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时政 > 正文
书记市长这一周 | 收官月来了!更多忙碌更多期待
2020/12/06 23:21  新华报业网  

  片霜进冬。转眼,又到收官之月。

  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肩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新任务,江苏各地全力完成年度发展目标,努力答好每一道题,以抓落实的行动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时代答卷。

  南京都市圈再次扩容

  就在昨天,南京都市圈再传佳讯。

  当天,2020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镇江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修订稿)》,宣布吸纳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至此,南京都市圈包含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苏皖两省九市地区。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阵容再次扩大。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市长韩立明,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市长徐曙海,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市长张宝娟,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市长陈之常,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市长袁方,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以及江苏、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出席联席会议。

  张敬华对谋划推动南京都市圈“十四五”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建设动能强劲的“产业创新圈”,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打造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二是建设内畅外联的“资源配置圈”,共建统一市场,共享枢纽资源,共促制度开放,致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

  三是建设全域融合的“轨道城市圈”,优先加快交通融合,有力促进消费融合,全面带动空间融合,使都市圈更好地“联”在一起、“融”在一起。

  四是建设共同富裕的“宜居生活圈”,紧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化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探索。

  “瞭望君”注意到,此次会议为南京都市圈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涉及六大方面。

  一是共同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规划报批,提升南京都市圈空间协同治理水平,做好宁镇扬、宁马滁等城际功能和空间布局协同。扎实推进仙林—宝华、金牛湖—天长、淮安—宝应、溧水—溧阳(上兴)、苏皖合作示范区(溧阳—郎溪—广德)等地区空间协同。支持宁淮特别合作区等“飞地”开展空间规划协调。

  二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米”字形高铁网建设,比如:推动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宁滁蚌(亳)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推动实施宁扬城际铁路、宁马城际铁路、宁滁城际铁路、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等。

  三是加强产业创新协同。强化区域创新政策协同,深化“长三角科创圈”建设。继续推动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抓住宁淮特别合作区建设省级“南北共建园区创新试点”的契机,打造都市圈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典范。实质化推进G312宁镇产业创新走廊,推动宁镇扬同城化。

  四是扎实推动绿色发展。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五是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探索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贷和社保、公交、文化体育等领域“一卡通”全覆盖。推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等。

  六是建立健全都市圈联合督查机制。围绕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的重要决策部署,聚焦当前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事项、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建立健全都市圈联合督查机制。

  强链补链升级创新引擎

  进入收官月,继续向创新要增长动力。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周刚在南京落幕,12月2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即专题调研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强链补链有关工作,就加快推动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高质量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作出部署,提出——

  一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技术水平,围绕“卡脖子”环节大力攻关,着力提高自主化率,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要坚持龙头带动、壮大产业集群,引进一批整合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度高的细分领域优势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

  三要坚持错位发展、塑造特色优势,有关板块和园区要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形成专业化、差异化的产业集群和生产力布局。

  四要坚持外引内培、筑牢人才之基,重点吸引一批海归人才团队,着力培养引进领军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

  五要坚持产用结合、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让创新产品在市场中淬炼、在竞争中成长。

  “瞭望君”注意到,这并非张敬华今年首次专题调研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强链补链有关工作。此前,他先后调研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7月2日,还专门召开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会议。

  再多说一句。“产业链”今年在南京被频频提及,如何强链补链,未来可期。

  创新需整合各方优势,互惠共赢。本周,宿迁市政府、南通市政府,分别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日,宿迁市政府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宿迁市市长王昊说,宿迁有基础、有需求、有空间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十四五”期间,宿迁将加快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生态大公园、区域创新创业高地,为宿迁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和载体。

  12月3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通)创新服务中心揭牌。南通市市长王晖在致辞中说,“十四五”期间,南通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新首选。南通创新区是南通市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引智引才的“强磁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三方携手打造科创平台,有利于集聚各方优势,共同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构建新发展格局。

  这两组合作,思路相近,目标都是聚合资源谋创新。

  宿迁将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才、技术优势,集聚顶尖创新资源,推进宿迁市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建专业研究所及重大项目、共建宿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国际研发社区,力争3年内新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5家左右,共同推进2家专业研究所实施若干重大项目在宿迁落地。

  南通将以南通创新区为主要平台开启与省产研院全面合作模式,双方将合作共建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以及南通集萃研究所联合培养基地,并建立技术交流常态化机制,致力于整合人才、科研、技术等创新资源向创新区集聚,实现南通产业核心技术和前瞻技术突破,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做强高质量发展“硬核”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硬核力量”。4日,苏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举行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16个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苏州正全力加快产业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倍增、打造“双十二苏州购物节”、建设数字政府等重点工作。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全方位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共创数字经济发展的美好明天。

  前景令人期待。双方将携手重点打造阿里巴巴苏州基地、新零售苏州中心、工业数字化转型苏州中心、智慧物流骨干网苏州中心和大文娱苏州中心,并在数字化各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此外,苏州和阿里巴巴集团将在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字生活、数字治理、产业数字化、数字商业、数字乡村和打造国际体育文化名城等方面深化合作。

  今年7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南通调研沿海发展时强调,要把江苏沿海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示范。立足新时代,面向未来的江苏沿海应该怎样发展?

  12月1日,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用一天时间调研沿海发展,经海门、通州湾示范区、如东,实地考察沿海港产城发展以及生态景观带规划建设情况。他说,要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十四五”沿海地区发展,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加快打造沿海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高水平建设沿海大湾区,高质量打造发展新引擎。

  寻求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常州主动出击。12月1日和2日,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带队赴京对接央企,推动重大项目进展。在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德义洽谈时,齐家滨希望北汽集团在拓展长三角业务过程中,与常州开展更紧密合作。围绕部省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齐家滨拜访教育部领导,汇报常州实施方案。在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他希望中车集团加速项目进度,和常州一起抢抓部省共建机遇,尽快展示职教改革成效,努力打造企业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园区发展事关大局。12月4日,常州市市长陈金虎率队到盐城考察,两地就进一步深化南北挂钩合作共建、携手推动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座谈交流。盐城市委书记戴源介绍相关情况。

  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说,盐城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园区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常州的交流合作,加强区域联动,优化资源配置,制定配套政策,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携手促进共赢发展。

  陈金虎说,在常盐深厚合作基础上,将深度聚焦盐城、聚焦共建园区,突出产业规划,把常州的大项目好项目搬过来,着力增加园区常州元素,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携手实现两地高质量发展。

  园区是淮安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最前沿。12月3日,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主持召开“十四五”园区发展工作座谈会,谋划各园区功能定位及“十四五”发展目标思路,集思广益、凝聚合力推动各个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展产业是园区首要任务,必须找准方向培育特色。蔡丽新提出要注重从三个关键方面发力——

  要明晰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全市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形成集群发展优势,着力优化园区规划布局,不断增强园区的产业集聚力承载力。

  要聚力项目攻坚。梳理排定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全力推动优质项目、优良资源、优秀人才向产业链集聚。

  要深化体制创新。深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建立精简高效扁平化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者多劳、劳者多酬的用人机制。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月1日,连云港市政府与江苏省农垦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在致辞时说,当前,连云港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好、条件越来越成熟,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更深层面。省农垦集团在连云港的发展有着良好基础和资源条件,希望下一步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医药产业、旅游经济以及现代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为连云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贡献更多力量。

  安全生产事关全局、责任重大。11月30日,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深入部分化工企业,专题督查安全生产。他强调,当前正值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收官、“三年大灶”统筹推进的关键阶段,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持续拧紧“安全阀”,以极端负责的精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圆满收官。

  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所有未来,始于今天。

  唯有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本周,无锡、镇江分别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听取“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11月30日,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在主持座谈会时说,针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更高水平促进创新,加快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高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大力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积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不断畅通双向开放通道;保持先发优势,率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治理高效能的现代化,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展现苏南特色、符合无锡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12月3日,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主持座谈会时说,要谋定发展思路、指导思想和发展重点,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紧扣“两争一前列”的重大要求、“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城市定位和“三高一争”的奋斗指向,积极抢抓各种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深化研究,进一步做强发展优势,做亮特色品牌,补短板强弱项,谋深谋实镇江“十四五”发展,努力把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殷嘱托变成美好现实。

  12月3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市委书记周铁根强调,徐州作为“小推车”精神的诞生地、双拥城的发源地,弘扬光荣传统才能续写时代华章,传承双拥精神才能永葆城市荣光。军地各级要切实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作,责任落实要细之又细,督导推进要深之又深,改革创新要实之又实,凝心聚力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12月是本年度收官之月,对于夺取“双胜利”至关重要。12月1日,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强调毫不松懈、慎终如始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冲刺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要再接再厉巩固防控成果,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压紧压实防控责任。要全力冲刺完成省综合考核指标和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全力守住高质量发展的底板底线,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维护稳定和作风建设各项工作。

  交汇点记者 陈明慧

  素材 江苏十三市党报、南京发布等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