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长江文脉 共赏“江天万里”
2022/01/16 19:02  

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详图(局部) 清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近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旨在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以国家博物馆藏品为基础,汇集300余套各类材质的长江文化代表性物证,以“横穿万古岁月流”“文明传承绵延长”“千年文脉润古今”“黄金水道通九州”“大江安澜丰碑立”5个单元全面展示长江的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工程之巨。

  “倒泻银河鼓浪东,百舸万里画廊中。”千百年来,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劳动人民,依托长江沿线独特的自然风光,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大江东去,风流人物争相涌现,文坛艺苑绚丽多姿,民生物用别具特色。长江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认同,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如何全面、生动呈现长江的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工程之巨?该展览策展人、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负责人赵永表示:“展览内容跨越年代较长,在对展览内容进行仔细思考后,选取了‘河流’作为展览主题,通过不同时期河流上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艺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全面展示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长江文化。”赵永介绍,300余件(套)展品中,画图的占比较大,《长江图》《长江万里图》《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详图》《滇南盐井图》等一批重磅文物均为首次亮真迹。

  展厅内,一幅幅长10余米的“长江图”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同一片江景。

  《长江万里图》描绘了从岷山至长江入海口沿途两岸景色,题签为“仿巨然长江万里图”,绘制者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人德纯,首段题跋后款署“辛酉秋八月(1861年)”,即咸丰十一年。

长江万里图(局部)清 德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专家表示,在文人山水画中,《长江万里图》不仅是长江沿岸的实景写生,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想象与情感,功能上也脱离了舆图的范畴,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卧游山水”寄情天地的外化表现。正如此卷卷首所题:“大江东去,看波涛,滚滚浪花如雪。蜀国纷华,都似梦,往日风流消歇。万里桥边,锦官城下,折柳频惊别。几番怀古,昔时多少豪杰。闻道蜀相当年,曾经此地来,送游吴客。破浪乘风,原素志,又见云山千叠。往事匆匆,都归笔底好,景从头说,画图相对,写来无限风月。调寄百字令。”

  一件巨幅长卷清代绢本《长江图》也格外引人注目。此图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段,从江西九江开始,到安徽,再到江苏南京,结束于江苏镇江的长江沿线景致。画卷由小湖口县、彭泽县(今皆属江西省九江市)开端,湖口县地处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由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的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到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0公里的长江中,是一座独立的山峰,以奇、险、独、孤而著称,虽海拔只有78米,却是地势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再到东流县(原属安徽省,今已撤县)、安庆府(今安徽省安庆市);又到宁国府(今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县(今安徽省芜湖市),在这里长江将市域划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片,青弋江、漳河、水阳江、裕溪河贯穿境内;再到东梁山、西梁山、太平府(今马鞍山市和芜湖市辖境)、采石矶一带;最后描绘到江苏境内江宁镇、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报恩寺、紫金山、浦口、燕子矶,最后结束于金山、银山、甘露寺(皆属今江苏省镇江市境内)。

  此图卷尾落款为“臣钱维城谨绘”,钱维城为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专家认为,整卷山水描绘工整细致,用笔细腻,布局疏密有致,是一件反映清中期长江中下游段沿线城市布局规模和水系的重要作品。

  作为国博“镇馆之宝”之一的《乾隆南巡图》,此次展出的第五卷,也是其“首秀”。据史料记载,由于长江下游江浙地区的重要地位,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在位期间,都曾分别6次南巡,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此次展出的第五卷描绘了乾隆从金山乘船到焦山,一路游览长江胜景的场景。画卷中,映入眼帘的是浩瀚长江,观众可以和乾隆“共游”,看波浪滚滚向东流去,水天一色,一望无际。

  而《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详图》则描绘了乾隆帝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所经京杭运河全程,并由汉满两种文字写成后记,叙述京杭运河所经各地:运河自杭州东北经嘉兴府至苏州府,又西北至瓜州口入长江;由江而北与扬州漕河汇,经高邮州、宝应县,又北经淮安府西折而入淮水。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壮观江山盛景。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江南名胜图册》,是清朝人留下的一本本“旅行手账”,见证了当时江南物丰民饶的盛景。其共有5册,第一册上夹板题签为“江南行宫座落图”,绘乾隆南巡时,驻跸行宫二十四处;第二至五册上夹板题签为“江南名胜图”,主要绘扬州、镇江、常州、苏州等地之胜景。仔细观察,发现各页上均有图题,除点明所绘名胜外,部分还记有与之相关的地理方位、景色特征、史迹源流以及南巡时间等。

  专家表示,《江南名胜图册》采用传统山水画技法,山石以墨笔勾勒,敷以赭、绿晕染,点苔细密,用笔秀润。花木多以色墨点染,清秀雅致,郁郁葱葱。亭台楼阁以俯瞰式角度呈现,行宫规模、屋舍结构皆刻画精细,具有界画笔意。江南山水之秀,园林之美跃然纸上。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