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书记市长这一周| 学习“充电”后,江苏各地全力冲刺三季度
2020/09/13 17:47  新华报业网  

  9月,天气渐凉,但江苏各地抓学习、促发展热情不减。

  上周以来,江苏多地相继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理解更为深刻、掌握更为全面、认识更加系统,也对如何运用新思想,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绩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悟。

  学习“充电”过后,本周,江苏各市以更加充实的状态冲刺三季度,攻坚克难“办好自己的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是南京此前明确的目标之一。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创新名城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问题同在,实现城市争先进位、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紧紧抓住创新主动权。

  崔晓/摄

  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9月12日,南京随即召开创新名城建设研讨会,围绕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若干重大课题,邀请胡金波、阮青、王泽山、刘韵洁、祝世宁等在创新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和产业界人士,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瞭望君”注意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市长韩立明双双出席会议,足见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张敬华在会上为南京持续发力提出“七个创新”,明确南京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 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

  ★ 在企业创新上加快培育,力争“十四五”末高企总数超过2万家。

  ★ 在产业创新上补链强链,确保各条产业链每年实现20%以上增速。

  ★ 在融合创新上叠加优势,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

  ★ 在开放创新上深化拓展,聚力提升南京创新首位度和辐射力。

  ★ 在赋能创新上全面升级,加快推动科技对各领域的渗透提升。

  ★ 在制度创新上彰显特色,走出一条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治理新路。

  研讨会上,张敬华抛出“四问”,请专家学者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把脉建言。

  ★ 着眼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 着眼新发展格局,如何做好“双循环”下的创新文章?

  ★ 着眼新发展布局,如何更好推进创新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 着眼新发展治理,如何完善创新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走向全面创新?

  徐志强/摄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育。

  8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苏州总院、南京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苏州中心、南京大学全球校友苏州创新创业中心揭牌。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仪式上致辞并宣布工程启动,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出席仪式并讲话。

  据《苏州日报》报道,南大苏州校区位于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占地面积约20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南大苏州校区将重点打造化生医药、材料能源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地球系统与环境、人文与社会五大学科群,在办学模式上打破院系界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涵盖本硕博各层次,规划办学规模1.2万人。

  蓝绍敏代表苏州市委、市政府对南大苏州校区建设工程的顺利启动表示祝贺,他表示,南大苏州校区建设工程的启动是“苏州发展高等教育、厚积人才优势的一件大事、喜事”。在他看来,苏州取得令人振奋的发展成绩,根本在于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南大苏州校区落户苏州,“必将成为南京大学内涵式发展、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启动仪式上,蓝绍敏对推动南大苏州校区发展给出“三条承诺”——

  ★ 苏州将以最大力度支持校区建设,瞄准“特、高、尖、新”发展定位,和南京大学共同努力,引进先进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携手推动双方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同时以南大苏州校区为核心,大力推动太湖科学城建设,力争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智慧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美丽人文之城”。

  ★ 苏州将在最宽领域促进校地合作,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聚焦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生态环境、地球资源等高精尖领域,深化与南京大学的全方位合作,推动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落地和产业化,加快锻造苏州在高端科教资源方面的“新长板”,不断放大高等教育在城市创新链条中的“支点效应”。

  ★ 苏州将用最实举措服务各路英才,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努力为各路英才乘风破浪、施展抱负搭建完美舞台,让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在这里源源不断地汇聚成长、生生不息地脱颖而出。

  不仅如此,蓝绍敏还对南大校友发出真情邀约——“今天南大和苏州已经喜结良缘,以后南大人和苏州人就是一家人。真诚希望有更多南大校友继续关注苏州、致力创业苏州、加码投资苏州。”

  本周,我们还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南通、宿迁两市分别召开会议,对本市教育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丁晓春/摄

  形成“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百姓口碑,打造“教育之乡”“金字招牌”的南通,9月10日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

  如何更好发展南通的基础教育,会上,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指出方向——南通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本地实际,站稳人民立场,采取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打造新时代南通教育改革发展的特色品牌。要坚持组织领导优先、发展规划优先、资源保障优先,在制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时,高标准制定实施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拓宽办学投资渠道,突出财政保障作用,完善教育资源布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充分发展。

  徐惠民在会上明确目标——南通将全力打造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为南通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奋力开拓“强富美高”实践新境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9月7日,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围绕“高中教育建设与发展工作”召开座谈会,宿迁市市长王昊出席会议。

  “要以强烈的担当、超前的眼光和真挚的情怀,超前思考、科学编制全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把高中教育办得更有质量、更让群众满意。”会上,张爱军发出“建设教育强市”的动员令。

  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兼顾存量和增量、当前和长远,深入研究高中教育布局优化,化解个别区域、高中学段“上学难”和部分学校大规模、大班额问题。要加快培育一批名校名师名校长,围绕打造区域名校落实好出台的利好政策,加快推进各类高中高品质提升,加强师资配备和名师、名校长培养。要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引到宿迁来,强化政策支持、兑现、保障,更大力度引进市外优质教育资源。要切实履行好党管教育的政治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在政策上精准支持、资金上优先保障。

  受疫情影响,能否高质量完成今年所定目标,各地在学习“补钙”后都在全力拼抢、全速冲刺。本周,南京与镇江、无锡与徐州分别“组队”考察,在交流走访中寻求合作,共商发展大计。

  崔晓/摄

  首先看向南京与镇江。9日,张敬华率队来镇江考察,两市召开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和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谋划推进宁镇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市长徐曙海参加。

  “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是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明确的重点工作,镇江将坚定决心抓推进,将其纳入镇江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高位统筹,高标准配置资源,一着不让推动实施。”马明龙明确,将从“完善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三方面抓推进,着力完善G312产业创新走廊“1+4”规划体系,并在“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进行统筹安排。加速推进实施G312宁镇段快速化工程项目,积极主动对接南京产业链,与南京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深化改革,突破体制障碍,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参与引导,构建更加完善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会上,马明龙还表示,将积极抢抓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大与南京的对接合作,立足各自资源禀赋,推动优势互补叠加,促进毗邻地区联动发展,加快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产业链互补融合,形成“1+1>2”的发展格局。

  再看向无锡和徐州。11日至12日,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市长杜小刚率党政代表团前往徐州考察,并召开南北合作共建联席会议暨创建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和特色园区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深化合作、增进友谊、推动共赢。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市长庄兆林陪同。会上,两市交流了南北合作共建情况,特别是特色园区建设进展,庄兆林、杜小刚共同为“无锡徐州工业园区(筹)”揭牌。

  据“无锡发布”报道,推进无锡徐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是代表团此行的重点所在。自两市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以来,园区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目前已洽谈招引重大产业项目10多个,总投资90亿元。

  黄钦表示,两市要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主导、项目带动、环境优先、保障到位,要围绕高水平落实方案、高效率推进探索,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共建任务、合作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在创建省级创新试点园区、特色园区上取得明显成效。两市要更加紧密携起手来,深化“多点”“多链”“多域”合作,加大其它共建园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各自产业链优势,进一步拓宽人才、科教、生态等领域合作。

  周铁根表示,自2001年徐锡建立挂钩合作关系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水平,园区共建结出硕果,产业合作走深走实,交流互动更加密切。今年6月份,两市签订了南北挂钩合作协议,开启了新一轮合作发展新征程。希望两地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化合作交流,推动“无锡徐州工业园区”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努力创造更多互惠共赢的丰硕成果,为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本周以工业“起家”,正在全力建设工业智造明星城市的常州,迎来一位新客人。9日,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会见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一行。

  齐家滨说,常州以工业起家,工业门类相对齐全,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新一代太阳能光伏、输变电、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颇具特色,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为数众多,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强劲。当前,常州正在全力建设工业智造明星城市,立足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高水平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常州剑指打造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名城,将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提升产业能级。希望海尔集团下阶段在布局长三角发展过程中更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与常州加深交流合作,赋能常州制造业,实现共赢。

  以“绿色转型、赋能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9月7日在盐城开幕。论坛搭建与700多名海内外能源领军企业、行业领袖和高端智库的合作交流平台。

  “希望在新能源产业项目、技术研发应用、数据共建共享等领域与大家开展交流合作,把更多技术、项目、资本带到盐城。欢迎大家为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传经送宝,让更多优秀创新成果在盐城‘落地开花’,共同构建装备制造、资源开发、综合应用、创新协同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开幕式上,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向与会嘉宾发出郑重邀请。

  据《盐阜大众报》报道,盐城市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就部分重点领域和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签约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519亿元,涵盖新能源领域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全产业链,其中8个项目会上集中签约。

  本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分别同连云港、淮安签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9月8日,淮安市与省市场监管局签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出席。

  “瞭望君”注意到,今年以来,淮安出台一系列抗疫惠企“政策套餐”,搭建“党政亲商会”平台,推行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集成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推动市场主体数突破60万大关。

  蔡丽新表示,淮安将主动加强沟通对接,与省市场监管局在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台资高地建设、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确保各项合作目标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坚持以高质量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为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展现淮安智慧、贡献淮安力量。

  次日,类似的合作签约仪式在连云港举行。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致辞,连云港市市长方伟代表连云港市签署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上,省市场监管局、连云港市政府签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瞭望君”从省市场监管局官网了解到,双方将在市场监管领域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方面,省市场监管局推出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建设,支持连云港“中华药港”建设,支持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等支持连云港市的8项措施。另一方面,连云港也将从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8个方面推进市场监管事业发展。

  项雪龙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连云港将狠抓落实,按照“同策聚效、同向聚力、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基础保障,积极争取形成更多政策试点、项目落点、创新亮点,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在全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造市场监管先行区、示范区,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本周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各地纷纷拿出真招实招。

  董辉/摄

  9月6日,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在扬州主城区部分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实地督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瞭望君”注意到,夏心旻在督查中提到“力求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增强老百姓获得感满意度”。他特别提到,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把文明城市建设同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加强交通秩序、车辆停放、小区物业、街巷卫生整治,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为此,夏心旻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全面负起日常监督和管理责任,带头走上街面、深入社区,检查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突出抓好重点部位、薄弱环节,严格按照测评标准进行细致入微排查,针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管理薄弱部位,下大力气整改整治到位。要按照“属地管理、条管块包”原则,层层传递压力,把任务和责任严格落实到具体单位、街道、社区、网格、责任人,实现治理力量下沉。

  在泰州,9月7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听取了民生幸福十大行动推进思路举措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主持会议,市长朱立凡参加会议。

  “瞭望君”注意到,此前,泰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部署了民生幸福十大行动,出台了“民八条”措施,明确了“三步走”战略。目前,泰州已成立民生幸福行动指挥部,下设有十个专项行动组,史立军任指挥部第一总指挥,朱立凡任总指挥。

  会上听取了十个专项行动组牵头部门有关民生幸福十大行动推进思路举措的情况汇报。会议指出,泰州各地各部门要在抓推进、抓落实上下功夫,加快推出有温度、有质感的各项民生措施。

  会议明确,要细化方案、明确责任,特别是各专项行动组组长要牵好头,对照任务分工,加快形成“1+4”行动计划,即按照“表格化、清单化、定量化、定时化”要求,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要倒排时序、压茬推进。坚持常态化梳理,对前期梳理的今年必须解决的 94项突出民生问题紧抓不放,也要对各领域的突出民生问题进行滚动排查,把群众最新的诉求及时纳入排查解决;加强节点化调度,落实好“季度过堂、半年点评、年度述职”机制,强化统筹调度,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强化督查、确保实效,用好督查利剑,构建督查闭环,倒逼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确保督查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到位。

  整理 新华日报记者 方思伟

  素材及图片来源 江苏13市党报及地方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官网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