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线上”开学准备中,当老师纷纷化身“主播”……
2020/02/07 17:23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2月7日上午,南京大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培训活动正在进行。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自强、彭成磊两位老师,用两个小时时间,为全校500余位老师进行了第一期线上教学的直播培训。

  记者了解到,随着开学时间的进一步推迟,省内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在线课程推进,教师试水直播,学分互认等问题,为“线上开学”作好准备,将疫情发展对春季学期教学安排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1.教师直播体验——技术加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我本来是个老师,病毒把我逼成了主播”“我这两天已经在捯饬直播的行头和背景墙了!”这几天,一些老师在网上看似无奈地吐槽,但更多的是担心如何在特殊时期“站”好课堂。

  毕竟,在线教学对一些“非网络原住民”的老师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1月29日晚,南大心理中心谈文娟老师率先成为“吃螃蟹的人”。“接到这个任务开始,我就一直在持续的焦虑之中,用哪个软件?需要哪些硬件支持?网速能不能行?如何操作?如果中间出现各种状况怎么解决?如何组织学生?……”

  谈文娟说,幸好教务处提供了“救命稻草”——王自强、彭成磊两位老师提供技术支持。1月30日晚建了直播QQ群,1月31号各院系大量学生入群,当晚进行线上试验,在每一步操作的截图指导下,谈文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连线,测试语音和影像效果,以及屏幕分享功能和互动效果。

  开课前,谈文娟提前了三个小时戴着口罩到学校去调试准备。“刚开始我还很紧张,准备好的开场讲得有点乱,两位老师用手势示意我语音和影像效果没有问题,才让我慢慢安定下来。”顺利完成150多人的网络直播后,谈文娟的体验是,第一次直播课放低期待,控制焦虑,做好应对某些不可预测状况的心理准备,不同的课程可能需要的功能也不同,最开始的时候先尝试用最简单的“语音+影像+PPT共享”的功能,熟悉以后再开发其他功能,一步步提高。

  如今,远程授课成了全国老师的“刚需”技能。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韩恬恬去年参加了长三角地区智慧教学的比赛,算是比较早接触学习使用的高校教师。6日,她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课堂派”上,和全国2000多名老师分享如何进行远程授课。她建议说,需要注意到是,高阶知识,一定要避免讲授式的上课方式,直播课应比一些录播的慕课的互动性强,需要打造真正开放互动的上课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抓住学生注意力,直播平台必须辅助一个教学平台

  “借助学校推荐的轻量级线上教学辅助方案,完成一次直播授课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彭成磊告诉记者,2月2日下午,他利用“直播+‘教学立方’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坐在家中为145位选修课程的南大学子,上了《操作系统与Linux程序设计》的“绪论课”。近百位南京大学教师上线观摩授课。

  彭成磊说,现在主要问题是,等开学之后,大范围开设直播课是必然趋势,如果老师选择相同的直播平台,带宽拥堵容易带来直播卡顿,反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校可考虑混合使用多种直播平台方案(例如QQ群直播、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Zoom等)。

  视频教学,如何保证远程的同学不打瞌睡,不走神?“单纯的直播,效果可能就会差很多。” 彭成磊说,推荐多个直播平台+教学平台共同使用,借助互动教学工具,将课堂互动穿插在直播课堂当中,将课程资源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一个教学平台管理起来。

  在当天的直播中,彭成磊通过“教学立方”平台口头发起一次“众答”,不到1分钟就收到160个同学和老师提交的答案,并立刻给出了参与率和准确率等图文并茂的展示效果。在直播结束时,彭成磊发布了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一周内完成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系统,结果当天下午就有60余位同学提交了图文并茂的作业。“我计划在下一次上课之前录制一次微课,提前放到平台上给学生观看,这样就可以在直播的时候有重点地进行讲解,也可以预留一些时间和部分学生进行连线,增加实时交流。”

  3.叮咚,同学们的直播课程表正在准备中

  彭成磊说,在实体课堂里面,师生间“零距离”互动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形式,短时间内还很难被替代。他倾向于把网络直播课看作权宜之计,但网络直播课在疫情期间的推广也有可能催生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为推进高校间课程互通、学分互认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各高校都在研究下一步的教学方案,纷纷推出线上课程。比如南京大学此次面向社会拿出了73门在线课程,全部在2020年春季运行。南京农业大学33门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3项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上线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全部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课运行。南京财经大学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2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国家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

  南财教务处处长叶林祥教授说。“学校正在研究下一步的教学方案,对任课教师的职责会进行具体的规定和引导,比如制定课程表,对学生的学习会进行具体的指导、跟踪和考核。”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说,南大制定了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前期多次测试确定可行的教学实施路径,努力为教师提供录课、直播、SPOC等多种模式选择。同时,学校将通过线上教学数据的抓取、安排教学督导线上听课等,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4.跨校选修,学分互认还有待研讨推进

  记者看到,不同学校拿出的在线课程数量不尽相同,尽管有的学校拿出的课程近百门,但对于每学期开课多达上千的高校来说,这样课程门数还是“僧多粥少”。不少高校都表示,自己学校没有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高校的进行学习。

  “任课老师也可以选择教育部最近提供的各种平台上的优质在线资源。”徐骏介绍,学生在线学习,老师在其学习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辅导、补充内容等,以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王守仁等3位老师录制的《英国小说》2月23日才正式开课,目前已有2056人选课。7日开课的国家精品课程《理解马克思》,全国有4137人选课。

  在各大平台,目前全国各高校公布的免费课程已经多达2万余门,涉及了各个不同的学科。不过,选择其他高校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后的学分互认问题,高校均尚未出台相应方案。

  “目前学校的政策是网上的课程可以学,但考核应该是参加自己校内的。”一所学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她介绍,目前学生学习完在线课程后,在校课程的网站会出具一份课程学习认证证书,上面会记录学生的身份信息、学习信息以及考核成绩等。不过,因为是在线考核,题目设计是否符合本校的教学目标、学生考试有无作弊等是各校担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2月5日,教育部已经出台指导意见,要制定在线课程学习学分互认与转化政策,保障学生学业不受疫情影响。如何打通学校间的壁垒、推动在线课程的学分互认,让学生在线学习更无后顾之忧,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研讨。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