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地铁停运的17天里,他们经历了什么?
2021/08/21 17:5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随着疫情阴霾日渐褪去,南京公共交通出行限制也在逐步缓解。8月20日,南京地铁1号线、3号线正式恢复此前因疫情而停运17天的江宁部分区段。在“失去地铁”的17天里,江宁人积极配合防疫,调整出行方式,努力工作,为抗疫大局和城市发展作出贡献;利用停运间隙,南京地铁对车辆设备进行彻底消杀、检修维护,随时准备迎接与乘客“重逢”的那一刻。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早上7:50,家住南京地铁1号线中国药科大学站附近的周娟提前打开苏康码,准备进站乘车。周娟说,自己在玄武门附近的一家出版社做编辑,从家到单位可坐地铁1号线直达,全程1个多小时。疫情发生后,南京地铁1号线双龙大道站-中国药科大学站停运,周娟上班只好选择“出租车+地铁”的方式,先从家打车到南京南站,再乘坐地铁1号线到玄武门站下车。“上下班单程要2个多小时,如果下雨,时间会更长,打车费一天也要120多元,还是挺心疼的。”周娟说,地铁1号线全线恢复运行,让她幸福感大增。

  “在南京时间长了,觉得坐地铁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直到这次短暂地离开它,才知道地铁对我们生活有多重要。”8月20日晚8:10,飞驰的地铁1号线车厢里,田鸿对记者感慨道。地铁停运期间,田鸿有着和周娟一样的烦恼。家住1号线龙眠大道站附近的他,自己经营着一家艺术设计公司。“我办公在南京的宜家旁边,平时上班坐1号线转3号线,到卡子门站下车,很方便。”疫情开始后,作为创业者的田鸿仍坚持每天到公司处理工作,“打车上下班,花的时间和坐地铁相差无几,但来回却要100多元,我们自主创业,手头并不宽裕,一直盼望着地铁能快快开通。”

  针对地铁部分停运后上班不便的状况,各家单位也采取倾斜措施,从时间、资金等方面缓解工作人员的通勤压力。8月18日晚8:30,地铁1号线、3号线全线恢复运行前夕,记者在南京南站东出租车场站见到了刚从地铁口出来的孙梦迪,她正准备打车到双龙大道。“我在新街口的一家外企做HR,公司氛围比较自由,疫情期间,我们支持居家办公,如果有重要项目,也可以到公司处理,最近加班的打车费也都能报销。”孙梦迪说。

  对杨帅而言,8月20日的“通车”颇具“仪式感”——终于从居家办公转为线下办公了。杨帅在南京南站附近的一家软件企业工作,平时住在百家湖一带,“去年武汉疫情发生后,我们就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居家办公演练,大家对线上办公的规程、操作都很熟悉了,这次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我们立刻启动了居家办公,直到今天才去公司上班。”杨帅坦言,一个多月的居家办公后,生活回归正常,重新踏入熟悉的地铁车厢,走过公司楼下的花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利用停运的这段时间,我们努力让地铁变得更好,为即将到来的‘重逢’做准备。”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说。

  8月19日,全线开站的前一晚,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的工作人员对25台1号线列车进行了消杀。“我们4人为一组,从晚上8点一直干到凌晨3点半。”现场保洁主管赵维生介绍,1号线列车有6节车厢,消杀一遍需要1个多小时。列车与乘客接触较多的地方,如拉手、横杆、空调出风口等处,都是重点消杀位置,每台列车消杀完都会更新消杀日期。此外,南京地铁还组织对所有停运车站每日全面消毒4次,对车站安检、自助售票、闸机等设施设备每1小时消毒1次。停运的间隙,也是设备维护检修的好时机。17天里,南京地铁组织风水电、门梯等领域工作人员对列车车辆和运行设备进行了“大体检”,持续保障乘客们的出行安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金亦炜/文 滕升智 范俊彦/视频范俊彦/图

  部分图片由南京地铁提供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