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985相亲、南京城墙记忆、寻找台城、传统文化的传与承|人文周刊荐读
2021/01/15 08:23  新华报业网  

  人文周刊(第163期)

  【记录】

  【悦读】

  【文脉】

  【百家】

  【记录】

  985相亲,“匹配”能否赢得完美爱情

  “如果您的女儿告诉您,她今天认识了一个清华男生,准备出国交换,还认识了一个送牛奶的小哥,这两个男生之间,您会如何选择?”在最近一期播客节目中,985高校毕业生相亲平台——“陌上花开”的创办人月亮,面对复旦大学社会教授沈奕斐的质疑,抛出了一个十分犀利的问题。

  这段时间,由这位月亮姑娘创办的“985相亲局”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这个婚恋平台最早只允许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4个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参加。后来,由于这4所大学的相亲学生“已被穷尽”,才将范围扩大到其他985名校。有人支持,认为这种相亲更高效、直接;有人反对,企图通过学历寻找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优质伴侣,最终可能是竹篮打水。也有观点认为,这种“高端组局”的相亲模式,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的困惑与焦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学历岂能讲究“门当户对”

  陆续相亲两年后,毕业于985重点高校、今年28岁的陈樊仍然是单身。他连着拒绝了两个条件不错但非985学历的姑娘,连父母都忍不住要求他把学历放低一些,“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重点还是普本,有多大区别?”

  面对父母苦口婆心,陈樊不以为意,他一心要找学历相配的女友,“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是C9(指国内9所重点985高校)毕业的,交流无障碍,我觉得还是高学历的聪明女生更适合我。”陈樊说,在985圈子里,看重学历大家觉得很正常:“并不是说学历背景好就意味着成功,但这至少是一种证明,证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以及是否有良好的上进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今年年初,陈樊在朋友邀请下加入了所在城市的月老相亲群,群发起者“月老”通过细分目标人群的特征和需求,给群贴上“颜值”“本地”“兴趣”“学历”等等标签,面对30多个待选群,他毫不犹豫选了学历最高的硕士群。“毕竟想找对的人,你得要找对地方。”

  事实上,以学历为逻辑而建立起的相亲平台早已存在,2013年,立足于北大校友圈的相亲婚恋平台“相遇未名”成立,2015年,打着“985圈子都在用的相亲平台”旗号,“陌上花开”诞生于清华园。这些平台用户都是传统观念中的“精英人群”,年龄大多在26到32岁之间,年收入在20万元—100万元,定居在北上广深以及江浙地区,主要来自金融、高校、医院、互联网等行业。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学历价值的当下,“名校光环”愈发熠熠生辉。发生在名校学生之间的恋爱和婚姻,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传统婚嫁观念中的“门当户对”。

  和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90后女孩魏亮亮毕业后和前任男友分了手,工作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机会再去认识新的异性,单身了好几年。“相亲和校园恋爱不同,和感情更是两码事,双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是否合适。”加入相亲大军后,魏亮亮变得更理智了,“相亲不可能一下子了解他人情况,几乎只有学历能帮助你以最低成本迅速知道一个人的经历和素养,决定好pass掉或继续接触。”在她看来,加入985相亲局好比进入了优秀人才的“蓄水池”,“说句现实点的话,两个985毕业的人在一起,就算没那么幸福,但起点一定不会太低。”

  魏亮亮觉得,在讲究效率的当下,设置高学历的门槛可以帮她减少时间成本,以便快速实现精准匹配,“婚恋市场对女性年龄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过了30岁竞争力就会下降。985相亲平台很高效,滑动屏幕就可以找到很多适配对象,一下午可以聊完十几个异性朋友。”

  “名校相亲局其实和以往许多高端相亲局一样,都是对应征者作评估,以往是收入、房产、汽车,现在添上了高学历。我感觉,要求其实是变相提高了。”30岁进入婚姻咨询市场工作,做了十多年“红娘”的王旭见过了一波又一波的相亲路上的男女青年,“现在80%以上的客户都很在乎对方学校,其中以女性尤甚。有的女生说:可以长得不好看,但一定要是好学校的,这样我才会崇拜他。”还有位女孩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会直言不讳地说:“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像我一样优秀,那自然就要找到一位优秀的另一半。”王旭调侃说:“我们说‘赢在起跑线上’通常指的是小学教育,这几年已经提前到了幼儿园竞争,谁能想到这些高材生更夸张,把起跑线提前到了相亲上。”

  在王旭看来,精英们那么渴望寻找到同样优秀的另一半,实际上也是他们面对生活感到焦虑的一种体现——害怕对象不如别人,从而导致孩子不如别人,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努力奋斗的结果,因为一段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而“降级”。“因此,在攀比心态的催使下,学历崇拜自然也水涨船高。”

  985会给爱情加分吗?

  对985身份圈层信赖的同时,似乎也就默认了这一集体的可靠“人品”。然而履历上的“品质保证”,也并非一定是幸福的通行证。

  刚相亲恋爱没多久,周瑶瑶就觉得自己和对方的感情已岌岌可危。她和相亲对象结识于一个专门服务于985硕博人才的相亲群,巧的是,两人出身于同一所985高校。然而,男孩是从该校“含金量”颇高的学院毕业的,而她就读于人文社科专业。周瑶瑶总感觉男方对未来期待很高,非要找个“配得上”自己的姑娘才能结婚。最开始两人在微信上聊天,男孩有几次表现出了对非985学历的鄙夷,让她有点“过敏”。后来见面,对方会有意无意地暗示,她的专业“不热门”“难转型”“很难吃得开”,最好赶紧换份安稳的体制内工作。

  金光闪闪的学历背后,存在着一条理所当然的鄙视链。一位985毕业生说,“相亲市场上,985看不上211,211不找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非985本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才考入985院校的都会被鄙视,只有本科第一学历是985才是硬通货。”在这样的鄙视链中,链条顶端的人或许鄙视着底端的人,每一个人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而在人性的驱使之下,鄙视者往往又都成为了上一层的“被鄙视者”。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爱情本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个体在择偶时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过分强调985身份,却让爱情和婚姻越来越现实,最终异化成一场讨价还价的买卖。

  在婚恋公司工作了十多年的咨询师周小鹏,深深记得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片段:多年前,有一个客户在相亲标签上写,我特别喜欢某某的一首歌,这个标签在众多写着年龄、收入、身高、学历包括家庭背景等择偶要求的相亲条件里特别显眼,让她心里一动。但后来这个相亲标签被客户拿掉了。在周小鹏看来,985只是又一个人为划分出来的、以低成本筛选结婚对象的标准,但它仍然是每个人在考虑恋爱和婚姻时心里都有的“一杆秤”,这杆秤会让婚姻不再是人们渴望的那种浪漫的儿女情长和相互扶持,而变成了物质的匹配。

  在英国读完了硕士,回国后大半年没找到对象,1994年出生的姑娘小舟选择在高端相亲社群“万有引力”发帖征友,这里据说有30%“海龟”,13%以上博士学位,70%以上硕士学历,优质单身资源满满。令小舟始料未及的是,当天就有100多人发来了好友申请。慎重选择后,她通过了30多个好友,因为只有这30多人说了“你好”,有的附上了一张照片,只有两个人发来自我介绍。等到有了互动,她又发现很难推进双方的沟通,比如,男生只会发“早啊”“干活了”“吃饭了没”等简单询问,很难进行深入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在某985高校当辅导员的何安,时常会听到以前的学生倾吐不顺利的相亲或恋爱经历,这些年轻人的画像很相似:在校期间一心学习,没谈恋爱,工作几年后找对象,笨拙又磕磕绊绊,“不会主动追人”。“听完后会由衷觉得,孩子们下意识地把以前的学习经验用在了恋爱上,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何安说,上学的时候,很多985学生处理难题的方法很简单:上晚自习,泡图书馆,竞赛拿第一,成绩名列前茅,通过加倍努力打败竞争对手。但在恋爱时,这种“学霸”风格似乎派不上用场。有的时候,何安会“点拨”自己的学生,除了基础的信息交换、日常问候,恋爱交流的关键是能不能认真了解对方,让对方觉得安全、不孤单,这样才能进一步跟对方的工作、人际等相互融合,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

  “高学历并不等于高情商、好性格。”做了多年的情感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张媛对此感同身受,她见过一个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到了30岁,还没体验过“心动”的感觉,“在当下这个社会,很多年轻人好像不会爱了。”

  爱的路上要撕掉标签

  在经历了无数次相亲之后,1991年出生的985女博士张弛终于找到了现在的男朋友。男友硬件条件一般:一所国内普通本科毕业,目前在某文化公司工作。“尽管学历很普通,但他对我很好,而且我俩都很喜欢看电影,在一起相处时很开心,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回想当初频频相亲的经历,张弛有些哭笑不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约了一所985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男生见面,我说你喝星巴克吗,给你买一杯。他说,可以啊,比这个更low的我都喝过。”在一起时,张弛聊起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文学,也总吃闭门羹,“他说只看专业的书籍,其他的都没兴趣。”

  一次又一次的相亲,让张弛意识到,一个人的学历标签,可以影响第一印象,但不会成为两人感情的决定性因素。“两个人在一起,舒服最重要,原来爱情这件事情,从来只有合不合适、喜不喜欢,而不存在配与不配。”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是中国少数做女性研究和情爱研究的教授之一,她在复旦开设的《亲密关系》《婚姻与家庭》《家庭社会学》等公共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很多学生排着队去咨询感情问题,而她在B站上针对当下年轻人的情感讲座,播放量更是突破了百万,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专家”。

  在文章开头的那场争论中,沈奕斐的观点是:985高校的教育背景与爱情无关,相亲市场以此作为标签,是对其他学校和人群的一种歧视。“985的身份对感情是如此重要吗?它意味着一定有共同语言吗?如果说共同语言,其实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远大于985高校和其他学校的差异。”沈奕斐表示,男女恋爱时,个人的择偶标准无可厚非,但作为相亲平台,不应该迎合甚至宣扬这种价值观。

  “我们并非要排斥985相亲,而是要分清楚,在寻找爱情过程中,我们到底是先有‘悸动’还是先‘设立学历门槛’?”在沈奕斐看来,爱情里最忌讳以刻板印象去寻找伴侣,“爱情的美妙之处,在于它的开放和包容,我们理想中的爱情是感性的,没有理由爱上你,可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爱情超越其他功利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原主任费俊峰认为,985相亲折射出一些优秀年轻人面对婚恋问题时的焦虑心态,“985相亲让人们看到了一部分高学历的青年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一直享受着高考分数的红利,因为自身的优越条件而被爱,换取互利互惠的婚姻会更有安全感。”费俊峰认为,激烈的学业压力下,当下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情感教育一直被压抑,“我们的价值观一直都是小时候好好学习,禁止谈恋爱,长大后他们渴望爱,但又不会爱。就算恋爱,都不是基于自身的情感需求,而是让一切变得功利化。”他建议爱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让孩子们锻炼爱的能力,他还建议高校应当增设恋爱选修课,让年轻人懂得爱,学会爱。

  那么,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年轻人究竟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

  “如果你想要一份好的爱情,收获爱情的前提是:你要对他人有好奇心。然后可以给自己设1-3个底线,你是颜控,就在学历上放低要求;你是个学霸控,就在家庭条件方面放松限制,”沈奕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建议,“年轻人应当学会和不同的人建立朋友关系,认识一个人,先做朋友,不一定要条件完全匹配,这样成功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其次,抛弃学历标签,“我的爱好是什么?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我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哪些话题是我可以跟别人有共鸣的?这些问题其实是每个年轻人想要拥有更好的感情生活时,要问自己的问题,因为这些才是让我们感情生活不断持续走下去的重要基础。”

  爱情之河,汹涌且充满变数。仅仅凭借“985学历”等外在标签去挑选爱人,无法定义未来的幸福。婚恋生活中,契合的三观和生活的趣味相投,才是“相守终生”的关键因素。毕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了才知道。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王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悦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

  南京城墙是明王朝的都城城墙,也是中国大地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城墙,它见证了南京650余年的风云历程,凝聚了南京人的血脉记忆,至今依然和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墙功能转型,南京城墙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但其遗产价值并不局限于地面存留的文物本体,与之相关的记忆资源更是构成南京城墙沧桑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城:南京城墙记忆》

  从2017年11月开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联合启动“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采访组辗转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对话101位受访者,积累了超过80小时的采访视频,采集了大量的视频、音频、照片资料,整理口述采访文稿共计58万余字。采访组从中选出79位个人(含群体)的记忆,结集成《心城:南京城墙记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书,记录下几代人对南京城墙的浓浓情愫。

  巍峨的南京城墙 视觉中国 供图

  南京明城墙,更是“民城墙”,几乎每一个正在南京生活或者在南京生活过的人,都与她有着密切联系。“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城墙保护做出巨大贡献和努力的人们,亲历城墙保护、修缮历程的工作人员,以及生活在城墙周围、保存着个人城墙记忆的‘老南京人’‘新南京人’,他们脑海中存留的有关南京城墙的记忆,是构成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必须看到的是,这些存在于个人脑海中,不可替代的记忆资源每天可能都在消逝。因此,抢救城墙记忆遗产,保存真实历史信息,将有关城墙的个体记忆汇聚成集体记忆,是当今南京城墙保护、研究与利用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内容,也是推动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新尝试。

  南京城墙是南京现存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视觉中国 供图

  从采访第一位受访者、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开始,到最后一位受访者、原南京城墙管理处处长曹敦沐为止,两年多时间里,采访组拜访了101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生活阅历的各界人士。他们采用口述史学的新型资源收集方法,在一到两个小时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中,一段段城墙故事在摄像机前缓缓道出。“这些记忆涵盖了南京城墙修缮保护历程、规划与申遗工作、南京民俗、个人生活记忆等多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珍贵记忆资源体系。”

  94岁的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蒋赞初先生1946年来南京读书,第一次接触到南京城墙,“玄武门是我当年去的第一个城门”。蒋先生回忆,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这三座拥有庞大瓮城的明代城门也给年轻时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和另外两个同学相约,花了三个星期时间,每个星期走访其中一座城门,进行细细探访。

  蒋赞初先生

  蒋赞初的同学、93岁的梁白泉先生同样是在大学期间喜爱上城墙的。他认为,南京城墙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商周以来的筑城传统,将城墙建成了不规则的形状。在他看来,在中国筑城史上,南京城墙最大的贡献是烧制城砖时实行的责任制,不仅保证了城砖的质量,也保证了城墙的坚固。

  南京大学哲学系李廉教授和夫人谢竹如长期从全城各地搜集散落的南京城砖。谢竹如回忆,李廉生前将散落的城砖砌成小花坛,不许任何人动,他反复说:“这些城砖都是国家的,总有一天国家会收回。”2014年,在这批城砖被回收用于城墙修缮后,谢竹如也完成了老伴生前将城砖“颗粒归仓,守护城墙”的遗愿。

  著名演员海清小时候住在中山门附近,城墙与她朝夕相伴。从海清家住的大院子里出来,“走到一半就有城墙,我每天都能走过城墙。”海清对城墙太熟悉了,“对我来说,城墙就像家人一样,每次回南京,从沪宁高速公路下来,看见中山门,就真的觉得到家了。”

  南京籍演员海清

  保留在“老南京人”脑海中的城墙往事,则是鲜活的生活图景。在南京白局非遗传承人徐春华的童年时期,城墙是玩耍的乐园:“我是在水西门城墙底下玩大的,从小没什么玩具,要玩都是爬到城墙上头。正月十六爬城头,爬完城头紧接着清明前后到城墙上放风筝;到了秋天,就在城墙根前挖蛐蛐、逮蛐蛐。”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在口述记忆中阐述了南京城墙非遗文化的演变:“正月十六爬城头”的独特民俗,是从明代南京农村“走三桥”的风俗演变而来。南京城墙还产生了沈万三聚宝盆传说,“城门城门几丈高”的童谣,可见城墙早已深深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他因此呼吁将每年的正月十六定为南京的“城墙节”。

  南京城墙老照片

  国内外知名的文化遗产学者、考古学者、著名作家、文艺界明星、“老南京人”和“新南京人”……人们“翻出”了珍藏的城墙记忆,寄寓在这份乡愁中的,是对南京这座古都的深厚感情。

  “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负责人表示,正如著名作家薛冰所说,南京城墙是南京现存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版《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将采访的视频、音频、照片、文字稿件存储整理、形成档案,生动反映了遗产地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自身理解,彰显出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积极互动。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文脉】

  寻找“台城”,深藏地下的如梦六朝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人韦庄的《台城》是吟咏南京的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台城”也是唐诗地图中一个耀眼的坐标。在如今的南京玄武湖边,一段沧桑的明城墙被称为“台城”,吸引来无数游客。但在考古学者眼中,真正的六朝台城却不在此处,台城遗址的神秘面纱,还有待慢慢揭开。

  唐代诗人来南京的“打卡地”

  “‘台城’,可以说是唐代诗人来到南京必访的‘打卡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如此描绘“台城”在“唐诗地图”中的地位。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和州(今安徽和县)担任刺史时,遥想一江之隔的六朝古都,写下了著名的《金陵五题》,依次为《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其中第三首《台城》虽不及《石头城》《乌衣巷》那样家喻户晓,但同样流传颇广:“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流传千古

  刘禹锡写到,六朝最后的南陈时期,在帝王起居临政的台城宫殿,陈后主建造的结绮阁、临春阁巍然耸立,门窗皆用檀木、沉香木制成,并用金玉装饰,穷尽奢华。但仅仅过了两百年,昔日美轮美奂的台城已成一片废墟,到处长满野草,这一切皆因陈后主沉溺在《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中,荒淫误国所致。刘禹锡吊古伤今,点明了南陈亡国的历史教训。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就引用了刘禹锡的《台城》,说明腐败就会亡国的道理。

  刘禹锡在《台城》中总结了陈后主亡国的历史教训

  除了刘禹锡,在诗句中吟咏“台城”、寻访南朝故迹的历代诗人还有很多。唐代诗人张乔在《台城》中记下晚唐时期台城的荒凉情景:“宫殿余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宋代“梅妻鹤子”的著名诗人林逋拜访了和台城相邻的“台城寺”(即同泰寺),写下《台城寺水亭》;宋代著名词人贺铸用一首《水调歌头 台城游》告诉人们,即使在宋代,文人们依然在台城的遗址上追思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幕幕往事,慨叹世事沧桑。

  “烟柳”给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视觉中国 供图

  晚唐诗人韦庄的咏史怀古诗《台城》也极为成功,诗中并没有太多灰色的伤怀色彩,而是用细雨、江草、啼鸟、垂柳、轻烟、长堤勾画出一幅如梦似幻、清新明丽的雨中江南图画,以反衬台城残破荒凉的断壁颓垣,慨叹“六朝如梦鸟空啼”,为读者留下感怀和思考的空间。

  台城,究竟是座什么城

  在唐诗中频频出现的“台城”,究竟是座什么样的城?

  《南京城墙志》一书介绍,“台城”是东晋、南朝时期的建康宫城,也就是皇帝居住的皇宫所在地(也称为“禁省”)。之所以以“台”命名,是因为当时总管全国政务的尚书台(尚书省)设在宫城之内,这一时期的皇宫因此俗称“台城”。

  文献记载,东晋咸和五年(330年),晋成帝在孙吴太初宫东北面的苑城基础上营造建康宫,又名显阳宫,即台城。从晋成帝开始,历代的六朝皇帝大都住在台城。唐《建康实录》载,台城周边有两重城墙,开有五座城门。其中,南面开两座城门,东西北各开一座城门,正门为南面正中的大司马门,此门又称为“章门”,臣子在这里给皇帝递上奏章,跪拜等待回复。台城“周八里”,换算成现在的长度,约为3.5公里。南朝时,台城的两重城墙增加为三重,但规模和形制依然沿袭东晋,平面呈方形或者长方形。

  六朝建康都城图

  台城内外殿宇巍峨,墙高池深,南朝诗人谢朓在《入朝曲》中难掩来到都城建康的激动心情:“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从诗中亦可遥想台城建筑的恢弘与壮观。《南京城墙志》介绍,台城实际上是一个由多重城垣构成的庞大建筑群,城内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囿区等。

  作为东晋咸和年间直到六朝结束时的皇宫所在地,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等一代枭雄都曾在台城内长期生活。一幕幕或悲壮、或荒唐的六朝故事在台城之内次第上演。萧齐东昏侯萧宝卷在台城阅武堂内扮作屠夫卖肉,让宠妃潘氏当垆沽酒。他将黄金雕刻的莲花铺在地上,让潘妃在上面行走,称为“步步金莲”;梁武帝晚年,降将侯景反动叛乱,占领建康,包围台城。一生传奇的萧衍被拘禁在台城净居殿活活饿死;589年,隋军攻入建康,荒淫的陈后主带着张贵妃和孔贵嫔躲在台城景阳井内。隋军将三人从井中拉出,宠妃们的口红擦在了井栏上,景阳井成了“胭脂井”,引后人千年喟叹……

  梁武帝最后竟然饿死于台城。

  隋王朝不但在建康(南京)终结了六朝,也对这座故都采取了“平荡耕垦”的贬抑政策。作为皇宫的台城自然是要被平毁的,到了唐代仅“基址尚存”。曾经的六朝风流,如今的瓦砾残垣,颇能震撼诗人们的心弦。他们来到南京时,必定到台城“打卡”,寻找六朝余烬,写下了诸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伤感诗句。

  玄武湖边,并非六朝“台城”

  如今,很多南京旅游攻略中会提醒游客不要错过一处名为“台城”的名胜,这是位于南京解放门以西的一段城墙,其南侧是鸡鸣寺,北侧是玄武湖,占尽了山水形胜。人们就此以为,刘禹锡和韦庄所吟咏的、六朝时的皇宫“台城”就在这里。

  这段明城墙被误认为“台城” 视觉中国 供图

  “其实,南京城墙中的台城,和作为六朝皇宫的‘台城’并非一回事。明清之后,人们错将这段城墙误为‘台城’,讹传影响至今。”王志高教授说。

  对“台城”的张冠李戴,开始于明代南京城墙建成之后,朱元璋建造城墙,扩大了南京城的范围,城墙修到了玄武湖边。高大的城垣、城下的长堤和垂柳,使得一些文人误认为昔日的台城就坐落于此。这一误读影响了很多人。1934年,朱自清在散文《南京》中说:“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象大涤子的画。”在这里,并非南京人的朱自清就将明代城墙误认为六朝台城了。

  这段被称为“台城”的城墙其实和六朝并没有关系。 视觉中国 供图

  台城遗址,沉睡在大行宫区域

  在学界,学者们一直在寻找台城的踪迹。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一些研究者认为台城位于今成贤街东南大学一带,但始终没有得到考古发现的印证。进入21世纪后,一系列考古发现,犹如一张张散落的拼图,勾勒出千年前台城的轮廓。

  大行宫南京图书馆新馆考古工地

  从2003年开始,大行宫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上陆续发现了六朝时期的道路、城墙、城壕、木桥、水井、排水沟、夯土建筑基址。大量文物重见天日,600多件瓦当显示此地曾有高等级建筑。专家判断,这里属台城遗址所在地,所发现的是第三重城墙的东墙和南墙。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包含六朝道路、水井、瓦当的遗址被原地保留,现场丰富的展陈向人们介绍了这片区域的千年变迁。

  南京图书馆保存的台城遗址。交汇点记者 宋宁 摄

  此外,在利济巷西侧长发大厦工地,考古专家发现了台城外重城垣的东墙及其城壕遗迹;在邓府巷东侧工地,发现了台城最外重城墙的西墙、城壕及涵闸遗迹;在游府西街小学工地,发现了台城外重城垣的南墙及其城壕遗迹。在“总统府”景区内发现了台城北界的城墙。王志高认为,这些考古发现可以大致确定台城的四至范围,与文献中台城“周八里”的记载基本吻合。“可以确认,台城核心区域就在今大行宫及其以北一带”。王志高说。

  台城遗址上发现了很多莲花纹瓦当

  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已经远去,如今的台城遗址之上,是全国排名第三的南京图书馆、游客如织的“总统府”景区和打造成文旅融合样板的1800米长江路。现代化的建筑和沧桑的考古遗址和谐共存,共同讲述着南京这座古都的千年变迁。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百家】

  传统文化要分清“传”和“承”

  文|葛剑雄

  应该说,中国人向来不愿意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我们认为最开放的唐朝,也只是相对其他朝代的封闭而言的。当西方通过大量出版物传播知识、文化的时候,中国还长期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好的发行手段;当西方的文化通过电影、广播在传播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地方还没有这些手段。所以,等到新文化进来的时候,传统文化越来越衰弱。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原来的方式已经没有办法传播,很多处于断绝的状态。

  因此,我想谈一下传统文化的“传”和“承”。

  “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现在岌岌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或者只剩下一些残余、遗迹、遗址。所以,很急迫的问题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如果实物已经不能存在,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

  当前,最重要的也是“传”。为什么要重视“传”?

  首先,中国物质文化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中国大量的古建筑是砖木建构,即使没有被破坏,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很难修复。西方国家的古建筑用的是石材,如希腊、罗马用的是花岗岩和大理石,石结构保存时间要久一点,而且即便有缺损,也不太会影响下面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部分的社会基础已经减弱或者消减。中国原来的伦理道德制度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年长和年幼的人、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之间是有次序的。到了提倡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大家认为原来的一套礼仪没有必要,要讲平等。这部分文化再不记录下来的话,后面的人恐怕就不知道了。

  再次,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腐朽的,要不要传?也要传。因为这也是传统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的后人怎么会相信和理解历史?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恶的集中表现,但它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因为要保存下来时刻给后代一个警醒。

  最后,物质条件一般来说总是不断在进步,但人类的精神未必一直进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古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

  比如,一些古建筑全部是木结构,就靠卯榫连接起来,即便经过强烈的地震,也一直没有倒。如果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现代结构,就不注意保存,那么里面的智慧和秘密也许就永远消失了。

  又如,24个节气曾经被认为没有什么用,但这些年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它是非常合理的促进农业生产的时间体系。对传统文化中的这部分内容,包括我们今天不理解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先不要忙着清除,不如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也许中间所蕴含的智慧今后可以发挥作用。

  另外,要尽量把我们不自觉、无意识的保护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今天不少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某种精神的,很多是无意识、不自觉地保存下来的。

  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地方的舞蹈、山歌、艺术品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就马上开发旅游。在这方面,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做法。日本一旦确定某个项目为文化遗产,就把传承这个文化遗产的人确定为“国宝”。成为“国宝”后,就能得到政府或基金会的供养,而“国宝”的任务就是继续自己的工艺,带好徒弟,把技艺传授下去。所以,日本的很多工艺能够长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我们往往过多考虑能不能利用、过多考虑商业化,这是错误的。

  接下来讲讲什么是“承”。

  “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把传统的文化和物质精神保留下来,之后怎么办?是不是都要学习和弘扬?不行,要区别和选择。对于精华的部分,不仅要保留,而且要使它发挥作用;对于糟粕的部分,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但不要复制,也不需要扩大。

  中国以前有各种礼仪,尊重别人,自己保持谦虚、谦卑的姿态,恪守正常的次序和礼节,这是对的;但过分的甚至不讲人性的那种谦卑,是要不得的。中国古建筑有好的地方,也有缺点。

  当年美国建筑师设计燕京大学的时候,表面上用的是中国宫殿形式,里面则用上了暖气和现代设备。所以,对待传统文化,不是照单全收,要取之精华,把糟粕以及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

  在“承”的过程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本土优先”。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比较适合本土的环境。所以,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先采用更加符合本地条件的内容。

  另外,因为要“承”的东西太多,所以应该分轻重缓急。比如,同样是精华,现在某个地方最紧缺、最需要继承的是什么,我们这一段时间就应该优先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传统文化今天起的作用更大,可以优先;有些起的作用并不大,就可以晚一点。所以,“承”不像“传”,“传”应该是无条件,“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

  传统文化在用的时候要注重效果,因为古代的、传统的再好,往往不是马上就能应用于今天,这就要实行创造性转化。现在有些地方讲传统文化,就要让小孩子穿上汉服跪拜,整天念着儒家的经典,甚至叫大家坐在一起给父母洗脚,真有效吗?

  今天我们讲孝道、讲仁义,要根据社会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有的要加上新的内容。如果不完成创造性转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很难得到延续,更难以得到弘扬。

  以孝道为例。中国孝的本质是保证家庭、家族的延续,也就是生孩子。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及时结婚生子,把孩子抚养成人,家族的门风和血缘才能延续。

  我曾经研究过中国人口史。中国的人口从公元初6000多万,到宋朝时突破1亿,到清朝突破2亿,到清朝后期突破4亿,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靠的是什么?当然一靠物质条件,二靠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长期讲的孝道。

  这个观念到今天有什么用?今天,很多国家都碰到人口老龄化的难题。越是发达国家、越是现代社会,人口数量越在下降。很多国家通过物质奖励生育,目前看都没有成功。那要靠什么呢?只有靠理念、靠信仰。在中国,可以通过对传统孝道做新的转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转化?就是要对孝道作出新的解释:孝道不仅仅是尊老爱幼,而且是每一个人要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中就包括成家生子。当然,解决老龄化问题不能光靠孝道,还需要相关社会制度加以配套。同时,也有必要尊重现代人的多元生活方式。

  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承”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当然,文化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国家生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彼此借鉴和相互交融。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