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关于安全生产,江苏13个设区市市长有话说
2020/06/16 14:47  交汇点新闻  郁芬  

  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对处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关键阶段的江苏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目前,全省上下正以“安全生产月”为抓手,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层层明确职责任务,层层拧紧责任螺丝,全面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6月16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政声”版,特别邀请了江苏省13个设区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安委会主任,请他们谈一谈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以及各市的具体举措。“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带您来看。

  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特大城市治理全过程

  □ 韩立明

  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连续三年全省最低。今年以来,南京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督导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开展32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积极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1-5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7.3%和82.1%。

  统筹规划布局,完善城市安全发展顶层设计。树牢“全周期管理”意识,从规划源头抓起,深化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研究,按照“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要求,合理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构筑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体系。注重防灾减灾、冗余设施和空间复合利用,加强体育、会展场馆等公共空间的可变性、混合性,提高应急改造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严把招商项目安全标准,提升产业、园区和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韧性建设,加固城市安全发展底板弱项。按照“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强健“骨骼”,加强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严把建筑安全质量关,加快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畅通“经脉”,保持城市生命线畅通,尽快完成危旧管网、高层楼宇消防及消防通道、老旧小区排水排涝等改造任务。促进“循环”,加强污水、污泥、垃圾以及危险废弃物的循环化处置,特别是严格管理2300余家产废单位,提高危废处置能力,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强化风险管控,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础支撑。南京作为特大城市,安全治理面临“五多五最”。

  “五多”:流动人口多,达321万;生产经营单位多,市场主体共145万家;高层楼宇多,超100米的高层建筑101栋;在建工地多,有2100余个;重大危险源多,共483个。

  “五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省最高,为83.2%;路网密度全省最高,高速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9.3公里;长江岸线全省最长,年均过境船舶约75万艘次;地铁运营里程全省最长,为378公里,在建132公里;地下管网全省最长,为16万余公里。

  针对这些特点,南京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在综治网格上叠加应急格、安监格,在一体化平台上增加安全监管功能,已有30余万家企业单位纳入平台管理,标注风险源20余万个。

  下一步将深化城市体检,形成完善的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坚持隐患即事故,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危化品、交通、消防、燃气、建筑施工、公共场所等领域,拓宽排查整治深度,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推行互联网+移动端执法,健全纪委监委嵌入式监督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做到严执法、重实效。

  用好科技手段,提升城市安全发展保障能力。在疫情防控中,南京率先建立“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推动了“城市大脑”运用;应急管理“181”综合监管平台(一平台八系统一终端)也于今年1月上线运行,被国务院督导组列入“典型做法清单”。下一步,将建立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平台,健全基于重大事件的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一体应急联动”。强化安全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快危化品等重点行业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

  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城市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安全监管体制,健全部门联动监管、安全生产履职审计、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安全生产工作等制度,推动“三个责任”“三个必须”落到实处。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建设,解决区域性突出安全问题。创新应急管理机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集中指挥、实体协调运作”的思路,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专常兼备、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协调能力和救援时效。创新多元共治机制,完善城市安全风险“啄木鸟”“吹哨人”制度,引导第三方力量参与城市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作者为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加快推动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

  □ 杜小刚

  无锡围绕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着力健全安全生产“六大体系”,加快推动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从事后调查处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治理转变、从单一安全监管向系统治理转变,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着力构建责任落实体系。压实党政领导责任,率先推行安委会“双主任”制度,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同时担任本级安委会主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将安全生产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评体系,合理划分市(县)区、镇(街道)两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范围。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失信“黑名单”制度,推动企业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能力评估“六到位”。

  着力构建源头治理体系。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强对新上、扩能、改建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严把产业“转型关”,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淘汰高危行业产能,降低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严把场所“危险关”,严格控制高风险作业场所以及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人员数量,位于城镇人口密集区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已由193家减少到129家。

  着力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机制,去年由市领导带队进行三轮现场检查考核,对地区和相关部门作出等次评价。按照“排查见底、整治彻底”目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一大批安全隐患得到整改,对一时难以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进一步完善安全巡查机制,去年对三个地区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形成巡查报告并及时进行反馈。

  着力构建监管执法体系。提升组织化水平,推动安委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安委办工作实体化科学化,建立联合检查、联合执法机制。提升专业化水平,按照专业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75%的要求,配足配强安全监管专业人员。提升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着力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综合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演练、预案磨合、信息互通,确保迅速响应、整体联动。加强应急处置力量,加快区域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基地和行业救援队伍建设。

  着力构建宣传教育体系。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进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共同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事故警示,围绕重点行业、重点时间节点、关键薄弱环节,加强季节性动向性安全生产预防预警宣传,为全市各级守好红线底线筑牢思想“防火墙”。

  (作者为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筑牢高质量“安全坝” 撑起群众“安全伞”

  □ 庄兆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更加扎实细致的措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事件的发生,努力打造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徐州样板”。

  牢牢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不动摇。徐州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打牢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此,近年来我们全面推开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主动取消两家化工园区定位,自加压力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通过打好系列“组合拳”,不仅提高了产业层次、削减了煤炭消耗、降低了污染排放,而且从源头上减少了各类安全隐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不松劲。对各地党政领导来讲,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强化党政领导责任,以上率下种好“责任田”。

  对各部门来讲,深化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持续排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上的盲区和监管上的死角,明晰新业态、新领域、新行业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切实防止责任“悬空”。

  对于企业来讲,突出解决企业“下冷”问题,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核心要素,真正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加大问责追责力度,以强大震慑力倒逼责任落实到位。

  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放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结合实际,主动将省定整治的27个领域拓展到32个领域,把发现解决整改问题贯穿到专项整治的全过程。把国务院、省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清零”作为重要抓手,对每个问题都认真分析原因、落实责任、一抓到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坚持不懈、慎终如始推进专项整治,确保高质量完成“小灶”攻坚和“大灶”启动工作,彻底改变安全事故多发的局面。

  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不懈怠。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认真实施《徐州市安全生产条例》;

  围绕构建“大应急”工作格局,打造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督促企业完善针对性应急预案和每个岗位的应急措施,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加强专业化监督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充实专业监管力量,用好人才招引政策,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保证“专业人干专业事”;

  加快构建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推动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发展;

  加强全社会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典型事故警示教育。

  (作者为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年”活动

  □ 陈金虎

  近年来,常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决策部署,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当成发展的核心问题来抓,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系统思维抓综合治理。树立安全生产的系统思维,统筹抓好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等工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综合推进、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全落实。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出台市委常委安全生产联系点制度,形成市委常委联系板块、分管市长负责条线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网络。安全管理力量全动员。在全社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发展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浓厚氛围。

  效果导向抓依法治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执法务必从严”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年”活动,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法治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执法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强化执法协同。充分发挥市安委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完善部门之间、市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消除监管盲区。提升执法质效。完善双向激励机制,对屡罚屡犯的企业公开曝光,依法惩戒。对“旧病复发”企业,一企一策、对症下药,防止类似问题死灰复燃。

  创新实践抓精准治理。坚持常态治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源头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集中推进与重点督查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隐患排查精准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大排查,全面掌握企业数量、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等信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实行“一企一档”,定期汇总数据,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隐患管控精准化。用好现有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子系统,及时更新完善“红橙黄蓝”四级危险等级库,加快构建区域安全风险分布图,加强分级分类差异化管控。

  着眼长效抓源头治理。把安全生产着力点更多地放到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上,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扎实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推动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对企业购置安全生产装备进行补助和奖励。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常态化、制度化做好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推动政府预案、部门预案、企业预案符合发展需求、实现无缝衔接。

  (作者为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发展理念

  □ 李亚平

  苏州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精神,强化政治责任,突出风险防控,深化隐患整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城市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发展理念。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基础保障,作为检验苏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全力维护好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紧盯“本质安全、绿色发展”,将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筑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单位主体责任,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为契机,重点围绕市领导督查督导、开展明察暗访、专项执法检查、深化“331”专项行动、推进安全生产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开展“1+5”行动,全力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坚持源头治理,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推动安全城市发展建设。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工作的意见》,联合第三方研究机构编制“一方案”“一办法”“三规范”“二清单”。坚持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严把产业布局和项目准入关口,探索重构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强化建设项目本质安全要求,全面推动新建化工企业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严格关停“小散乱”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推动企业预防机制建设。在全市重点行业企业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企业风险辨识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能力,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和27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采取有效整治闭环措施,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推动长效发展,健全安全生产科学化机制。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开展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和带队督查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能力建设,配齐配强监管力量,健全基层监管人员鼓励激励机制。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提高基层监管工作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提高应急指挥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全市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形成有效的分析、预警、指挥、保障体系。完善全市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开展针对性应急救援演练,加强全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加强应急管理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应急自救能力,鼓励引导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宣教工作。

  (作者为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全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 王 晖

  南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风险防范,严格安全监管执法,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全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坚决扛起发展第一要务、安全第一责任的政治担当。坚持以讲政治的高度抓安全,充分认识抓好安全生产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使安全生产成为全市上下植根于思想、源自于内心的自觉行动。坚持以守底线的角度抓安全,强化“没有安全、一切为零”的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度,守牢安全发展的每一道防线。坚持以谋发展的力度抓安全,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用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落实党政领导责任,把“底数清不清、业务熟不熟、投入够不够、作风硬不硬、执行实不实”作为各级政府抓安全生产的硬杠杠,把“专题研究、专项检查、专人负责、专档记录、专案突破”作为抓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铁规定,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细化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安委会“1+X”工作机制,制定实施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和兜底责任清单,确保每块安全“责任田”都管好管细管到位。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专项行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

  不断完善环环紧扣、务实管用的治理举措。突出抓好源头治理,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安全本质提升,一手抓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控增量,把好安全生产“第一道关”;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存量,淘汰低端低效和高危行业产能。突出抓好风险防范,全面开展32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各类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步伐;扎实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加强化工企业“加减法”监管。突出抓好能力建设,成立促进企业安全资源共享互补的安全生产协作组,在各行业商会(协会)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站”,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始终保持从严从实、顶真较真的工作作风。在一着不让抓落实上下功夫,将各级领导“四不两直”检查常态化、制度化,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在动真碰硬抓整改上出硬招,对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业整顿、关闭退出;对有安全生产严重违法、严重失信行为的投资主体及管理者,一律依法实施市场禁入;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严肃问责追责。立足长效建机制、强基础、提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作者为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着力推动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

  □ 方 伟

  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坚定安全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1至5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和60%。但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安全风险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没有改变,“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交通事故占比仍然很高,安全生产现状与群众的殷切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对各类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责任不落实”“思想上忽视”往往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行动上违规”往往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团结一心、敢于争先、勇争一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扛起责任,牢牢把握“两个不放松”总要求和“务必整出成效”总目标,更加积极主动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三个必须”等要求,坚决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员岗位责任,做到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扎实培育安全文化。组建安全生产宣讲团、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宣讲,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访谈、远程辅导、直播互动、线上体验等形式,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广泛发动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查找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盯紧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危化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渔业船舶等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危化品运输车辆、海上交通、海洋渔业、森林防灭火等安全风险防控。要确保问题见底,以“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盲区。

  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到边到底的责任制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安全生产制度创新,深化安全生产“一查三督”工作法,发挥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安全业主委员会共享共治作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连云港市落地生根,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连云港经验”。

  (作者为连云港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 陈之常

  淮安将加大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度,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责任落实、风险防范、夯实基础等工作,切实大幅压减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坚持以明责定责为关键,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坚决扛起党委政府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建立部门安全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大督查考核和追责问责力度,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推动企业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坚持以专项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夯实风险防控基础。强力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年活动,在全省统一开展27个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基础上,增加粮食仓储、再生资源回收和群租房三个重点行业领域。严格开展执法监管。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模式,加大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暗查暗访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果断亮剑、坚决打击。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积极构建集规划设计、重点行业领域、工艺设备材料、特殊场所、人员素质“五位一体”的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制度体系,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生产设备设施标准化。通过落实技改政策、加强要素保障等激励手段,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淘汰安全性能低下的设施设备、工艺技术。推动操作行为标准化。督促企业制订安全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科学常识和应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动作业环境标准化。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订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基层安全岗位责任制,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完善安委会工作制度,完善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提升依法治理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为解决区域性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提供法规保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真正将监管力量向基层倾斜。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从传统监管方式向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方式转变。提升社会共治能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行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公开曝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件。

  (作者为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奋力开创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 曹路宝

  盐城市将充分吸取“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持续强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应急管理是全局工作的底线保障。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是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离开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全面精准治理、精准预警、精准救援、精准恢复、精准监管,全力做到“救民于水火”,竭力为人民群众平安幸福“保驾护航”,真正使应急管理成为检验盐城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

  强化应急管理首先要抓好安全生产。突出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坚定不移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盐城已彻底关闭响水生态化工园区,取消阜宁县化工园区定位,坚决关停落后产能。把准大丰和滨海两个化工园区产业定位,实现“腾笼换鸟”,提升化工行业整体安全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围绕27个重点行业领域需要排查整治的内容,制定6个方面重点整治内容目标和16条措施,为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安全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排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行的安全风险,逐步改善城市基础安全条件,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强化应急管理要着力提升体系建设。认真总结事故救援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制定市级综合应急预案。充分发挥技防、人防联合作用,提升应急管理实效。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信息化、直观化、扁平化的应急管控系统。将应急管理网格与社会综合治理网格系统相结合,强化网格处置功能,逐一明确网格安全管理内容,共同提高网格化管理运行效率。

  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开展“双随机”专项执法,开展联合执法,严肃执法、严厉处罚,形成监管合力,让非法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强化风险信息收集和预警分析建设,广泛接收风险报告,集中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处置与应急指挥一体化平台,增强风险预警预告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应急管理关键要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各级党组织对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明确属地和部门职能,实行条线和板块的矩阵式监管、部门间“双向覆盖”,共同“向前一步”,切实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实现“全时段、全覆盖、全流程”监管。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从表彰奖励、职务并级、保险疗养等方面适当倾斜照顾应急队伍,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爱护应急救援队伍的良好氛围,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急工作,为应急管理提供长久动力。

  (作者为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夯实安全发展根基

  □ 张宝娟

  扬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国务院和江苏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组来扬督导为契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责任、最过硬的措施,补短板、促提升、固根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坚决扭住“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牛鼻子”。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硬举措来解决“老大难”“硬骨头”风险隐患。制定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企一策”整治方案,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动态管控发展中的新风险新隐患。加强对新业态、新领域风险隐患的研判,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企业 “六个一”行动,确保“赶工期”与“保安全”并重。

  切实压紧压实责任,着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聚焦“关键少数”,在落实党政领导主抓和部门监管责任上下功夫。扬州制定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专门成立由相关分管副市长牵头的道路交通、石油化工、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13个专业委员会,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聚焦“绝大多数”,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激发企业安全生产“内生动力”这个关键,推动企业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督促企业细化制定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并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职工,推动企业内部群防群治。

  注重标本兼治,加快健全常态长效管控机制。全面建立全员化隐患排查机制。扬州制定了30个行业领域的具体安全生产整治方案,组成各类检查组1800多个,聘请专家250多人次,截至2月底排查整改各类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328个。全面建立现代化安全管控体系。探索“互联网+安全监管”线上线下双重监管模式,启动建设市级应急指挥平台和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建立网格化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城乡日常管理”机制,全市10922名网格员下沉到6232个网格,集安全、环保、综治等职能于一体,对企业安全生产常态化巡查。

  突出固本强基,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和保障水平。重点推进“三大强基工程”建设。推进“人才强基”工程。专门成立市危化品安全技术保障中心、危化品安全监察大队,化工园区独立设置安全监管机构,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专项投入上向县(市、区)和园区倾斜,夯实安全生产基层监管基础。

  推进“文化强基”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全面发力,推动安全宣传“七进”,广泛宣讲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推进“能力强基”工程。严格推进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21700多名“三项岗位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作者为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坚决打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攻坚战

  □ 徐曙海

  镇江,作为拥有“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真山真水自然禀赋和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重镇,理应勇挑重担,在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中试新路、创经验,全力以赴把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切期望转化为生动的发展现实。

  整治的前提,要抓住思想这个“总开关”。要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专项整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要上升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国探路的高度来认识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镇江作为苏南城市,要勇挑重担,利用这次督导为契机,主动自查自纠、坚决立行立改,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过硬工作实效确保顺利通过督导,为江苏在全国探路作出贡献。

  要上升到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风险并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自然降低。早在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就明确:“力争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面对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来不得丝毫松懈。

  整治的关键,要抓住责任这个“牛鼻子”。属地责任在领导。党政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要亲力亲为,该制定方案的要亲自把关,该到现场的要亲临现场,决不依赖分管领导和部门。

  主体责任在法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就是一句空话。抓企业的关键在抓企业主要负责人,抓培训,抓检查,抓整改。要通过标准化运行等管理手段督促企业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监管责任在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安全生产评价和环评等中介机构约束和管制措施,进一步严厉惩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失职渎职、跟企业搞利益输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行为,决不心慈手软、姑息放过。

  整治的成效,要抓住闭环这个“硬着子”。抓排查。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没有发现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在安全生产面前,我们每一分钟都是与事故赛跑,就看谁跑得快、发现得早。

  抓执法。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就是要坚持“零容忍”,铁面执法,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实施停业整顿或关闭退出;对有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失信行为的投资主体及管理者,一律依法实施市场禁入;对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员工,一律实施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真正形成常态震慑。

  抓考核。镇江市委、市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列入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考核办法和机关绩效考核内容。今年对所有县市区和安委会重点部门全覆盖巡查,并加大对巡查结果的运用,强化安全生产巡查的权威性。

  (作者为镇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朱立凡

  当前,泰州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

  聚红线之识,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中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贯穿经济发展、项目招引全过程。一方面,强化源头管控,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危化品项目“三个一律不批”,杜绝“先天性”隐患。另一方面,积极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工艺和产能。

  抓责任之实,把刚性制度转化为安全生产治理效能。结合机构改革,将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三定”规定中;健全市安委会和各专委会“1+X”责任制,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不断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高位推进工作机制。巩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成效,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承诺公告、“履职审计”、集中述职质询点评等制度。

  行法治之道,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安全治理的主攻方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连续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系列活动,坚持依法监管、从严执法,努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安全风险。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期间,将继续发挥执法处罚的“尖刀”“利刃”作用,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一批违法犯罪行为,切实防范化解一批重大安全风险。

  抓防控之要,把共建共治贯穿于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地方标准”《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DB3212/T2059-2019),制定《风险较大作业场所风险辨识管控指导手册》,督促1万余家企业辨识各类风险点12.6万余个。

  与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开展为期3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对68家涉及高危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的重点企业逐家进行“诊断”。对建厂早、管理落后、规模较大的梅兰化工等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甲级资质中介机构进行“体检”。成立市化学品安全管理协会,督促各市(区)分别成立第三方服务平台,对危化品企业一级以上动火作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措施完整性技术确认。

  筑安全之基,把基层基础工作服务于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队伍建设。在市和市(区)层面,加强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在乡镇(街道)层面,基层安监机构基本独立设置。在村(社区)层面,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初步建成市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测平台暨应急救援中心。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市安委办联合南京理工大学成立“市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学院”,作为监管人员培训基地。

  (作者为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安全生产体系

  □ 王 昊

  近年来,宿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2019年度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一。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方向标”,时刻做到坚决贯彻、快速行动。坚持把安全红线作为生命线,把安全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遵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指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出台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办法,健全部门安全生产职责任务清单,完善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切实拧紧责任“螺丝”。

  坚持把化工企业整治作为“先手棋”,全力打好化工行业治理攻坚战。精准实施“一企一策”。坚持“化工企业总量只减不增、小化工企业只关不整、危化生产企业只出不进”,建立危险化学品“一张图一张表”,为每个化工企业“量身定做”整治方案。深入推进“一园一策”。取消沭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定位,对宿迁生态化工园区内危化品相关企业全面排查、强力整改。全面落实“一源一策”。在全市63个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源长制”,确保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平稳可控。

  坚持把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作为“关键招”,切实堵住安全生产风险漏洞。聚焦督导问题强整改。截至目前,国务院督导交办的17项问题,已有9项整改到位,其余的预计9月底前整改到位。聚焦重点领域出重拳。制定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及26个专项实施方案,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活动开展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检查督查3.05万人次,检查企业(单位)1.69万个,排查治理重大隐患415个。

  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立足点”,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强化基础配套。实施企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安全设施配套持续改善。强化队伍建设。聚焦企业负责、安全管理和特种队伍“三项岗位”人员,加强培训锻炼。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应急指挥“一张图”、应急预警“数字化”、安全监控“全流程”。

  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保障线”,着力推动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健全巡查机制。综合运用下沉巡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排查问题,形成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的工作体系。健全执法机制。通过市县(区)联动、交叉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精准打击。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企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实施办法,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自觉。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整改不力以及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及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作者为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

  来源 2020年6月16日《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政声”版

  值班主编 郁芬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