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打电话也是一种骚扰?社交工具正在深度改变人际关系
2019/06/27 21:46  新华报业网  

  多大的事啊?一声“嗯”,一个OK的手势,最近竟在朋友圈刷了屏。

  一位浙江姑娘在微信回复老板问题,回单字“嗯”后遭训斥:你要么回复“好的”,要么回复“嗯嗯”,和领导或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最基本的微信礼仪。

  另一则发生在长沙。领导在群里通知事情,小员工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后被开除:收到信息要回复“收到”二字,这点规矩不懂吗?

  2019年春天,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已正式宣布突破11亿。《2018微信数据报告》也显示,每天有450亿次微信信息发出。网络社交早已开始改变人际关系,每一个新的工具问世,都带来一次新的变化。和早期网络聊天、微博、QQ等社交工具相比,微信因其庞大的人群,对社交秩序、人际关系的改变更为深远。对于不少人来说,微信,从通讯工具逐渐长成几乎是行为方式的一部分,“身体的一部分”。在显性的表象下,“永不下线”的微信,那些潜在深远的改变正在渐渐浮出水面。 

  打电话也成了一种骚扰

  “一开始看到这种所谓‘礼仪’,我是吃惊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但是慢慢我发现,周围的人都认可并接受了这种观点,我也不想特立独行,造成不必要的误读”。在中学任教的老师咏莉决定“随波逐流”,第一个改变是她不再向女儿女婿发“微笑招手”的表情,因为在后者心中那代表的意思是:“滚”。

  “你吃了吗?”中国人万能的见面寒暄语至今适用,但是在社交媒体上,有事说事,没事别问“在吗”;生活中微笑示人很有亲和力,但是微信里的笑脸表情被解读为: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不说话,等同于冷笑“呵呵”……在网络社交高度发达的今天,汉字的表情正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一不留神,可能你就被新规则排除在外了。

  如果说,最早吐槽微信礼仪的人反被众嘲“矫情”“杠精”的话,那么现在“微信沟通,需要注意哪些礼仪”已经成了最流行的实用贴。

  尽管南京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表示异议,“我就喜欢一个‘嗯’回答,蕴藉温柔体贴,韵味深厚悠远……”但是,在2.8万人参与讨论的“聊天回复‘嗯’被老板批评,你怎么看?”的网络调查中,高达2万人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职场确实讲规则情商;而“支持姑娘,只是个简单回复”的仅有2522人。

  单字的讲究不仅限于“嗯”,一个“好”字也会立刻让人“不好”。在部门担任副职领导的郑惠说,每次她在微信跟员工布置工作,对方回复一个“好”,就像在她心里扎了一根刺,“心里不舒服,觉得她拿我不吃劲,但也不好意思就这点小事发作,怎么都很别扭。”

  “拉黑!绝交!”文字工作者雨田最近发布了一条“出格”的朋友圈,引来一众好友的旁敲侧击。事情的起因是她微信别人,可对方不仅一直没有回复,还在差不多的时段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一位网友也在微博上吐槽了类似遭遇:“我觉得在现代社交礼仪里面,不回微信绝对是一种酷刑,那种无休止的折磨和煎熬,比拉黑或删除的剧痛,更让人感到绝望。”

  “能在微信上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给我打电话!”在80后陈果看来,在手机铃响不是骚扰就是快递的时代,轻易别打电话这条也应该“记录在案”,他超前的理论听上去有些奇葩,因为在一些受访者看来,电话沟通更正式更不容易被误读,但却“能微信就不打电话”受到不少年轻人的的认可。

  从最早的“能打字不发语音”,发展到现在“先加好友谁先说第一句话”“别不跟我打招呼就把我的微信推给别人”等,一方面人们自己对微信社交礼仪的规范要求越来越精细,另一方面种种“繁文缛节”也让每日在微信上产生数据的人们倍感疲惫。

  “都说成年人的社交礼仪,是以‘嗯嗯’为结尾的微信聊天模式,但是有时候对方为了表示礼貌,你发一条他就必回一条,你不回又觉得自己失礼,最终过度沟通也很尴尬。”郭先生也有自己的社交烦恼。

  沟通方式越来越先进,可是为什么现在聊个天都这么累呢?使用社交工具的人们发出了时代之问。 

  “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从面对面交流,到通过书信、电话、电报、BP机、手机、短信传情,再到借助邮件、MSN、QQ、微信沟通,在《5分钟商学院》节目里,上海商学院特聘讲师刘润提到人类社交行为的演变,跟沟通工具自带的不同属性有关。

  “在微信上,很多人都对我说过,最反感那种‘你好,在吗’这样的开场。这是因为,你在试图用电话或QQ的‘职业化’方式,在微信里面表示礼貌,然后启动一段锁死独享时间的沟通。”刘润分析,因为电视是同步独享沟通工具,所以在谈话过程中,才需要不时地用“对”“是”等回应,来告诉对方你一直在与他同步。而邮件则是一个异步分享沟通工具,你在发送邮件之前,对方并不知道你在干嘛,写了什么。而微信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沟通工具,虽然一直“在线”,但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同步。所以,设身处地想,一句“在吗”,有时候的确让对方很难接招。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香顺看来,人们对网络社交礼仪的过敏,跟网络会话不可视以及碎片化的特点有关。“看不见表情动作,听不见声音语气,只能使用语气词来补充,但是语气词的表意又存在不太明确的特点,所以容易在沟通双方之间造成误解。”

  4月11日,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也显示,21.7%的社交网络用户微信好友总数在201-500人,有5.9%的用户微信好友数在501-1000人,还有4.2%的用户微信好友超过1000人。

  最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化媒体运营》的任课老师,将学生新增的微信好友人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受到关注,学生加到1001 算及格,加到 1667 个才算满分。

  好友人数的膨胀,既让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机会和所谓的人脉,但也在无形之中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有人说,现代人被简单分为“好友”和“非好友”两种,但顶着同一个“好友”标签的,可能是熟人、半熟人、1/4熟人、1/8熟人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过去单位做通讯录,都要求你留一个手机号码,再留一个家里电话,以备手机联系不上时使用,但是大多数人都故意留白,家里电话只有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才有。”在机关干行政工作的小刘对此印象深刻。在她看来,就像吃中餐用筷子、去西餐厅用刀叉,在家睡衣,出门逛街穿便装,而上班是通勤装一样,过去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亲疏关系,采取不一样的沟通姿态。而现在,无论是点头之交的同事,还是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抑或是根本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什么场合下加了好友的陌生人,都被赋予了相同的交往空间,可以随时打开与你的对话框。

  讲究网络社交礼仪的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美团、饿了吗等平台点外卖,但是你还是要自己吃;我们网购了很多衣服,但是在穿的时候你最希望的还是它是好看的。网络社交也是如此,我们随时可以互联互通,但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被看见,被尊重,互相信任。在北京电通公关品牌形象顾问潘泠竹看来,“人的切身感受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被网络取代的。在交流变得便利和简化的同时,人类社交最深层的需求——被尊重却被稀释了,因此我们越来越客气,也越来越容易不耐烦。”

  调查显示,虽然好友圈不小,但实际上超过6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并不超过20人。网友琳也在社交平台这样写道:“我有1623个好友,但我却觉得很孤独。”。

  “说到底,网络语言也是社会语言,网络关系也是社会关系,所以有时候解读这种网络语气词依据的还是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权力关系。我觉得指责下属用‘嗯’回答的那位领导,现实中应该就是颐指气使的一位,有点对于权力的过敏护卫。”俞香顺说。

  不可忽视的代际差异

  无论是“嗯”还是“OK手势”,事件中被上了一堂微信礼仪课的恰恰都是年轻人,这让人有些不解:在互联网陪伴下成长的90后、00后,人称“网络原住民”,更擅长网络的使用,为什么反而是他们在苦恼微信礼仪呢?

  这或许并非巧合。

  有人说,年轻人的快乐很简单,给他们一部连着WIFI的手机就够了。但是,当我们都习惯了通过手机去认识一个人,已经不再关心现实的人是什么样的时候,很多原有的、固化的认知和关系都在发生改变。

  “神奇!陌生开放社会中的交流,说话比较放松;而封闭的熟人社交平台,加入的倒是客客气气的社会人了。” 微博和微信生态的错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网上网下、虚拟真实、熟人陌生人等约定俗成的概念之更新。如果把现实社会关系看成“实体店”的话,那么当下,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就是“网上商城”,店里什么都有。

  当生活中多元复杂的人际关系投射到网络,年轻群体真实社交短板也暴露了出来。 

  潘泠竹给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做过培训,让她感受最深的一点是,95后、00后对自我的个性认知更为强烈,“要是一上来就培训,没人要听你说什么。你必须先认可他们每个人,肯定他们自身个性化的东西,然后再提一些建议,他们才会很高兴地配合。”虽然希望自己的个性被看到,但面对面眼神交流时,很多年轻人又都是特别害羞的,不敢看老师。

  爸爸希望儿子去医院探望生病的爷爷,没想到却遭到拒绝,儿子态度非常不好地说“我没空”之后,却在社交圈发布了这么一条消息:“我爷爷身体不好,我特别伤心。”这虽然是一个段子,却真实地映照了年轻人的社交状态,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公布在网上,面对亲人却反而说不出口。

  “80后、90后、00后是中国独生子女的一代,也是生活于物质相对富裕环境中的一代,与那些从小就在多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要弱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更强,独立性也更强。对于规范的遵守能力、规矩的遵照意识,以及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安排等,内心的认同感较弱。”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陆远认为,年轻人对于网络社交礼仪的不解,跟代际差异也有关系。“这届年轻人自我个性更强,他们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不是特别在意某些约定俗成的职场规则。”

  不管在微信礼仪的讨论里你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不可否认的是,在虚拟网络社会的人设中,多人共同表演的新社交特征,让人和人之间角色扮演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的社会角色在跟别人相处,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也是一种表演。如果说过去的这种表演是一对一的互动交往,那么在新的社交工具尤其是微信群出现之后,每个人在群里一言一行的表演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下。”陆远说。

  “我觉得应该有个高级自由,就叫微信自由:看不看由自己,删不删不顾虑。”担任体育公关的May说。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洒脱。但适度了解和遵守微信礼仪,大约是新社交时代的“入场券”。 “不管人际关系的形态怎样变化,其核心都是没有变的。真诚、尊重、相互信任,是人类社交最本质的需求”。潘泠竹说。

  交汇点记者陈洁

  视觉中国供图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