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收下这份冬日锦鲤!​2019年第四季度“新华书房”十本好书新鲜出炉
2019/11/21 20:57  交汇点新闻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

  

  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模样,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其中的艰辛与曲折、成就与辉煌,无不与文化基因有关。文化基因决定了民族性格,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路径依赖,其国家治理方式选择的唯一性,国家治理体系的特殊性,皆由此路径延展而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豪迈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对这一重大宣示的认识,不仅仅要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的高度来看待,更要站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传承发展的高度来看待。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768.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世界排名第69位,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取得如此令世人震惊的成就,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即制度的渐进演化,在保持既有政治架构基本稳定、避免重大社会风险发生的同时,制度得以平稳变迁,这得益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强大而稳定的执政力和领导力,得益于这一力量背后的文化基因。以悠远绵长、生生不息而著称于世的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东西方众多有识之士探究其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从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直至今日,中华文明不仅语言文字、饮食起居等世俗化表象未曾经历突变遽改,道德共识、舆论风习等精神化层面也几乎一以贯之。不同于其他古文明的暴兴忽亡,我们的文明传统虽然时有变幻,有过亡国、亡天下的种种忧患,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总是能回到历史轨迹上来,返本开新,再创辉煌。

  讲仁爱、重民本、守信义、贵承续、推修身、知变易、崇正义、尚和合、顺自然、求大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之重要组成,被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所吸纳,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其执政基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之源便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根本之所在。 英 杰

  在实践中思考中国新发展

  

  本书从全球“从未有过之大变局”讲起,分析中美博弈的长期性,阐述中国跨越诸多陷阱的艰巨性,解剖“一带一路”的细节与未来脉络,论证全球治理对中国社会的“成人礼”意义,提炼诸多强国崛起的思考,畅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全书分为“漫长的大变局”“‘斗而不破’的中美博弈”“国内治理:跨越发展陷阱”“全球治理:中国在适应的‘成人礼’”“‘一带一路’进入‘耐力跑’阶段”“诸多强国的崛起之路”与“改革开放再出发,更是持久战”七章。

  作者王文作为国内知名智库学者,在本书中他警示当前中国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须以走长征路的劲头、坚持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扎实前行。

  如何在大变局中走得更好、走得更远?作者在多维透析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及其演进的整体逻辑后认为,中华民族要想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沿,对“大变局”的把握与应对必须防止误解、误判、误行,既要显现志怀高远,又要具有新时代下的政策执行力与战略远见。

  作者进而提出,中国崛起仍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为论证这一结论,作者调研近百个国家,用上百个生动有趣的亲历故事穿插讲述,总结概括若干强国的崛起之路的经验与教训。他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曾付出了血与火的代价。英国崛起花了近两个世纪,美国崛起用了一百多年,中国崛起过程一样需要扎实的慢功夫、实功夫。从目前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面临世界变局、政治博弈的挑战,让全民对国家崛起艰难性有充分共识与内心预期,戒骄戒躁,谨慎前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中国崛起的经过,作者认为目前中国进入了崛起的“精耕细作期”,需要跨越诸多的陷阱,须透析时势变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稳进节奏,善于与传统强国博弈,保持长期“斗而不破”的趋势。继续保持战略自信,持续对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外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 钟 和

  是时候看中国的了

  

  《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与诸多典型事例对中国的巨变进行了客观、生动的描述,高度评价中国通过变革“使7亿多人脱贫、培养2.5亿中产阶级和解决9亿人就业”,认为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

  作者、英国资深中国问题观察家休佩曼将中国巨变的归因于应对和管理变革的中国式思维,他从目标、手段和人三个层面入手对中国式思维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和谐、稳定、适度、长线思维、360全方位视角、居安思危、教育、自我批评等20条基本思想,认为这20条思想是导致中国巨变的主要因素。作者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带来了许多战略经验,有些来自传统思维,另一些来自新时代。随着人们渐渐习惯了变革,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影响力在于有能力在经历挫折后分析问题、设计修正方案和创新组合。

  该书将中国的变革放到当今世界大背景下,从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不时与欧美日印等不同国家与地区进行比较,夹叙夹议,纵横捭阖,观点新颖,说服力强。作者高度认可中国主政者的远大胸怀与宏观视野,认为习近平秉持的“我们要坚持长远和战略眼光”、“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等长线思维与360度全方位视角,正是西方所缺少的。

  该书认为,现在是时候“看中国”了。并直言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理解中国的变革可以帮助其他国家、企业和个人找到新的途径,同时回答中国能否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对于后一个问题,作者的答案非常肯定。

  作者对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他开篇写到,“2002年初,在章家敦出版《中国即将崩溃》后不久,我来到上海。15年后,中国还没有崩溃。相反,中国在全世界更加重要,魅力无穷”。最后又写到:“生活在中国,目睹各种各样的变革,很容易得出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领先经济体的结论。虽然还在不断地努力,未来15年,中国将是这个日益颠覆的世界新的均衡局势中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巨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变革。” 冯 正

  从历史中找寻智慧

  

  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年漫漫历程,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生生不息、绳绳相继、延续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文明。正如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落脚陕北而迎来伟大前途一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长征路,其间有艰难险阻,有苦难辉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随着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韩毓海教授这部《龙兴:五千年的长征》,分“开辟”“稳定”“复兴”三个篇章,以殷周之变、周秦之变、魏晋隋唐之变、唐宋之变、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等为“路标”,从制度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迁的角度,为读者勾勒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长征史”。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密码,就是历代先贤们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探索、反思和完善。但是,旧中国建立在封建专制基础之上的国家治理体系,在十九世纪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遭遇全面挑战,再也无法维系下去。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求索,各种救亡图存方案悉数登场,然而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中国人在精神上才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建立促进发展和进步的新的国家治理体系才找到了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历史和国情有透彻把握,在成长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中国共产党这样的特质和优势,使她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科学而且不断完善的治理体系,保持了强大而且不断提高的治理能力。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当代中国的治理思想和智慧,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之际,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从国家治理角度写这么一本著作,帮助读者回顾我们来时的路、瞻望前行的路,这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对于满怀豪情朝着民族复兴目标迈进,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何毅亭

  深度剖析AI未来趋势与中国位势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角逐的焦点,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大数据、算力和算法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进步并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人类。在语音识别上,微软的语音交互识别系统错误率低至5.1%,百度的汉语识别系统准确率高达97%,都优于专业速记员。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甚至可以颠覆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例如,谷歌DeepMind利用深度学习开发Alpha Fold程序,能够根据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的3D结构,有望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众多疾病。

  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很快就渗透到医疗、交通、金融、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普华永道曾经做过预测,2017年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全部GDP的55%,其中中国占全球将近一半,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人工智能相比传统模型的优势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有哪些?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基础算法上的投入和产出如何?回答不好这些问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之路仍将困难重重,甚至在未来有可能丧失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全球格局:未来趋势与中国位势》为我们提供了客观看待人工智能、认真审视自我的机会。本书是站在热潮上的冷思考,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看待人工智能的过去与未来;从大国博弈与企业争雄两个层面解读各国的人工智能战略以及企业在专利、人才等方面的布局;从数据、算力、算法三方面展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数据、技术、资本、智力和制度五个维度分析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的优势及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特点,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期望本书能帮助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前沿知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趋势。 邬贺铨

  近距离了解“区块链”

  

  我们认识并改造这个世界的方式一直在改变,而技术是其中最大的推动力。区块链从诞生时背后推手的神秘,到最近比特币达到天价的惊世骇俗,如今又改头换面成为金融变革的顶层设计,短短数年间,对它最高的评价已经是:可以和互联网的重要性并驾齐驱。

  所有技术的普及所面临的最大难点是教育。在中国传播区块链最早的一些圈子里,为了区块链这三个字的翻译及中文命名曾产生过一些小小的争议。为什么?因为区块链要达到互联网那样的家喻户晓,能够顾名思义极其重要。毕竟,区块链从字面上很难直观理解。而区块链技术的拥趸们又是多么渴望让这个技术像互联网一样进入寻常百姓家!于是,有关区块链的书籍如雨后春笋,比起那些技术内容特别高级的专著,这本书起到了为人指路的作用。

  此书轻松浅显,图文并茂,让技术变得可爱与可亲,作者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读者从中既能感受到艰深技术名词背后的人文脉络,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个时髦的技术概念,又能获得在朋友圈指点区块链的知识储备,惠而不费。

  当然,技术普及的道路并不轻而易举,即使在经过种种努力以后,一些基本的技术理念还是需要读者去细细体会。建议读者尝试去金融博物馆看看比特币挖矿的机器,了解一下哈希密码为何难以破解,以及关注一些最新的区块链动态以跟上时代的脉搏。也许,你一辈子也不需要真正掌握这些高深莫测的技术,但当身边一切的信息和金融服务都发生在区块链上之时,你今天的一点点阅读时间,将帮助你更好地拥抱一个新的世界,理解一个新的记录历史、登记权利、转移价值的方式。

  徐明星在比特币行业堪称华山论剑级别的剑客,早年的技术积累与极客般的敏锐使得其创办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OKCoin在中国备受推崇。如今,为了更广泛地推广区块链技术,他撰写了此书,这将为区块链的普及带来一股清风。 郭宇航

  城市运营的核心逻辑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正逐渐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中国进入了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新阶段。城市发展步入快行道,势必对城市的空间和功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城市目前存在的老旧房地产总面积预估已超200万亿平方米,并仍处于增长状态,这一现象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重点城市更为突出,亟待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其改造和升级,以便它们重新焕发价值。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武汉等大城市已经把城市更新列为城市工作重点;另外,诸多大型开发商、私募基金和金融机构也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业务。

  本书首先概述和梳理了中西方城市更新的演进进程和我国当前城市更新的发展态势,并探索了城市更新的发展规律。其次通过案例透视,对比分析了全球典型的城市更新实践,回顾了一些城市更新代表性项目,并围绕实施理念、社会影响、社区建构、空间品质和建筑文化等方面做了深入剖析。最后,结合行业实际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对城市更新的实施方式、运营方式和产品方式等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相比,城市更新项目充满了复杂性。由于项目所在地块往往已是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承载着成熟的交通路网、文脉和生活方式,所以,准确分析城市实际情况和需求,围绕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保护等重要内容达成城市更新项目的目标,进而精准地匹配资金、资源与资产的关系成为房企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演变为城市运营的重要内容。这无疑,需要它们从城市开发运营的角度探索城市运营和发展的新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运营是城市更新的高阶形式。立足城市更新业务,探索城市运营的发展模式和核心逻辑。具体来讲,城市更新项目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等硬件设施及外观进行改造升级,而且要延伸到对城市空间进行相关的配套和运营。从城市开发运营的角度,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培育、住宅开发和配套建设等领域的协同,城市运营商旨在与当地政府及各合作方共同打造和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钟文

  全球变暖的低碳经济诠释

  

  以经济学家的视角,讲述全球变暖的风险、不确定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专著《气候赌场》,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研究的代表作。著者以经济学家视角,讲述全球变暖的风险、不确定性与经济发展关系,认为全球变暖的关键在于CO2排放过度,超过大自然吸纳能力,而CO2过量排放,则是世界经济发展、GDP增长使然。要在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的关联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打破这一困境。实现这个平衡点,犹如

  一场赌博,这是面对气候变暖的博弈。只有各个经济体都担当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履行好消减CO2排放和低碳生活责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在“气候赌场”中真正实现为人类作贡献。

  《气候赌场》一书,从气候变化的原理、危害作系统分析,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设想和成本,乃至贴现与时间价值,甚至政策与制度的构想,希望通过平衡成本与收益,实施低碳经济新技术,达到减缓气候变暖的目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人们尊重气候科学,批评和谴责那些靠过渡消耗资源,不符合低碳经济战略的行为,并让全人类形成共识,从公共舆论上重视起来,如书中引用美国副总统小艾伯特?戈尔的说法“全球变暖是我们时代一个决定性问题”,提出“通过征收能源税、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以及碳税来减排的措施”,并在《京都议定书》中有所体现,把气候变化作为科学问题,与气候变暖一起提上政治议程,激起人们高度重视。

  在《气候赌场》之末的《最后裁断》,作者告诉读者,“一些障碍是结构性的,如影响的全球性质以及高成本的政策与最终收益之间的漫长时间差。其他一些障碍是经济上的,如当贩卖怀疑的商人企图迷惑公众以维持他们的利润时。”有清晰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地球正在变暖。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地球会经历50万年来最重大的变暖,后果会非常严重。全球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减缓并最终停止CO2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这是经过多种评估和检验的结论,我们不需要等半个世纪再行动。 周能汉

  用厚重作品阐释“大桥精神”

  

  《大江之上: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以下简称《大江之上》)是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先生的最新力作,是章剑华自2018年开始构思并着手,专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推出的献礼之作。全书分天堑通途、中国脊梁、时代跨越三部,分别重点记录表现建国初期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时期南京长江大桥,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以江阴长江大桥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大桥建设的历史细节。作品题材横跨长江,纵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70周年,是共和国70年来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和经济建设的真实写照与生动缩影。作品以写人为主,重点表现桥梁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英模,通篇注重把时代、事件、人物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为建设国家而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大桥精神”。

  《大江之上》是第一部专门反映长江大桥建设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纵贯70年,作者在前后相连的三个时代断面中,塑造了茅以升、李文骥、彭敏、梅旸春、李国豪、林鸣等老一辈和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桥梁专家的群像。能打硬仗不服输的彭敏,缜密深沉的梅旸春,开明练达的李国豪……在作者笔下,每个人都是贡献卓著又性格鲜明的“这一个”,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组成了长江大桥建设历程中闪耀的“群星”图。

  在“写活人物”的同时,作者又特别善于“讲好故事”。全书六十六章内容,几乎每章都有关于长江大桥建设的重要情节发生,每章都有建桥人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办法。这些困难就像迭生的“悬念”,吸引着读者“欲罢不能”,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而那一个个解决困难的办法,则在作者娓娓道来中“水到渠成”,让人感叹建桥人坚强的信念、高超的本领。

  长江大桥建设困难重重,可我们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依靠技术合作到技术自主甚至领先世界地将它们建起来,这里面蕴藏着国家的力量。就像作者在书中写的,“万里长江上的一次又一次跨越,一直与新中国发展与前进相同步”,这是“跟随着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豪迈步伐”而实现的。卞清波

  敦煌与它的守护人

  

  敦煌,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这座城市曾是繁华的商贸重镇、文化中心,后来归于沉寂,直到20世纪初,随着藏经洞与壁画、文物的重现以及大量国宝的流失,中国才心痛地发觉,敦煌需要合格的守护者。

  敦煌研究院创建于1944年。常书鸿是研究院的创始人,余生几十年就在敦煌。段文杰于1984年接任第二任院长,扩建了敦煌研究院,在新时期继续拓展研究、保护的各项事业,并且开始国际间的合作与共同研究。樊锦诗在1998年成为第三任院长,花甲之年不解战袍,直至2019年方才卸任。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不断引入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整体、综合、科学保护,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并且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建设“数字敦煌”的影像拍摄与数据库工作,既推动了敦煌研究与文保事业的深入发展,也让公众与世界更加了解敦煌。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这部《我心归处是敦煌》就是樊锦诗晚年的口述回忆录,在2019年才刚刚完成。在这部作品里,樊锦诗把她的人生经历与敦煌的历史、敦煌的文保工作串连,并且深情回忆师友诸朋,在常书鸿、段文杰之外,我们还看到宿白、苏秉琦、季羡林、饶宗颐等前贤的身影,他们的人生都与敦煌密切相连,敦煌也因他们而更辉煌。

  樊锦诗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高材生,受父亲的影响,樊锦诗从小学业优秀,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她在敦煌工作五十七载,由风华正茂的江南少女熬成了白发苍苍的西北老妇,由懵懂无知的青涩学子进化为胸襟广阔的渊博长者,执守、沉默,孜孜做事,与敦煌一起经受风霜雪雨,经受严寒酷暑,经受无望与希望,迎来涅槃,迎来重生。 林 颐

  (新华书房)延伸书目(10种)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