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文明实践“四季花开”!志愿红,让美丽江苏有质感更暖心
2020/10/31 07:36  新华日报  

  他们是理论宣讲的名嘴,他们是守护健康的卫士,他们帮助困境学生拿到第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他们教农民种葡萄一年卖出2.7亿元,他们守望长江生态保护,他们走进敬老院免费为老人拍照……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10月31日,全省第五届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在张家港开幕,集中展示全省十大主题、210个项目以及全国各地247个重点项目。在这些精彩案例中,一名志愿者就是一面旗帜,一支队伍就是一道风景,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以美好之心行大爱之事,助力美丽江苏更有情怀、更有道德、更有温度。

  理论宣讲,让新思想深入人心

  10月21日,海安市南莫镇青墩村,“板凳讲习所”理论宣讲队队长阚海燕问村民:“环境变好了,大家生活变没变?”水产养殖户周宝明说:“水好螃蟹就肥,我养的螃蟹公的8两,母的6两。”村民王玉琴说:“以前只有村里人进城,现在城里人也来村里休闲,我的农家乐每个周末接待上百人。”阚海燕立刻接上话头:“环境搞得好,钞票少不了,这不就是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板凳讲习所、百姓茶馆、群众舞台、指尖课堂、初心会客厅……理论宣讲的品牌活动遍地开花,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百姓名嘴组成的宣讲志愿团队“声”入人心。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基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

  紧扣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创新性地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理论政策宣讲。苏州市组织“百名局长百场宣讲”活动,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分批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教育。无锡市构建贯通联动的服务网络,开展家常化、有趣味、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拓展文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徐州市贾汪区在村民会议前、文艺演出前、放电影前、跳广场舞前、升旗仪式后“四前一后”开展嵌入式、互动式理论微宣讲。如皋市“偶来讲”志愿服务队75名党员志愿者,利用省级非遗杖头木偶创作了《回乡》《鸭叫声声》等带着乡土气息的作品,采取线上+线下文艺宣传方式,并利用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APP等进行传播,覆盖人数超过700万……

  听着不累、看着开心、乐于参与、愿意跟随,志愿者们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宏大厚重的时代话题,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群众,把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

  几十年的老水杉长在学校院墙内,树根伸到小区拱翘了路面,夏天树叶影响采光,冬天落叶又堵了小区落水管,宜兴市岳堤社区教工小区居民碰上了烦心事。社区在职党员突击队队长、市住建局中层干部周平经过调研,10月24日带来了解决方案:切树根、修枝杈缓解矛盾,明年宜兴实验中学改造操场,把树换成景观树玉兰,居民、学校皆大欢喜。

  在宜兴,4000多名在职共产党员下沉到所在社区,组成“在职党员突击队”,发挥各自岗位职能优势开展精准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

  江苏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普遍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支队、志愿服务队三级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组建近12.9万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68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开展了103万场次集中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徐州市贾汪区探索实施“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发动由农村党员、新乡贤、后备村干、热心群众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通过“1+10”包挂、“1+1”结对等形式,在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的时候上门联系;群众家中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情况上门联系,把工作做到群众家中,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中,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全省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1万多支志愿服务队伍、300多万志愿者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防疫知识宣传、卡口执勤、社区排查、助力复工复产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战“疫”胜利贡献“硬核力量”。

  传递大爱,让江苏大地处处充满动人的温情

  “100个受助孩子里有25个第一次拿到‘三好学生’奖状,看到这个回访信息,我的眼泪差一点掉下来。”靖江“圆梦书房 电亮心灯”项目发起人盛帮建心情激动,“我自己就是老师,知道这不仅可能改变孩子的未来,而且会让爱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接受过爱的人也会传递爱。”

  2017年,靖江市“家有儿女”爱心志愿者协会发起“圆梦书房 电亮心灯”项目,向100位留守、困境儿童每人捐赠一套桌椅、一盏台灯、一摞课外书。短短两天,项目获得7000人捐款,志愿者们走访了205个家庭,选定了100个孩子保持密切联系。他们不仅点亮了台灯,更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今年项目第二期已启动,又有100个孩子得到了帮助。

  聚焦个性化需求,全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逐步实现了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在盱眙县,“山爸山妈”志愿项目让3200多名志愿者与2000多名留守学生和困境儿童组建“爱心家庭”,每天一次看望问候、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次家庭聚餐、每学期一次亲子活动、每学年一次节日陪伴,“山娃”们得到的不仅是生活照顾,更是心灵的关爱;

  在句容市,“葡萄架下的文明实践”采用“一名首席专家+一支地方推广团队+N个科技示范点”的模式,志愿者们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种葡萄,2019年“丁庄葡萄”销售额达2.7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

  在张家港市,“虹筑之家·工友驿站”设在建筑工地,整合司法、卫生、文化、人社等相关行业资源,提供图书借阅、电子阅览、电影播放等服务,让4.5万名外来建筑工人在第二故乡体面生活,更好地融入港城;

  在阜宁县,“让幸福‘照’进来”项目志愿者走进每个乡镇养老院,把镜头对准那些行动不便或很少拍照的老人,定格一张张被时光雕刻的面庞,为老人们留下桑榆之年的光彩瞬间……

  美丽江苏,最美的是人。

  广大志愿者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他们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汇聚成爱的洪流,托举向上向善、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他们记录着江苏社会文明的高度,也标注着美丽江苏的温度。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