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鲁敏谈《梦境收割者》:不怕“茶杯风波”,“小”也值得书写
2021/01/06 19:07  交汇点新闻  冯圆芳  

  “时代绚烂华丽,个体默默自持。”这是著名作家鲁敏最新短篇小说集《梦境收割者》书封上的一句话。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勇敢、自持”成为鲁敏寄予“平凡个体”的理想,也是她在描刻了一张张“浮世绘”后,所郑重表达的一种文学意味的尊重和期待。在她笔下,焦虑和追逐拼接成表象元素:非典型的游泳池相亲姑娘,借助上山修隐来驱逐内心虚空的居士,大到社会小到家庭层面的“原子化”倾向,媒体人深入骨髓的“十万+”幻想,监控镜头下的宅男日常……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道细节,都在以“零时差”的方式与现实世界共存。

  近日,《文艺周刊》就鲁敏新书对她进行了访谈。

  记者:在这本小说集中,个体与时代之间那种微妙的断裂与错位,构成了一个个很有“嚼劲”的故事。您是怎么看待与书写这个话题的?

  鲁敏:我觉得我们的很多痛苦其实都来自没能掌控好自己与时代、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节奏,但外部世界总是阔步猛进的,铺天盖地、如潮水般被推送到你面前的各种资讯,新闻更放大了人们心中的焦虑。我们现在的生活和20年前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被媒介过分地观照着,像超市货架一样,分类分层,贴标签,给你提出各种建议,告诉你,你被“内卷”了、被“996”了、被“工具人”了、被性别歧视了,等等,以及你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被外在的速度裹挟着向前走,外部的价值观往往覆盖和淹没了人们应有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气质——但人们未必能时时意识到这种异化。

  《梦境收割者》里的好几个故事讲的都是这种内外节奏的失衡。比如《火烧云》围绕上山修隐的居士展开,里面提到了一个现象:大家越焦虑、越痛苦,越喜欢上山找居士倾诉,还有人从中发现商机,搞了一所灵修学院,在郊区置了片地,开设大师班、精进班、普照班,学员在这里种田和冥想。但这真的是通往精神安放的途径吗?还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动作性”自我安慰?

  还有一篇小说,里面那个怀揣“十万+”点击量目标,去调查女孩自杀原因的媒体人,他的每一句询问、每一次心理活动都在有意无意对标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这样的爆款非虚构,真诚但世故地想把女孩的自杀和某个既抓人又不落俗套的标签“对上”,从而获得人们的流量与呼应——这又是媒介对人的异化的例证。

  记者:确实,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些媒介“投喂”给我们的“奇观消费”,却鲜少有人质问:媒介对热点的追逐是否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社会和人性的理解?是否反而扩大了我们的焦虑?

  鲁敏:一个女孩为何自杀,因为原生家庭?因为心理创伤?因为所谓裸贷或就业问题?当新闻事件发生后,急吼吼地套用各种既成的模板和标签去归因,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各种跟进,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而我作为写作者,恰恰想追问:经过媒介和理论所解释的真相一定是真相吗?当然,反过来,媒介也是为了迎合读者的焦虑期待——人们希望看到“奇观”,来满足猎奇心理,同时希望它能折射我们的困境,以此获得短暂的抚慰与“群体感”。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格外需要“葆有自我”的定力,要过上一种独立自持的生活,不要被流量带跑偏,要有意识地拒斥媒介的过度观照、过分干扰。在日常生活里,值得尊敬的也正是那些敢于逆流而行、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向来行走的人。

  记者:书中写了媒体人、相亲者、出租车司机、宅男职员,组成了这个时代的众生相。这些故事的灵感来自哪里?

  鲁敏:一些故事来自道听途说,比如一条朋友圈、一次闲聊,或是一则新闻,都可能触动我,使我觉察到它背后的意味,接着构成某个故事的“线头”。这也是我喜欢写短篇小说的原因:我想做一个热乎乎的“肉包子”,它的“馅儿”可能就是一条热搜,我用虚构和想象把它“包”起来,写一些带有民风民情意味的街头世俗故事。

  比如《赵小姐和人民币》这篇,这个故事起源于我同事随口说的她母亲在清凉山捡毛栗子的事情。捡毛栗子这件很闲情逸致的事情,在我看来蕴藉着“时间”的母题,于是我借赵小姐的视角展现了两种对待时间的方式:一贯热衷于关注奢侈品和财富的赵小姐,心血来潮跟老太太去捡毛栗子,她突然想到,在她呆呆地等着毛栗子落下的时间里,更多的人在等车、等人、等股市、等行情、等方案,等着几十亿几十亿的人民币去发生汹涌的山崩地裂般的交易与流通。虽然这一刹那的顿悟没能改变赵小姐与人民币的纠缠关系,但文学把它定格下来,却可能给读者提供另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

  记者:这两年您借调到北京工作,在北京的这段生活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鲁敏:有一定影响。作家的虚构艺术和他/她的生活本身密切相关,一切文学都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在南京时,我身边多是和我差不多年龄和阶层的人,到了北京之后,由于租房生活,我周围接触的多是年轻的“北漂”,他们作为时代最前沿的触角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在北京期间所遇见的这些年轻一代的人和事,残酷地讲,很有“文学性”,具有“审美”感。这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审美感,而是说,人和生活的这种关系,是值得尊重和期待的,在种种充斥着拧巴错位的戏剧中,寄寓着人的意志和梦想,也有人性的缺点和悲哀所在,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组成部分。文学就是要书写这一切。

  记者:和您的上一部长篇小说《奔月》相比,这部短篇小说集重在展现现代人生活中的某个片段,灵活轻巧、戛然而止。您是否担心这些故事会成为“茶杯里的风波”?

  鲁敏:我认为“茶杯里的风波”是一个中性词。我们一贯的文学传统是喜欢那些事件重大、体量宏大的作品,但我们的人生恰恰是由一个个细节和断面构成,对于微小之物,我一直很把它当回事。有次我们一帮七零后作家坐下来谈文学审美,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微物之美”或者说“微渺之美”:谁说一朵小花就比不上一棵百年老树?“小”一样值得作家强调和唤起,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文学主张。更何况,一个个微渺的故事连缀起来,同样可以接通和感知到大时代的体温。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