团队中有多么突出,相反,我觉得做得比我好的医生有很多,我还有许多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对于未来,我会坚持不懈,希望我可以继续在团队中贡献自己,发光发热。

  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策划 沈峥嵘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