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双城展 | 辛德贝格展在中国南京和丹麦奥胡斯市同步展出

  1937年12月,一位26岁的丹麦小伙,“偶然”走进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他为守护南京东郊的江南水泥厂丹麦设备而来到南京,却留下了救助近两万中国难民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丹麦青年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他就是贝恩哈尔·辛德贝格,一位酷爱冒险又心怀正义的年轻人。当年受助的难民尊称他“丹国辛先生”,赞许他在南京的“见义勇为”之举。

  今天上午10时30分,《贝恩哈尔·辛德贝格 南京的“丹麦英雄”》展在中国南京市和丹麦奥胡斯市同步开展。辛德贝格雕像也将于同一天,在奥胡斯市明德帕肯纪念公园,由丹麦女王亲自揭幕,希望以此方式,续写中丹友谊的新篇章。

  

  中国南京

  展览时间

  2019年8月-11月

  展览地点

  纪念馆史料陈列厅首层1号展厅

  主办单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协办单位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

  丹麦奥胡斯市

  展览时间

  2019年8月-9月10日

  展览地点

  Dokk1图书馆

  开幕式现场

  纪念馆张建军馆长主持开幕式:

  “南京大屠杀期间,丹麦人辛德贝格曾在江南水泥厂设置了难民营,在中国难民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向他们伸出援手。他的义举和精神值得我们感激和敬佩。

  今天我们和丹麦奥胡斯市同步举行展览,讲述辛德贝格先生的事迹,让更多人了解和知道这位南京的‘丹麦英雄’。让英雄创造的中丹友谊延绵和发展!”

  辛德贝格侄女从丹麦奥胡斯市展览现场发来视频:

  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雅各布林朗致辞:

  

  “南京和丹麦奥胡斯市的展览都非常重要。年轻的辛德贝格是个英雄,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个遭受苦难的南京人。

  丹麦女王陛下将在辛德贝格的家乡奥胡斯市为辛德贝格雕像揭幕。它将给我们留下关于辛德贝格的永久记忆,也让人们能够永远铭记南京人民曾经历的巨大的悲痛与苦难。

  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纪增龙向雅各布林朗先生赠送《见义勇为》卷轴

  

  

  “见义勇为”四个字源于

  1938年12月

  受到过保护的南京难民

  请德国友人京特

  转交给辛德贝格的丝绸横幅

  

  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纪增龙致辞:

  

  “南京与丹麦虽远隔万里,却有着特殊的渊源和深厚的友谊。今天,我们在丹麦奥胡斯市和南京同步举办展览,共同纪念辛德贝格先生,共同续写中丹友好佳话。

  我们希望通过辛德贝格的故事,让人们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更加了解丹麦,珍爱和平。”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力群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先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近2万名中国人的义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览的空间和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对辛德贝格先生的感激和缅怀是无尽的。”

  随即与会嘉宾和观众一起参观了展览

  

  展览速览

  《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南京的“丹麦英雄”》展,以辛德贝格在南京的人道主义救援事迹为重点,讲述了这位“丹国辛先生”勇敢、善良、正义而又传奇的一生。

  展览分为“从奥胡斯走向世界”、“辛德贝格见证日军在中国的暴行”、“辛德贝格在南京的人道主义救援”、“永不凋零的‘辛德贝格黄玫瑰’”、“美丽古都南京焕发创新活力”五个部分。

  从奥胡斯走向南京

  辛德贝格1911年出生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奥胡斯。他的父亲是一名牛奶商。童年的辛德贝格在不断的迁居中度过,形成了他不安于一处的性格。

  

  辛德贝格(前排右一)与父亲和兄弟的合影

  上世纪2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丹麦,他家的奶酪店几近倒闭。重重困难,使辛德贝格下决心外出谋生。他到过俄国、格陵兰、阿尔及利亚、旧金山、日内瓦等地,而后来到中国。

  

  辛德贝格来华时的护照

  

  丹麦驻沪总领事克里斯蒂安·谢尔为辛德贝格签发的通行证

  

  辛德贝格在中国的留影

  见证日军暴行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辛德贝格(中)在上海与中国士兵在一起

  

  辛德贝格拍摄的上海战场照片,细心的他在每张照片旁标注了说明

  人道主义救援

  1937年11月底,日军迫近南京。丹麦F.L.史密斯公司是江南水泥厂年产20万吨的生产机器的供应商。辛德贝格接受史密斯公司委托,前来南京护厂。临行前,他给父亲写信,说此行“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假如我能做成,是值得冒险的。”

  12月1日,他在上海立下“生死状”,称“我特此同意志愿前往南京附近的栖霞山江南水泥厂,战时停留期间,风险自担,假使我负伤、伤残或死亡,除合理的医疗费用,不对F.L.史密斯公司或其他任何方面附带任何要求。”

  

  

  12月5日,辛德贝格抵达江南水泥厂。图为他从上海到南京的英、日文通行证

  看到南京形势危急,难民无藏身之所,12月11日,辛德贝格与德国同事卡尔·京特决定,在江南水泥厂的南北两边设立难民营。为防止日军袭击,他们在工厂大门上悬挂丹麦和德国国旗,辛德贝格让人在厂房屋顶上用油漆刷了一面约1350平方米的巨幅丹麦国旗。

  

  辛德贝格手持丹麦国旗站在难民营里

  

  在江南水泥厂避难的难民们

  

  江南水泥厂收容的部分中国伤兵

  为救治受日军枪伤的难民,江南水泥厂自办医院。辛德贝格曾数次往返城内外,从鼓楼医院携带药品回厂。

  

  被日军烧伤的孩子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医院接受救治(约翰·马吉影片镜头)

  不仅如此,辛德贝格还为城内难民送去食物,帮助难民递送请愿信。他与国际友人拉贝、马吉等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建立友谊,沟通了南京城内外难民营的联系。

  辛德贝格黄玫瑰

  在纪念馆和平公园,有一片“辛德贝格黄玫瑰园地”,正是为纪念辛德贝格设立。“辛德贝格黄玫瑰”由丹麦园艺师历经四年培育,它代表了勇气、尊敬与怀念。

  

  2014年4月27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和丈夫亨里克亲王一行参访纪念馆,赞赏辛德贝格的人道主义精神。

  

  丹麦女王手捧“辛德贝格黄玫瑰”

  

  2017年3月31日,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在纪念馆展厅与辛德贝格照片合影

  

  2017年12月13日晚,辛德贝格外甥女安德森·斯滕维格(左)和京特侄女阿妮塔·京特(右)在南京分别领取发给辛德贝格和京特的“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

  

  

  2018年12月,辛德贝格外甥女玛丽安夫妇应邀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从丹麦带来了珍贵的礼物——辛德贝格黄玫瑰

  南京焕发创新活力

  80多年来,辛德贝格勇敢而正义的事迹,在南京这座城市传承下来。古都南京如今已是一座国际和平城市,日益焕发出创新活力。

  

  中山门,当年日军在这里举行“入城式”,辛德贝格也曾在这里进城受阻,如今这里街景繁华,阳光明媚

  

  南京已连续多次举办“感恩·南京安全区”公益徒步活动,吸引众多中外青年参加

  尽管辛德贝格离开南京已80多年,但他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将永远载入中丹友好的史册,并永远镌刻在南京人民的心里。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