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长三角2300平方公里“样板间”,究竟有多美
2019/11/01 22:03  新华报业网  倪方方  

  11月1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主要领导聚首上海。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出席会议,共同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这意味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迈出新的重要一步。

  被称为“制度创新样板间”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现出真身,她款款走来的每一步,都吸引无数人的关注。

  重任在肩,使命在肩,这个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间”,今后向何处去,未来该有多美,人们充满期待。

  使命光荣

  出身决定高度。

  去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一体化进程按下“加速键”。

  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的改革走向深入。

  在要素市场、地区分工、公共服务、城乡协调上迈向一体化,首当其冲是制度的一体化。在长三角如此大的区域中实现一体化制度创新,难度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示范区先行先试,尽快形成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为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探路。

  今年5月30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三角被赋予全新战略定位“一极三区一高地”,即“全国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同时专门列出章节,对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进行部署。

  “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10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并提出明确希望。

  不到一年,示范区的方向、定位都有了。那么,这间“样板间”到底有多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

  

  2300平方公里土地,如何谋划?在三个区县中选择五个镇作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包括青浦的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的黎里镇,嘉善的西塘镇、姚庄镇。

  这一次,突破了省界。有千种差异,却有万种共通。

  值得关注的是,示范区有3个独特区位特征和优势:最江南、金三角、大节点。示范区古镇古村众多,才子佳人辈出,文化遗迹充盈,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同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号称“吴根越角”,是长三角区域的一个“黄金小三角”;是上海、杭州、苏锡常三大都市圈的节点城市,也是东西向G50与南北向G60两条创新走廊的交叉点,更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寄予厚望

  从交界区到示范区,从地理相邻到化学融合,三地主要领导纷纷对这个“吴根越角”寄予厚望。

  

  今年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开放日上,李强就示范区建设如是表示——“上海对外开放,浦东新区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是重要载体;对内开放,特别是面向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一直缺少一个核心承载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补上了这个‘缺’。”

  李强两次调研青浦,对示范区发展之重视,可见一斑。第一次,是去年11月,他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调研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有关情况。最近一次则在10月,他提出,努力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价值新高地、创新经济新高地、人居品质新高地”。

  一年来,江苏就长三角一体化编制江苏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列出80项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平台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清单;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顺利推进一批重大项目。

  娄勤俭多个场合表示,全力支持配合示范区建设。3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专访文章《扛起使命责任 服务战略大局》,文章指出“当前,最突出的任务就是务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江苏将全力支持配合,种好这个‘试验田’,推动相邻地区加强对接、互利共赢、融合发展”。

  紧接着,在7月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娄勤俭再次强调,示范区是一个改革试验田,要围绕大局、全力支持,对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运用,更好地推进省域内部的区域一体化。

  今年2月,车俊调研嘉善,提出要在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有新作为,能够支持的全力支持,需要对接的主动对接。在6月的浙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上,车俊将示范区建设突破作为浙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重点要抓的四件事之一。

  大有作为

  黄金宝地,如何作为?据了解,示范区将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集中落实、系统集成重大改革举措,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为此,两省一市探索构建了全新工作机制,具有三个特点:

  ——三地联合,业界共治。两省一市联合成立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理事会由两省一市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经济信息化、市场监管、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部门,以及苏州市(包括吴江区)、嘉兴市(包括嘉善县)、青浦区组成,突出政府作用和属地责任;

  同时,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智库代表作为理事会特邀成员,发挥类似公司独立董事的作用,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目前,理事会已邀请10位企业家(如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平、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和智库专家(如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江苏省政府参事沈坤荣、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

  ——三地轮值,统一决策。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的理事长由两省一市常务副省(市)长轮值,理事会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研究确定一体化示范区发展规划、改革事项、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理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保障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

  ——授权充分、精简高效。理事会下设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执行委员会,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建设管理机构。目前,执委会共有35位工作人员,全部由两省一市通过广泛遴选和竞争选拔产生。执委会负责一体化示范区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改革事项、重大项目、支持政策的具体实施,重点推动先行启动区相关功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两省一市共同出资成立一体化示范区发展公司,受执委会委托,作为先行启动区的建设主体,负责基础性开发、重大设施建设和功能塑造等。

  目前,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审议通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工作规则》《沪苏浙关于落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重点任务分工》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近期重点工作事项清单》三个文件,都是落实国家战略要求,通过“项目化”“清单式”方法,推进总体方案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为了提升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关注度、显示度和感受度,围绕探索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政策支撑保障以及推进标志性重大项目三个方面,确定近期近40项重点工作。

  站稳C位

  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动作在示范区落地。

  9月19日,三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会在青浦区召开,三地党委常委会全体成员、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出席会议,围绕如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开展专题研讨。

  9月30日,三地教育部门在青浦区委党校举行教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约定在教育综合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干部培养、课程建设、家校合作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

  10月14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信用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在吴江举行,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将深化长三角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三个小伙伴共建共商,示范区“一体化”色彩愈加鲜明。目前,青吴嘉共同梳理出四个大类45项示范区重大项目初步清单,签订青吴嘉2019年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以及20余项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建立多个领域协作联盟,联合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

  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方面,三地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省际边界联合河(湖)长制治水经验入选中组部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新增4条跨省公交专线;开设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并实现区镇全覆盖;实现上海、浙江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长三角一体化跨省文旅专线首发黎里,开通长三角区域联票等。

  “这是吴江继发展乡镇工业、开放型经济之后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吴江区相关人士认为,吴江全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苏州乃至整个江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第一线”。吴江正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并形成初步成果,启动推进汾湖高铁科创新城规划、太浦河—沪湖蓝带计划等专题规划编制。

  在示范区,你能听到三地合唱,也能听到各地声音。吴江相关人士表示,吴江将继续深化与青浦、嘉善等周边地区的共商共建共享,加强政策的衔接与分享,积极探索推进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财税分享等方面的对接合作;积极探索一批区域性、全国性改革创新试点经验,在吴江系统集成、集中落实,形成多层次、可复制的一体化发展制度经验。

  中国城市规划院江苏分公司首席规划师邹军告诉“北京西路瞭望”,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子匠心别具。无论上海青浦区,还是江苏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兴嘉善县,在沪苏浙都不是各自最发达的区域,在这样一个区域建示范区,路径依赖相对较小,探索突破空间更大。建设“一极三区一高地”,长三角必须更加注重制度供给创新。在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沪苏浙成立理事会,共同出资成立一体化示范区发展公司,这对于推进示范区建设乃至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示范效应,值得关注,值得期待。

  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图片 视觉中国、上观新闻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