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她坚守战“疫”一线,“相信妈妈在天堂不会责怪我”
2020/01/31 18:10  交汇点新闻  万小珍  

  交汇点讯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令人揪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常州市钟楼卫健的医务工作者们,把投身防控疫情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把投身防控疫情作为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他们冲锋在最前线,奋斗在最前沿,为广大人民群众筑牢健康防线。邹区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卫芬就是其中的一位。

  噩耗传来,她强忍悲痛完成工作

  “世上只有妈妈好...”1月29日上午10点多,一个特殊的电话铃声响起,这是马卫芬专门为母亲设置的铃声,方便在纷繁的工作电话中区分出母亲的信息。一天前,她身患重病的母亲陷入了昏迷,这个特殊的电话是身处繁忙工作中的她和病危中的母亲维系的纽带。心神忐忑中,马卫芬接通了电话,“妈妈走了,你快回来吧”。电话里传来了弟弟的哭泣声。此时,她正在医院布置疫情防控工作,原本打算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就回去照顾母亲。“妈妈,说好的一起战斗呢,您怎么能失约了呢?”“再有一会我就可以回来看您了,为什么不等我见您最后一面啊!”她失声痛哭起来。迎着同事们诧异的目光和关切的问询,按捺住心中的伤痛,马卫芬擦干了眼泪,轻轻的说了声“没事,我们继续”。一个多小时后,交接完手头的工作,她才找到了院长请假,飞奔回家。

  忠孝两难全,她选择闻令即动

  1月23日,对马卫芬来说是个两难抉择的时间节点。区卫健局发出通知,要求“全系统机构领导班子取消休假,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中去。”与此同时,马卫芬患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8年、生活不能自理2年的母亲,也因病情的快速加重不能进食。一边是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一边是母亲病重随时可能撒手人寰,是共克时艰还是床前尽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却。马卫芬拒绝了院领导对她不用参加带班值班的照顾,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工作中。白天,预检分诊、上门摸排、卡口监测、指导培训,她一丝不苟地部署处置各类防控工作;晚上,她回到家中在母亲床前尽孝,父亲膝下安慰。

  深入“最前线”,她与疫情赛跑

  基层医务人员,身处联防联控的末端,又在直面潜在病患的前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如何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怎样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如何加速医疗物资的配备到位?一个个难题摆在她面前,一桩桩急事涌到她眼前。党员干部就要发挥战斗员、急先锋作用。她主动请缨,任何防控工作都冲在一线、坚守一线。正月初一,她赶往邹区镇杨庄村委村民家中,对湖北来常人员,进行摸排、测量体温、居家隔离宣教;正月初二,她赶往S39江宜高速常州西绕城段邹区收费站开展卡口监测,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车”;正月初三,她24小时在医院带班值班,当晚八点,父亲打来电话告知母亲昏迷病危,让她立即回家。但与此同时,她接到常州市疾控中心的电话通知,告知邹区镇辖区发现2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要立即派人排查,并转至隔离医院。她再次选择了坚守岗位,指挥调度、防控救治、跟踪督查……

  追忆无私母爱,坚定战“疫”信心

  跪守在母亲灵前,她回忆起了母亲生前的音容笑貌。母亲既是一位慈母也是一位严母。从小对我们三人照顾无微不至...当接到弟弟电话,说母亲已经走了,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在母亲临终的最后时刻,我却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有遗憾、有内疚,但我不后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现在国家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履行我的使命和担当,相信在天堂的妈妈也不会责怪我的,因为她从小就告诫我要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交汇点记者 万小珍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