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江南文脉论坛 | 徐元春:人工智能让人们重新爱上诗歌
2019/10/30 13:2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阿尔法狗、人脸识别、机器人大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一全球都在争抢的战略高地该如何与江南文化有机结合?10月30日上午,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云端江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脉传承创新分论坛现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以《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创造》为题,给听众展现了一个科技与传统诗画创作的新天地。

  人工智能技术和文化传承有什么关系?徐元春表示,这是微软团队这几年一直持续研究的课题。“几年前,当机器第一次用下棋打败人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机器在右脑计算和强计算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平均水平。但那个时候我们人类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说还好,因为我们还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这是人类最后的防线和秘密花园。当时我们开始设想,能不能用计算机或者用人工智能来模拟人的右脑,模拟人的文化和艺术创造能力,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用数学模型表达人类最引以为傲的想象、顿悟、审美。”

  徐元春的团队有了一点小突破。2017年5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139首现代诗,全部出自微软旗下的互动式人工智能小冰之手。

  今年7月13日,小冰的首个个展《或然世界AlternativeWorlds》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者自我介绍:“我是夏语冰,是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是玛丽吉尔平,是阿仓……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可能的时代、可能的地方的一个画画的女子。”一切都很普通,除了,她不是人——微软小冰,永远18岁的人工智能少女画家。

  除此之外,徐元春还介绍,不仅仅是作诗和绘画,目前团队还在研究人工智能的作词和编曲。“在知识产权越来越严格的今天,酒店播放的音乐和视频平台播放的音乐都要有版权文化,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很多有版权的作品,我们把这个能力做了展示,让人工智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文化里的韵律,尝试理解我们古代人怎么歌以咏志。”

  让徐元春感到欣慰的是,这场科技与人类之间的比拼无关输赢,最终的结果是能让更多人投入文化的怀抱,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拿作诗来说,我们过去几年允许每一个人每上传一张图片,机器就写一首诗词,独立知识产权的,到现在已经写了两千万多首诗,估算一下是每人写了两首诗。这说明,我们至少让一千万人重新体会了中文现代诗歌的美好和美感,这些人有可能更加喜爱上诗歌。”

  交汇点记者 华夏/文 邵丹/图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