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互联网扫墓、AI掀起教育革命、寒食节与清明的前世今生、社会风俗事关国家元气 | 人文周刊导读
2020/04/03 09:48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126期)

【记录】

【悦读】

【文脉】

【百家】

【记录】

慎终追远,互联网上的扫墓人

3月12日,身在武汉的郭先生拨通了南京雨花功德园的视频电话。方寸大小的镜头中,工作人员代替他为爷爷上香、献花,并摆上老人生前最爱吃的水果和蛋糕……远在千里之外的郭先生噙着泪花看完了祭扫直播。

人生不断前行,也总在不断告别。这个特殊的清明,越来越多的人像郭先生这样,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缅怀先人,祭奠逝者,在线寄哀思。数字化时代,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许多传统认知,也让生者与逝者的“连接”方式日趋多样化。

风俗因“疫”而变,新观念正养成

“疫情期间请尽量不到现场祭扫,选择网上或代为祭扫。现场祭扫需预约,不预约不入园。”清明前夕,南京市民老胡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在工厂上班的老胡年轻时出过工伤,这让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几厘米,走起路来有些跛。但70岁出头的他每年清明还是固执地要亲自跑一趟墓地,去祭拜他昔日的工友老李。当年要不是老李紧急按下了刹车,别说腿,人都可能保不住了。老李在世时,他们在一个铝饭盒里吃饭,比亲兄弟还亲,前些年,老李生了一场病,人很快就走了。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老胡都要去墓地陪老兄弟说说话,给他烧点纸。

老李的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一带的山上,原本下了地铁站转一趟班车可直达,疫情期间班车停了,老胡知道后止不住唉声叹气。女儿打开手机上的“宁思念”在线祭扫平台,给老胡普及“网上墓园”:先在路线图上选择公墓名称,然后填写故人的生殁葬阙,再确定网上墓地的风格、背景音乐以及是否对外公开………老胡一边感叹世界变化真快,一边对女儿说:“以后,我多到这里来跟他说说话吧!”

互联网的触角正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三月扫墓高峰期以来,旧习俗因“疫”而变的态势,已然十分明显。全国多地推出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服务,推广非现场的祭扫方式。南京市民政局会同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宁思念”网上祭扫平台3月19日正式上线,截至3月29日,就有19万市民通过“宁思念”在线祭扫,累计网站访问次数高达237万次。

只要心中有真情,无论何种祭奠方式,都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慰藉。点开“宁思念”中的“在线绿色祭扫”,里面分为“公墓”“纪念堂”等子频道。点开“公墓”,一张“南京公墓地图”呈现在眼前。选择逝去故人所在的公墓,输入故人姓名进行搜索,就能够通过献花、点烛、寄语等形式实现在线祭扫。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平台,家属还能为逝者创建永久的思念空间,并分享给其他亲友,不拘于清明节,任何时间都可以为逝者线上扫墓。

“若干年后,墓碑上只刻二维码,路过时拿出手机扫一扫,一生的故事就出来……”过去当段子,在今日成了现实。记者注意到,如今有不少家属制作刻有二维码的云墓碑,将现实和虚拟空间连接到了一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云祭扫”的方式,其背后是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日益更新,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祭奠、追思、缅怀的有效辅助手段。

“今年去不了墓地,就在手机上祭奠逝去的父母,给在天国的他们送去哀思。”3月31日,通过“苏州木渎山陵文化”微信公众号,苏州市民徐伟伟为安葬在木渎真山公墓的亲人进行了网上祭扫。苏州木渎山陵文化产业管委会副主任陈杰表示,该管委会下辖的26个墓区的27万多个穴位,都可以进行“云祭扫”。在搜索到逝者姓名后,手机屏幕会播放舒缓的音乐,跳出墓碑实景图片。

“5G云技术为广大市民打开一扇窗,网上云祭扫可以让身处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亲人,多点位实时看到祭扫现场。云技术的运用,也能有效避免人员聚集,阻止疫情传播。”南京雨花功德园办公室主任胡静说。

打开“时空信箱”,无接触心在咫尺

不能驻足逝者墓前,心的距离依然近在咫尺。“爸,来看看你”,简单的五个字,却让人内心翻涌。

汪春玲是南京一位退休老师。父亲去世二十多年来,几乎每一个清明节,她都会和十个弟弟妹妹从南京城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父亲扫墓。墓地偏远,骑自行车需两个小时,地铁开通以后,有的小家庭也买了私家车,花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汪家越来越兴旺的人丁却越来越难聚齐。“新潮”的儿子早就提议给外公在网上建一个纪念馆,这样祭扫就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了,但汪春玲认为,不能亲自到场就是不孝。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无接触”成了网络热词。它不仅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了汪春玲的想法。宅在家里的这些日子,她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下午,将父亲的单人照、父母的结婚照、带上十一个子女的全家福,一张张上传到父亲的网上纪念馆。

“爸爸您在天堂还好吗,小女儿我想您!”汪冬玲第一个上来留言,她是家里的老幺,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最短。她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家教极严,对十一个孩子都悉心培养,尤其是品行,打不得半点折扣,但夏天会为她扇风驱蚊直到她入睡。

汪春玲没想到,给父亲打造的这个网上纪念馆,成了家族微信群之外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另外一个场所,第三代、第四代也常来看望爷爷、太爷爷。

“云扫墓”没有稀薄情感,反而让真挚更久远。“139×××××112一分钟前给×××敬献了远方的思念。”子女追忆父母、学生怀念老师、普通人致敬名人……打开各类网上纪念平台,首页实时滚动的来访者最新拜访足迹,记录了这里不停涌动的情感。

“她是车祸走的,很突然,过去老是抱怨我没空陪她,在这里,我可以给她点喜欢吃的菜、帮她换衣服、陪她锻炼、带她旅游……”三年前,“80后”李伟遭遇了丧妻之痛,无意中来到这里,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可以用虚拟形式为妻子献花、进香、点烛,“供品”的选择也相当丰富,连“火锅”“宠物狗”都有。少了传统墓地的严肃,多了几缕触手可及的烟火气,让生与死的距离并不那么遥远。

失去幼子的夏女士,则在网上纪念馆盖了近万层的“高楼”。憨憨是孩子的小名,四岁时在小区玩耍不幸被车撞身亡,悲伤来得猝不及防,夏女士内心的伤口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慢慢开始愈合。痛苦、无助、绝望甚至自残的日子,是这个小小的“天使纪念馆”,给她的生活投射了一道光。她拼命地写,拼命地记,用文字和儿子说话。记录的时间长了,来的陌生人也多了,有人默默地献上一束“花”,点上一炷“香”;再后来,有人尝试着跟她说上两句。

“儿子,吃饭咯”“告诉你一件事,今天妈妈在小区又碰见了一只雪白的流浪猫,就是你最喜欢的那种样子,我给它喂了粮和水,它一直冲我喵喵叫……”打开她最近的记录,平和、平常了许多。陌生人在这里的倾诉、交谈,也逐渐帮助夏女士打开了紧闭的心门。

微笑,或许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新社交时代,迭代的网络扫墓形式,满足了更多人的情感需求,让他们相互拥抱,彼此温暖。

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纪念

实地祭扫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传统,这一份沉甸甸的“在场”感,自有其庄严的仪式感。而在互联网极为发达的当下,怎样为逝者献上一份思念心意,则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随时随地的“在线”,让追思现场有了更丰富的形态,也让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有了更当下、更深远的时代表达。

公司职员张腾飞30岁时死于一次车祸,但他依然“活”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我们忘不了他,每年他生日那天,我们都会@他,给他送上祝福,谁有开心的事情也会在群里‘告诉’他。”同学群群主刘鹏说,好兄弟张腾飞好像从来没有远去,他的离去,让大家更加珍惜生命,感恩生活。

留下《滚蛋吧!肿瘤君?》的女漫画家熊顿已故去了七年多时间,但她的微博“熊顿XD”下每天依然有大量的粉丝留念,“今天是愚人节呀熊,我又来看你啦,你在那边还好吗?” 

“每次不开心就来看看你,被你的快乐和坚强所感染”……这是一个社交平台上众人共同的“树洞”,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生活中走累了,也会来这里歇歇脚,蓄满能量继续前行。

“祭奠和缅怀逝者,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当然也不仅仅限于清明这一天。”在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负责人季中扬看来,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民俗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很多变化,燃放鞭炮,烧纸钱的习惯日益被更绿色更环保的方法取代。同样的,我们对逝者的纪念和祭扫,也出现了现实和虚拟两种方式,“现场祭扫有亲身体验感,但网络祭扫能用在线感言、纪念性文字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表达对亲人的追思,这是现实祭扫不具备的特点。”

不管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祭扫,其精神内核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对逝者的真诚祭奠和心怀感恩。

清明扫墓纪念逝去的亲人和先人,是一种社会化的仪式,核心不在于固定的时间空间,而在于凝聚情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远博士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云端祭扫”其实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纪念方式,不仅可以克服时间空间上的不便,还可以通过更加多元、更为环保的方式表达思念。

“‘云端祭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有互联网开始,各种形式的‘网上纪念馆’就为我们寄托哀思、表达情感提供了便捷的方式。”陆远认为,只要凝聚情感的社会功能不变,具体的形式是可以“世易时移”的。

“她一直在我心里,每天我都会到我给她建的网上纪念馆看看她,和她聊聊天,说说刚发生的事儿。”对于依然沉浸在对爱妻思念中的李伟来说,和一年中其他364天相比,清明节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惧时空,网络这个“树洞”,让他和逝去的妻子有了心灵相通的可能。

交汇点记者 于锋 陈洁

【悦读】

交汇点记者对话英国白金汉大学副校长安东尼·塞尔登 

人工智能将掀起“第四次教育革命”

人工智能(AI)在全球的崛起引发了相关行业的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英国白金汉大学副校长安东尼·塞尔登认为,人工智能更加公正和公平,能促使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所需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收获成长,定制化的教育和学习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一书,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深刻审视教育领域变革,并首次提出“第四次教育革命”这一理念。书中强调,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位置上,如果错过了,可能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在《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入选2020年第一季度“新华书房”推荐书目之际,新华书房云端连线了远在英国的作者安东尼·塞尔登,邀请他分享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对教育的冲击和重塑,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以及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华云书房:AI引发的教育革命会率先在哪些地区或国家全面发生?

安东尼·塞尔登:中国、美国、南美和英国将会是第一批。

新华云书房: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更偏重于提高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还是解放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是否能真正做到将教育的中心转向学生?

安东尼·塞尔登:是的,我们真的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人工智能上,这将在未来10-15年内发生。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年轻人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一对一的老师,这个老师在每一门课程上都非常合格,能够日复一日地进行出色的教学,并且从不生病或喜怒无常,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人工智能了。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做不到,所以我们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为一对一的教学提供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方法。

新华云书房:机器学习、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是否会挑战学校的存在?AI会取代老师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快速成长是否意味着传统大学的消亡?

安东尼·塞尔登:人工智能不会挑战学校的存在,但它们会改变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它不会取代教师,但会改变教师的工作,我们仍然需要大量教师来监督屏幕前的学习,这将占用学校工作30%的时间,剩下70%的时间用来组织学生学习。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只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一小部分,它将彻底改变世界各地的大学,但不会取代它们。在今后,更多的学习将具有连续性。一个学生21岁就可以离开大学,他的教育就此结束了,这种想法将永远消失。学生们已经可以在网上获取最好的课程。他们不再需要去图书馆找书和文章,他们不再需要和他们的老师及同学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在这个新世界里,一切都在改变。

新华云书房:以往的教育革命都试图突破传统,以期能达到更高程度的教育公平,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安东尼·塞尔登: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孩子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他们的父母多么贫穷,无论他们的学校多么落后,都将有机会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

新华云书房: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之中后,人如何避免成为技术变革的“牺牲者”?

安东尼·塞尔登:技术带来的严重风险是,技术将是如此令人兴奋和引人入胜,以致于使学生们失去了接触什么是真实世界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学校要在学生们不在屏幕前的70%的时间里,强调人际关系和人文价值。学校也应该种植物,有家养动物,并收获自己的能量。这样,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大自然。

新华云书房: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也引起人们的质疑,人工智能是否会永远臣服于人类?面对人工智能“威胁论”,你如何回应?

安东尼·塞尔登:真正的风险不是机器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因为人类的一般智能永远不会被机器创造出来。人工智能技术永远不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不像一种病毒,它不会不受控制地繁殖。更大的风险是人工智能会变得如此聪明,它会使我们的许多工作失去意义和困难。它已经为出租车司机和飞行员解决了导航方面的所有困难。如果我们不小心,它将在法律、医药和商业领域造成同样的后果。

新华云书房:“同质化”教育使得部分学子被贴上“高分低能”的标签,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导权?

安东尼·塞尔登: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这个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被动学习。在人工智能下,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独立的思考。

新华云书房:如今,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们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写教案、批作业,人工智能要如何改变这种机械化的“形式主义”呢?

安东尼·塞尔登:正如我在书中所述,教育,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博士阶段,都有5个阶段。首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材。第二,组织时间和空间,以最佳的方式交付教育材料。第三,以激发每个学生对每门课程的兴趣为目的来呈现教育材料。第四,形成个性评价,提高学生对考试的理解,改进考试的设置和评分。第五,写报告,指出每个学生在每门学科上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们是否适合进入下一个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将减轻教师沉重的管理负担,让他们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新华云书房:人工智能会给现有的教育机制带来怎样的冲击?又伴随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安东尼·塞尔登:它将比印刷术以来的任何技术革新都更深刻地改变教育的各个方面。它将解决第三次教育革命模式的五个问题。它们分别是,缺乏个性化教育、一刀切、没有社会流动性、教师工作量大、缺乏个性化、心理健康差。

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文脉】

寒食节:尝一口青团,为这穿越两千多年的温情纪念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气,而在清明节的前两三天,一般被认为是另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如今,寒食节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在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频频出现在唐诗宋词的字里行间。在江苏各地,如今也依旧保留着一些与寒食节有关的民俗和食俗。

躲到山里的介子推,留下一个节日

很多人都知道,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被晋文公重耳误烧而死的故事,但在《左传》《史记》中,却并没有“介子推被焚”的结局。贤士介子推跟随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重耳复国成功后,奖励和重用对自己始终不离不弃的跟随者,唯独忘了曾割股救主的介子推。“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他和母亲一起隐居起来。重耳发现自己遗漏了介子推,非常后悔。介子推死后,重耳封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南)下的绵上为介子推的祭田。

重耳流亡列国

到了西汉刘向的《新序·节士篇》中,介子推的故事进一步丰富。重耳封赏功臣后,介子推发现自己竟被遗忘,作了一首《龙蛇歌》来表达失望之情:“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他将重耳比作“龙”,将自己比作“蛇”,感叹自己跟随重耳辗转流离了十九年,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心灰意冷的介子推隐居到绵山中,躲了起来。不久,重耳见介子推失踪,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连忙带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却始终没有找到。有人给重耳出了一个馊主意:不如放火烧山,介子推定会逃出来。于是,重耳命人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介子推竟被活活烧死在山上。

相传介子推死后成神,为了纪念他,太原一带的老百姓在介子推遇难的那个月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也就是所谓的“一月寒食”。东汉周举当并州刺史时,认为“一月寒食”不利于百姓健康,说服大家将“寒食”的时间改为三天。到了魏晋时期,“寒食”习俗传遍全国,具体的日子渐渐演变到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前后。此时,天气已慢慢暖和,吃寒食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多危害,也与《周礼》中规定的“修火禁”之俗相应。

有意思的是,在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脚下,竟有一处“介子推墓”,有守墓的石人,旁边的村民亦自称是介子推的后裔。不过,经学者考证,这处“介子推墓”可能是介子推后人从北方移居到此而建的“纪念性墓葬”。

介子推

暖日凝花柳,唐诗中的江苏寒食节

“寒食”的习俗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唐代,寒食节是极其重要的节日,往往延续三天,分别是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到第一百零六天,这三天又分别有大寒食、小寒食、官寒食、私寒食等不同叫法。唐代人对寒食非常看重,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普通百姓,这几天都只能吃冷食。官府会派人到民间查访,看谁家胆敢生火做饭。检查的方法很简单,将鸡毛插在这户人家的炉膛灶灰里,如果鸡毛没有焦,就说明这户人家没有烧火。如果鸡毛焦了,说明灶灰未冷,刚刚用了火,违禁的人家会得到严厉惩处。

唐代寒食节,御赐冷食

“寒食”也一直是古代诗人热衷的题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寒食》勾勒出一幅唐代长安寒食风俗画,提及了寒食节即将结束时皇帝要赐给宠臣以火种。暮春的长安,满天都是飞花柳絮,冬风吹斜了柳树。到了晚上,权贵们点起了皇帝赏赐的蜡烛,这才有了袅袅轻烟。细品《寒食》,能够读出诗人对权贵阶层的辛辣讽刺。

韩翃的《寒食》是最著名的一首“寒食诗”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元稹),“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徐俯)……唐宋诗人们用诗句描绘了寒食节前后的明媚春光,也记录了断火、取火的生动民俗。

寒食节清明节前后,正是杏花春雨江南最美的时节

写于江苏的古代诗词中也不乏与寒食节有关的名篇。以《枫桥夜泊》而家喻户晓的唐代诗人张继,其另一首代表作为《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节这天,诗人登上苏州阊门,满眼看到寒食节之后,田地一片荒芜,难得有几处新烟,表达了对统治者压迫农民的愤懑和痛心。

“寒食清明卖酒家,酒瓶乱插红白花”(元代龚璛《吴中寒食》),“寒食家家踏晓晴,好风吹我出重城”(宋代林歆 《吴中寒食》),这是寒食节前后,苏州城内城外,春光满目的明媚风景。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也写得清丽可人:“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烟花三月,唐代的广陵城春色旖旎,吸引人们纷至沓来,游春赏景。

舌尖上的寒食节,这是春天的味道

明清以后,寒食节渐渐固定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和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清明节一样,寒食节也有丰富的民俗内涵。

宋代时有“寒食十八顿”之谚,意思是寒食节期间,吃饭不需要严格遵循一天三顿的频率,想吃随时可以拿冷食、熟食来吃,因此民间形象地说“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全国各地,寒食节该吃怎样的冷食各有不同。江南的青团,据说最早就是寒食节的冷食。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中说:“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袁枚《随园食单》中则记录青团的做法:“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糕团,色如碧玉”。

江南青团

苏州人极爱青团,记录清代苏州民俗的《清嘉录》里载:青团和焐熟藕不但是苏州人寒食节吃的冷食,也是清明节祭祀祖先的食品。苏州黄天源、万福兴、明月楼等老字号的青团尤其受到推崇,除了传统的豆沙等甜口馅料,如今也出现了咸蛋黄肉松、梅干菜雪笋等咸口馅料。糯而不黏、绵而不软,咬上一口苏州青团,嘴里弥漫的是艾草的悠悠清香,这不就是春天特有的味道吗?

京江脐,也叫金刚脐

出自镇江的传统美食“京江脐"在扬州、南京等地曾流行一时,就被认为是因寒食节而产生的食物。民国学者潘宗鼎所著的《金陵岁时记》说,南京人过寒食节,要提前准备“寒具”,即油炸的馓子,一个个圆圈相连,呈扇面形状,适宜冷食,也很美味。

黄明节,人们的登上圌山

在镇江丹徒东乡,有一个和介子推密切相关的民俗——“黄明踏青”。在过完了寒食节、清明节后的第一天,丹徒、扬中、丹阳很多乡民要结伴登上海拔258米的圌山,民间有“黄明登圌山,瑞气保平安”、“黄明登圌山,腿脚不发酸”、“黄明家家吃馓子,噼里啪啦好日子”等谚语。

为何称为“黄明节”。有研究者认为,“黄明”与当地方言中的“亡命”谐音。“黄明踏青”是为了纪念亡命绵山中的介子推,人们登上圌山,远望北方的绵山,追怀这位两千多年的忠孝双全的仁义之士,从介子推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百家】

社会风俗,事关一个国家的元气

文/彭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风俗”是极大的事情。它是由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追求、价值认同所形成的总体风气。

宋代有个很有名的学者叫楼钥,他说:“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实系纪纲。”风俗败坏离亡国就不远了,风俗好了就好像一个人元气充盈,非常强劲,这个国家就有前途。

清代学者黄中坚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之事,有视之若无关重轻,而实为安危存亡所寄者,风俗是也。”天下万世万物,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好像无关重轻,实际上却是一个国家的安危存亡所寄托的地方,这就是风俗。所以古人关注的是风俗的精神、文化层面。

刑罚不能替代道德引领

古人认为,治理一国之民首先要靠道德引领。《礼记·礼运》中说:“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刑肃”,即刑法非常苛烦、非常严厉,而风俗又非常凋敝,这个国家民心是不会归向的,这种出了毛病的国家叫“疵国”,这种统治方式不能长久。

西汉初期,贾谊曾经上书,认为西汉继承了秦帝败俗,因为秦人治国不考虑风俗正气而施行暴政,西汉初创时,老百姓把礼义廉耻都丢了,去盗取宗庙的祭器。当时有一个郡国,子弟杀父兄、妻子杀丈夫的恶性犯罪,一年当中竟然高达220多起。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教化”,通过弘扬“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的举措,最终达到“美风俗”的治国理念。

要把好的教化推广开,是个很艰苦的工作,要到各个州、各个县、各个村子里去深耕。两汉政府有一个很明确的理念,一定要选学问和德行兼优的人来做,这些人要有人格魅力,是社会风俗的引领者。

我们举韩延寿治颍的例子。颍川在今天河南禹州一带,一些豪门大族在地方上形成了很大的势力,他们还彼此恶斗,地方上不得安宁。

政府一开始派赵广汉去做太守,这个人行事果断,到任后鼓励民众互相检举揭发,甚至采用一些权术挑动当地权贵之间的矛盾,然后快刀斩乱麻,抓一批、杀一批,很快把局面搞定了。

这种完全靠刑罚治国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这种治理给不了的,完全靠刑罚治国不能长久。后来政府派韩延寿过去,他到颍川之后,约见20多名德高望重的长者,讨论如何施行道德教化,达成共识。然后,他在当地办学校,学习礼仪,敦厚伦常。例如,行成年礼,旨在让每个成年男子明白自己对家庭、社会负什么样的责任。再如婚礼,让大家明白家庭如何建设,才能“合二姓之好”。这些礼仪形式非常温和,非常典雅,为民众喜闻乐见,推行多年之后,这个地方风气完全改观了,好到连坏人都不敢进去。由此可见,两种治理的方法带来的后果完全不同。

乡约有利于导俗维风

宋代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最多,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不少知识精英意识到,要做到天下大治,就要在乡村移风易俗。陕西蓝田县吕氏四兄弟,为敦化民俗订立《吕氏乡约》,规定“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意思是在道德上,在从事的行业上,要互相鼓励;发现对方有过失要及时互相规劝,别让它恶化;以礼俗相交,出现患难时要互相体恤。《吕氏乡约》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中国民间开始自发地移风易俗,标志着中国乡村自治正式开始。

《吕氏乡约》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到了海外。10多年前,我访问韩国庆尚南道,发现那里有一个县也叫蓝田县,他们在朝鲜时代就接受了《吕氏乡约》,出于向慕之情,将原有的地名改为“蓝田”,并且世世代代按照《吕氏乡约》的要求生活,至今犹然。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他曾经在江西南部,南安县、赣州以及福建的汀州、漳州这一带做巡抚,他非常重视社会教育,所到之处热心地创办书院。当时赣南的民风很差,王阳明认为民风不好是由于缺乏教育,一出问题就抓人,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受蓝田《吕氏乡约》的启发,他制定了《南赣乡约》,提了16条移风易俗的措施,具体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王阳明深知,自己作为地方长官,一定要为民表率,要求民众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他在衙门前面放了两个箱子,一个上面写着“求通民情”四字,征求百姓对全社会的意见;另一个上面写着“愿闻己过”四字,请百姓为自己提意见。这就是中国人平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当地的乡风民俗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改善的。

全国各地有很多著名的乡约,历代学者对乡约所起的作用都给予高度评价。比如清代贺瑞麟就说,“乡约法最关风化,务各力行”,意思是乡约意义重大,大家要力行。明代耿定向说“导俗维风,莫善于乡约”,建设与维护好的乡风民俗,没有比制订与践行乡约更好的了。清代牛兆濂说“乡约为善俗之要”。可见,我们要想有好的风俗一定要从基层扎扎实实做起。

当代仍需要移风易俗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人类文明是多元的,这个多元就决定了全世界不能只有一种文化。另外,我们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又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能抛弃的。

中国的文化跟西方的文化不同,如果我们把自己抛弃了,那我们作为中国人存在的理由就没有了,因为民族、国家是通过文化来分别的。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中华有很多民族,这么多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里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我们可以不断地把中国文化丰富起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此我们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百花园里的一朵,才能不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地移风易俗,旧的风俗推倒了,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今天,我们的移风易俗还有没有空间?我认为肯定有。

比如说,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星。其实我也追星,追星没有错,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很多看过王铁成演的周恩来,我对这个演员有崇敬之心,因为他在生活里面律己甚严,本身就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他非常敬业,为了演好晚年得了癌症的周恩来,他节食几个月,体重下降几十斤,这就是牺牲精神,这样的演员当然值得我们去追。问题是现在年轻人追小鲜肉,追的是他们浮华的生活。

我有一次坐飞机,有我们邻国的一个演员也在这架飞机上,有的追星族专门买了头等舱的票,就是为了要跟他挨在一起,飞机飞到上海以后,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像迎接圣贤一样在那里呼喊、奔走。这里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些大咖演员演一个戏可以找十几个替身,台词都不要说,只要说“1234567”就能挣巨额的酬金,一旦追慕这类大咖的人多了,成为一种风俗了,势必会影响年轻一代的成长,影响社会的发展。

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怎么解决,我希望大家一起来思考,怎么样能造就一个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崭新的风俗。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本文编辑整理自彭林在清华人文云讲坛上的演讲)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