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2020/07/11 21:18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亲切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回信温暖亲切、催人奋进,在广大青年学子尤其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记者在今年的毕业季中采访了解到,江苏省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播下奋斗的种子,追随梦想的脚步,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

  回到大西北,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曾获南京大学栋梁奖学金特等奖、美国百人会英才学者、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等40项奖励荣誉,在校期间发表录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项目近30项,合作出版书籍5部,获得软件著作权25项、发明专利1项——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7级情报学博士杨金龙是众人眼中的“学霸”。

  当得知杨金龙选择回到地处西北的家乡甘肃工作时,身边绝大多数人都表示非常惊讶甚至反对。在毕业典礼上,杨金龙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给出了一个坚定的回答,“带着自己的才学和资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熠熠生辉,这是一种坚守奉献的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回到大西北,是杨金龙2010年进入南大求学时已做好的决定,“我是学信息的,可以像做课题一样,对薪酬、平台、环境等十多个指标做最优的就业去向评价,但这改不了我内心最强烈的感情。”刚来南大读本科时,他第一次发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我的同龄人很少有我儿时的经历,拿鸡蛋换铅笔,连衣服都是外面捐过来的。来到南大后,大大的图书馆,海量的免费学习资源,简直啥都有。只要你有意愿,遍地是有用的资源和平台。”

  博士期间,杨金龙连续两年去海南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捐赠爱心图书室,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我们院在海南三个县的中学都有服务点,大家接力支教,带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但在支教中,杨金龙也发现,当地孩子的语文水平较落后,除了短期支教的形式,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还需要搭建更好的平台。

  教育改变世界,杨金龙最后选择西北师范大学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师范学校强项在于教育,未来可以通过西北师大教学资源,带动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走遍我的家乡的每个角落,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扭转“怪现象”,到能施展才能的地方去

  值得关注的是,在毕业生的就业观中一直存在一个“怪现象”:最能施展专业才能的基层工作单位,毕业生反而不愿意去;和基层越近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反而离得越远。

  “按理说,基层林场是我们林学专业最对口、也最能施展才能的地方,但是以前同学们对基层有误解,不愿去、不敢去。”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华光说,近年来,学校将择业观教育渗透到“新生入学——在校学习——毕业求职”的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向基层、知行结合,树立社会责任感。

  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去向,让王华光看到了学生择业态度的变化。卢旭是南林大林学院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我的家乡在广西桂林,那里郁郁苍苍的森林不仅孕育了多彩自然,更是帮助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之一。” 他说。

  这些年,眼看着家乡父老靠山吃山、靠林脱贫,卢旭对广袤的森林心向往之,在高考时毅然填报了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大三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卢旭在由学院举办的“林家讲堂”上,聆听了广西黄冕林场负责人讲述他们在一线守卫绿林青山的故事,这让他很受触动。讲座后,卢旭主动添加林场负责人的微信,并表达了想要暑假去实习的意愿,林场负责人欣然应允。

  一把镰刀、一个喇叭和一本工作记录簿,每天7点,卢旭便和林场的技术员、护林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林区山路陡峭崎岖,杂草荆棘密布,为了避免受伤,卢旭身着长衣长裤跋涉山间。七月的八桂大地,阴晴不定、酷暑难耐,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天伐木、抚育,调研、记录,晚上到林区及农户家中宣讲森林保护和防火知识。一个暑假下来,鞋子走坏了两双,却写完了两本工作记录簿和一篇调研报告。

  这次的实习经历更坚定了卢旭志愿扎根基层、守护绿水青山的信念。他不仅自己主动“请缨”,更带动了身边的好友、同窗,吴秀干、田小东、农美玲、孙楚楚……一个又一个毕业生递交了他们希望去往基层工作的“请愿书”,这也让王华光倍感欣慰。

  扎根基层做“新农人”,有冲劲也有干劲

  在很多人看来,农业从业者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收入群体。但在具备科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这样的毕业生并不“简单”了。

  早在3月份,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毕业生孟雪就通过线上面试拿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录用通知,而她的工作即将与生猪生产间接有所关联——主要会参与到沼液和废气处理环节。说起这份工作,孟雪认为除了工作内容和所学知识有契合之处,在校时学的田间管理、栽培育种等专业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咱们国家的猪肉需求量很大,能以自己所学间接参与到生猪生产这一环,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植物保护专业的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程旭今年的春夏两季格外忙。程旭在读研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创业,并在襄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从事推广有机种植循环体系。得益于创业积累的实践经验,他的毕业论文也是在此基础上完成。

  “之前,我忙着尝试瓜稻虾菇有机种植,最近在忙着水稻栽植。” 程旭说,虽然种植业只是众多行业的一种,但通过推广有机种植循环体系,能使国家的水稻种植变得更高效、更环保。“目前我的公司规模还是不是很大,而业务已经拓展到了全国多个地方。扎根基层做‘新农人’,我们有冲劲也有干劲。”

  “农业是大有前途的。经过这么多年的专业学习,我越来越坚信自己最初的想法。”到淮安市园艺技术服务站从事梨树技术推广的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郝紫微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下基层的鼓励,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激励了我。作为一名涉农专业的学生,基层就是一个锻炼青年人本领的大舞台。”

  交汇点记者 王拓 杨频萍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