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重磅文艺精品创作资助政策出台、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凝望历史中的运河、乡亲们的日子和前程丨文艺周刊荐读
2021/09/23 08:42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39期)

  【视点】

  【繁花】

  【悦读】

  【新潮】

  【视点】

  江苏重磅出台推进重大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制度办法——

  高处再攀高!让更多精品奏响时代强音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艺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的顶层设计,近期,江苏重磅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制度》聚合起文艺创作生产的组织力;《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办法(试行)》和《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以前端资助+后端奖励的“组合拳”,为江苏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如何精准把握文件精神,打造更多充分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文艺精品?

  话剧《守岛英雄》

  前端资助+后端奖励,构筑全方位支持体系

  时间的指针回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文艺创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8月,中宣部召开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强调建立完善重点创作全流程保障机制,力争以非常的力度、非常的措施抓出非凡的作品。再把目光投向江苏:去年11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文代会作代会讲话中提出“要有聚焦重大题材的创作自觉”,关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的“五个故事”创作题材。随后,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就“组织重大题材文艺创作时,坚持一盘棋思想”亲自布置研究课题,并于今年4月召开专题座谈会,要求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题材谋划规划,更加聚焦重大题材、重点项目、重要团队和重量级人才,研究细化激励性政策措施,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昆剧《瞿秋白》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结合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打通完善了从联席会议制度到资助机制、奖励机制的全链条,为加快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工作组织层面,省委宣传部牵头建立《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健全重大题材发布推介机制、重点项目评估论证机制、重点作品跟踪推进机制、优秀作品营销推广机制等;

  前段扶持层面,《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办法(试行)》,为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创作且列入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确定的重点项目提供资助,重点保障省级、兼顾市县。每年四季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发布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申报指南,明确重点选题方向,由省直单位和各设区市委宣传部组织推荐;次年年初,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进行研究,确定年度重点项目。《资助办法(试行)》的出台,使重大题材创作的导向更鲜明、重点更突出,资助的标准更加明确清晰,评审的流程更加科学严谨。

  后端激励层面,《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将对在全国性重要文艺奖项中获奖或者在国内外重要平台播出、实现规定场次演出的优秀文艺成果进行奖励,奖励对象还包括在中宣部组织的重大文化活动中获奖或者展示的作品,以及在国际一流专业评奖和活动中获奖的作品,所有作品须系由我省单位(个人)独立创作生产或联合创作生产。其中,全国性重要文艺奖项是指中宣部《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中所认可的全国性文艺奖项,省委宣传部按照所获国家奖的奖金额度,给予1:1配套奖励。值得注意的是,该办法所奖励的“优秀文艺成果”指“作品”而非“个人”。与2018年修订版相比,此次修订新增了对网络视听作品和广播剧的奖励细则,同时对电视剧、戏剧等作品在“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方面作了细化。

  资助+奖励,深刻形塑文艺生态

  此次一连串重磅文件的出台,背后是江苏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持续多年的实践积淀。

  歌剧《周恩来》

  翻开江苏近三年(2018-2020)的文艺精品创作扶持目录,一系列熟悉的名字跃入眼帘:京昆双版《眷江城》、昆剧《瞿秋白》、锡剧《董存瑞》、话剧《守岛英雄》、歌剧《周恩来》,在舞台上立得住、叫得响;报告文学《向时代报告——中国全面小康江苏样本》《遍地英雄下夕烟——江苏抗疫实录》《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纪实文学》,以如椽之笔,为历史谱写“初稿”;“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笔墨当随时代”——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江苏美术采风作品展、“放歌新时代 讴歌新江苏”主题音乐创作活动,引导文艺工作者将一己的艺术生命汇入时代洪流……

  “这些年来,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对我们集团的艺术生产、人才培养,对非遗的传承、文化的交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五’期间,集团新创剧(节)目93台,复排剧(节)目139台,艺术生产呈井喷之势。”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郑泽云说。

  以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现代戏创作为例,继《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获得成功后,今年七一前夕,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作为建党百年献礼之作首演,在昆曲舞台上立住了高贵而孤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被业内人士誉为“昆曲现代化的里程碑”。这背后是古老非遗和青年演员的双向成长——昆曲走出了“画地为牢”的悠游雅致,借时代生活、重大历史丰富了自己的表达内涵、表现手段;以施夏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则在淬炼创新中脱胎换骨,走上了崭新宽广的发展之路。

  昆剧《瞿秋白》

  “刚开始排演昆曲现代戏的时候,因为脱离了传统的水袖长衫、厚底鞋,不能走圆场台步,一度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在反复排练、试错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路径:在坚守戏曲一桌二椅的虚拟性和南昆风度的基础上,不断打破传统,乃至学习话剧、影视剧的表演方式,形成既旧又新的表演语言。”施夏明说。而放眼全国昆曲界,能在短短两年内排演出三部现代戏且获得成功的,也仅有“省昆”,别无“分店”了。

  歌剧则是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在省里的大力支持下,自2014年起,江苏以“五年五部歌剧”的步伐,陆续推出原创歌剧《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拉贝日记》《周恩来》,部分剧目赴欧美、日本、中国台湾演出,收获巨大反响,这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成功实践,也是江苏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在此过程中,江苏开创性地使用了A、B、C角阵容的配置模式,借助外力,激活内功,一批本土青年演员逐渐由合唱团中的辅助角色进阶为主要角色,甚至成为AB角。

  真金白银的保障支持,引导着优势资源向真正有价值的题材汇聚,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艺术门类的发展、表达方式的探索和文艺工作者自身的成长。“作家们往往陷入创作的舒适区,习惯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当前对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的扶持和引导,会使作家的创作方向更加开阔,帮助他们把笔触延伸到历史与时代的现场。”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敏说。

  锡剧《董存瑞》

  从宜兴走出的作家徐风,在鲁敏看来正是一位“破圈”转型成功的作家。徐风对宜兴紫砂很有研究,写过很多和紫砂、江南有关的作品,今年却捧出了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忘记我》,讲述中国女性钱秀玲在二战期间救下上百名比利时青年的故事,该书入选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对重大题材的成功开拓背后,是徐风十六年如一日的寻访考察,和对传统的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的超越创新。

  “和纯粹面向市场的艺术生产不同,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看重文艺作品立心铸魂、成风化人的作用。”江苏省文联艺术部主任付少武说,“就拿作家徐良文历时一年多采风、采访、创作完成的《大青衣——黄孝慈传》来说,这本传记从不同角度追忆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苏‘时代楷模’黄孝慈同志从艺60年来的生涯,借助这部传记,文艺工作者更加明白了什么叫‘戏比天大’,什么是‘德艺双馨’。”

  同样地,每年认定奖励优秀文艺成果,也在广大文艺家和创作生产单位中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引领江苏文艺高质量发展形成积极正面影响,成为推动江苏文艺“高原”攀“高峰”的一项重要举措。

  把一口井打得更深,借力东风“更上层楼”

  眼下,《联席会议制度》《资助办法(试行)》《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出台,江苏文艺界该如何借力这股“东风”,在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领域“更上层楼”?

  “联席会议制度能够破除信息壁垒,使全省的宣传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整合。比如出版社手里掌握着大量优质作家作品资源,那么大家坐在一起就可以商量,怎样打通落地转化的全链条,把这些‘纸上’的作品转化为影视剧或者舞台作品。”郑泽云说。

  话剧《守岛英雄》

  刚刚落幕的2021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就是省演艺集团和省广电总台的一次成功合作:360度自由视角环拍技术,现场录制与摄影棚、外景拍摄相结合,快慢镜头的巧妙设计,虚拟、抠像、穿梭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电视艺术的形式使古老戏曲火爆“出圈”。正处于剧本创作阶段的话剧《新华方面军》,则是省演艺集团和新华日报对新华日报报史资源的一次全力开掘。“联席会议制度实际上是深入地总结、探索、细化这种合作机制,以制度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郑泽云对记者说。

  另一方面,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互通有无,也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导致的题材“撞车”和资源浪费。付少武认为,面对一个热点题材,各个文化单位一窝蜂涌入,反而会分散力量,不利于精品产出;相反,彼此间集思广益、碰撞火花,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把一口“井”打得更深。

  《资助办法(试行)》则有利于使资源更集中、更有效地聚焦到重大题材创作上来。在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看来,要用好这一办法,还须回答好几个问题:一是谁来组织创作,这方面要充分调动各创作生产单位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请谁来进行创作,这时候要放开视野、破除门户之见,调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资源来为江苏服务;三是创作什么,以及以何种艺术类型来进行创作,题材的规划、策划、选择尤为重要。以上三点处理好了,就可以进行项目化操作、工程化实施。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要善于从时代生活中发现创作富矿。”刘旭东对记者说,比如常州青果巷,仅近现代以来就走出了吴瀛、赵元任、周有光、瞿秋白、张太雷等多位名人,是个极有价值的稀缺题材,有没有哪位作家,愿意花个五年十年功夫,像陈忠实写《白鹿原》那样,从百年史诗的角度书写青果巷?除了拉长“战线”,“短平快”也是一种“打法”,所需资金不多,有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譬如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极富创意地以评弹形式展现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的回国之路,把一段宏大深沉的历史演绎得灵巧生动、入脑入心。

  锡剧《董存瑞》

  施夏明则在考虑,让昆曲更深度地走进市场。《资助办法(试行)》强调艺术创作的社会效益,但同样要求项目“具有一定市场前景”——换言之,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是两者兼修的。在市场化方面,江苏省昆曲界已经积淀了一些经验:以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为名的工作室,创出昆曲界唯一注册演出商标“春风上巳天”;豆瓣9.2分的精华版《牡丹亭》,走进各地演出,被誉为“昆曲入坑之作”;2020年,昆曲《世说新语》系列以18.8元/场的价格,在B站掀起付费“追番”的热潮……昆曲现代戏能打开市场吗?施夏明透露,其实《梅兰芳·当年梅郎》今年本已和保利大剧院签署了共计30场的全国巡演计划,无奈因为疫情终止,“但省昆走进一流剧院进行商业演出的决心没有改变。”

  眼下,一系列制度、办法重磅出台,为全省的文艺工作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各大创作生产单位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省演艺集团将进一步打磨歌剧《郑和》,创排京剧《张謇》、锡剧《大江东去》《装台》(根据陈彦同名小说改编)和扬剧《亚夫之光》;省文联拟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两弹一星”元勋系列曲艺中篇作品,为每一位元勋树一座“曲艺纪念碑”;省作协将于下月为章剑华、张新科、周桐淦、傅宁军四位报告文学作家举行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的著名评论家为江苏重大题材报告文学创作把脉……江苏大地上,新时代的黄钟大吕即将奏响,江苏文艺家将扛起时代使命,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写时代、立言中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繁花】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电影新片讲述中国乡村心灵史

  影片一开篇就借贾家庄年迈村民之口,向观众描绘了一块土地从贫瘠到丰饶的过程,引出了第一位在影片中“出现”的作家马烽(1922-2004)。马烽是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贾家庄则是该片导演贾樟柯的故乡。以前,贾家庄的地全都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庄稼难以成活,人们生活困苦,贾家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棍村。后来,马烽来到这里,带领村民“治水改碱”,卓有成效,粮食产量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许多剩余向国家出售。生活富足起来的人们心头少了压抑和拘束,谈起了自由恋爱。如今,马烽早已去世,这一段故事留在女儿段惠芳的记忆里,也经由贾家庄九十高龄的老村民之口,一代代地讲述下去。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导演贾樟柯邀请了几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相当分量的作家来充当叙述者,构成影片主线。他们分别是出生于上世纪50、60、70年代的贾平凹、余华、梁鸿。影片的镜头诚实地记录了时光、疾病和过往操劳留在他们身体上的沧桑痕迹,他们没有过多地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讲述更多的是自己作为时代背景下社会个体的生命体验。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话文学,回望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历史,是贾樟柯30年来创作后沉淀下来的一种好奇与欲望:“我希望能够通过四代作家的表达,谈一谈中国人的心事。”

  影片中,贾平凹像一位喋喋不休的父亲,面对自己的诗人女儿,他告诫她“警惕诗化的生活方式”,“要先做好妻子、好母亲”;他又像一位说书人,回忆过往,讲述自己年轻时回到家乡商洛“最痛苦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其间的观察和记录,成就了他的成名作《浮躁》。

  余华在家乡海盐一家小餐馆接受访问,自述本是牙医,但苦于“每天看别人张开的嘴巴,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羡慕马路对面文化馆里的写作者,决定改行。当时,他与文学相关的经历只是传阅到手中的破书,“没有封面甚至没有前几页、不知道书名、不知道作者、不知道故事怎么开始以及怎么结束”,于是不得不为书籍进行二次创作,无意中养成了他的写作素养。这些看似“不着调”的回忆和叙述,却以直朴、真实的表达展现出了坚持和梦想的力量,以及个人身处时代变迁之下表现出的韧性和坚强。

  至于梁鸿的部分,导演把更多篇幅给了她苦难的亲人。不同于她作品中的理智和冷静,面对镜头,梁鸿几次哽咽“真的不能说了”。观众与她同哭、同笑,感受她半植物人母亲对孩子无声的爱,感受她父亲和新伴侣之间不为村民所理解的情感。作家讲述自己,亦表征着某种时代普遍性。当采访到梁鸿的儿子,贾樟柯的声音第一次在电影中“出镜”。这个14岁的男孩如大多数人一样,只在逢年过节才会与故乡有交集。贾樟柯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话作自我介绍,已全然忘记方言怎么说的他,跟着母亲一句一句地复述,好像回到牙牙学语那一刻,在音韵中遥遥唤起对故乡的记忆。

  贾家庄现状

  “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怀着这样的情感,故乡始终是贾樟柯创作的主要命题——从他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四位作家都以书写乡土而闻名,甚至影片本身的拍摄就是从贾樟柯的故乡,同时也是马烽常年工作和生活的贾家庄起步,一路走到其他三位作家居住和生活过的陕西、浙江和河南。家乡的风貌、生活的苦与乐,人的状态,被写实与写意相互融合的镜头语言展现出来,成为更广阔意义上的每个人的故乡。无数回忆的碎片汇聚起来,故乡之于生命、创作的意义,在话语、情感的不断开掘和释放中浮现出来。这恰好是贾樟柯创作的一个愿望:“我希望这个电影像索引一样,让大家回忆起一些往事。就像一份文学备忘录,或者一则随手记下的笔记,记载着文化脉络、社会心理、时代特征,以便我们在未来某些时刻将视线重新投向出发点,给予巨大的反刍和思索。”

  影片最后一章“游泳”,贾樟柯已然把自己作为叙事主体搬到台前。“游泳”这一段源于余华儿时一次奇妙又惊险的经历:他小的时候见书本上写的海水是蓝色的,但在海边生活的他看到的海水却都是浑浊的黄色,于是他便试着一直往海的深处游,险些被淹死。贾樟柯因此替换了原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这个充满了浪漫和诗意的改名很像一种命运的隐喻与回答——置身于历史的河流,这条河不断向着深蓝色的、美丽的未来绵延,所有人置身其中,拼命翻起手臂,既是当下所需,更是为了找到那个遥远浪漫、令人愿意为之献上一生的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悦读】

  凝望历史中的运河:评张强教授著《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

  文/骆冬青

  这是一部一个人历经二十余年撰就的鸿篇巨制;这是一部具有博大眼界、宏观视野的河流史著作;这是一部别样的古代史著作,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城市等重要领域,经由运河与漕运而获得了另一种审视。张强教授的《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在历史地理学的学术脉络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眼光,立足“人”与“空间”“物”,和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中,对运河进行崭新的照察。

  本书的学术贡献,首先在于对运河开挖与兴修历史的呈现与审察。作者着意于漕运,以此为支点,审察运河的兴修。

  张强指出,春秋时期,为了满足扩张领土时的交通需求,一些诸侯国开始在境内开挖运河。平王东迁,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各诸侯国争霸的场所,横亘中原与济、汝、淮、泗交汇处的鸿沟成为诸侯争霸时利用的对象。此处,张强从中国古代的宏观地理眼光,照察鸿沟与黄河、济水和淮河三大水系相通,在中国历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鸿沟与邗沟的沟通,则生发出特别重要的历史情节。张强认为,鸿沟入淮,与这条位于江淮之间的邗沟连通,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自鸿沟入淮、入邗沟可以抵达长江北岸的扬州,如果继续向前,跨越长江可经吴故水道或秦丹徒水道深入江南腹地,若走水路溯江而上而深入两湖、巴蜀等地;二是为开发淮南立下了汗马功劳;三是为后世淮盐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在经济中心移往江淮及江南的过程中,此水路担负着历史的重任。

  其次,此书在关注运河的政治、军事功能外,最为特出的,是将目光放置到运河与城市的关系上。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便是市民的历史,这就是‘世界史’的真正尺度”。作者的历史意识,是现代学术磨砺过的,所关注的这一重要问题,无疑具有世界历史的视野。

  书中考察了运河沿岸城市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区域政治中心的变化。作者注意到,城市区域经济的繁盛必然导致政治地位的变迁,一些运河城市经济地位上升而成为县级建制或州级建制时,必然动摇着与之相关的非运河城市区域的政治中心地位。这种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城市,既是“城”,有某种保守性;又是“市”,具有流动和开放性。作者研究运河城市,彰显了一种独特的历史眼光,那就是透视运河形成的交通体系和交通格局的变动,如何改变乃至颠覆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作者审视了以运河为干线,沿岸城市凭借这一高效的交通运输形式,加强了相互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体和城市群的历史过程。

  第三,作者研究运河与漕运,另一着力点在于盐运。在运输的“物”之中,盐,乃是古代的国计民生之本。全书论述“运盐河”的着眼地域,乃在江淮,尤其是淮扬一带。书中指出,作为运河一部分,运盐河一头通往盐场,一头与运河相连,为榷盐提供了便利的水道。更重要的是,运盐河又是一条漕运和商贸的大通道,与运盐河相连的江淮运河,即扬州运河,有“盐河”之称。扬州一头连接长江,以长江为运道,可联系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并通向大海;另一头通过邗沟连接淮河,以邗沟和淮河为运道,向北可联系淮河流域及中原。

  盐,在此不仅是构成生命的最重要的元素,更与河流相连,与地理相连,与历史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相连,而在作者的视线下呈现出丰富的意蕴。其中,对江淮运盐河的历史地理刻画,堪称经典。在探讨运盐河的过程中,作者浓墨重彩地强调了唐代刘晏在盐政上的重要作用。唐代在十五道建榷盐机构,将全国分成十五个食盐专卖专营区。刘晏出任盐铁使以后,将官运、官销改为商运、商销,并且制订了新的盐法。新法可防止盐吏与商人勾结,逃避税收和走私;可使食盐顺畅销往偏远地区,而能取得“官收厚利而民不知贵”;提供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等。作者尤其关注刘晏改革东南盐政的历史功绩。刘晏利用江浙良好的水上交通条件,在吴、越、扬、楚等地,建立涟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大盐场,试图通过完善生产体系,为征榷淮盐和浙盐创造必要条件。刘晏的成果,使得盐税支撑起唐王朝财政的半壁江山。

  这就将运河、运盐河的研究触角,伸展到历史的深微之处,不仅让我们体悟到由“盐”这一“发”而牵动的“全身”,而且指向的乃是“全身”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的“神经”。

  第四,这部著作,在对运河进行历史探究的同时,正如书名所示,其用意尤其在于运河之“运”,即“漕运”。作者辨析了广义、狭义的“漕”,认为,凡水运皆可以“漕”称之;狭义的漕运,则指由国家组织的利用运河及自然水道运粮和运兵的行为。这就强调了漕运的国家性。书中着力探讨了汉代以后漕运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水路调集租米及赋税入京,以保证京师地区的粮食安全和政治稳定;开拓疆土及平定叛乱,需要以漕运方式向边地运粮及军用物资;漕运通道又是商贸往来的大通道,在稳定国家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等方面负有特殊使命;因漕运建造的水次仓即沿岸的中转仓,既可以在国家战时就地运兵运粮至前线,也可在灾时就近赈灾放粮。

  此书显示的学术眼光和学术功力,尤其是以别一种方式——运河与漕运,来审视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地域与空间的因素所绾系起的各种历史要素的复杂因由,令人神思凝重。历史常常被比喻为大江大河的流动,但却很少有人真正重视历史中的河流,尤其是人工开掘的运河在历史中的真正作用。作者在“立一家之言”上,是下了大工夫的。这些一“家”之言,背后是著作者卓然成“家”的努力。

  在本书中,历史上与运河有关的许多人物,均被放置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中审视,令人醒悟历史中的人如何改变历史与被历史改变。特别是引入了“河流”这一立体几何“辅助线”,令我们对历史有了新的感悟与理解。在叙述历史事实时,作者也做出了被自身独到情感浸润过的价值判断。例如,在叙述黄河夺泗侵淮给江淮带来灭顶之灾,改变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历史时,作者下笔不动声色,却自然透出情感的倾向。在运河兴修中,被改变乃至牺牲的局部,以及在运河经济中繁荣的城市,乃至运河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均通过这部长河式的学术巨著呈现出来。

  大运河的航标,与其说在河流,不如说在其沿岸的城市与乡镇,在其中航行的舟舰,在其中人的心底。张强教授则以煌煌巨著,在运河研究史上建树了巍峨的学术航标。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潮】

  乡亲们的日子和前程

  文/星辰

  过了不惑之年,渐渐变得怀旧起来,网上一些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童日常玩耍为主题的小视频,我看到了都忍不住点下“收藏”。我读大学前一直生活在农村,恬淡湛然的乡村生活记忆,让我对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充满眷恋和感激。这朴素的情感,从未因时空的阻隔而有所消减,相反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眷恋中又平添了虔诚的敬畏。

  我的家乡地处苏北平原,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一般三口之家都会有十多亩田。田是沙土地,在生产条件落后的年代,很难奢望丰产丰收。种田望天收,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一年的收成,除去口粮、娃娃们的学费,也仅够添置些日常生活用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我的父母那一代人,过的是“土里刨食”的日子。1992年国家票证制度正式取消之前,城乡之间界限分明,农民被拴在土地上,没机会外出务工。由于当时生产基本上靠人力畜力,农民的时间和精力绝大部分花在农业劳动上,从事非农生产客观上也不被允许。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温饱而努力,是他们那代人的写照。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村小读书,记忆深处时常泛起这样一个场景:每到学期末,连续个把月时间,老师早读课上都会嘱咐大家,回家给父母捎话,早点把学费凑一凑交了。通常班上是鸦雀无声,一颗又一颗小脑袋难为情地低垂着,空气中弥漫着老师的无奈与不忍。那时真的穷,不少同学寒来暑往一年到头穿的都是同一件外套,以至于多年后老同学聚在一起,回忆起某个同学,常有人这样讲——某某某就是当年一直穿着啥啥色外套的那个。

  手里有地,心里不慌。土地托举着乡亲们的梦想,滋养着他们的生活。尽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有土地在,希望奔头就在。父母他们那一代人,年轻的时候虽苦虽难,但从未怀疑过未来,他们始终相信,好日子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代。我在省城参加了工作,弟弟在县城安了家,平常在企业上班,农忙时回乡下忙活。弟弟这一代新农民,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幸福写在了弟弟以及乡亲们的脸上。

  表弟送小孩来南京上学,谈起家乡的变化,话匣子就一直停不下来。他说,他们村整体搬迁到镇上了,政府帮着大家伙集中改善住房条件,自己只需补个一两万建房款,掏个装修钱,就住进了带电梯的多层楼房。和城里小区一样,水、电、煤气、网络等各种生活配套措施一应俱全。新村里还进行了绿化美化,并且建起了村民娱乐休闲广场。

  他特地讲到,大姑常讲起,怎么也不敢想,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沾了共产党的光。二姑家所在的村也整村拆迁了,原址上依河重建,家家户户住进了带院子的小别墅。前几天,弟弟打电话报喜,就这个月我们村也要整体拆迁重建了,工作队已经到了村里。

  村子没有重建前,父辈们住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结婚时修建的外砖内坯的青砖房;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修建的红砖房。虽然经过政府多年持续不断投入,水泥路通村达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享受了改厕的便捷,但生活条件和城里还是不能比。特别是阴雨天,泥地湿滑,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生活尤其不便。老家离县城四十多里地,拆迁是几无可能的,父辈们能住上新房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表弟还讲到,种地不仅不交钱,国家还发放补贴。当然,这已经是从2006年起就开始实行的政策了。表弟不知道的是,这可是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第一次被取消。

  父亲常跟我感慨,现在种田容易多了,以前收种庄稼前前后后怎么也要半个月,吃大苦受大累不说,遇到阴雨天,眼看到手的粮食“打水漂”,别提有多心痛。现在不一样了,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助力下,三五天就颗粒归仓、播种完毕了。不仅如此,土地产出与收益也呈几何级增长,更重要的是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了。

  乡亲们致富增收的渠道打开了。年轻一点的可以腾出大把时间外出务工,年龄稍大点的就近在家门口打零工,乡亲们有了工资性收入,腰包越来越鼓。留在家乡的儿时玩伴,有办起家庭农场的,有搞起特色种养殖的,有开办农家乐的,一个一个视野宽了,活得越来越有精神,老一辈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他们手上实现了。

  现在,农村医保、养老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了,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精神生活层面的追求也多了起来。村子里广场上也有了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叔,沿河休闲步道上早晚锻炼的乡亲们也越来越多。

  装点此关山,今朝最好看。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相信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乡亲们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红火,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肯定会更加美丽丰饶。

  在外地工作的我们,再也不担心乡亲们的日子和前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