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人文周刊荐读|故宫院长谈文化遗产
2020/01/17 09:13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21期)

  【记录】

  

  【悦读】

  

  【文脉】

  

  【百家】

  

  

  【记录】

  给自己一份年终小结,向2020问好!

  又是一年倏忽而过,岁末年初,总是让人忍不住心生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站在21世纪的20年代,回望已经过去的2019年,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份“年终小结”。细细盘点这一年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小确幸”,往往会令人心生感恩。而记录下那些“不容易”,也许又会悄悄给自己点个赞。

  在中国传统鼠年即将到来之际,《人文周刊》记述了几位普通人的2019年度故事,听他们诉说一年的收获和感悟,表达新春的期盼和心愿。芸芸众生中的他们虽然平凡、普通,但却在各自的一方天地里认真生活,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读更好的书,认识更优秀的人

  张静 42岁 南京“悦的读书会”负责人

  

  几年前,我主动走出了人生的舒适区,辞去了会计的工作。在常人看来,会计工作稳定、作息规律,可在我眼里,上班“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日子,仿佛一眼望到了人生的尽头。

  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我们都会做出某个选择,因而改变我们的人生方向。37岁那一年,我成立了悦的读书会,和一群热爱书籍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成长。几年的时间坚持下来,悦的读书会在南京已小有名气,并且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年龄段的读书爱好者。读书会的成功,让我自己认识到,自己除了做一名家庭妇女,除了做那份一辈子可以看到老的工作之外,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做读书会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带着小伙伴一起去文化行走,边读书,边走在路上看风景。在我看来,阅读和行走,其实是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因为阅读薛冰先生的《南京城市史》,我迷上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古朴的六朝石刻、栖霞古寺的五代石塔等等都让我非常着迷,所以,我经常带着描写南京历史文化的书在全南京寻访古迹,抚摸历史的温度。

  这一年,我和读书会的小伙伴跑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触摸到了城里的一砖一瓦、聆听城里的一河一湖、品读城里的一诗一词。当书中描述的景象一一跃然眼前,心中真是别有一番感悟。

  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受到了挤压,但无论走到哪里,我的包里仍然会揣着一本书,因为阅读是我生命里最热爱的事。很多人把阅读看得太神圣,但对我而言,阅读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里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阅读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丰富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更加深刻和客观地了解这个世界,所以,一起来读书吧!

  2020心愿:我想脚踏实地地去践行我们读书会的口号——读一本书,走一段路,认识一群人。2020,我希望努力把每一场读书活动做好,让大家“读更好的书,走一段属于自己的路,认识更优秀的人。”

  实现儿子的愿望,去北京!

  马得强 37岁 卡车司机

  

  我的2019有些惊心动魄。一次长途运输之前,我站在车边等待师傅们装货,突然间货从车上翻砸下来,我瞬间失去了知觉,当我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之后,我回家休养了一个多月,妻子既高兴又担忧,因为结婚这么多年,我从未在家待上这么久。

  做卡车司机已有20年,一离家就是两个多月。每天没日没夜地奔波在路上,经常风餐露宿,也少有陪伴亲人的时候。和妻子结婚多年,分别总比相聚多,而每次跟儿子开视频,心里更愧疚不已,他的家长会、才艺比赛我一次也没去过,甚至很多次生日我都缺席,我亏欠孩子太多。但我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承担起供养家庭的责任,给儿子更好的生活。

  卡车司机的苦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因为长时间坐着,颈椎病、腰病、胃病纷纷找上门来。常年在外奔波,受到不少委屈,但也收获了很多陌生人的善意。去年11月,我去嘉兴桐乡拉水稻,刚把车停下,男主人就跑到车窗旁笑容满面地喊我进去吃饭,“师傅你快来快来,刚做好饭,吃饱再干活”,他一口一个师傅,不顾我的推辞,拉着我就往屋里走。饭桌上夫妻俩一直给我夹菜,询问我有没有休息好,要不要在他家睡一会儿再上路。我往嘴里扒着饭,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将我的心焐得热腾腾的。

  货源直接关系到卡车司机的收入,在过去,有了关系,才能拿到好的货源,可如今时代进步了,我们打开“运满满”“货拉拉”这些手机App,就能分享更多更公平的资源,顺利接到订单,收入也因此提升了不少。

  2020心愿:儿子曾向我提出去北京旅行看看天安门和长城的请求,我2020年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实现儿子的愿望,去北京!

  在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穆滔 40岁 马拉松爱好者

  

  2019年12月8日,我完成了这个年度最后一场比赛——广州马拉松,为这一年“南征北战”的奔跑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当初选择跑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减肥。人到中年,家有两娃,家务的繁杂琐碎和自身的惰性,让我变成了一个困顿油腻的中年妇女,一种无名的压力和无奈感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但却毫无回手之力。我尝试从全职妈妈的圈子里跳出来,于是,我爱上了跑步,这项运动把我从琐碎的生活中摆脱出来,让我找到了当下的生活里的“诗和远方”。

  第一次体验马拉松,那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跑到最后体力实在跟不上了,每一步都是如此艰难,直接累到怀疑人生。但马拉松这项运动是没有捷径可寻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跑,这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训练目标,每天跑10公里,每周跑五天。每天清晨五点,我都会准时起床,在奔跑中迎接初升太阳。除了跑步,我还坚持去健身房做核心力量训练,人瘦了,精神状态好了,身体的变化给我带来最强大的动力。

  2019这一年,我参加了重庆、武汉、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的六个全程马拉松,完成了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全程一共2170km。这一年,通过科学训练,我还将自己的成绩整整提高了43分钟,并且获得了“中国马拉松千人”的荣誉。每一次马拉松,都是对自己体能极限的挑战,途中的伤痛、疲惫和孤独只能自己承受,但冲过终点线的一刻,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也是难以言喻的,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马拉松这项运动为我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门。虽人到中年,我们仍不应该向生活妥协,走过去,去迎接更好的自己。

  2020年心愿:2020,我报名了传说中的柴古唐斯越野跑和国外著名的六大满贯赛事,我希望自己一直在路上,遇见山遇见水,遇见新的自己。

  创业一年月入20万,我自豪!

  付姣姣 32岁 电商创业

  

  2019年的某个晚上,当我告诉父母辞职的消息,妈妈不停地抹眼泪,爸爸埋着头,烟抽了一根又一根。在他们看来,一个从小被认为乖巧懂事的女儿,有着一份被亲友们艳羡的国企工程师工作,应该是在规划好的道路上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可我偏偏不懂得珍惜。事实上,我对满桌的图纸和大型机械车提不起任何兴趣,我下定决心要在我的青春岁月做真正适合自己的事情。

  我是一个交友广泛、热爱表达的人。生了宝宝后,话多的我成为身边宝妈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分享达人,从而认识了这个群体中各色的互联网创业者,许多全职妈妈在每一扇小门内护卫家园,也在努力用自己的能量连通着这个世界。我的热情被点燃了,我也要为自己搏出另一番天地。

  2019年,春天还没到来时,我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一家团购平台还没有绽放就熄灭了火花。沮丧是肯定的,可创业总有逆境,我更看重在这段经历中自身的成长。短短几个月,我收获了大量的知识和资源,这些都成为我继续向前的底气!之后,我加入了一家对接电商的优惠券平台,开始招代理、找商品、做测评、想文案,时间被无限碎片化,工作和休息不再有区别。但同时,时间也被无限自由化,陪孩子玩耍、带父母旅游,这些以往最渴望的美好成为常态。

  如今,我旗下注册用户破五万,代理团队达万人,个人月收入近二十万。经济上的增长绝不是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更令我珍视的是带领团队一起努力向前的状态。成为很多宝妈的榜样,促使我变得更好,带领大家一起赚钱,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我2019年奔赴梦想、日夜兼程的时候,第二个宝宝也悄悄来了,这无疑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恩赐。怀孕养胎的时候,我也丝毫不耽误自己的事业,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工作形态,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可能。我希望这“可能”能温暖更多的人。

  2020心愿:带动他人一同向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新的一年,我希望帮助更多全职妈妈实现经济独立,让更多的团队成员月入过万。

  从城里到农村,村书记这一年

  姜志龙 30岁 周庄镇祁浜村书记

  

  2019年,我从昆山市一家离家很近的国企,调到周庄镇祁浜村做村书记。以前的我,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来到基层后,生活节奏变得紧张了不少:每天路上通勤两个钟头,八点半准时打卡,下班迟了也是常事。在村里工作,不再靠电脑和数据,而是面对着一张张生动真诚的村民面孔,悉心处理一桩桩具体细微的事情。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走访慰问、项目视察……时间表上一条条列出的事项,浸染着汗水,记录着充实的基层时光。

  刚刚来到村里上岗报到的时候,村民们看着我,眼神好像在说:“不到30岁,还没我们家孩子大呢,能解决我们的困难和问题吗?”有一次,我带着工作组引导村民整治村容村貌,改建闲置农房。农村历来有“寸土寸金”的思想,有的农民认为整改环境是侵占了自家地方,任我说得口干舌燥也不理睬,宅前屋后照样乱堆放。在村里干了十多年的老书记听说了,拉住我的手语重心长:“农村工作不容易做。”

  因为不容易,所以更要做好,我憋着一股劲,一遍遍地给村民做工作。他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渐渐开始自觉维护环境。现在,村里树木青翠、白墙黛瓦,村子周围被茶园、林木、水塘包围,一派舒适宜人的水乡风光,让我真切体会到“责任”这两个沉甸甸的字。

  从前,外地游客到周庄来,往往只慕名前往古镇一个旅游点,现在,周庄依托水乡古镇旅游品牌,拓展开发了“香村•祁庄”旅游体验项目。这些新乡村文旅并非大拆大建,而是立足乡土文化“修旧如旧”,打造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让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去年7月,我前往祁浜村三株浜,带领游客采摘玉米、认养桃树,忙得热火朝天。不久前,村里又办起“农村集市”,不少五六十岁的村民沿街售卖自家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让络绎不绝的游客回味古老的乡情乡韵……半年多来在农村,我感受到随着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基层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域旅游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2020年心愿:今年6月,我将调回原先的国企工作。尽管只当了一年的“村书记”,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里的经历。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助推乡村发展的突破点,对接所在企业和祁浜村的资源,合作打造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努力给农村带来实际的发展。

  “三心工作法”,挑战人生新极限

  李楠楠30岁南通市常青乐龄护理院院长助理

  

  努力融入护理院管理这一全新的领域,让我的2019年挑战不断。卫校毕业后我一直担任临床护士,对工作流程和专业服务都很熟悉。但进入管理层后,一切都不同了,人事沟通、对外招聘、财务预算、年底总结……样样业务都得会。另外,我在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需要履行职责,经常出差参加全国性视察,这不仅代表着荣誉,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那段时间,我会在心里问,面对新工作,自己真能做好吗?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就这样念叨着,一夜都睡不着。

  其实,当我还是个一线小护士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曾经总结了一套“三心工作法”:爱心、细心、耐心。简单来说,就是不怕烦,不怕累,扎实做好手头每件事。有了新难题,我就不断给自己打气,别人能行,我咋不行?那段时间,我办公室里的灯总是全院熄得最晚的,就这样如饥似渴、加班加点地“磨”,工作渐渐也做得有模有样。让我特别欣慰的是,2018年两会期间,我基于养老行业整体情况而提出的“加强养老护理员医护技能培训”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两年多来,我走访调研了众多的养老有关部门和社区特色养老项目,为百姓发了声,为基层护理代了言。这些经历让我的视野更开阔,思想也更成熟了。

  曾经我认为,护理工作每天几乎重复同样的动作,好像可以用机器人取代。后来才明白,人手是软的,话是暖的,再好的机器也替代不了。现在虽然离开了一线,但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8点,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去病房检查每位患者的情况,要是听不到他们叫我一声“能闺女”,还真有种失落感。自打来到这里,转眼七年过去了,很多患者的床位空了,随后又被新人添补上。他们从能走能动,到不得不坐轮椅,再到卧床不起、最终离去的情形,总浮现在我眼前。人生短暂,也有许多的无奈,因此应该更加珍惜光阴,努力奋斗。

  2020年心愿:新的一年,希望我的管理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早日独当一面,能够接手分机构的管理。说不定接下来的改变和挑战,又会“逼”出我不一样的潜力。

  交汇点记者 王慧 吴雨阳 实习生 付娜娜

  

  【悦读】

  从“第二杯咖啡”看增长的逻辑

  

  你会买第二杯半价的咖啡吗?

  大多数会分成两种情况:如果两个人去有可能买,一个人去就不一定了,喝得了就买,喝不了就不买。如果你是商家的话,肯定希望他买第二杯半价咖啡,但是如何让用户购买第二杯呢?

  我们看看“711”超市怎么样解决的?非常简单,在你小票上盖个章下次来取就行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喝不了的顾虑。这样一来,到店率能够增加,同时会刺激你第二次到店里。为什么第二次到店?因为你会取那杯咖啡。取咖啡的很多时候不只是把咖啡拿走,还会买其他东西。会买关东煮,或是买脉动,或者是买方便面、火腿肠等,这是一种用户留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价值预留,为用户下一次消费留一个钩子。

  其实平时有大量这种场景出现,比如说存酒卡,你喝不了的茅台自己带回去又不方便,帮你存起来。还有很多茶馆帮你把茶叶存起来,表面看起来是很好的服务,其实想要的是让你下次再来,下次再来的时候不会捧着半瓶茅台干喝,肯定会买盘花生豆喝着茅台,叫做下次再来……

  这一切的背后都关乎“增长”,而增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学生希望自己的分数增长,员工希望自己的收入增长,企业希望自己的业绩增长,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今天企业的竞争越来越难。

  随着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越来越高,优秀人才的跨行业流动越来越频繁,行业的边界逐渐模糊,跨领域的竞争成为常态。过去我们制定企业战略时还要研究“竞争态势矩阵”,可是今天,你都已经说不清谁是你的竞争者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做增长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营销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技术问题,对于增长研习社发起人、混沌大学领教李云龙来说,更愿意从供需逻辑看增长,而这也是其新书《增长思维》的独到之处。

  当其他人都在从“术”的层面研究增长时,这本书把增长理解为实现供需平衡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换句话说,增长的本质是使供需趋于平衡的资源再配置过程。在资源的再配置过程中,被提高了权重的领域就会发生增长,被降低了权重的领域就会出现衰退。因此。企业做增长的核心就是找到行业的核心供需失衡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

  作为阿里AI赛道明星班导师,业界知名的品牌专家,李云龙在书中将他为中国移动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独角兽企业合作案例融入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增长跟营销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区别,为什么我们要新造一个词叫“增长”,而不是沿用过去的“营销”一词呢?

  而今,滴滴、今日头条、VIPKID(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公司)、新世相、水滴筹、美团、摩拜等公司都设有专门的用户增长部门。和传统的市场部门更关注外部获客不同,增长团队会更加深入产品层面,注重对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增长人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面似乎也更广一些。这个圈子在快速扩大,人们对增长的理解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有人说,增长黑客就是以技术的方式做大众互联网产品的营销;有人说,增长黑客就是技术变现;有人说,增长就是考量效果的营销;还有人说,增长就是数据驱动的营销……

  这些理解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只是总让人感觉没有直击本质,我们应该从更宏观和更底层的角度来理解增长,由此生发出来的增长方法论的普适性才会更强。

  学营销专业的朋友应该都记得一个“天条”:营销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我们很少怀疑这一点,即便已经出现了很多反例:在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出现之前,用户很难说自己想要一部像苹果手机一样的手机,他们只想要一部更抗摔的诺基亚手机;在汽车出现之前,人们也很难想象一辆福特汽车是什么样的,他们只想要一驾跑得更快的马车。苹果手机和福特汽车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候,市场是由供给而非需求驱动的。营销研究的场景更多是由需求驱动的,它默认市场是供大于求的,我们要与竞争对手争抢同一个用户。而增长是比营销更宽泛和更底层的概念,它包含营销,是研究供给和需求的。市场上如果存在增长的机会,一定首先是存在供需不平衡。调节供需,使其趋向于平衡,增长就会实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许多由供给驱动的场景。大家都有过打车的经历,平时滴滴经常会给我们发红包或者打车券,刺激我们打车。别的平台也会来争抢滴滴的用户,易到就推出过“买100送100”的充值活动,这些都是营销行为。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比如雨天,滴滴是一定不会给我们发红包或者打车券的,它不但不发,还会涨价。因为这个时候打车的需求根本不需要被激发,需要被激发的是供给侧:让更多的司机出车。这就是通过调节供给的方式来实现增长。

  共享单车市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经历了大风大浪,我们“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在无序竞争的那些日子里,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营销行为,比如“一元月卡”“免费骑行”“明星代言”,共享单车的订单数最高曾经冲到每天3000万单。然而,对摩拜和ofo来讲,他们最好的一个促进增长的方法——把车摆在地铁口——也是通过调节供给来实现的。

  把视角从“获客”转移到“供需平衡”,本书对增长的概括就是:以供需分析为基础,从用户全生命周期寻找增长点的方法论。 成甲等

  

  【文脉】

  楼船夜雪瓜洲渡:陆游的江苏足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整整810年前的公元1210年1月26日(旧历十二月廿九),带着对河山破碎的深深遗憾,吟诵着这首著名的《示儿》,南宋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陆游溘然而逝。

  今年是陆游逝世810周年。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活动在浙江、四川等地,但与江苏也有深厚的渊源,留下诸多史迹。

  

  出任镇江通判,坚持抗金主张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于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小时候起,国土的沦丧、外敌的入侵、家庭的流离,给陆游的心灵带来深深的创伤。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陆游无意中得罪了权相秦桧,从此屡遭嫉恨和打击。一直到秦桧死后,他才得以出任福建宁德县主簿,步入仕途。

  

  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春,陆游出任镇江府通判。镇江地处国防前线,是控制长江的锁钥,在这里为官,更坚定了他誓死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

  上任不久,抗金名将张浚巡视江淮兵马,来到镇江。张浚不仅是陆游的老上级,也是陆游的父辈,陆游对他极为敬重。在镇江,张浚下榻在陆游的通判衙内,陆游“无日不相从”,一起商量抗金救国的大计。张浚督练军马,营建城池,修治武器,陆游积极予以协助。他们还登上金山和焦山,研究北上进军的路线。一时间,“北土豪俊,江淮义勇,相继来归,声势颇振”。

  可惜的是,朝廷内主和派终究占了上风,陆游积极支持张浚的举动被污蔑成“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罢官。

  

  乾道元年(1165)七月,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镇江。前往隆兴(今江西南昌)途中,陆游经过建康(今南京),虽然行色匆匆,他还是抽出时间,在大雨中独自游览了钟山。

  在山顶的定林庵昭文斋,他拜谒了“着帽束带,神采如生”的王安石画像。王安石是陆游祖父陆佃的老师。陆游对这位著名政治家怀有深深的敬仰。他还留下了“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的题铭,这一南宋时期的摩崖石刻至今保存完好。

  

  乾道六年(1170)和淳熙五年(1178),宦海沉浮的陆游两次途经南京和镇江。对于“建康”这座南宋王朝仅次于首都临安(今杭州)的都市,陆游怀有特殊感情。他认为,建康形势险要,战略位置突出,极力主张将国都迁往建康,“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车驾驻跸临安,出于权宜,本非定都。以形势则不固,以馈饷则不便,海道逼近,凛然常有意外之忧”;“然大江天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以淮为固耶?”在《入蜀记》《上二府论都邑札子》等文献中,陆游力陈定都建康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西湖岸边,沉醉于偏安享乐的南宋统治者们是不会采纳这一主张的。

  《入蜀记》中,详细记录江苏名胜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不管是诗、词、散文还是史学方面,他都取得极高成就。他的诗语言平易,章法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饱含爱国热情。他的诗中可以找到很多“江苏印记”,比如脍炙人口的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瓜洲渡”,正是扬州大运河边的关津要隘。陆游在江苏留下的诗文和史学著作,已成为江苏文脉的组成部分。

  

  乾道六年(1170)第二次来到镇江,陆游重游金山寺、北固山,在北固山多景楼镇江知府蔡子平的酒宴上,他俯瞰大江,联想到宋金对峙局面,感慨万千,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赏心亭”是南宋时期南京的一处名胜,张耒、辛弃疾、范成大等诗人均有“赏心亭”诗篇流传。淳熙五年(1178),陆游应诏东还,路过建康,再次登临赏心亭,他的《登赏心亭》是这样写的: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赏心亭上,陆游眺望对岸,六合瓜步山彤云低垂,正在下雨,石头城已进入深秋,落叶萧萧,肃杀景象让他想起了势不可为的国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体现了诗人感怀国事的悲怆心境,感叹南宋统治者没有采纳他迁都建康的建议。

  陆游在散文上也取得了极高成就,他的《入蜀记》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长篇游记。

  

  乾道五年(1170)末,他从绍兴前往夔州上任,160多天的旅途中,他详细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沿着运河,渡过长江,陆游途经了今天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仪征、南京等地。在《入蜀记》中,能够找到他对苏州盘门,常州崇胜寺、奔牛闸,丹阳陵口南朝石刻,镇江甘露寺,南京赏心亭、朝天宫、凤凰台等名胜的生动描写。

  除了文学家的身份,陆游还是一个出色的史学家。他辨前史之误,补前史之失,撰写了《南唐书》,希望通过对南唐历史的回顾,为同样偏安于江南的南宋王朝树立一面镜鉴,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建康(南京)是南唐的故都,在《入蜀记》中,陆游记载自己游清凉山、登石头城、访广惠寺,访求南唐遗迹,找到了两处珍贵的南唐文物:中主李璟的《祭悟空禅师》碑文和后主李煜用撮襟体书写的“德庆堂” 堂榜石刻。

  焦山石壁上,铭刻着陆游手迹

  因为和江苏的情缘,在江南的城市中,还留存着多处和陆游有关的历史遗迹。

  如今的南京城南雨花台风景区内, 有一处著名的景点“江南第二泉”,水边有一尊陆游品茗的雕像。“江南第二泉”本名永宁泉,相传陆游到永宁寺游玩时,品尝过此泉水,倍加赞赏,将此泉命名为“江南第二泉”。经过陆游的品鉴,“江南第二泉”历代都享有盛名。

  清代的吴敬梓将永宁泉写入《儒林外史》,曾任江宁布政使的许振祎题联:“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在镇江焦山,人们至今还可以看到陆游遒劲有力的书法。陆游在任职镇江通判时期,正逢好友韩元吉来镇江探亲。一个雪后初晴的日子,陆游邀请了韩元吉、何德器、张玉仲等诗友,登上焦山,观看著名的南朝《瘗鹤铭》。陆游题壁记录这次尽兴的出游,焦山圆悟庵僧人将这段话刻在了江边石壁上:

  “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

  历经千年,这处珍贵的摩崖石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泰州博物馆,保存着一方陆游使用过的“松皮石砚”。专家介绍,陆游的祖父陆佃曾任泰州知州,写过《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记》和《送王仲言倅泰州》。松皮石砚上的铭文“放翁宝”,证明此砚为陆游遗物,千年岁月中,它曾被陆游、朱大韶、陈继儒等名人使用,砚台上“东塘铭”更表明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号东塘)也用过此物。孔尚任去世后,松皮石砚流落到一周姓文人手中。

  

  民国初年,泰州一位喜欢收藏的王姓市民以高价从周氏后人那里购得松皮石砚,并于1958年捐赠给了刚刚成立的泰州博物馆。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百家】

  面向未来,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文|王旭东

  2019年4月8日,在敦煌待了28年之后我来到了故宫。当我从敦煌走向故宫,也就是走过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汉唐走向了明清,能够为两处中国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做服务,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博物馆有四大功能,其中教育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博物馆就像一个大学校,我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其实“小学”还没有毕业,更没想到会来到紫禁城重新开始。但是我还是很想跟各位朋友分享我对这两处世界遗产的粗浅认识。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为什么敦煌,中国西北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又被戈壁大漠包围着,能够产生如此伟大的艺术?为什么在北京会存在一个历时六百年之久的皇家建筑群?说到敦煌,人们一定会想起阳关、玉门关,阳关和玉门关,它们凝聚着我们这个民族向西进取的雄心和向东回望的乡愁。这些关隘的建立,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丝绸之路打通以后,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沿着河西走廊向中原传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条伟大的贸易之路、科技传播之路、文化之路。它孕育了如此多的文化结晶,今天我们也把它当作文化遗产。

  在敦煌的戈壁沙漠中,有这么一片绿洲会让你震撼。公元366年,佛教不断地向中原传播,莫高窟便诞生了。它1700米的崖面上保存了735个洞窟,其中492个洞窟里有壁画和彩塑。莫高窟持续创建了一千年,见证了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和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我们在四万多平米的莫高窟壁画上,不仅能看到佛教的主题和故事,同时能够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壁画,用现实生活的元素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态。其实,现在也只有在敦煌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千年间的历史变迁,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开放,来自异国他乡的佛教文化不可能成为今天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到了故宫,我们就完全抵达了另外一个世界。敦煌是佛教艺术的世界,故宫是中华文化的汇聚地。它首先是中国宫廷建筑最典型的代表,而且保存得最完整。在明清以前,中国有很多的宫廷建筑,现在看到的往往都是遗址。但恰恰经过明清两朝,我们才能保留下这么伟大的建筑。其次,紫禁城带给我们的是中华文化的汇聚和中国文明的汇聚。它不仅拥有宏大的古建筑群,在这个古建筑群里还收藏了中国历代的文物,同时也可以看到宫廷生活,看到古代人对文化、对艺术的崇尚、追求和敬畏。

  那么,莫高窟跟故宫有哪些异同呢?对此我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认识。实际上,敦煌的创造是民间自发产生的,换句话说,源于一种民间的信仰力量。敦煌的创建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众筹”形式,大家秉持同一种信仰在这个地方开窟,寄托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举个例子,从莫高窟第220窟,就可以看到佛教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一窟开凿于公元7世纪,一直持续了283年,第283年时,后代子孙又在这个洞窟里绘画来纪念先辈。可以说,如果没有佛教提供宗教信仰,不会产生这样一个持续千年的伟大艺术。到了故宫,我们又会感悟到,如果没有国家的力量,如此巨大的建筑群不可能产生、保护、流传到今天。

  但故宫和敦煌共同彰显了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家国情怀。尽管敦煌的创建以民间力量为主,但它需要国家的相对稳定和繁荣来支撑。从故宫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民间力量的参与,这些伟大的建筑难以诞生,民族文化也不能真正地汇聚。民间背后有国家,国家背后有民间,我觉得伟大文明的存续,来源于家国一体这样一种共同力量的驱使。

  通过艺术的呈现,我们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文化上是相通的。敦煌蕴藏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信仰,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沿线各类文化的传播,从出土的五万多件文物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在这样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和谐相处。到了故宫,很多人联想到的是清朝的封闭、保守、懦弱和近现代史中民族的危亡,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相对开放的心态,全面地看故宫的形成和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多民族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大家从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了解到故宫诸宫殿之一的延禧宫,被很多人戏称为“烂尾楼”,它是一个钢结构的框架,还没有完成,清朝就灭亡了。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相对封闭保守,清朝依然向往着其他文明中优秀的东西。当我们在跟其他国家、民族甚至不同宗教相互交流的时候,要更多地抱以包容、学习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古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当他们开放包容的时候,那个国家、那个时代就是最强盛的时代。当他们自负、封闭的时候,那个国家、那个民族将会是走向衰亡的时候。

  敦煌和故宫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大课堂”。每个人在这样的“大课堂”“大学校”里永远都不可能毕业。各行各业的人,尽管信仰、年龄、性别不同,但都会从这些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我们走到今天,与中华民族过去宏大的历史背景有关。当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营养和智慧。

  (本文整理自1月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2020未来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