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一笔一画的“情诗”!孙晓云向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捐赠《运河颂》
2021/06/16 12:32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6月16日,位于扬州三湾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一时间,举国目光辐辏于此。开馆仪式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创作并捐赠的书法作品《运河颂》,久久地攫住了人们的目光。用俊逸饱满、端庄大气的行书字体,一笔一划书写古人留下的运河篇章——这件《运河颂》,是一位当代杰出书家献给运河的款款深情。

  捐赠前夕,记者就来到位于省美术馆的孙晓云主席办公室,期待先睹为快。工作人员将《运河颂》放在光洁的地板上小心地摊开。这幅长4.34米、宽0.585cm的卷轴,主体部分以灰色宣纸为底,娟秀字体如运河之水徐徐流淌其上;厚重古朴的“运河颂”三个大字,特意写在黄色宣纸上,显得磅礴大气;卷轴两端还使用了黛色绫质“隔界”,细看可以发现细密旖旎的波纹图案。“看起来还不错吧?从配色到装裱,都是我精心设计的。”孙晓云的话里,透着些自豪,更多的是“捧”出这件作品时的忐忑和谦卑。

  这件《运河颂》,脱胎于孙晓云即将推出的同名新书。近年来,孙晓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传统文化传承上,《运河颂》是她和老搭档——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的又一次联袂合作。许结从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共撷取了85篇运河题材诗文,由孙晓云书写,编成图书版《运河颂》;此次为庆祝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落成,孙晓云又特意从85篇中精心选取了5篇进行书写:唐代杜牧的《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铺展开“初旭红可染,明河澹如扫”的运河风光;宋代杨万里的《过奔牛闸》,记录下“一行二十四楼船,相随过闸如鱼贯”的河运盛景;元代傅若金的《直沽口》中,“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之咏,和明代李东阳《天津八景·吴粳万艘》中的“长江西上接天津,万舰吴粳入贡新”,成为大运河脉通南北、促进交流的生动写照;清代蒲松龄《泛邵伯湖》,定格了“夕阳光翻玛瑙瓮,片帆影射琉璃堆”的绝美一刹……五首诗歌,五幕图景,拼接成千年运河不断生长流淌的壮美画卷。

  “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邗沟,为大运河挖下了第一锹,扬州由此成为2500年大运河的‘生长原点’。以笔墨礼赞运河,可以说是我们江苏书法家义不容辞的使命。”孙晓云感叹,“没有大运河,哪有今日江南的繁荣富庶?哪有这么多璀璨的文化哺育我们的成长?运河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太平、安宁和自豪,作为一位书法家,我唯有以一笔一划,深情地赞颂她。”

  今年7月,孙晓云将携新书《运河颂》参加第11届江苏书展,向更多人讲述运河故事。这也是她第11次如期“赴约”——围着孙晓云等待签售的读者“长龙”,早已成为书展上最靓丽的风景。“看到这么多人排队等我签书,这对我来讲是最大的肯定。什么叫人民欢迎、什么叫接地气,我全能体会得到。”孙晓云深情地说,“我现在总有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的视力和手的控制力都在不可避免地下降,我还能写多久呢?我唯有抓住眼下的一分一秒,少一些应酬和玩乐,多一些在案头的静心书写,才能在‘书以载道’路上继续向前走,不只讲好运河故事,把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作为建党百年华诞的献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