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呵护“长江精灵” 昔日渔民变身江豚守护者:当一辈子的事业
2019/06/15 15:16  龙虎网  王缘 苗东旭  

  龙虎网讯(记者 王缘 苗东旭) 清爽江风佛面,滔滔江水拍岸,站在南京长江三桥下远眺,几头江豚欢快地在江水中翻滚、跳跃、乘浪起伏,这些银灰色的身影划出闪闪波光,成为长江中最美的风景。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奔流6300多公里的长江在南京浦口江段发生了变化,被称为“长江精灵”的江豚多了起来,这离不开岸上由12名渔民组成江豚守护队,他们守护着美丽长江,呵护着“长江精灵”,说这是一辈的事业,并期望有更多人加入他们。

  

  华丽转身:12位渔民从“口粮”抢夺者变成江豚守护者

  今年52岁的杨金明是土生土长的渔民,从小就跟随父母、兄弟在江中捕鱼为生。在他的记忆中,江豚在长江中很常见,一天最多能看到上百头。随着江豚数量的减少,2014年9月,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禁止一切进入保护区的违法捕捞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为了响应号召,杨金明等一百多位渔民转产“上岸”。

  其中有12名渔民“上岸”后便换了个身份,不再抢江豚的“口粮”,成了江豚守护者,每天轮班,默默地守护着长江中的“大熊猫”——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江豚保护核心区,进行10个小时的巡护,记录江豚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报告非法捕捞事件,并进行拍照取证。这支江豚守护队员的平均年龄48岁,这样的巡护工作,他们已经进行四个年头了。

  其实,这些渔民报名成为观察员时都曾遭到家人反对。转产“上岸”后,渔民们都开始四处打工谋生,守护江豚意味着他们只能留在长江边,在巡护之余打打零工,这大大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2016年,杨金明和杨金龙兄弟二人顶着家人的反对报名成为了江豚观察员,为此他们要骑二十分钟摩托车才能到达长江三桥江豚观测点。杨金明说:“我们从小靠在江边,习惯了,离不开长江,好像一天看不到长江,心里就不舒服。江豚对我来说就像朋友一样,我想来保护它们。”

  

  爱心传递: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到保护江豚的队伍中

  杨金明介绍,在江边捕鱼、垂钓、乱扔垃圾对江豚都会有很大影响,“看见他们破坏江豚的栖息地心情特别难受,再不保护江豚,它们的数量就越来越少了。”

  一旦发现有人非法捕鱼,他们便会劝阻、报警,在公安、渔政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之下,三个月内已成功制止了18起。无数次的劝阻、巡护,在他们的保护下,这里的江水清了,鱼儿多了,垂钓捕鱼行为也大大减少,江豚的数量不断增加。有一天杨金龙看到一头小江豚围着江豚妈妈在江水中翻腾,他兴奋极了,他说这意味着长江中又多了一头江豚。

  长期巡护后的黝黑皮肤,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一件印有“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字样的马甲,这是12名观察员的“标配”,每次只要发现有江豚的身影,他们都高兴地像个孩子。在12名观察员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到保护江豚的队伍中,浦口江段的江豚数量也由原来的不到5头发展到现在的15-20头。

  每天站在长江边,12名观察员们一步步巡视这个哺育了他们半辈子的水面。身份换了,与长江的联系依然紧密。“我们希望江豚可以一天天多起来,这是留给长江也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杨金龙说:“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要干到直到身体不允许为止。”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