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单霁翔:保护传承,让徐州的汉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2020/10/18 00:51  新华报业网  

  

  徐州拥有丰富的汉文化资源,如何让这些传承至今的千年遗产活起来,在今天开幕的首届汉文化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以《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题,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

  单霁翔说,第二次大战以后,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国家、自己城市中一些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遗存,国际性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1972年诞生,我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30多年来,中国拥有了一大批世界遗产,有力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就徐州来说,流过徐州全境的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大运河是线性的文化遗产,她的申遗成功改变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思路。过去,保护文化遗产,可能是保护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一个村镇,一个历史街区,但保护大运河,则要由点到面,进行全方位地活化传承利用。

  在单霁翔看来,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要保护十六种类景观,分别是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建筑景观、沿途工程景观运输景观、传统街区景观、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商业景观、民居景观、民俗景观等。“要从物质的,非物质的;静态的,动态的;历史的、现代的各个方面保护大运河。”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单霁翔刚刚推出了一本新著《大运河上漂来的紫禁城》。“600年前,紫禁城的建筑材料是从大运河运来的,能工巧匠也是从大运河上坐船来到北京。”而在当下,大运河的运输功能依然重要。在徐州,保护大运河的运输景观的意义就非常突出,徐州段大运河至今依然是非常繁忙的运输段落,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故宫博物院目前有186万多件文物藏品,其中很多与两汉有关,特别是石刻雕塑、碑刻拓片,足以举办一次大型的两汉文物展览。单霁翔强调,文物不能没有尊严地沉睡在库房,只有面对公众,它们才能真正活起来。真正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徐州的各博物馆也收藏着大量汉代文物,他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物所蕴含的汉文化特色,发掘时代精神,开发出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与现代人生活相对接。

  同样,留存在大地上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也应活化利用。徐州拥有极其丰富的汉代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汉墓、文化遗址、建筑遗存,早在十几年前,单霁翔对一座徐州汉墓的保护做出过极大贡献,促成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霁翔说,近年来,徐州在两汉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徐州的汉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他提议,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应赋予公众更多知情权、参与权、 监督权,这样才能把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交汇点记者 于锋陈珺璐刘春高鑫赵宇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