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年轻潮流接地气,“减龄”的纪录片你看过吗?
2019/05/29 15:24  新华报业网  陈洁  

  5月27日,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网络纪录片吸引年轻受众,带动中国纪录片产业整体发展向好,成为12大新趋势之一。宏大的视角、缓慢的节奏、浑厚的男中音……纪录片早已不是这一传统模样。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纪录片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过去的它像一个沉浸于光荣历史的老人的话,那么网生新派纪录片好比初涉世界的新人,带着与生俱来的年轻态互联网基因。

  “减龄”新世代,

  纪录片产业规模大增

  “吃货拯救纪录片!”家住南京城东的老徐,是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纪录片的。印象中的严肃、宏大,被轻松有趣的体验代替。除了滋滋冒着香气的镜头特别讲究外,《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也让他着迷,既有文化韵味,又不失活泼的网感。《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烧烤、零食、水果、茶叶、早餐……越来越多的饮食主题出现在纪录片中。打开弹幕,在片尾还可以看到饱了眼福的网友们争相留下“多谢款待”的字样。

  

  《人间世》在豆瓣拿到了9.6分的高分,这部几乎零差评的纪录片,通过对上海瑞金医院的记录,让观众直面生死。它的走红,让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受到关注。今年B站新上线的《宠物医院》,则干脆说起了给狗狗看病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旁白还一改过去的端庄,以“狗”为第一人称进行“萌萌哒”叙述。讲述植物食材故事的《万物滋养》,也让“森林”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进行旁白。

  接地气、讲故事,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记录,纪录片不再高冷小众。《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带动了文博题材在纪录片市场的热度,还让故宫里的流浪猫成了网红。“过去的边角料,成了现在纪录片浓墨重彩描写的细节,播出时引发了网友大量的讨论,让人重新审视纪录片的格式。”一位从业者说。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全新表达的“网生新派纪录片”,它们通过互联网平台驱动面向互联网用户进行制作,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即便是传统平台制作,也极为倚重网络发布。选题、叙事手法、情感表达都在悄然改变。如果说过去的纪录片更像专题片的话,那么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纪录片则更接地气,与大众生活、兴趣点大为接近。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中国纪录片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5亿元起步,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10年间增长了12倍。其中,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

  从历史、科学、军事等传统范围,走进美食、旅游、宠物、科普等新型领域,纪录片的受众明显“减龄”。打开纪录片播放时,远远多于字幕的弹幕霸占了满满一屏,网言网语、贴身互动,纪录片确确乎进入了新世代。

  潮流玩法,

  被年轻人改写的新纪实美学

  “我的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圈外朋友对一些热播纪录片的点评、推荐、惊叹,这其中既包括了BBC、 Discovery、NHK等海外专业机构的大制作,也有中央电视台、各省台、地方台以及传媒机构的纪录片产品。”15年前,90%以上的纪录片都是电视台制作,如今网络平台、民营公司以及独立制片人和电视台专业的纪录频道一起,组成了更为多样化的生产主体。

  

  NHK纪录片《食为天》

  在无锡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尤立看来,纪录片升温的同时,注重年轻化的视角、年轻化的表达成为一大趋势。比如,他们正在创作的纪录片《无锡会议1979》,今年3月入选了江苏省广播电视局“2019江苏百人纪录片扶持计划选题”,为了让年轻人对三十年前的故事发生兴趣,他们变宏大叙事为小切口,设计了关于买卖鸡蛋、妇女发卡这些微观生活细节。而此前在历史文化纪实类电视栏目《发现》中,他们还首次尝试用手绘动画的形式来表现。

  为什么曾经小众的纪录片突然变成了大众关注的网红?为什么18-30岁的用户取代中老年观众,成为纪录片的核心观众群?在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教师陈平看来,这跟媒介生态和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大关系。

  

  如今,无论在地铁、公交、商场还是餐厅,总能看到低头盯着一部手机的年轻人。“近几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流行风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了在虚拟社交里进行网络交流,离现实生活反而越来越来。因此,聚焦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成了年轻人寻找共鸣,打通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渠道。”陈平说,碎片化的时间,也因此造成了纪录片的时长越来越短,调查显示,网生纪录片时长在30分钟内的比较受欢迎,最短的仅6分钟。开着弹幕看纪录片,为年轻人带来交互式的新体验。

  5月27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6.48亿,网民使用率为78.2%,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应用类型。报告特别提到,网络纪录片吸引年轻受众,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的新动能。

  

  年轻一代知识更新、自我学习的强大诉求,也是纪录片走红的原因之一。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河西走廊》再到《人生一串》,1988年出生的公务员李艳成了B站纪录片频道的铁杆粉丝。“之前看记录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过程的纪录片《海昏侯》,就看到弹幕上一片的‘沫沫沫沫……’不懂是什么意思,后请教网友我才知道‘刘沫沫’是刘贺的网络昵称。由于刘贺遗体只剩部分残缺的股骨和腿骨,于是开棺的一刹那,网友一句‘哎呀,刘贺变成刘沫沫了’,让这个小名流行到现在。”文物热、传统文化热潮,让不少年轻人选择了纪录片这一载体来给自己“补课”,以更多角度了解世界。

  

  与此同时,多元的需求,也催生了面貌多样化的纪录片形式,玩法越来越潮。纪录片《一个人的一天》,加入了VR的表现手法,而《创新中国》则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已逝的配音艺术家李易的声音,做了智能解说。传统的纪录片,在不同平台播放,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纪录片《极地》在央视和B站播出时采用了不同的配音演员,前者是端庄大气的中国之声主持人苏扬,而后者则是演员杨烁,用来扩大受众群体。

  既有专业化表达,

  又有民间日常记录

  “春天还没到,但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作为纪录片的从业者,我们感觉到了一丝暖意。”今年年初,纪录电影《生活万岁》的出品人张悦办了一场有关中国非虚构影像的主题论谈,主题就叫“暖冬”。

  通过对2017年15个中国人的记录,聚焦普通人奋力生活的饱满生命底色,呈现给更大社会维度中无名彷徨的人们——《生活万岁》是从记者转行的张悦出品的第一部院线作品,最终斩获500万票房。虽然对于纪录电影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张悦却说,低于他的预期。“观众走进电影院,或许是为了忘却现实的焦虑,因此轻松、娱乐,视听感受强烈的剧情片更受欢迎。虽然从这点看,纪录电影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中国的院线需要这样的诚意之作。”

  

  “互联网+”赋能纪录片生产,不仅拓宽了纪录片的边界,也带动了包括纪录电影在内的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和产业升级。春江水暖鸭先知。十天前才刚从大凉山调研回来的张悦,马上又要赶往青岛,和腾讯合拍另一一部纪录电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影视拍摄设备的普及、剪辑工具的便捷,今天老百姓获得了更多的影像制作的机会,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让纪录片从专业化的表达转入民间的日常记录。

  

  1994年出生的曲杰,是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二的学生,学习和研究纪录片是他的专业方向。不过今年3月开始,他的身上又多了个新的标签:梨视频校园拍客。线上交流,不需要坐班,完成主管布置的选题,或者自己发现选题完成微视频拍摄,一旦被采用,梨视频会根据阅读量给他价格不等的报酬。3月18日,曲杰根据朋友圈的线索,创作的微纪录片发布到微博后,阅读量高达100万+,不少官方大V也进行了转发。“以前基本在学校,现在经常要跑去省人民医院、气象台、博物馆、饭馆找线索,生活半径变大了,接触的人也更多。”“拍客”生涯才数月,曲杰变成了“社会人”。

  在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往往会选择观察社会和时代。年轻态的创作者们无疑将会把属于这一代的所有表达方式带入纪录片领域,与当下更好地共鸣。

  交汇点记者 陈 洁

  一种角度>>>

  不能只停留在记录生活的表象

  门槛低、技术难度不高,甚至是手机都能完成拍摄,网络时代的技术更新,让时下的年轻人与纪录片的创作、发布和分享越走越近。信手拈来的几分钟,纯粹而朴素的镜头,都可见年轻情绪对生活的拷贝。

  但是在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教师陈平看来,年轻人的加入,可以展现年轻化的新潮视野,但是想拍好其实非常难。“不是跟拍一个撸串就叫纪录片,现实的表层只是纪录片的一个素材,记录者不能停留在对表面生活的简单理解上,而是需要建立起现实世界的立体纵深脉络。”陈平认为,拍摄者必须有很高的社会认知,在影视技术之外,还应当有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知识体系或素养,才能拍出好的纪录片。事实上,即使是成熟的导演,拍摄纪录片的成功率也并不高,“一个拍摄对象引起了你的拍摄兴趣,但是在跟踪记录的进程中,事件发生不可控地转向,都是记录者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纪录片出品人张悦也表示,当资本开始青睐纪录片市场,人们必须保持一种警醒,判断纪录片的最高标准永远是“时间”,很多年后当它被拿出来重新检视的时候,它能不能代表时代当时的样貌,答案并不在眼前一时。

  陈平还提到,随着纪实风行,眼下的综艺节目和纪录片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纪录片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去看,有综艺化趋向,而真人秀则越来越强调记录的风格。娱乐不能迷了记录者的眼,纪录片不可撼动的本质必须是社会最真实的底色。

  陈洁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