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八一节致敬最可爱的人,军旅戏擦亮心底那颗“闪闪的红星”
2019/07/31 20:27  新华报业网  吴雨阳 冯圆芳 王慧  

  

  黄海中的一座弹丸之岛上,平凡夫妻王继才、王仕花,用32年的坚守在海天之间矗立起精神的丰碑,更在人心中亮起了不灭的灯塔;

  硝烟纷飞的解放战争,在敌方顽固的桥型暗堡前,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高高擎起炸药包,天崩地裂,响彻了黎明前的中国;

  气壮山河的淮海战役,不起眼的一辆辆独轮车,一个个担架队,一担担拥军粮源源不断地维系着后方和前线,联通着战士和人民,奏响改天换地的伟大篇章。

  一段段峥嵘历史,一个个在寻常人生中坚守革命信仰的独特个体,映射了时代洪流里无数水滴的力量。在八一建军节和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来临之际,一批军旅题材剧目用高质量的艺术呈现致敬“最可爱的人”。话剧《守岛英雄》、锡剧《董存瑞》《云水谣》、淮剧《送你过江》、音乐剧《淮海儿女》《九九艳阳天》、徐州梆子戏《母亲》……精彩军旅戏,擦亮了观众心底的那颗“闪闪的红星”。

  

  话剧《守岛英雄》

  艺献佳节,多样化演绎主题故事

  昏暗的灯光下,怪石嶙峋的“开山岛”屹立于舞台中央,哗哗的“风声”“海声”掠过耳际,令人莫名地孤独……根据全国时代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话剧《守岛英雄》,别出心裁地将主人公登岛第48天作为叙事的起点。“以话剧演故事,会让故事本身更加‘全息’。在剧中,开山岛上的贫瘠生活,耐人寻味的生活细节,平凡夫妻的相濡以沫,普通人走向心灵高地的漫漫征程等等,都通过演员充满情感张力的表演显露出来。”谈及为何要用话剧形式呈现英雄主题,该剧总导演袁俊平这样说。

  

  《守岛英雄》

  长于抒情的戏曲类艺术,也在红色故事的再次演绎中发挥出独到的优势。由徐州歌舞剧院创排,反映淮海战役百万支前民工事迹的原创音乐剧《淮海儿女》,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歌词演绎着汉风的力与美,唱出了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担任该剧作曲的音乐制作人赵春创造性地将民歌、美声、通俗等多种唱腔和琴书等徐州地方音乐元素熔于一炉,让铿锵振奋的运粮场面,月下幽思的缠绵悱恻,舂米捺鞋、说唱琴书的活泼风情,运送军粮英勇牺牲的壮怀激烈,都通过动情、动听的音乐得到了恰到好处的演绎。

  

  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由镇江市艺术剧院承制演出的音乐剧《九九艳阳天》,不仅用脍炙人口的民歌《九九艳阳天》贯穿全剧,还融入了江苏、山东一带的民歌民谣,并通过具有现代意识的编剧、舞美和唱词,实现了音乐剧的流行性表述,收获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喜爱。独唱、重唱、合唱……丰富精彩的唱腔,将战争的无情、军民的友情、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音乐剧的特点,在于有对白、演唱,也有舞蹈、动作,是一种老少咸宜的艺术形式。我们希望通过用音乐剧创编主旋律故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重温历史,感受爱国情怀。” 镇江艺术剧院院长童舒表示。

  

  梆子戏《母亲》

  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仅用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曲调的快慢节奏,一曲徐州梆子把人们重新带回慷慨激昂的革命岁月。新编徐州梆子戏《母亲》是这种拥有400年历史的古老戏曲首次在军旅题材方面作出的尝试。“梆子戏激昂嘹亮、铿锵有力,非常适合表现这段发生在徐州的历史。”江苏省梆子剧院院长燕凌正是“母亲”形象的扮演者,她细腻的内心戏借助极具功力的演唱,将一位普通母亲的善良心地和家国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感染力在瞬间爆发,直抵人心。

  

  锡剧《董存瑞》

  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演出的锡剧《董存瑞》被特邀动作指导张锡如形容为“又喊又叫,又拼又打,全程紧绷,充满激情”,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充满了饱满昂扬的情绪和精彩激烈的武戏群场,以往少见的战斗场景成为一大亮点。虎扑、吊毛、抢背、砸人等高难度传统戏曲功夫配合现代军队中拉枪、举枪,连续射击、刀枪拼刺等训练动作,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近日,剧团还先后走进部队开展了两场拥军文艺演出,炎炎夏日,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和敬业精神获得了官兵们的一致称赞。

  匠心独运,细节化塑造英雄人物

  军旅题材如何真正走进现代人的心里、在当下得到理解,是摆在文艺创作者前面的课题。记者发现,这批军旅新戏所关注、演绎的,不光是“人的历史”,更多的是“历史的人”,戏剧所塑造的人物不仅心怀革命的壮怀激烈,亦有寻常的真情真性,理想美与人性美的结合,深深触动了观者的心弦。

  

  丰盈的细节,让话剧《守岛英雄》有生活的质感。主创团队将英雄的32年拆成100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些日子里,除了坚守,还有王仕花上岛时为丈夫带来他最爱吃的猪头肉,学生们赠送的五星红旗,夫妇俩在简陋的军床上温馨聊天……人物的细节,让平凡的日子有了不平凡的闪光点。而在同题材的锡剧《云水谣》里,王仕花面对丈夫,含情脉脉又掷地有声地说道:“你守岛,我守你;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云水谣》演出单位、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主任董红表示,这一句话,满载着委屈、深爱、坚毅等多方面的情感,富含人间至情的细节,让这一对光辉的夫妇形象有血有肉地立在了舞台上。“演好英雄,并非一定要以宣泄的、激烈的方式来演,暗含在人物眼神、动作和语言中的小处,反而能更加准确地演绎形象。”董红说。

  

  锡剧《董存瑞》

  主演锡剧《董存瑞》的周东亮已经年过五旬,然而他饰演的19岁的青年人董存瑞却栩栩如生。“演好英雄,对演员来说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多方面地表现青年战士的特点。”为了让自己进入角色,周东亮把从小看起的董存瑞生平和相关文学、影视作品资料又看了许多遍,帮助自己想象英雄的内心世界:作为革命年代时期热血青年,初上战场时,董存瑞有怎样的感受?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他的身边会发生哪些故事?当高举炸药包的那一瞬间,他会不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我们不希望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神化’的形象,而希望人们在英勇之气和共产党员的忠诚与信仰之外,也触碰到英雄朴素真挚的一面。”周东亮这样说。

  

  音乐剧《淮海儿女》

  出动民工543万人,筹运粮食9.6亿斤,大小推车881000辆,挑子305000副……在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们用小推车“推”出了胜利,推动了伟大历史的创造。如何在舞台上立起英勇支前、流血牺牲的淮海儿女群像?在《淮海儿女》中,“刘大爷”一家两代人的形象被推到了史诗的前台。“这家人所表现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多面的,既有母亲对战场上的儿子的牵挂,也有小夫妻之间儿女情长的思念;既有一腔肝胆的忠诚,也有‘待到春暖雪化时,寒梅开处是春光’的浪漫主义情思。”该剧导演、东部战区陆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编导室主任曹向东说,“现有的淮海战役资料中,支前民工的群体形象非常光辉,但个体形象并不鲜明。因此,要想打动观众,必须塑造好‘这一个’。”

  

  淮剧《送你过江》

  淮剧《送你过江》的编剧陈明则说:“渡江战役是新中国诞生前夕的最后决战,如果能够真实而又不失浪漫地表达出渡江战役背景下的个体生命意义,那么这一群人就能真正走进现代人的心灵,得到当下社会的理解。”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徐州梆子戏《母亲》中的一句唱词,让无数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江苏省梆子剧院院长燕凌表示,《母亲》没有程式化的刻意拔高,没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正是靠着真挚朴素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我看来,这句唱词就体现了这部剧的成功之处:本子创作得好,接地气,演员演得好,动真情。”

  关照当下,革命题材更有现实意义

  取材真实的历史事件、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七场军旅革命题材剧目在之前的演出中,均反响热烈,不仅让观众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也让他们心中已久的爱国情感喷薄而出。

  

  梆子戏《母亲》

  “从来没有如此火爆过,票几乎是一抢而光。”在梆子戏《母亲》的演出中,“母亲”角色的扮演者燕凌全程切身感受到了这部戏给观众带来的内心的震撼,在之前的演出中,随着剧情的推进,剧场里的气氛渐趋凝重,偌大的剧场已无一块亮起的手机屏幕,观众们纷纷抬手悄悄擦拭眼角。剧终时,全场自发的掌声经久不息。不少上了年纪的观众反复喃喃唱道,“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燕凌说,当年的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2018年出版首部淮海战役题材长篇小说《鏖战》的作家张新科在看完《母亲》后感慨道:“我的母亲亲身参与了淮海战役支前工作,从小听着她的故事长大,让我真切感受到这场胜利的关键在于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关键在于‘为民靠民’的思想真谛。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民永远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永远是最伟大的母亲。”

  优秀的剧目会让观众产生共鸣,为当代人提供多方面的精神指引。 在话剧《守岛英雄》中王继才扮演者隋剑超看来,每一次上台演出,都是自己和角色、和观众的对话。“在让自己成为角色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英雄二字只存在于人们对王继才夫妇的评价中。对王继才来说,他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点滴的坚守,是时间酿就了他平凡中的伟大。”隋剑超也倾吐了想对观众诉说的心声:“英雄并非遥不可及。王继才有他的开山岛,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和生活中,找到自己那块值得坚守的小小岛屿。”

  

  锡剧《董存瑞》

  “将来再看今日事,后人恐怕难相信”,锡剧《董存瑞》中这两句唱词,包含着编导俞克平对“什么是共产党员”这一问题的深深思考。“我印象最深的是写董存瑞入党的那一幕,写着写着我就流泪了。我问自己,董存瑞为什么入党?他的目的很纯真,就是为了争取到更多更艰难的任务。”在董存瑞身上,俞克平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他看来,现实映照是创排军旅题材剧目的根脉,是纪念更是一种激励。“19岁的董存瑞牺牲了,同伴为他流下的眼泪和哭出声的哀悼,不仅仅是疼惜,更是赞叹他的英勇。为了人民的解放和自由,还将有千千万万的‘董存瑞’前仆后继,董存瑞的牺牲,其实也是那一代年轻人的牺牲。没有这种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尚的爱国情怀,新中国就不会到来。现在,尽管斗转星移,硝烟远去,但我们要永远追怀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重温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为中国的繁荣复兴砥砺前行。”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冯圆芳 王慧

  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军旅剧目一览

  锡剧《董存瑞》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1日

  演出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演出地点:南京保利大剧院

  该剧根据董存瑞的生平事迹创作而来,描写一个普通青年在保家卫国的战火中磨砺成长,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征程中“为国勇捐躯”的英勇事迹。

  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5日

  演出单位:镇江市艺术剧院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歌剧厅

  这是一部根据小说《柳堡的故事》改编的音乐剧,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被日寇占据的柳堡解放了。新四军四班长李进在救二妹子时负了伤,槐花树下,两个年轻人产生了感情。指导员发现后劝他们放下儿女私情,等打败了日本鬼子再回来娶二妹子。部队离开后,恶霸刘胡子欲霸占二妹子,二妹子坚决不从,跳河,生死不明。解放全中国的渡江战役前夕,两人再度相逢,爱情在战火中升华。

  话剧《守岛英雄》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8日

  演出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综艺厅

  话剧《守岛英雄》根据守岛英雄王继才的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民兵营长王继才,在妻子王仕花的陪伴下,信守承诺,不负使命,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孤独无助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朝上岛,一生卫国,与开山岛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

  锡剧《云水谣》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12日

  演出单位: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戏剧厅

  根据王继才事迹创作,讲述了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与孤独相伴,默默坚守了32年的感人故事。

  梆子戏《母亲》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10日

  演出单位:江苏梆子剧院

  演出地点:南京紫金大戏院

  这是淮海战役中一个母亲和她三个儿子的故事。母亲范大娘有三个儿子,大柱、二柱和三柱。大柱参加解放军立功受奖的消息传到了家。可不久,大柱就在攻克兖州的战役中壮烈牺牲。此时淮海战役即将开始,三儿子三柱报名参军。因大柱刚牺牲,二柱又渺无音讯,老伴儿思想非常想不通。范大娘隐忍着丧子之痛,克服了内心的矛盾纠结,说服老伴儿,支持三柱走上了淮海战场。在连天的炮火中,她亲眼目睹了三柱的牺牲……当她得知二儿子二柱是国民党军的连长后,不顾安危,走进了国民党军要塞……

  淮剧《送你过江》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25日

  演出单位:盐城市淮剧团

  演出地点:南京保利大剧院

  该剧在“渡江决战”的背景下,以芦荻港女村长江常秀和渡江部队教导员郭逸夫的命运宕荡为主线,通过一条船、一条江、一场战役,悲情演绎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英雄情怀与情感抉择,是一曲悲壮、凄美的革命英雄赞歌。

  音乐剧《淮海儿女》

  演出时间:2019年10月25日

  演出单位:徐州市歌舞剧院

  演出地点:荔枝大剧院

  该剧以淮海战役期间刘大爷全家参加支前工作为主线,采用音、舞、诗、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呈现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送子参军、支援前方、流血牺牲、迎得曙光的壮举,反映了百万淮海儿女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