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星光 | “搞不出来杀我头”,总设计师披露中国直升机诞生背后的艰辛
2019/10/22 21:53  新华报业网  

  今年6月,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实现首次海上发射。国庆期间,直升机组合惊艳亮相天安门。这些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尖制造,是国家工业实力、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当大国重器逐梦苍穹时,背后有一群人接力奋斗的身影,其中两位航空航天人,近期曾先后回到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对青年人说说自己的故事。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李同玉:“做航天事业,对成功要怀有敬畏感”

  “从距离岸边200多公里的发射点返回陆地时,手机刚恢复通讯信号就收到了几百条消息,母校的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向我发来祝贺。”近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该校1978级校友、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李同玉与师生们分享了今年6月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实现首次海上发射的故事。

  火箭在空间站建设、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以及科学实验、军事航天建设、民商卫星发射等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火箭虽是在天上飞的,但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地面完成的。” 今年是李同玉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的第30个年头,他说,点火前的所有地面工作容不得一丝差错。

  李同玉曾在任务指挥中心转播台前亲眼目睹了一次“星箭俱毁”。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执行首飞,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所属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送入轨道。此次发射是长三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重达4吨的通信卫星,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使节受邀在美国观看发射直播。然而点火起飞后约2秒,火箭飞行姿态便出现异常,约22秒后,火箭头部坠地,撞到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

  这次失败在李同玉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自此之后,每一次发射前,尽管已经通过无数次计算、模拟轨道运行,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差错,他的手心仍会紧张到出汗,“做航天事业不仅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要对成功怀有敬畏感,不要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实施发射,成功将7颗卫星送入约600公里高度的圆轨道,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为中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型发射模式。谈及此次海上首秀,李同玉说,以往在陆地上发射火箭,是以光缆连接后端设备与点火系统进行控制,但海上发射则要求发射船与保障船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测量、发射及控制。“除此之外,如何解决船身晃动给出筒过程带来的影响,如何在海上没有稳定参照系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定位定向,都是海上发射带来的挑战。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准备,进行了不计其数的地面验证、仿真计算,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实现了首次远距离无线测发控等多项创新,这背后凝结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

  李同玉是在南理工和火箭“结缘”的。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期统考,16岁的李同玉考入华东工程学院(南理工前身)三系学习火工品专业。本科毕业后,他在湖南一家兵工厂从事了4年工艺设计工作。1986年,李同玉再次回到母校攻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火箭事业发展的先驱金家骏教授。

  跟随早已年过花甲的金老先生求学时,金老先生严谨的科研作风,谦和的为人品性对李同玉产生了深远影响。“导师现在已经一百岁的高龄了,但他对新概念、新技术接受很快,思想一点也不陈旧。他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还会与我们探讨未来和人生。”

  从事航天工作的这些年,李同玉见证了中国火箭从“时不时掉下来”到今天发射频次、成功率和运载能力达到世界前列的历程。“中国航天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支持,靠全国人民的关心关注,也要靠航天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吴希明:“你没有时间但是国家需要,你就要拼命干”

  在国庆阅兵的现场,直升机梯队如一股钢铁洪流交织在空中,米秒不差飞越天安门。坐在观礼台的吴希明,看着自己设计的航空产品,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感觉自己也在飞行一样。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吴希明主持或参与研发了直8、直9、直10、直11、直19等几乎所有现役国产直升机。“最英俊的小伙子”是他对直10的爱称。

  刚参加工作时,面对日新月异的直升机研制技术和总体设计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吴希明深感自己缺乏工程实践的经验和积累,于是他利用周末和晚上进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短短几年里他记下的日记足足有十几大本。

  研发出中国自己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并在国际舞台同台竞技,成为党和国家交给吴希明这代直升机人的紧迫任务。缺经验、缺技术、缺工业体系的支撑……吴希明手里捏了一把汗。

  当吴希明交出直10立项论证报告时,其中的技术几乎是全新的。直10的研制也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边干边建立技术体系,边建立研发手段,生产手段和人才队伍。

  总设计师是这个庞大团队的大脑,是整个团队的“定海神针”。

  “搞不出来杀我头”,这是吴希明在研制直10时立下的誓言。这是航空人的情怀,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你没有时间但是国家需要,你就要拼命干。

  直10的设计研发到底有多难? 1万多个零件、200多场试验、500多种材料、150多家单位、近十万人连续干上十几年。但真正的风险在于对极限的挑战。航空人都清楚,毫厘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必须做到极致,发现不行宁可全部推倒重来。”吴希明说。

  一次,直10飞高速动作,吴希明一动不动地盯着指挥室的屏幕。屏幕上那些飞行曲线就是直升机的各种“生命体征”。直升机在空中表现一切正常,可吴希明敏锐地注意到其中一个数据红线突然出现异常,他立刻判断是飞机尾梁结构出了问题,“应该是一个零件裂了。”他马上通知飞行员,“目前不影响安全,但是不能再飞了,你赶紧回来。”飞机落地,大家上前检查,果真是吴希明说的那个零件裂了。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直10在试飞过程中,在2000米左右的空中突然出现故障,飞机失速往下坠。经验丰富的试飞员马上紧急迫降,最终飞机摔进了稻田里。吴希明当时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第一时间冲到现场。他从数据上看到,当时飞行员在高空的任何操作只要稍微错一点,飞机在空中就会解体。

  倒是那名试飞员,一脸轻松地坐在稻田边等着他,笑嘻嘻地讲着空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每一步操作,最后说:“我对直10有信心。”在直10研制成功的庆功宴上,吴希明和试飞员紧紧拥抱,“高兴得话还没说,我就哭起来,他也哭起来”。

  直1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专用武装直升机,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在直10进入自主研发之后,我国航空工业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航空工业由此进化成航空产业。吴希明认为,直升机在中国发挥的作用,从全世界范围看来都是独一无二的。直10研发的十几年,吴希明太清楚,“大国重器研发必须要靠自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