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总书记点赞南京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2019/12/17 09:55  新华报业网  李 凯 颜 芳  

  

  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文中指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南京被点赞!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实力、影响力不断攀升。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作为江苏省会城市,南京重任在肩、使命在肩。南京发挥龙头城市作用,通过推动都市圈发展,助力“新动力源”形成,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贡献更多“南京力量”。

  连续10个季度增速保持8%及以上,领跑东部“GDP万亿俱乐部”

  梳理发展成绩单,南京已经形成区域增长极。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南京GDP连续10个季度保持8%及以上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居我国东部地区GDP超万亿元城市首位。去年,南京在江苏省高质量综合考核中排名首位。在GDP迈过万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两万美元之后,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南京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南京重扛先进制造业大旗,狠抓实体经济。2017年,南京工业投资扭转连续41个月负增长局面。去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超万亿元,增幅达15.1%。去年以来,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设备制造业均实现两位数高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8%,四大先进制造业增长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接近七成。2018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74家,今年有望再净增1400多家。到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14.8%,预计全年达到1.1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增速、增量位居江苏省第一。

  

  南京经济发展不仅增速快,且后劲足。截至今年11月,南京竣工重大产业项目264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3600多亿元,带动10多万人就业。今年南京的省级重大项目数和当年计划投资额均居省内首位,利用内资总量和亿元以上大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

  南京瞄准的不是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是产业能级的提升,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五大产业地标成为该市发展战略。今年前三季度,在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6%。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几乎从零起步,三年多时间集聚企业35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地标加速崛起。

  孵化引进企业3000家,提升发展“创新浓度”

  南京形成区域增长极,发展新动能强劲。南京两年前明确集中精力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连续两年的市委一号文件都聚焦科技创新,其核心就是变革原有体制机制,激发各方动力,大力发展由高校、科研人员、政府、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签约成立新研机构263家,引进各类人才8100多名,中外院士89名,累计孵化引进企业300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源动力”,成为城市新标识。

  以创新激发活力,老城区也在迈步跑。11月23日,在南京城南一座老兵工厂的原址上,中澳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心、3家美国硅谷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等46个项目或启用或签约落户。在明城墙内,6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老校区、低效老楼今年被改造成城市“硅巷”,集聚培育、引入科技型企业近400家。而今年南京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685家,同比增长一倍多。

  

  南京建设创新名城两年多,科技型企业数增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人才集聚、项目落地等体现发展活力和质量的指标屡创新高,多项数据居省内第一。在《自然》杂志评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南京居第12位。最新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南京经济竞争力在全球上千座城市和国内两百多座城市的排名分别上升到第42位、第7位。

  排出70项重点任务,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一直在探索,努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早在2000年,南京就着手实施“南京都市圈”发展战略;2002年,省政府批复同意《南京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正式成立;2013年,南京都市圈召开首届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市齐集。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南京排出重点任务、重要平台和重要改革共计70项任务。南京的城市战略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新近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金山-平湖、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长三角6个被“点名”的毗邻区域,南京即占3个。此前多年,南京毗邻区域协同发展一直探路走在前。今年,三个省际毗邻区已有实质性合作,各有侧重,分别围绕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和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等建设一体化示范区。

  南京牵头规划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目前已经运行宁和城际、宁天城际的南京段,预留出市域与和县、天长等地对接条件。宁扬城际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宁滁城际滁州段已开工建设,宁马城际也启动了可行性研究。面对各地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南京牵头打造了都市圈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南京市卫健委介绍,该平台覆盖都市圈八市的147家医院9844个医学专科,市民可以通过网上、电话预约挂号,目前服务量超过800万人次。

  今年1月,南京研究提出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共同推进长三角科创圈建设”的设想,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加入,四城联合发展G60、G42、G25科创和生态经济走廊,吸纳更多创新型城市加入,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跳出“行政区”谋“发展区”,踩准时代的节拍,站在新起点,一个没有边界、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大南京”正为国家战略打造实践样本。

  撰稿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 凯 颜 芳

  图片南京发布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