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南大校友王贻芳获得2019未来科学大奖
2019/09/07 16:41  侯印国老湿微信号  

  刚刚,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在北京揭晓。邵峰荣获“生命科学”奖,王贻芳、陆锦标获“物质科学”奖, 王小云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其中,王贻芳是南京大学校友。

  

  王贻芳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等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未来科学大奖借鉴了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知名科学奖项的经验,同时也做了创新。比如,在捐赠模式上,其他奖项多由一个家族或个人捐赠,未来科学大奖每项奖项由4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为大中华区科学发展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王贻芳是谁?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南大校友王贻芳在生活中被大家问到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你是做什么的”和“你做的这个有什么用”。王贻芳的回答无一例外,全部是“没有用”。

  作为著名的科学家,王贻芳的中微子震荡实验被《科学》杂志评为世界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并在2016年获得了科学界第一巨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王贻芳曾当选《自然》中国科学十大科学之星。

  师承丁肇中,矢志不渝

  王贻芳于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时,王贻芳的老师推荐他报考丁肇中面向全国招收的高能物理研究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愿意在这个领域深入的学者也属凤毛麟角,王贻芳就是其中之一。

  从1985年到1996年,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到瑞士日内瓦,王贻芳在丁肇中的指导下度过了从研究生到博士后的11年。然而数十年后,当年被丁肇中选去参加L3实验的几十位研究生中,至今依旧在高能物理领域的还剩下3人,而回到国内的仅有王贻芳一人。

  

  王贻芳做客《开讲啦》

  在丁肇中的L3实验组,王贻芳创造了多项保持至今的纪录:一年时间内发表了3篇论文;1990年出任“新粒子寻找组”组长,在所有L3实验物理分析小组组长中,唯有他是一名学生;1991年,在被L3实验组内部认为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精确测量出了陶轻子的极化。

  如今,王贻芳享誉海内外。

  王贻芳倡导物理学家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不带有任何偏见地保持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追求。他说,“对物理学的研究,人为的干扰因素较少,因此它的结论是幸福而可靠的。”认识他的人常说:“很少看到有人像他一样,为了物理的真理,如此不近人情。”

  科学狂人有时是“话题终结者”

  王贻芳总能把天聊死。在旁人眼中,他是个高冷的物理学家。

  在撒贝宁支持的《开讲啦》节目上,当青年代表问:“你能告诉我中微子有什么用吗?”他说“不能”。当“高考9分的物理白痴”问:“物理除了用分数羞辱我,还有什么用呢?”他说“没用”。就连主持人撒贝宁都现场求饶:“您能说话超过三句吗?”

  

  虽然王贻芳话很少,但三言两语间流露着对科学的态度和热爱。在王贻芳看来,“科学不需要每个人都懂,但需要懂得欣赏它”。

  他觉得科学的魅力无穷,就像最近发现的“引力波”,他浪漫地描述着,“13亿光年以前,两个黑洞合并了产生了一个引力波,经过13亿年到达我们的地球,然后这个探测器经过改造开始运行,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看到了。你不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个很美的事情吗?”他说,这正是科学的美妙之处。

  对于科学的未来,王贻芳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国科学家们通过付出自己的努力,使得我们中国的科学能够在国际上有它相应的地位。王贻芳相信,“在未来,我们自己,和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科学教科书上。”

  首揽“豪版诺奖”有望冲击诺奖

  王贻芳是大亚湾中微子科学团队首席科学家。当初,王贻芳面临着缺乏资金的困境。王贻芳就拿出自己“百人计划”人才基金,加上高能所特批的几十万元,但相比亿元,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王贻芳四处寻找支持,最终拿到了包括科技部在内的6家单位共同出资1.57亿元。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地上外景

  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中微子是全世界研究人员都在竞相获取成果的尖端研究主题。在日本,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小柴昌俊以此荣获诺贝尔奖;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分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的贡献。

  业界对王贻芳斩获“诺贝尔奖”的呼声很高,但王贻芳为人低调,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大亚湾中微子项目成果发布后,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

  2012年,王贻芳被评为该年度“十佳全国科技工作者”,并荣获第六届周光召基金基础科学奖,2013年,他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和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

  2015年11月,王贻芳获得科学界第一巨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科学突破奖”因其奖金丰厚被很多人戏称为科学界“豪华版诺贝尔奖”。2015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享一篇王贻芳演讲——

  王贻芳:科学有什么用?

  我为什么会想到讲这个题目,因为大家都会问我:你做的是什么?这有什么用?那我通常的回答是:没什么用的。下面就讲不下去了,经常是这样的。所以,我今天就想讲一讲,科学到底有什么用?还有像中微子这样的研究,看起来非常深奥,看起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非常远,到底有什么用呢?

  中国的历史,四大发明主要还是靠技术。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其实是没有科学的。四大发明的火药,我们就没有发展出化学;指南针也没有发展出物理,所以在整个中国的历史当中,没有科学的传统。反过来看西方,他们有古希腊,有几何学、逻辑学,通过逻辑推理推演,他们发展出一整套的科学体系。科学在中国,应该说是一个不太有历史的、西方的舶来品。

  实际上中国真正的科学教育起缘,是从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后,西方的正式的科学教育才真正地引入了中国,普遍的百姓可以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那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鸦片战争以来的痛苦,使得国家的教育体系要改变掉,要把科学真正地引入进来。其实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并不是没有向西方学习,我们打开了大门,引进了大量西方的技术,买了他们的枪炮。当年的北洋舰队,实际上是亚洲最强的舰队,吨位远远超过日本,但还是在甲午战争失败。

  为什么?我们学的都是人家的技术,因为这个东西有用。我们没有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就把西方的科学引进到中国来。在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科学名词,很多的都是从日本来的,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打开了大门,不仅仅是买人的枪、买人家的炮,同时引进了科学,他们整个的科学体系比我们早建立了几十年。

  大家从这个历史可以看到,缺乏科学,只是看这个东西有没有用,急功近利的话,最终得到的只是皮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长在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所以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或者经常地去问,这东西有没有用,最终其实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这是今天我要讲的,科学有什么用?科学是技术之本,是一切的本源,所以发展科学是我们要做的一件最根本的事情。

  科学其实是文明的一部分。在教科书里,我们很少看到有中国人的名字;在国际上,各种各样的科学发明,中国是很缺席的。西方国家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也是文明的一个标志,早希腊的时候,就把这个科学建铸在文明的体系里面。这就像中国,一旦经济发展了,有一点点经济基础,就会发展艺术、音乐、文学……那么科学实际上也应该是文明的一部分,就是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应该去探究,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应该经常地去仰望天空,知道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根本追求,使得我们永远有一个动力追求科学的真理,追求宇宙的根本构成,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世界,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将来还会发展到什么地方。

  科学实际上教给我们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根本的方法论其实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逻辑推理,所以由古希腊以后,给了我们一整套所谓推理的方法。科学的第二个主要的部分是归纳,从培根以来实证科学使得西方的科学建立在归纳推理和实验的这两个根本支柱上面。应该说这些科学的方法都是从西方来,中国在自己的文明发展历史上,这些东西不在我们的血液里面,没有真正地体会到。所以科学的方法论,在我们的社会上实际上是很缺乏的。

  所以你们看一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比如说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大师,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是很少人真的去用科学的方法问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是很合理,或者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有证据支持。所以整个社会,在很多方面缺乏一个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在这方面,如果能够更多的让百姓,让青年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整个社会会走得更好。

  大家都知道,科学最终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技术,所以今天的量子论也好,相对论也好,都会成为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用途,使得我们的生活,在今天能够有这么发达。但是科学的主要目的,不在这第四点,而在前面的三点。我们应该把科学真正地融合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基当中,使得科学成为国家文明的一部分。

  经常有人说你做这个科学,你要么有用,要么能得个诺贝尔奖,你两个一样都没有,做这个研究干什么呢?我想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现在都用手机,都有移动互联网,十年前我们大家都用的一般的计算机里的互联网,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知道互联网从哪来的,谁发明的。

  实际上在1989年的时候,欧洲的物理学家因为要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来寻找希格斯粒子,他们需要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科学家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大量的数据和程序的,而这个交流在过去是通过E-mail(电子邮件)来做的。E-mail(电子邮件)是美国军方发明的,而这个E-mail(电子邮件)显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欧洲核子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家,为了满足物理学家的要求,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的互联装置,所以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browser(浏览器)就是欧洲核子中心发明的。

  那么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或者它对经济的贡献已经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所以这就是科学家在科学的研究当中,会产生这样的重大的贡献,所以欧洲核子中心,不仅是科学的中心,也是技术的中心,它给我们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一个诺贝尔奖,而是要追求和掌握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知识,集合人类的共同的能力,能够建造这样一个中国的科学中心,使得我们的未来,中国的科学发展,也能够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之一。至少对中国的科学家来说,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中国的科学应该说,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那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中国的基础科学,大概在国际上的投入第三名或者是第二名,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占我们的整个的R&D(研发经费)的比重只有5%左右,那么国际上基本上是在10%到20%,大部分国家在15%。从这个比例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民众对基础科学的认识,还不够重要。所以,我今天想说的就是,大家应该对基础科学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要知道它是我们文明的一部分,它是我们强身健体,成为世界上伟大国家的一部分。它个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使得我们成为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民族,能够立身于世界之林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对科学的贡献,我们在国际的影响力会非常小,所以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基础科学。对国家发展,对未来发展,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性,使得我们的后代,不会在学科学的时候,看到所有的名字都是外国人。

  也许过一百年以后、两百年以后、五百年以后,我们会看到很多中国人的名字,写在科学的教科书上,使得我们的科学真正地在将来,能够深刻地把科学的基因,能够溶解在我们民族的血液和文化里,使得我们把对科学的追求,对科学的研究,对科学的喜爱,能够真正成为我们本能的一部分,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中华民族不光在经济上,在国际上有地位,同时在文化上、在文明上也有一个重要的国际地位。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央视《开奖啦》官网、《中国科学报》、人民日报客户端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