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爆单啦!400余件当代非遗文创“乘运而来”
2020/09/06 15:06  交汇点新闻  周晓雨 沈蕾 徐玲  

  交汇点讯 9月4日-6日,来自大运河沿岸18座城市的非遗创意品牌和400余件当代非遗创意精品,亮相第二届运博会运河文化创意展,数十场非遗创意体验互动精彩呈现。

  “我们入口处的主题叫乘运而来,有两个解释,一是乘着运博会的机会,以其为纽带,把大家聚到一起;二是可以和我们运博会的吉祥物‘运来’联系到一起。”大运河文化创意展总设计师马聪站在展区入口前,向记者介绍道。而在他的身后,南通蓝印花布悬挂展区四周,随风微微浮动。“我们用大屏、天幕和蓝印花布相结合,创作了一个以‘融’为主题的作品。把参展的精品和中国的水墨融合在一起,让传统的蓝印花布、水墨文化和现代的大屏技术,从抽象和具象的角度,进行一个强烈的对比。”

  伴随着悠扬的琴韵,穿过这条水墨花布长廊,就进入了展览的主体部分。据了解,运河文化创意展展区共分为九大板块,包含了非遗文创、旅游文创、博物馆文创、5G大运河科技展等。整个展览突出了绿色理念,在展览的布置过程中,没有用到一根钉、一滴油漆。

  在会展大厅中央,各色民间手艺人齐聚一堂。现场向观众们展示糖人、金箔、南京绒花等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还准备了大运河吉祥物“福/喜运来”泥人的手绘体验,200对大运河吉祥物原型泥胚,现场老师指导,观众手工DIY,受到了大量观展者追捧。

  非遗文创板块,整合了大运河沿线18座城市的代表性非遗传统手工艺,设立了18个展区,让来自不同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向参观嘉宾讲解非遗技艺、现代应用及文化传承。

  扬州古琴艺术传承人朱正海向记者吐露心声,“我作为一个斫琴的工匠,有义务把这个技艺教给更多的人。”朱正海的弟子很多,朱承旭就是其中一位。陶瓷专业出身的他,对手工艺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机缘巧合接触到了古琴,就动了从事这个行业的念头。如今已入行3年的他坦言,在跟随老师推广古琴及其制作工艺的历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点:“一方面,古琴本身比较小众。因为弹奏声音比较小,很难在人多的环境下进行演奏;另一方面,一些流传下来的古曲内容上较为晦涩难懂,加之节奏缓慢,很难为大众所接受;除此之外,古琴在手工制作上耗时耗力巨大,成本高昂,也很少有人会特地去买一张古琴。”

  这次来参加运博会的运河文化创意展,朱正海师徒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制作工艺,让欣赏古琴的人有近距离接触古琴、了解古琴的机会。

  据马聪介绍,这一届非遗展共计18家单位暨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首日即累计互动观众三十余万人,现场售卖产品1.94万件,合作意向订单5万单。

  如今非遗文创展突破了以往的思路,更加突出产业落地和供需对接。现场每一个展商都附有一个二维码。现场前来参观的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和厂家或传承人进行对接。

  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 沈蕾 徐玲/图文 周天琦 王悦谋/视频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