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控制光污染,让我们愉快看星星
2019/11/11 12:49  新华报业网  

  浩瀚的星空和深邃的苍穹,是亘古不朽的自然之美。然而,我们该如何留住美丽星空?11月9日,“首届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大会”在盐城野鹿荡召开。西藏阿里和那曲、山西太行洪谷、江西上饶葛源,以及江苏盐城野鹿荡等5家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首次相聚,从西部草原到黄海之滨,所有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开启暗夜,守护星空。

  星空下的美丽“夜生活”

  9日,记者走进位于大丰的野鹿荡。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与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一坝之隔。堤坝上,芦苇花开,广阔的水面,鱼儿追着慢行船只漾起的水波,不时地跃出水面,“脚痒”的野生螃蟹从芦苇荡中爬出来,甚至爬到了路上。苍鹭、白鹭、灰鹤、野鸭随处可见,最让人欣喜的是,成群的野生麋鹿或在河中涉水,或在堤坝上悠闲信步。

  “这里的夜晚特别有意思,麋鹿是昼伏夜出的动物,静谧的夜空下,野生鹿王经常带着妻儿来遛弯,这是它们的‘行宫’。即便现在天气转凉,鹿群依然会趁着夜色来野鹿荡小菜园逛逛。”跟着在野鹿荡保护地做管理工作的马连义,记者看到高大的篱笆墙内,白菜被馋嘴的动物偷食后,剩下一地残叶,旁边是一串串蹄子印。

  野鹿荡3000亩核心体验区没有光污染,所设的国家自动气象观察台是仰望星空的好去处,“夏夜银河、冬季猎户星座清晰可见。”马连义说。资料记载,综合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数据,野鹿荡区域平均全年可观察星空达238天。去年5月,野鹿荡建成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这里同时还是江苏省沿海野草种子基因库,对485种野草田野进行调查,适当保护,采集标本和种子,对其中原生野大豆、野草莓、水中野菱等濒临灭绝或正在灭绝的物种划定保护。今年,野鹿荡星空保护地的提升项目,被盐城市政府和大丰区政府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建设规划。

  全球2/3城市看不见银河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灯光是城市的象征。它无限延长了白昼,然而,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太过刺眼的灯光,让原本纯净美好的自然失去了底色。

  “人类从未停止过仰望星空,但近几百年来,过度使用照明而导致光污染蔓延,破坏了自然的昼夜模式,全球三分之二的城市已看不到银河和主要星座,人类共同的星空资源和遗产正在消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青坦言,我国的光污染情况也很严重,从卫星图像的资料来看,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夜空亮度不亚于纽约、巴黎。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青少年已看不到真正的星空,甚至有些国家天文台也无奈迁址。“星空不仅是深邃的自然之美,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形成的品质,几千年来人类仰望星空的文化,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失去。”

  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美丽星空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已在西藏、江苏、江西、山西、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积极推动暗夜星空保护地的设立、宣传和普及。同时,发布暗夜星空保护地项目,并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2007年至今,国际暗夜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共在世界范围内认定了17个暗夜公园,其中10个在美国。自2014年中国第一个暗夜星空保护地在西藏阿里建立后,我国目前已建成5个暗夜星空保护地——西藏阿里、那曲,江西上饶葛源,山西太行洪谷,江苏野鹿荡,在高原、海涂湿地、山区、湖泊等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下,开启了星空保护实践。

  “星空已是多年前的记忆。”今年暑期,大丰外国语学校组织教师来到野鹿荡进行拓展训练,校长刘坤说,“仰望苍穹,那星空似乎伸手就能触摸到。能远离城市喧嚣,审视自己,对话本心,是一种久违的感受。以后,我们还会把学生带来体验,让星空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乡村的星空正在逐渐消失

  “当城市游客来到乡村,去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时,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在乡村,生态和发展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但人们没有把星空当作一种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加以利用,而是不经意地破坏了这种最本真的存在。游客来了,乡村的夜色也开始像城市那样,渐渐被点亮,而星空就这样消失了。这种变化在全国都存在。”职业星空摄影师戴建峰是“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建立的促成者之一。2015年,当第一次看到璀璨的暗夜星空后,他被深深震撼了,于是,辞去汽车设计的工作,投身暗夜星空的保护行列。

  相比城市亮化,乡村因旅游而“被点亮”得非常快。在戴建峰看来,控制光污染并不是不使用照明,而是科学地使用照明体系,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如在灯上加罩,只对地面照射,不影响天空,达到保护夜空和生活需要的平衡。星空看不见,也不只是灯光的问题,空气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越通透的环境,看到的星星越闪亮,所以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星空的守护者。

  “在北京,向西北方向开车一个小时可以看到星空,但在上海,车得开出三四个小时才能看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灯光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野鹿荡暗夜星空保护地的建设,在长三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现场也有专家指出,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早已意识到灯光带来的不便,一些国家还联合成立了“国际黑暗视觉协会”,呼吁把黑色还给黑夜。只有当各级地方政府对暗夜保护提高认知,以科普来带动保护时,美丽中国才会繁星闪烁,夜空灿烂。

  交汇点记者 卞小燕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