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人文周刊荐读|老照片看运河变迁
2019/10/25 09:24  交汇点新闻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09期)

  【记录】

  

  【悦读】

  

  【文脉】

  

  【百家】

  

  

  【记录】

  “新排队”,书写现代人生活故事集

  排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现代城市习以为常的景观,也意味着文明秩序的养成已经从“被要求”到公众自觉的遵从。与此同时,各种“新排队”现象书写着现代人的新生活:为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感,小巷深处的一家烧饼店、一个网红展览也能掀起令人惊诧的排队景象;而在互联网时代,排队有时不必蜿蜒成龙,也许你还在南京一家商场兴致勃勃地购物,几公里外的点都德粤菜馆已帮你排着号了。今天,排队不仅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呈现出网络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多元选择。

  

  文明排队,已成为一种社会自觉

  10月8日上午8:30,国庆假期后第一个早高峰成了刷屏的新闻——南京地铁客流量最大的站点之一柳洲东路站,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庞大人流,在进站口前快速“收束”成几条队伍,进站、过安检、刷票,条条“长龙”并头移动,并迅速在每扇地铁车门前分散为更多的队伍......

  家住南京江北的90后女孩王乃一就在这支队伍中。她低头看手机屏幕,时间已到了8点20分,再快速估算了下排队时间,十有八九上班要迟到了。“如果挤上去,还是有机会按时打卡的。但对我来说,插队太令人羞愧了。再说,一早上班,哪个人没有事,哪个人不着急呢!”尽管会被公司扣钱,王乃一依然选择了排队。

  先下后上,车门左右两侧排队上车,已成为地铁候车的新景观。连平时不太习惯排队的爷爷奶奶们,也被年轻人带着,加入了排队队伍。王乃一妈妈对记者说,“以前坐公交那都叫挤公交,一辆车来了,大家一窝蜂地涌到车门口,谁有劲儿,谁就能先挤上车。有时即使等车的没几个人,大家也习惯性地去挤,你就是想排队,也没人跟你排呀!”

  60后李冬月老师每天赶地铁上下班,对此她特别有感触。“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几代人。现在的80后、90后,受到很好的文明教育,排队、不闯红灯、在公共场合为后面的人扶门等等已成为他们自觉的习惯。有时我带孙女出去,看到有人不排队,孩子会直接指出来,叔叔你不文明!在文明习惯的养成上,这可以称为一种反哺。”除了习惯的养成,她也认为,“以前的资源太少,大家只能靠拼命去抢,你赶不上这班车,下班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而现在,地铁三五分钟来一辆,在手机上就能看到下一班公交车什么时候到,每个人内心都很从容。”

  而“一米线”外排队,不仅成为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对他人隐私的尊重。无锡已经退休的李秀香女士,在银行服务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在服务窗口,见多了各种鸡飞狗跳的插队纠纷:一个小小的窗口常挤着几张互不服输的脑袋,一个人办事,几个人围观,账户、存折、密码等个人隐私一览无余。如今的“一米线”,才真正让每一个顾客的隐私都得到充分保护。李秀香感慨,“现在回银行义务维持秩序,也就是为顾客拿拿号。没人会插队,也没人会在别的顾客办业务时站在一米线内,文明多了。”

  对南京80后媒体人杨肖来说,文明排队最大的感受是,在剧院看剧,临近终场时,再也不会被无端打扰了。“前些年,明明舞台上还在演出,不少观众会选择提前退场,黑暗中接二连三冒出好几个突兀的人影,座椅回弹的‘啪啪啪’声此起彼伏,唯恐晚了会拥挤,现在这种情况少了。”杨肖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演员谢幕后再排队离开,这不仅是对公共秩序的遵守,更是一种对文化艺术的尊敬和致敬。”

  线上队伍,让人成为时间的主人

  来到自己喜欢的餐厅,却被告知前面排着几十桌,要原地等上一个多小时。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很沮丧。然而,近几年网上预约、智能拍号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等待不复无聊和窘迫。

  90后大学生彭琪浩、石颖磊是发小,也是电影发烧友,还特别喜欢去网红餐厅吃饭。以往,对两人来说,晚上出门吃饭和看电影大多时候只能二选一,去喜欢的店吃饭很可能要排队等上一个多小时,除了玩手机什么也干不了。而如今,只要稍有名气的服务场所,就会引进取号系统并投放各类大众评测app,顾客只要先在大众点评上选择适合的时间,再取号,在约定的时间前赶到就行。“看完喜欢的电影再去吃喜欢的食物,一个开心的晚上能保证几天的好心情!”彭琪浩说。

  类似的还有网约车排位、高铁候补买票等各种网络智慧排队。一年四季几乎都在出差的职业经理人陈晓妍对此特别有心得。有次她从苏州坐高铁去北京出差,走出车站时突遇大雨,排队打出租车的人群拐成了“贪吃蛇”,而陈晓妍的手机上,预先叫号的网约车软件显示“订单已被接”,排队进度、等候时间、司机距离等详细信息一览无余。“那天我还随身带着两大件行李,要是没有网上预约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其实,网上排队大大缓解了干等的焦虑,年轻人也可以通过网上排队,把现实中的位置让给还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老年人。” 陈晓妍说。

  “线下”排队转移到“线上”,既有效释放了公共场所的空间,也让一些宝贵的核心资源得到了更加灵活的调配。南京一直以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著称,各大三甲医院长年以来吸引着省内和安徽等地的患者。但对于路途较远的患者来说,在不能通过网络预约挂号之前,来省城大医院看病是一件难事。家住宜兴的朱向南今年30岁,他还记得少年时和父亲一起来南京看病,凌晨3、4点就要起床赶到医院来挂号,旅途劳顿,还要排一整天的队。下午看病晚了,耽搁了班车,又得在南京住上一宿。如今,网络预约挂号,在朱向楠看来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便利,更重要的意义是节约了时间成本。“上个月,我为了咨询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提前在省人民医院预约挂号,一周后坐几十分钟高铁来南京,在预定时间内取号看病,回去还能赶上家里的中午饭呢。”

  

  让人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正在精益求精。每逢节假日,博物场馆都成为热门景点,一旦有大展,参观的队伍更是排成长龙。南京大学生顾蓉说,春节期间,她去南博看了“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主题特展,欣赏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的68幅精美作品。不过,因为在春节期间,博物院活动多,当天进馆人流量达到三万人次,观众甚至能从展厅一直排到馆院门口,观展体验并不好。如今,针对排队拥挤这一难题,南博已启用全新参观预约机制,而苏博通过网上预约,可以让观众入馆时间精确到一个小时之内。虽然顾蓉没能约上苏博最近的观展预约,但她还是很满意:“人挤人的观展是对时间的浪费,我愿意晚几天来,在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中享受文物之美。”

  体验为王,细品排队中的生活滋味

  周末下午4:30。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慵懒的休息日,在南京一家银行工作的80后白领王静和她的朋友们却在南京“点都德”门前的长队里尽心尽力地排了一个多小时。这条令人咂舌队伍呈“圆形”,熙熙攘攘环绕了环宇城4楼整层。近期,这家广州老字号早茶店火爆南京,王静和朋友们都想去亲自瞧瞧。工作日太忙没空,而“点都德”不支持周末线上取号,她们最终下定决心,周末一早来集体排队。没想到被“点都德”吸引的人都想到一块儿去了,仍然没能逃脱排长队的命运。

  

  “兜兜转转等到下午叫号,又排了一个多小时,感觉手机都快被我刷爆了。”然而,随着叫号越来越近,女孩们的疲惫也一扫而光。“说来奇怪,等的时间越久,心情就越兴奋,似乎等待能让吃美食的幸福感来得更加丰盈。”王静调皮地说。

  在“点都德”究竟吃了什么,王静说,要是不翻看当天发的朋友圈,都记不得了。“说到底,再美味的食物也会被淡忘,如果非要问为什么喜欢排队凑这个热闹,只能说动力来源于内心里想去体验的好奇:圈粉如此多人的网红店到底卖的是什么名堂。”

  星巴克粉红猫爪杯引发抢购战;“喜茶”排队3小时喝完10分钟;Lady M一片抹茶千层蛋糕火到店内聚集人员过多,产生安全隐患而不得不停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经不起精打细算的时间成本与区区口腹之欲的交锋,但年轻人却愿意为此排队而乐此不疲,背后是什么?

  “很多排队其实是一种体验感。”重品质,更重消费场景,这是品牌测评师朱迪对当下“体验时代”的解读。“近几年不断有网红店引起现象级排队,我们看到的是,店家想尽办法让商品变得特别,富有噱头的商品和长到不可思议的队伍,目的就是为了贴近消费主力军80、90后的心理特点:比起物美价廉,他们更愿意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及话题的谈资、个性的表达,从而形成‘跟风’潮流。”而拍照发朋友圈、发微博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用户诉求:“在路人的注视下意志坚定地站上数小时,拿到成品后拍照、修图发社交平台,整套仪式才算圆满,年轻人对自己的社交身份也因此有更强的认同。”

  王静的父亲对女儿的这种消费观很不以为然,斥之为幼稚,女儿的回答也针锋相对:“您去‘金味’排栗子,不也是一样!”金味栗子是南京一家老店的炒货,每年秋天一到,这家蛰伏一方而闻名市井的小店就打出“每人限购60元,只收现金”的土味告示,门口排起的长队打了几个弯,覆盖了街道又延续到拐角,王静的父亲每年总要在这支队伍中排上几回,每次排两个小时是常事。60元也就够买两斤多栗子,回家亲戚朋友不够分,咋办?从头再排……现在,退休了的王静父亲经常把排队当遛弯儿,他慢悠悠地排,慢悠悠地看大香炉巷子买栗子的形形色色的人,觉得这就是生活中的烟火。

  在南京升州路排队买鸭子,在镇江老字号排队打酱醋……无锡爱旅游的70后医生苏晴晴,喜欢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体验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她看来,不惜排队也要做成的事情,是源于对生活对自身的一种重视,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窗口。在排队的过程中,听几句地道俏皮的当地土话,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能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和市井文化的魅力。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实习生 葛佳铭

  

  【悦读】

  运河两岸有人家

  女摄影家镜头记录大运河江苏段70载变迁

  

  在江苏大地上,大运河已经静静流淌了2500 年。在古老的大运河面前,有着180年历史的摄影术当然还很“年轻”,但相较于文字、图画,照相机在记录大运河时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我国著名女摄影家晓庄,运河研究学者丁宏、干有成、姚乐合作完成的《运河两岸有人家》(江苏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从黑白到彩色,晓庄用影像记录了江苏段大运河的点滴过往,勾勒了近70年大运河的沧桑变迁。

  

  66年,她用镜头记录大运河

  “我的摄影事业几乎与新中国同步,大运河我已拍摄了60多年。”提起大运河,满头银发的晓庄有太多的话要说。生于浙江宁波的她与运河很是有缘,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浙东运河正是西起杭州,东流至宁波入海。1952年,晓庄从部队转业,进入《新华日报》工作,成为一位女摄影记者。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她奔走于江苏大江南北的城市和农村,拍摄了太多令人难忘的瞬间。

  

  京杭大运河从徐州进入江苏省境,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座城市,全长690公里。而在大运河的重要支流两岸,还分布着南通、泰州、南京3座城市。因此,在江苏各地采访时,大运河总会不知不觉地“闯入”晓庄的镜头。“大运河江苏沿线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城镇、乡村,也是我重点采访、采风的区域。”在对自己拍摄的海量新闻照片进行梳理后,晓庄发现,她积累的“江苏运河图片”已有万余张。

  历经一年时间,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宏、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干有成、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姚乐,三位青年学者组成了学术团队,与晓庄密切合作,从万余张照片中挑选出300多张,以“运河景观与水利建设”、“运河两岸的农副业生产”、“运河两岸的工业和工艺”、“运河两岸的人民生活”为脉络,从学术角度对这些珍贵影像进行解读,催生了这本《运河两岸有人家》。

  苏州市郊农民摇船从运河进城、淮阴段大运河上的水上人家、邳县运河公社渔民在大运河中捕鱼、宝应县广洋湖公社社员挖淤泥筑堤抗洪……《运河两岸有人家》中的300多张珍贵照片涉及运河景观、运河建设、运河生活、运河遗产等方方面面,拍摄时间从1953年延续到2019年。跨度长达66年。

  

  用黑白印象定格运河变迁

  书中,晓庄特意安排了两张照片作对比,一张是1953年7月25日,她在三河闸采访时的工作照。另一张是2011年,她重返三河闸的留影。

  姚乐介绍,江苏段大运河治理改造的前期工作就是治理淮河。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三河闸是导淮入江的口门,是洪泽湖控制工程中最大的建筑物,对治淮工程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晓庄对三河闸工程进行了全面记录,她的镜头中有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建造三河活动坝没建成而留下的遗迹,有三河闸工地上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也有1953年7月25日三河闸竣工典礼时的欢庆场面。建成后的三河闸工程宏大,科学而有效地控制了淮河入江水道。如今的三河闸依然发挥防洪泄洪、蓄水灌溉的功能,并成为风光秀美的水利风景区。

  

  

  对于大运河来说,近70年的时光并不算长,但变化却翻天覆地,晓庄用影像保留了很多已消失的运河风景。

  苏州人在运河边淘米洗菜,从河床上取泥积肥;无锡运河“水弄堂”,几乎家家都有水码头;天冷的时候,里运河封冻了,淮阴人在水上破冰护航……对运河人家来说,运河不仅装点了他们的生活,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水面上帆影如织,桅樯林立,半世纪前的运河航运以借助风力的帆船和人力小舢板为主。让木排顺运河而下,通过水路运送竹材木料,则是当年运河上另一种司空见惯的运输方式。如今,运河航运大大提速,往来不绝的是速度更快的机动船。京杭大运河80%的全年通航里程在江苏,通行2000吨船只的航道全部在江苏,每年货运量约4亿吨,占全省综合运输总量约20%。

  在运河上养鸭,这样的景象见过没?1959年,晓庄在吴县唯亭公社记录下运河上的鸭群,一艘帆船驶近,被惊吓的鸭子们向两边让出水道。另一种和运河密切相关的动物是鸬鹚,在徐州、苏州、无锡等地,渔民驾驶着轻便的小船捕鱼,船头停满了身形灵巧、随时准备出动的鸬鹚。

  拍摄大运河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丁宏、干有成、姚乐这些运河学者看来,晓庄的运河影像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三位作者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展开,需要向历史探寻的内容大体有三,一是文化遗产,二是运河文献,三是运河记忆。而现当代运河记忆的萃取,仅仅关注公共和私人文献颇显不够,必须向两个方向探寻,其中之一就是照片和视频所保存的运河图像。最早的大运河图像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和清末民初杭州外籍人士所拍摄的照片。而这七十年来,随着摄影器材的广泛普及,大运河图像日益丰富,对这些图像进行整理,将大大有益于当代运河史的研究。

  

  《运河两岸有人家》是一部基于个人视角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发展史,“全面彰显了大运河江苏段及其沿线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深刻反映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事实上,在大运河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运河治理成果、沿岸城镇与乡村的发展成就,特别值得大力宣扬。三位作者认为,今天谈运河文化,绝对不能只谈古代而忽视了现当代,唤起社会对新中国大运河及沿线地区建设成就的重视,也是编纂本书的用意之一。

  对于86岁的晓庄来说,她拍摄运河的脚步从未停止,1994年离休以来,她利用一切机会,拍摄了大量反映运河新貌的作品。最新的一组作品完成于今年春天,在大运河边的镇江新区大路镇,晓庄记录了运河居民制作虎头鞋的情景,“我还将继续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大运河,这条江苏人民的母亲河。”晓庄说。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文脉】

  藏在江南园林里的诗与远方

  一直以来,江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园子,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也寄予了江南人特有的自然观、人生观与诗性审美,凝聚了文人骚客的诗性雅趣和能工巧匠的无穷智慧,在那些沉浮于历史时空的园子里,走着走着,还能感受到深奥的文化伦理与生存哲学。

  别墅型园林融和自然

  无锡的寄畅园、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和拙政园一起并称“江南四大古典名园”。当然,上海的豫园、扬州的瘦西湖、个园 、何园,常州的近园、约园、止园,苏州的沧浪亭、狮子林等也都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杰作。去寄畅园最好的时间是深秋,那时枫叶红、银杏黄,是寄畅园姿色最佳的时光。想当年,这里是康熙乾隆下江南必至之处,“寄畅”园名也是康熙亲题。这座园子初名“凤谷行窝”,又名“秦园”,是大词人秦少游第十七代孙、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在惠山脚下所建的私园。寄畅园的美,在其幽雅精致、巧夺天工的构思。用料再普通不过,一片诗心才是要领,黄石叠山,掘土为池,环绕锦汇漪那一池碧水,建了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清御廊,立刻就有了姿色,探入碧波之中的知鱼槛,方亭翼然,更是寄畅园令人瞩目的景物焦点。从惠山潺潺流泻而出的“二泉”,被巧妙引入园内那曲曲折折的沟涧,一路潺潺有声,得了“八音涧”美名。与姑苏那些城里的园子不同,当年的寄畅园乃山麓别墅型园林,既有江南园林曲屈宛转、布局精妙、注重空间变化的特色,又巧借山势,融和自然,独一无二的借山、揽月、引水之法,使园外的山月与园内景物气韵相承,浑然一体,内外呼应,相映成趣。加上那些参天古木,婆娑竹影,高台曲池,美石嘉树,迷花醉月,共同营造了古朴清旷、沉静雅致、清幽宜人的诗化境界。

  姑苏园林 半分天下

  寄畅园,只是无数江南园林的一座,姑苏园林更是半分天下。这座被称为“中世纪最好的东方城市标本”的城市,有着最密集的私家园林,“园林之城”名不虚传。宋代的沧浪亭、网狮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都堪称古典园林的精品。古城苏州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私园,建园之风于宋元蔚起,明清尤盛,至清末共有园林800余处,迄今尚存70多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这些建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玄妙设计,折射出传统文化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彰显出江南人的诗性生活态度和雅致的审美趣味。这些园林占地不大却造化神妙,移步换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园中叠山理水、亭台楼阁、池塘小桥、赏石漏窗、楹联碑帖、花草佳木,以文人雅士之情趣,寓唐诗宋词之意境,精巧构建出一幅幅玲珑俊秀的园景,融汇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雅韵逸趣。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是苏州城里岁数最大的园林,斑驳中透出古远气息。那年,因支持范仲淹庆历新政改革而遭罢职的苏舜钦,偶然经过这里,虽一片荒芜,却水色清碧、草木郁然、生机勃然,遂以四万钱买下这方宝地,一番植树栽花、叠山造水之后,这片荒地很快就变得无比旖旎。欧阳修曾调侃赠诗曰:“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几百年之后,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时,倏忽记起苏舜钦《过苏州》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诗句,他将欧阳修和苏舜钦的诗各取一句,合成一幅绝配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拙政园几度分合荣衰

  明正德初年,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旧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取名“拙政园”。引水入园,浚治成池,环水置堂楼亭轩共三十一景,打造出一个以水为主、疏朗淡泊、自然恬淡的园林。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拙政园输给了阊门外的徐家。徐氏占有拙政园百余年之后,终因子孙衰落而园林渐废。明崇祯四年(1631),意在归隐的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已经荒芜的拙政园东半部,建成“归田园居”。掘荷池,叠奇石,设栈道,再成山水互映、意趣无穷之园林。然而,时光流逝中,王氏也衰落了,至清道光年间该园再次荒废。清军占领苏州后,王氏第五代以两千金将归田园居廉价售予海宁人大学士陈之遴。经陈之遴重新修葺,园子重展风姿,极尽奢丽,苔枝缀玉,碧树垂金,奇花异木。但陈之遴长期在京,购园十年后获罪贬谪辽东,客死异乡,修葺后的私园并未享受一天。康熙元年(1662)拙政园没为官产,被圈封为宁海将军府,先后为王、严两镇将所有。康熙南巡时曾来此园,但因数十年数易其主,早没了昔时的幽美雅致。乾隆初年时,除了王氏占据的东园,拙政园被割为“复园”和“书园”,浑然一体的拙政园一分为三。中部复园归蒋棨所有,以藏书万卷、名流觞咏,盛名一时。西部书园建有拥书阁、读书轩、行书廊、浇书亭等诸胜,在新主太史公叶士宽修筑下回复一新。嘉庆十四年(1809),蒋氏复园为刑部郎中海宁查世倓购得,园中池堙石颓破旧不堪,经查氏修缮后再度焕新。嘉庆末年,此园又归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吴璥所有,并改名“吴园”。道光廿二年(1842),当江苏巡抚梁章钜手持恽南田的游园图踏进该园时,看到的却又是亭台倾圮、池馆萧条的景象。明正德以降的四百多年中,拙政园几度分合荣衰,说不完的悲欢离合,道不尽沧海桑田。

  园林里,藏着江南全部风雅避世的隐逸心态是成就古典园林的原因。明末苏州造园巨匠计成的《园冶》是中国最早也最完整体现江南人园林建筑诗意追求的著述,“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说的正是造园的原因。大隐于市,士族南迁,官员退隐,巨贾歇业,成就众多私家园林的诞生。亭台楼榭,曲折步道,暗香疏影,竹木清幽,移步换景,精致绝伦,再小的园子也要有水,有水就一定要有亭台楼榭,就要有石栏曲桥,特别少不了临水戏台,这样昆曲的水磨腔唱起来才澄明婉转清亮。在江南,清幽雅致的园林,只有和戏曲弹词一起,只有与诗词歌赋雅集,才算完整地构成了江南的审美趣味。在那些通幽曲径、小桥流水、拱门花窗、梅兰竹菊里,在那些文人墨客和琴棋书画里,几乎藏着江南全部风雅。历史上,大约没有哪一个地方会像江南人这样如此迷醉于居家的园林化、精致化,也只有江南人才会如此尽致地将对诗意生活的全部想象融入日常家居与建筑。园主爱诗尚文,诗词歌赋遂成了园林最好的注脚。“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七绝精到地阐释了江南园林的“诗性”。而在清代文人江弢叔看来,江南园林本身就是诗:“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置身美轮美奂的江南嘉园,诗意扑面,无处不在,是想躲也躲不开的。

  一首首凝固的诗,一幅幅流动的画

  园林化的诗意生活,是江南文人士族阶层的生活梦想与江南地域文化审美结合的产物,既有“天人合一”的生存理想,也有都市人超越尘俗、放情山水的心灵诉求;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向往,又有不放弃现世物质享受的俗欲,于是,闹中取静的私家园林便成了亦仕亦隐、身隐而心不隐的最佳选择。清代大诗人钱泳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藏”,成为江南园林设计的精要之则,园中套园,曲径通幽,碧水青山,桥锁烟水,面面有情,处处留意。建筑隐于高树奇石之中,近疏远隔,若即若离;“隐”与“显”才相得益彰。与江南园林的“风雅”最相配的,自然是隐逸生活不可或缺的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诗词歌赋……。从苏东坡的词,到文徵明的画,江南园林中,诗意从来都不会缺席。在江南熏陶久了,爱吃肉的苏东坡也会宣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江南人将自己对生活诗意的理解和所有的想象,一并融入了园林构建之中。通过山石花木这些有形之物将美好的希冀化为园,结为林,园林便成了一首首凝固的诗,一幅幅流动的画。当我们走出寄畅园、拙政园时,才明白了什么是古人的“诗和远方”。素朴简约的建筑,精致的构想,高雅的审美,与旖旎的美景,温润的气候,安逸的环境,无忧的衣食和温婉的情调一起,共同构成了江南的诗意生活。江南园林,既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更是人文追求的结晶。作为中国文化版图上永恒的青山绿水,江南不仅是一片最令人心仪的诗意家园,从园林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中,可以领略到的,还有岁月浩渺和沧海桑田。庄若江

  

  【百家】

  中西思想家如何应对天边“乌云”

  在中国思想史占据重要席位的儒学,究竟是一种社会伦理还是宗教?这一问题长久以来在学界引起争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刘东从比较研究视角出发,潜回儒家学说的原生场域,提出孔子使人如沐春风的教诲,是源自对于生命有限的悲恸自省。他沉潜三十余年,将上述思考撰写成《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主义》。

  

  10月19日,在南京大学万象书坊,刘东作题为“有限理性主义:穿越中西的智慧”的报告,就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中西学问比较等话题展开论述,分析孔子儒学的精神特质。

  

  “绝地天通”,

  中西方面临共同困境

  刘东认为,中西方思想界所面临的首次大危机,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处于一个原始宗教逐渐褪去神性光辉、“绝地天通”的世界,都急切地需求一套新的思想指南。“在公元前数世纪,‘上帝’‘神灵’‘超验存在’已经不复在文化场域中存在,不再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思想世界留下了大片空白。”刘东解释道,这意味着人类必须去思考历史的不确定性,包括人生的偶然与无常,世事的白云苍狗,世界的神秘莫测,美景的稍纵即逝,韶华的白驹过隙,疾病的随时降临……“这些哲学难题隐身在常态的生活中,又随时有可能摧毁春意盎然的生活世界,让我们不得不仰天长叹生命的脆弱和造化的残酷。” 刘东将其比喻为“天边的乌云”。

  在刘东看来,当时的中西方思想家,都必须硬下心肠,拿出勇气和胆力,努力建造一个相对有限的世界体系,提供“人生解决方案”,解释思想真空所造成的人心惶惑、价值失落、社会崩解、文化失范等对人的思想冲击和当时意识形态的挑战。“纵观思想史,我们看到,西方的选择是继续以想象性的宗教呵护自己,迟至现代才想到要革除宗教。自人文主义复兴,从拉伯雷到蒙田、伏尔泰、狄德罗等,存在着要么对人生重新展开审视,要么对宗教冷嘲热讽的传统。这一传统被后世的康德、萨特和加缪等继承,填补了西方思想界的真空,同时也引发了强烈的思想‘失重感’。”

  

  他认为,萨特哲学在其思考的起点上,是最类乎先秦时代的儒家学派的。“萨特面对一种思想的真空,以清醒又自制的态度对人生存处境作审视。这种理性主义精神,正是孔子儒学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如果孔子当时没有这样的选择,中华文明也会像其他文明一样,以‘宗教’来回答‘宗教的破灭’。但是它雄辩式地向世界各大文明证明,一个没有教会的世俗世界,不仅是有可能独立存在的,而且是有可能达到高度文明水准的。”

  有限认知,

  找到乐和忧的平衡

  “作为最终原因的‘超验’越是在认识论领域摇摇欲坠,伦理学中的公平正义问题越会凸显为人间的首要问题。它对于人心能否得到安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刘东表示,和同时代西方哲学一样,儒学也必须回答严峻的“死亡”问题。他介绍说,对于死亡,庄子认为“生死齐一”,孔子却以“四两拨千斤”的灵动手法,轻轻予以打发和反弹,这就是论语中有名的“未知生,焉知死”。对于死亡的应有态度,只能从生存的道德原则进行反推,这一基本判断让人类不再困于上天的监督和看护,而从内心自省中主动生发出道德规范,“将心比心”“心同此理”。

  

  刘东表示,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能了解,在先秦理性主义的背景下,唯有“知识”“认知”“常识”对孔子来说是重要的,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确切获知,至少也要明确自己在认知上的界限。将孔子的儒学解释为一种有限理性主义,刘东认为,从整个人生意义来说,以孔子为首的儒者们,先行定下了一个乐观的调子,不把人生视为价值的“废墟”,却又一直用眼睛的余光,警觉地关注着终将到来的悲戚和伤悼。“在萨特看来,一个无神论者,会‘艰难而必然地承受他的无神论所产生的结果’。不能忽视的是,尽管当年由儒学建立的思想天空,如果相比于无神论存在主义来显然还是光明、透亮和蔚蓝的,但就学说的初始立场而言,它却从未敢去盲目乐观,它谨慎地奉行‘先秦理性主义’的自制态度,而从未奢望把一切人生幽暗都解释开。”

  刘东亦表示,中西方思想家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看得见头顶的蓝天,也看得见天边的乌云,在预埋心中苦痛的同时,仍然愉悦快乐地延续了个人的生命乃至整个文明的气运。“如果说‘悦乐精神’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高度,‘忧患意识’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底线。有前者,才使这个高度发展的文化升华为世界性的灿烂文化;有后者,才让这个文明顽强地赓续至今而绵绵不绝。”

  发愤忘忧,

  探寻先哲的内心世界

  “孔子学说和无神论存在主义有相近、相似的思考起点,这就证明了如果追根究底地看孔子思想,它源自对人生有限性的忧患意识和清醒判断,富有某种千古如一的大悲恸。”刘东指出,只有深刻理解历史的不确定、人生的偶然与无常、天命的莫测与残酷是永恒的,才能理解孔子的风格和做派。“在历史中,我们看到孔子凄凄惶惶。他在关切现实的同时,经常发出对生命的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他恸哭爱徒颜回之死:‘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他也惊呼自身的终点:‘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的学说,包含着对现实层面的操心,更包含着对人生层面的关切。”

  

  刘东也指出,读懂了孔子的“凄惶”,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先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一生。“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了孔子寻求人生意义时的迫不及待,后半句概括了他在构成一种价值系统后的从容不迫;前者可以总结他于外在事功中推行道义时据理力争,后者可以总结他于人格修养中渐入佳境的心安理得。在儒家的修身原则里,总是以‘忧患’始,以‘悦乐’终,在既奋争不已,又享受不尽的人生阅历中,恍然忘记年华的流逝,从内心抵御住了‘天边的乌云’。自此之后,凡受到此等鼓舞的儒者,也都会在‘发愤’和‘忘忧’之间找到相对的平衡,体验‘不知老之将至’的高峰,不再一味沉浸在‘伤春’或‘物哀’的迷惘中。”刘东表示,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后世受到了其他学派学说的包裹、中和与钝化,但它原有的挑战性、先锋性和尖锐性照亮了中华世界。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