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肉价连续三周回落,科学规划养猪场才能“保长远”
2019/12/08 22:26  新华报业网  

  商务部11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猪肉批发价格连续三周回落,降幅超过16%。可见,在并不放松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猪市恢复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波动成为热点话题,不少人指责环保禁养导致了肉价上涨。事实上,不符环保要求的猪场整治早几年就开始,可为什么唯独近一年中出现生猪养殖存栏量锐减?11月30日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华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比2018年底净减少1.2亿头,有时一个季度净减少5000多万头。

  平抑猪肉价格,是不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省生猪养殖业该如何健康发展?厘清这些问题,生猪养殖业才能走得更远、步子更稳。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养猪业恢复不能突破环保底线

  王华认为,环保禁养区与猪肉价格上涨不能划等号。“2017年底,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规范工作多已完成,2018年全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28亿头的高峰,而今年9月,一下比去年年底净减1.2亿头,这绝不是禁养区清理所能导致。”

  重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秦鹏认为,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但地方基层往往以环保执法等为借口,对生猪养殖等简单一禁了之,也存在禁养区局部扩大化的现象。

  在肉价上涨的压力下,养猪业能否突破生态环境红线?“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划定禁养区。”有关专家说,畜牧法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等人口集中区,禁止建设省级政府确定规模养殖标准以上的养殖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旦规模化养殖场发生污染物泄漏,将导致严重的污染后果。

  “禁养区是必要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表示,不能肉价一上涨就放松环保要求,过几年环境生态污染再次整治污染,这样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无助于养猪业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环境保护。

  根本出路在于系统、科学地考虑问题。比如对于环境容量偏紧地区,扩大养猪规模尤需慎重。宜兴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监测站站长孙列锋说,江苏15条“入太”主要河道中,宜兴占了9条,过去十多年来,为了保护太湖,宜兴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水环境质量还很脆弱,已没有空间接纳养猪业污染增量。即便是生态化种养循环的养殖场,在消纳场地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遇大雨漫灌,周边河道立马氮、磷超标。

  “老百姓渴求美好环境的愿望强烈了,散养猪肯定行不通。”我省多地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拆掉了不少散乱污的养殖场,换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因为肉价上涨而走回头路,很可能一些不规范的养殖场“重出江湖”,虽缓解了“燃眉之急”,但后期环境代价无法估量。

  规模化绿色化养猪是方向

  猪市吃紧,很大原因是整治与发展没有同步。“2014年开始,常熟推进畜禽养殖整治,关停了一批低水平、高污染的养殖场。”常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晓东说,不足之处是,整治和发展没有同步推进。当时常熟规划建设20多个规模养猪场,但因为选址难等原因,最终未落地,“整治的这条腿大踏步前进,发展的这条腿没有迈出去。”

  对此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7年,我省就要求各地制定畜禽养殖区域优化调整方案,按照环境承载量以及生猪保供的需求,科学规划养殖总量,有效布局养殖场。当时各地都制定了方案,但有的方案至今停留在纸上,没有落实。

  所幸,也有不少地区未雨绸缪,布局规划养猪场。2018年,为保障市民“放心肉”供给,扬州规划建设5个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区,产能达100多万头。

  “响水全县10个镇区规划新建23个、占地千余亩养殖小区,建成后年出栏生猪25万头。目前正完善各类审批手续,预计明年6月底前基本建成。”响水县政府党组成员许学宏说,响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超过75%,在全县适养区内调整出53块近3000亩地,作为新建养殖基地的建设用地,经营上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共同参与”。生猪养殖基地经国有平台建成后,全部租赁给响水温氏公司经营,温氏公司将养殖基地零差价分栋租给群众养殖,并统一负责苗猪、饲料、防疫、技术以及保护价回购。这种养猪模式被称作“五统一分”。一期建成的28个养殖基地预计年出栏生猪达29万头,带动150余名农户养殖。

  “限养、禁养与生态化养殖这两项工程的衔接,是一个负责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和多组织的通力合作。”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智光表示,划区禁养在短时间内是容易做到的,而规模化和生态化养殖业的发展则是长期的过程。

  苏南一些地区则着手推进畜牧业龙头企业与村委会合作共建“美丽牧场”,推出农牧一体化经营、农牧结合种养对接、转化加工综合利用融合发展等模式,一些养殖场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养殖。

  发展规模养猪,解决土地指标很关键。“苏北有地,规划建设规模养殖场相对容易,苏南落实土地指标比较难。”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一些地方养猪不积极,是因为养猪比较效益不高,尤其在苏南,同样的地,发展工业回报率更高。此外,苏南地区水网密布,生猪养殖要远离交通主干道、远离水系发达的地方,找到合适的地也很难。

  恢复之时尤需防范“猪周期”

  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养猪与环保并非不可调和,解决得好,既可以惠民生、稳市场,又能保环境,护发展。这当中,尤需重视科学处理养猪粪污。对此我省不少地区进行了探索。

  连云港赣榆区生猪年饲养量100万头以上、家禽年饲养量1150万只以上、大牲畜年饲养量4万头以上,年产生畜禽粪污约187万吨,在全区建立了12个畜禽粪污收集中心,每个收集中心均建有干粪堆场及3级沉淀池,配套11辆槽罐车,粪污收集不留死角。同时,建设年产6万吨有机肥肥料厂,对在收集中心不能完全处理消纳的粪污兜底收购。

  “生猪养殖是一种产业,适度范围的肉价调整,可以保障养殖户的合理利润,让更多人愿意养猪。”江苏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瑞华表示,在环保压力下,猪场建设成本增加,非洲猪瘟让疫病防控成本增加,同时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也增加了,多重因素叠加,养猪成本大幅提升,肉价适度上涨是必然的,但应避免猪价“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那样既不利于养猪业发展,也影响到居民消费。

  过去,我国养猪业历来有“涨一年、平一年、跌一年”的周期性。“去年8月至今是养猪的大年,如果没有大的疫情或其它不可预测因素,根据现有补栏状况推测,大年将持续到明年的第四季度。” 黄瑞华提醒,目前猪肉价格处于高位,现在政策机会好、市场行情好,大公司布局速度明显加快,但市场肉猪出栏增加有一个时间期的,一般从母猪怀孕到肉猪出栏至少需要10个月,等生猪出栏时,当前也要防止高价位补栏,到肉猪出栏时面临低价位。同时,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已经警示我们,必须增加不少资金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后续能不能保证本金安全存在不确定性。

  专家建议,养猪业者不能完全指望和依赖疫苗,而是要积极做好疫病防控,避免损失。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定期在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全国生猪定点监测点生产数据,我省也在农业农村厅网站上发布生产、价格监测信息,以便养殖户及时关注养猪大数据。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吴 琼 见习记者 丁茜茜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